zt posted by 乌鸦乌鸦
zt
四天横跨加拿大
渥太华到卡尔加里,如果有人对这个说法没概念的话,就是从五大湖区最西岸,圣劳伦斯河的尾巴上,直到东海岸落基山的山脚下。这段3500公里的路程,是加拿大跨国公路最主要的部分。
这段行程的开始,是因为有个朋友要搬家。他有一辆车,不是什么好车,但买来的时候取了名字,叫Jim。而且正因为不是什么好车,常常自我安慰地和车对话:“Jim 不是最贵的,但是前脸看上去很温暖,是街上最漂亮的车……”等等这一类的话。久而久之,他们之间产生了流浪汉和瘸腿狗之间的感情。流浪汉要搬家去西海岸,瘸腿狗的托运费很贵,于是干脆一起上路开过去。
而我呢,我是路人甲,连驾照都没有,毫无利用价值。唯一可取的是很会看地图,于是也跟着去玩。不过幸亏有我在,这么漫长的旅途没有多走一公里,而且也不算太无聊。
第一天是9月1日,原定要走800公里,但收拾善后忙活了半天,又去了最喜欢的希腊餐厅吃最后一顿饭,出发时间竟然是下午两点。虽然不是第一天认识到这一点,还是要再感叹一遍:我们真是太没计划性了。
渥太华向西南上417高速公路,直到高速公路结束朋友都认识路,我也很悠闲。可惜这段高速公路不到100公里就断了,然后上17号省级公路。从此安大略省内都是双车道的公路。虽然普通公路的质量很好,还是不禁要问,连西部人毛少见的地方都通着高速公路,在还算有几个城市的安省北部把路修宽点不行吗?
上了公路,最重要的指路工具是指南针,因为沿途城镇非常罕见,很难确定坐标。在没有GPS也没有指南针的情况下,我们确定方位的办法是把一根手指竖起来,看影子。所以,倘若这四天里有一会儿阴天,我们就迷失在北部宽广的针叶林里了。
一路开过安省典型的农田:几个牛随意吃草,收割完的金黄色麦田,麦秸被扎成方形或者圆垛,三三两两地放着,农场间接种植树木,团团围着房子。路边有很多加油站和休息区,景观单调但不寂寞。3:20到达路上第一个城市,Pembroke,没有进入城市,欢呼了一下继续走。
Pembroke往后的路上算是进入了安省北部。其实是西部,但是安省重点放在东南角,通常讲的东西方向都是指这一小块的东边或西边,比如西安大略大学是在相对于多伦多靠西的地方,就整个安省来说还是在东南角。除了这一小角以外的地方,在概念上都被称为“北部”。
Pembroke向西,擦着阿冈昆省级森林公园的北际走。一路上经过很多河流湖泊,在森林、农田和小镇之间穿梭。这一带的城市都不大,但是小镇很多。大多数小镇的人口都在1000到5000之间,人口数量用高速公路专用的绿色牌子写在村口。好像只要一个地方的人数一超过1000,人们就兴高采烈地把数目标出来立个牌子。
这些小镇基本上就是沿着公路有一条商业街,必定有一家TimHorton’s咖啡店和一两家汉堡快餐,麦当劳或者A&W,街后面是居民区,周围是农田。镇子出入口有很多汽车旅馆,几十个小镇,每个都如此,真奇怪哪有这么多人去投宿?镇子中心或者一边地势显要的地方,建有最主要的标志性建筑――一个教堂。教堂的规模都不大,但是建筑各有特色,有传统型石头砌的,也有比较现代的休闲式教堂。教堂巨大的十字架冲着公路,告诉你“这就是我们镇的教堂哦”。以前听一些从小镇来的同学说,现在加拿大的小镇仍然维持着拓荒时代的传统,基督教地位显赫,居民代代相识,人际关系约束着道德,过着纯朴简单的生活。小镇偶尔还会有当地人自己的商店,一般是纪念品商店和酒馆。纪念品商店和杂货店组合在一起,卖油盐、冰激凌和一些小熊、麋鹿的玩具,还会有些中国工艺品店常有的风铃等东西。
傍晚经过一个较大的城市,Sudbury。“较大”是在这一路上相对而言,其实在城市规模上算小型。市中心的人稀稀落落,但是酒吧商店不少。天快黑了,我们特意穿过市区,差点迷路。以后再有人经过的时候要注意这里的公路走向,17号公路特意绕到城市南边,不注意的话会走出去。
今天出门晚了,朋友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非要开够800公里,于是开到下一个城市,叫Sault Ste. Marie的地方。我们两个都觉得这是法语South of St. Marie的写法,但是都不确定……这个城市在美加边境上,美国那边有个一样名字的城市。这里算是安大略北部重要的旅游地点,主打项目是高尔夫球,因为实在有太多空闲的土地了。
这一天的行程表(共800公里):
1:50 离开渥太华
3:20 Pembroke
5:15 Mattawa
7:20 Sudbury
11:00 Sault Ste Marie
第二天,9月2日。
我们进入了安大略省西部的森林公园,从此人烟稀少起来,不过因此也很安全。这一天经过的地方水利充沛,有点像中国九寨沟那样,山里有很多很多湖,每一个湖都有奇怪的名字。因为9月1日到4日是加拿大的劳动节长假,所以也有一些度假的人来公园,此外就是很多卡车陪伴着我们。路边的加油站不是那么常见,按照出发前别人建议的,一有机会就要加满油。深山里的加油站,附带的休息区很简单,但是旁边一定有LCBO(卖酒的连锁店店)。在加油站旁边卖酒也可以吗?
这一天基本上围着北美五大湖区最大的那个湖绕了半圈,中文叫苏必利尔湖,听上去没什么意义。爬过一个又一个山坡,看着那个广阔的湖面从地平线上出现,美的让人惊异。这样看过去,宽阔的湖面好像无边无际,像大海一样,其实过了不久我们自己就走到对岸了。森林里有一个地名叫Wawa,我猜在当地土著语言里,wa就是什么地方的意思。因为附近的地名都有这个音:Petawawa, Mattawa, Wawa, Ottawa……不过这个音很形象地描绘出游客第一次翻越崇山峻岭,看到苏必利尔湖地情景。我们异口同声地大叫:“哇,哇,哇!”
穿梭在美丽而冷清的大山里,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为什么有人在大城市杀了人要手足无措呢?把人带到这里丢进大山不就好了,保证几万年也没人发现。在中国,即使偏远的山区也有人居住,对当地居民来说,山就像家里后院一样,多了什么东西都知道。但是这里大山,名义上是森林公园,其实平时既没人管也管不过来,更没人住,几百平方公里的处女地。从多伦多开车10个小时,把人丢掉再回去,总比把死人留在家里,自己试图逃去外国保险。当然只是随便想想,路上实在很闲,没有广播,CD听了好几遍,路上的车辆比昨晚开夜车时都少。
猛开了几个小时,下午才走出森林公园。午饭是在森林出口的一个小镇吃的,叫白河镇,white river,翻译成中文也很有边疆要塞的感觉。该镇有人口1200名,只有一个餐厅,是一个卖汉堡的连锁店。但是这个店从早忙到晚,供不应求。因为所有经过的车辆,从长途客车到卡车司机,都在这里吃饭,这是前后500公里以内唯一的镇。
下一站就是傍晚了,到达了这一天遇到的第一个城市,Thunder Bay。我们久违人世,兴高采烈地去城中心。这里应该是个私家游船聚集的港口城市,有个很漂亮的水湾公园,但是在这个星期六的傍晚竟然没什么人,只有几百条帆船停在港口里。我们在公园走了一圈,吃饭,一路上碰到的人不超过10个。湖首大学也在这个城市,我们看着地图磕磕碰碰找到了学校。校园不大,标识都是双语,英语和某种印第安语言。开学的前一天,校园里一个人也没有,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流行音乐的回响,证明有一群年轻人潜伏在这个寂静的角落。这是加拿大著名的幽灵小镇现象,小城市的人都去大地方了,生育率又低,新移民也不去小城市,所以小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少,只剩下空荡荡的城市建筑。天快黑的时候来这种地方真有点恐怖。森林和沙漠都不可怕,明明应该有人的地方一个人都没有才有点可怕。进入森林公园以后就没有广播了,在这个城市附近收到了两个台。
开到这里天刚刚黑,意犹未尽,但是下一个城市就是温尼培,还有700公里。在这住下也没事做,干脆随便开开,到哪里都好。又在夜里走了几个小时,朋友累了才停在一个小镇,Ignace。今天走了950公里。
9:10 离开Sault Ste Marie
12:50 Wawa
2:00 White River
6:45 ThunderBay
11:00 Ignace
第三天,9月3日。
在Ignace 随便找到的汽车旅馆,竟然比之前在Sault Ste Marie精心挑选的地方好很多。虽然规模小,看上去很家庭式,但是家庭式恰恰是在加拿大少见的一大优点。那些连锁酒店,或者有野心做成连锁店的小旅馆,训练出千篇一律的服务态度和自助早餐。而恰好旅馆流行的低成本美式早餐,根本彻底完全是没什么东西可吃!
这家小酒店,站前台的不是美女帅哥,是个典型加拿大大妈,像全世界的大妈一样热情爽朗,让人有亲切感。大厅展示一些大妈选择的小纪念品,当然还有全套高尔夫用具,还有一大筐、大约2000多个肮脏的小白球。那是某人从球场上捡来,放这里便宜卖的。柜台上挂着两个鹿角,其中一个挂倒了。我们说出来让大妈大吃一惊,呼唤全世界醒着的人过来看,因为若干年来从没有人这样说。但是两个并排的鹿角,其中一个倒着明明很明显。
第二天的早餐,是另一个风姿卓绝的大妈给做的。家庭式早餐,一张满满的菜单可以选择。我要了火腿和煎蛋和土豆和橙汁,朋友要了香肠和蘑菇蛋卷和土豆和咖啡。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你争我夺地吃完早餐,快乐地跟大妈和倒着的鹿角道别,兴致勃勃地上路。
然后,就进入了草原。
相比之下,前一天的风景太美丽了。这里说草原,就是类似非洲那种,一片黄草到天尽头。一开始草比较高,随着气候越来越干旱,草越来越矮。出了安大略省到曼尼托巴省,心里只有一句话:“怎么这么平啊?”这里的土地也太平了,前后左右全是地平线,围着我们一圈的直线,一点起伏也没有。我们像是在地毯上爬的小蚂蚁,朝一个方向拼命跑就是看不到头。这样的路走多少也是无聊,极少的过往车辆,完全没有特别的景观,平均每200公里看到一个市镇,就是一条充满日用品商店的街。我不是没有见过平原,但是眼前的这一片平原,算是世界之最了。以其宽阔、平坦、少人、没用而当之无愧。
中午到了曼尼托巴的省会,温尼培,在那附近世界才有了生机。温尼培是个大型城市,市中心的街道很有气魄。奇怪的是,那条主要干道旁边竟然很少有餐厅,即使有也关门了,一条街上十来个餐厅关门,玻璃都被打碎,麦当劳那种快餐连锁店倒像蘑菇一样到处都是。本来以为在大城市能有点特别的,只好又在快餐店吃。在温尼培周围,平坦的草原变成了平坦的耕地,黄色的被收割完的小麦一直铺到天边。能做成这么完整的景象,全是因为耕地是不分垄的,不像中国割成一块一块,每隔几行还分点空。我奇怪的是,这样人怎么走进去呢?
温尼培之后200多公里的地方,有个叫Brandon的小镇,特别指出是因为,这里出现一个小镇太难得了,是曼尼托巴能上地图的几个城市之一。城市里是棋盘一样整齐的街道,安安静静、利利索索的没有人气。城市里除了民居,就只有一个购物广场,因为劳动节都关门了,只好借用了一个Subway的厕所。奇怪的是,这个城市的街角都是很气派的大房子,不知道是谁专门跑来这里盖这么华丽的家。
这天跨过了曼尼托巴,下午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是在下一个省,名字很怪,萨斯喀彻温,难写又难念。这里省会是里加纳,是个大城市。但是这个省的整体感觉应该很穷,土地仍然很平,但是平坦的土地全是矮草,还有点戈壁和沙丘。曼尼托巴的平原只是平坦,这里不但土地没有起伏,连一棵树和一个房子都很难看到,平均每平方公里分不到一片树叶。地图上画着有湖的地方我们过去看,还以为是有树围绕的美丽绿洲,结果是草原中间的一大洼水。小水洼有些地方干了,露出河底厚厚的白色物质,类似石灰或者盐,是盐碱地。天气很热很干,白花花的盐碱池子看了一点凉爽的感觉都没有。全省大概有五六个城市,城市里建设还好,就是像老人俱乐部,餐厅里坐着满满的老人家,唯一的年轻人是营业员。小镇更可怕,比幽灵小镇还可怕的事情就是,明明地图上有的地方实际上却没有出现,连着两三个小镇都凭空消失了。凭空消失的小镇加上大平原,就出现了最恐怖的结局――没有地方上厕所!好不容易有一个还存在的小镇,全部建筑是一个简易屋,当作餐厅和厕所;还有一排简易屋,是旅店,前面有一个加油站。这么平坦的地方,只要方圆50公里以内有一个房子就能看见,所以小镇的确只有这些东西了。简易屋是工地上那种,一层铁皮盖的。烈日当头,万里无云,枯黄的草一撮一撮长在戈壁上,脚下全是沙子,冬天一定更荒凉。我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些小镇消失了,人类为什么要住在这种地方呢?
这一天的经历,让我对当年勇于西进的拓荒者。以及修建加拿大跨国铁路的华人充满了敬意。这片荒漠一样的地方,是怎样的心理状态使得那些开拓者一路西去?前面是什么?一样的荒漠还是少许绿洲?天气变冷之前能不能走到大陆尽头?我们开车呼啸而过,尚且百无聊赖,他们骑着几匹瘦马,在没有果树也缺乏水源的道路上日复一日,这样的人生到底追求什么啊?
而修铁路的华工绝对为加拿大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无论他们当时愿意与否,他们的工作可以说直接成就了“加拿大”这个概念形成。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如果没有人像无用功一样在一片荒漠上修路,把仅有的几个城市联系起来,那她到现在也不过是一片非洲草原。这个国家大部分内陆城市,都是沿着铁路修建的。而市中心的主要干道,一般名字都是Main Street,就是铁路旁边的一条商业街,由此发展出一个一个城市。实在很难想象,以19世纪的技术,铁路工人是怎么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大陆中央,一边工作一边生活。即使现在,萨斯喀彻温有段新高速公路正在施工,我怎么也想不出那些工人要到哪里吃午饭,路边真的什么都没有,干净的自然水和一片阴影都是奢求。而且他们每天放工后都要做两小时车去最近的城镇吗?
本来的打算是,拼命开到里加纳,可以看看城市再睡觉。快到里加纳,因为附近地势太平,半小时之外就能看见天边有片白色灯光,然后兴奋不已。终于走到城市面前,把大沙漠甩在身后,街道繁华热闹,人群熙熙攘攘,生活又回来了!高速公路进入城市的地方,照例是旅馆街,各种档次的宾馆一个接一个。看到住处身心都放松下来,随便挑了一个,走进一看,看到了这么长时间以来,在加拿大从来没有看过的景象:旅馆的霓虹灯打出一个大字:“客满。”也许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一路上都没人的原因:人全到这里来了。后面连着几家都客满。有的前台为了免问,干脆逃跑,留个空台子;还有的把前门都锁了。终于有家小宾馆开着门,有人在前台接待,似乎还有不少人在排队。过去一看,是一群年轻人在店家那里租毯子,要在外面过夜!
这个世界疯了,我问一个女生,你们那里要地震吗,为什么都跑这来。她说,是一个传统的、著名的、一年一度的劳动节橄榄球赛,正好是今晚比赛。她们都是从现场回来的。这也太不巧了吧,为什么偏偏是今晚?这个“著名的”消息我当然不知道,美国人最喜欢,在我眼里最奇怪的运动,就是棒球和橄榄球。这个时候,全世界都在为足球疯狂,麻烦你们看看足球好吗!再接下来,无论问过多少家,从城市这头到那头,从15元每夜到最好的宾馆,全部全部,都客满!
我们对视一眼,要在车里过夜吗?没人说话。不舒服的睡眠还不如不睡。于是,在今天已经开了1100公里的情况下,我们决定继续前进。
地图上显示,里加纳西边有个卫星城市,我们要去那里碰运气,希望那些千里迢迢来看比赛的人不会想到这一点。……其结果是,你当然已经想到了,运气这么好的话,这件事情还值得记下来吗?
继续往前走,100公里处,还有一个城市叫Moose Jaw。请记住,虽然我说的热闹,但是我不会开车,一直都是那个可怜的朋友在开车,这时他已经快睡着了。到了Moose Jaw,在旅馆区,前三家都客满。第三家老板帮我们联系了旁边的几个旅馆,问有没有空房,最后确定了一家,还剩两间!后面一个刚要进门的人听见了,飞快招呼同伙上车,我们也飞奔起来……
当晚,贴到床上就睡着了。床真好啊。今天一共走了1200公里。
9:45 离开Ignace.
12:40 Kenora.
3:00 Wennipeg
6:50 Brandon
10:30 Regina
12:00 Moose Jaw
今天是旅行的最后一天,要到卡尔加里了。说真的,如果都是这种草原,旅行结束一点也不值得惋惜。
早上出发就已经11点了。在酷似老年人俱乐部的快餐店吃点东西,离开清爽美丽的小城Moose Jaw。旅行手册上标注这附近有几个景点,不过早到目的地的心情十分迫切,匆匆上路了。第一天旅行结束的时候,全身都酸痛,后来这几天,不管坐多久车,没有再那么难受过。
穿过萨斯喀彻温不值得怀念的草原,今天的途中还有几个沙丘和大型盐水湖。临近阿尔伯塔省的时候,风景几乎一瞬间转变风格。阿尔伯塔的土地不见得多好,但是明显比较有钱,也有人气。公路边的杂草都被收集起来捆成一垛,好像要做牧草,至少这代表了这个地方有人管。路过的小镇有很多商店,风格多样,除了连锁快餐店还有自己家开的小店。中午经过一个叫Medicine Hat的地方,高速公路旁边就有新奇的店铺。餐厅卖全套的正餐和自己烤的点心,我们吃了炖牛肉和起司?鸡。快哭出来了,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以为旅行就是吃喝玩乐,结果四天以来第一次吃顿正经的午餐,其他时间都被垄段快餐支配着,帝国主义真是万恶啊。餐厅里人很多,外面的人也很多,人群走来走去,世界欣欣向荣。这次旅行以后,我对城市的定义越来越低了。
卡尔加里是内陆气候,白天炎热,夜晚冰冷,空气干燥。所以,最后还是渥太华最好。最后的650公里:
11:00 离开Moose Jaw
12:30 Swift Current
2:30 Medicine Hat
5:30 Calgary
这种旅行,一辈子试一次就行了,反正路上的风景并不是特别稀奇。坐分机回来的时候,跑了4天的旅程,4个小时就闪过去。想想在下面走的时候,是人生中多么踏实的一行足迹。
CFC中文网 -
www.comefrom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