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开始为访台付出代价

精彩过客

至尊VIP
注册
2003-06-07
消息
5,902
荣誉分数
6
声望点数
0
国际先驱导报驻香港记者施春报道 近日李显龙访台在中新之间引发的外交风波仍在余波荡漾。中国强烈批评李显龙严重违背新加坡政府在一个中国政策上的承诺,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向“台独”势力发出了错误的信号,随即在两国政经和人员交流层面采取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动作。

波及面持续扩大

首先,北京取消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原定7月14日对新加坡的访问。据悉,赴新加坡参加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会议组织会议的中国代表团,15日也未出席由新加坡副总理兼央行总裁李显龙所主持的晚宴,以表达对李访问台湾的不满。随后,原定26日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高官班”及“市长班”的126名中国官员临时取消计划。

近日,媒体又爆出上海浦东政府取消了预定7月底、8月初,在上海浦东源深体育中心举办的新加坡嘉年华活动。浦东方面解释,主要原因是考虑到长达3个月占用该体育中心,会影响市民的正常健身活动,此事与政治无关。但由于时逢中新关系的敏感时期,难免令人产生联想。

据消息人士透露,除两国高层互访暂停外,预定今年11月举行的中新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可能受到影响,而中国公民以个人身份到新加坡旅游以及内地企业到新加坡上市等,也不排除可能受到波及。海外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对此次李显龙访台反应之激烈、措辞之强硬,超乎意料,目的在于防止其他东南亚国家出现与台湾关系突破的骨牌效应。北京要让新加坡领导人知道,坚持访台是要付出代价的。

海外媒体解读不一

台湾前“外交官”陆以正认为,中国舞剑,意在美国。中国的疾言厉色除了警告李显龙,不能再学其父在台湾问题上左右逢源的手法,更是借处理与新加坡关系,向美国发出明确讯号。如果华府继续拿《与台湾关系法》作挡箭牌,暗地放纵陈水扁搞“台独”,必须准备付出代价。他说,北京可能怀疑,李显龙如此游走两岸,是否受到美国幕后无声的鼓励。在中国否认请李显龙充当两岸密使之后,围绕李显龙的台湾之行的意图和动机,海外媒体议论纷纷。

香港《亚洲周刊》发表封面专题文章认为,李显龙在就任新加坡总理前夕出访台湾,意在对台湾摸底,了解台湾走向独立及两岸开战的可能性,是否会影响台新军事合作的“星光计划”,并有意收购台湾富邦金控股权。但对面临岛内外信心危机的陈水扁来说,如打了一剂强心针,被视为对其正当性的支持。

香港时事评论员陈子帛撰文说,李显龙访台最大的驱动力,并不是有意挑衅北京的对台政策底线,也未必就是迎合或跟随美国对台政策,最大的可能是亲身前往,从和台北当局的直接接触和北京对此行的反应,亲临其境感受台海危机的程度,试探台海局势的水温,为新加坡应对可能出现的台海危机预做准备。

也有不少台湾舆论认为,李显龙奔走两岸,是为了继承其父李光耀在两岸高层的广厚人脉,为长期执政累积政治资本,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建立个人声望。对于李显龙访台对中新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影响,《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分析指出,李显龙访台风暴的风暴眼就是“一中”。新加坡曾经充当过两岸关系的重要桥梁,但这道桥梁已经成为摇摇欲坠的独木桥,难堪承载两岸关系破裂之重。而重中之重,则是“一中”共识已经在近年台湾政治发展中被洗刷掏空,成为逐渐湮灭的记忆。

震荡余波有待观察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6日以书面形式答复传媒提问,为其访问台湾进行辩解。他称,国防部长张志贤随行并不是事实,并表示,新加坡无意充当两岸的中间人,因为两边都不需要任何的中间人,而且新加坡也不适合扮演中间人的角色。

李显龙解释,在他启程前,新加坡“好意”照会了大陆方面,大陆要求取消这次访问,新加坡“非常认真地考虑了他们的请求,但不能同意”。他说,他之所以访台,是想在接任总理前,对当前两岸形势有更新的认识,亲自了解台湾人是如何看待问题的,然后再自己去判断局势会如何演变。他重申,新加坡一贯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又说,中新关系若经不起这次考验,则说明它是浅薄和脆弱的。

外界认为,中国对李显龙访台风波的反应是点到为止,还是持续震荡扩大,中新关系是否面临更深远的影响,预定11月举行的中新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将是一个观测的风向标,另外,未来两岸在东南亚国家战场上展开的外交角力,也值得密切观察。
 
李显龙访问台湾,与其说是新加坡的“国家利益”,不如说是李家父子的 “自家利益”。否则他满可以派人代理,也可以秘密访问;如果铁了心跟中国彻 底翻脸,可以干脆等当上总理后去访问。不早不晚偏偏在登基前访问,显然是怕 当真跟中国彻底闹翻、事情闹大了收不了场。显然,“国家利益”不过是李家父 子维护私人利益的借口,而这爷俩以为只要事过境迁再卖弄如篁之舌还可以再稳 住中国。

侵犯中国的核心利益在先,贼喊捉贼在后,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真是又 臭又赖。臭者,腥也;赖者,泼也。臭+赖=“腥加泼”,也算得上名副其实。对 于这号国际痞子决不能君子,否则气死人不偿命。但既然李家父子存心挑衅,有 意让中国暴跳如雷,既然人家早就做好了挨骂的准备,那就决不能按照人家预想 的办法去做,否则反而正中下怀,反而替人家帮了忙。就是说,必须惩罚新加坡 ,但必须用痞子最怕的办法,给其以实实在在的惩罚,而不能光说不练,纸上谈 兵。办法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和平时期最有效的办法自然是经济手段 。用美国巴顿将军的话说是:“当你打击一个人的钱包的时候,他的反应最快。 ”经济手段无非是直接的加间接的,总目标是让新加坡收入减少,支出增加,日 子越来越不好过。首先理出新加坡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根据特点来个针锋相 对。比如,制造业,看它主要出口什么产品,中国能造的就有的放矢抢它的市场 ,挖它的客户,逼着它削价竞争;中国还不能造的就赶快创造制造能力,最后逼 垮之。又比如,公布中国所有从事从新加坡进口、办理赴新加坡旅游的厂商名单 ,公布今后所有赴新加坡旅游、为新加坡送钱的人的名单,给其必要的社会压力 ,尽量让新加坡想赚中国人的钱越来越困难。其次,积极研究一些有利于中国而 不利于新加坡经济利益的大项目,如缅甸输油管项目,泰国克拉地峡运河项目或 输油管项目。只要条件成熟便尽快着手实施。第三,针对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特点 大做文章。要特别强调:新加坡幅员狭小,人口稠密,根本经不起风吹草动。马 六甲海峡运输繁忙,安全难有保障。只要有一艘满载原油的超级油轮在新加坡海 域发生爆炸燃烧恶性事故,就足以污染新加坡的全部海域。如果情况严重,甚至 会发生美国空气燃料炸弹爆炸那种窒息效应,导致整个城市大面积人口窒息死亡 。有鉴于此,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把总部设在新加坡很不明智,特别是新加坡坚 决倒向美国、跟穆斯林国家关系不断紧张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只要此议论成风, 新加坡政府为安定人心、打消跨国公司的担心,必然不得不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马六甲海峡过往油轮那么多,光安全保障、安全检查这一项就够新加坡忙的,这 就必然迫使其消费性国防开支大大增加。而确保每艘油轮在新加坡海域的安全这 种事除了新加坡,别人不会有多大兴趣当冤大头。光这一项开支就足够让新加坡 这样大的国家日子难过的。如果新加坡政府对此议论置之不理,那就正好以 此为由大做文章挖其墙脚,促使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流向香港上海。总之只要看 准新加坡小国寡民经不起拖的特点多管齐下,就一定能狠狠收拾这群痞子,让他 们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不准确,一厢情愿而已,没有看到大的环境,例如,美国早就想以借挟新而号六甲了,此可以扼中国能源喉咙,现在中国的战略石油还不是很完善,还将有一段时间依赖那个臭海峡。
 
何必这么气愤呢,新加坡星光部队在台湾训练都那么多年了,按现在的态度,中国早就应和新加坡断交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