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果引来的胡乱猜想

不戒

Moderator
注册
2002-04-10
消息
30,130
荣誉分数
32
声望点数
228
作者:萝伏 提交日期:2004-7-8 9:12:00

__人参果是五观庄镇元大仙的镇庄之宝。人参果又叫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每次结三十个果子,镇元大仙把它们当命根子一样护着。
    
     人参果取下后能保存多长时间?我看时间不会太久。书上说人参果闻一下能多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可以活到四万七千岁。用算术可以算出结果:吃一个相当于闻130下。若一个人以从容不迫的速度来闻130下,估计要花3~5分钟的时间,所以俺估计着,大约5分钟以后,人参果就不容易保鲜了,药力有所减退甚至消失。
  
   若闻过以后,若人参果药力依然有效,那唐僧师徒四众可赚到了。凭八戒的脾气,宁肯舍得自己不吃,也要拿到人烟稠众的地方去给人闻,闻一下的人长360岁的寿命,但必须要交规定数额的银子,儿童八折,美女减半。由于人参果遇木而枯,为了便于保存,唐僧等人还可以把它变成干果。观音大士净瓶的甘泉有化枯为荣的功效,凭着唐僧和观音姐姐的关系,大家可以建立联合股份制,进行长期有效的创收合作。
    
     由人参果忽然想到唐僧师徒四人的年齿问题。我看师徒四人的年龄肯定是倒挂的。
  
   唐僧40岁左右,是地地道道的钻石王老五。孙猴儿撑死了也就1000岁。八戒调戏美女嫦娥的那次蟠桃宴,我怀疑跟猴儿捣乱的是同一届。偶佛如来把妖猴制住后,玉帝老儿强颜欢笑搞了一个安天大会,王母娘娘带了一干仙娥端着蟠桃前来助兴,酒足饭饱后众仙在祥云缭绕下集体蹦迪,这时天蓬完全有机会趁乱下手……如果加上以前的修行,八戒的年龄要远远长于孙猴。至于沙僧,那就更厉害了。悟空盗出人参果拿来大家分享时,沙僧一语道出了名字,众人狂晕时,沙僧却平静的说,他也是在一次蟠桃宴会上看到过人参果。人参果九千年一成熟,那么那届蟠桃会至少是九千年前召开的,肯定不是悟空参与的这届,那沙僧的年龄比八戒是只高不低。
    
     再有就是镇元大仙的地位问题。镇元大仙说自己可以跟三清平等交往,跟四帝是故旧朋友。我看他是在吹牛。细心的看官可以注意到,天庭中老君的地位很高,排名甚至在王母之前,除了玉帝就数他了。镇元大仙引以为贵的人参果,和王母园子里的上等蟠桃是同档次的,人参果只有30颗,蟠桃园每棵树的果实都不会少于这个数,而上等桃树却有1200株!
  
   蟠桃会上各路神仙进贡的奇珍异宝多得数不过来,人参果混杂到这里就显得很稀松平常了。我估计在蟠桃宴上,镇元大仙往神仙堆里一扎,就找不到人了。又估计自上次参加蟠桃会以后,自信心受到极大挫折,所以这次人参果熟了后,他也没好意思再厚着脸皮进宫献宝了,只好小范围的请三星、观音、唐僧师徒四人聚个小宴,胡吃海喝的把人参果瓜分了一半多。
    
     其实镇元大仙的本事也不甚了得,悟空只是使用了七十二变中的小把戏,就把镇元子折腾得泄了气,为了人参果竟然还要屈尊和孙猴儿拜把子。他心中的难题,对观音姐姐来说是小事一桩。观音姐姐净瓶一盛,就可以装进半个南海的甘泉,而每一滴甘泉,对他来说都是金豆一般,汗啊!
 
玉帝和王母是什么关系?
 
正当的男女关系吧?what do you mean?:confused:
 
我是真不知道。神仙太多了。是夫妻 关系?不是母子关系?
 
正当的男女关系
 
han1.当然是夫妻了。
想不道你在问这个。:wall:
 
那七仙女是他们的孩子吗?还有别的吗?:blink:
 
是他们的娃儿,后来有一个下凡和董永ONS,整了2个娃儿又回天了。:blink:
 
这个我知道。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不知他 爸妈是谁。:D
 
FYI

作者:金公羽 提交日期:2004-1-28 12:53:00

二郎神是我国神话中第一得力之战神,其能力与悟空比,不相上下,在天界对悟空的第二次大围剿时,就是他追得悟空四处逃窜。由于他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战神,民间对其恭敬之盛,可说是数一数二。只是后来罗贯中著《三国》,将关云长说得神乎其神,既忠且勇,遂渐渐地代替了二郎的民间地位。特别是在粤港地区,几乎是所有的店铺,警察局,江湖堂口,以至一般家居都将关公神像摆在正中,而明代以前,那位置可是二郎的。
  二郎既有如此民间地位,故有关他的出身传说之多,在仙佛界中可是少见的。下面请容老朽逐一道来。
    一,随大禹治水之功臣。上古时,诸龙失管,天下大水,天帝命禹率众治水。开始时,禹未有经验,往往劳繁而功微。后有高人指点,先驯服一条“孽龙”,命用龙尾划出许多条水道,令诸水导入大海,水患遂解。屈原有诗曰,“应龙入海,何地何画”,说的正是这个事迹。“二”字古音lie,近“孽”字音nie,龙字又与郎音近,上古无文字,事迹皆口耳相传,故人们将“孽龙”传说成“二郎”。
    二,古蜀国治水功臣李冰的第二子。当时协助李冰修筑都江堰,出力至多,积劳成疾,升天化神。今都江堰的二郎神庙所祀之神正是。该庙的二郎神像原为坐像,右脚搁在左腿上,此是“二郎腿”的起源。上世纪七十年代,该庙修整,神像改为立姿,手把一支耒铲(古农具),类似一个修水利的民工,太可惜了一处古迹。
    三,与李冰和都江堰有关,但非是第二子,而是李手下的两个副官,即“二侍郎”。神庙原名“二侍郎庙”,后人们误作“二郎神庙”。此说有实据,一九七四年都江堰水中曾出土三个石像,一李冰,背有“XX太守李X,,,”;另两个有“XX侍郎,,,”,下款刻有什么“二侍郎庙”等模糊字样。
    四,以上都说二郎是治水之神,后有人著神魔小说《封神榜》,说二郎助姜太公讨伐暴纣,长有第三只眼---通天眼,七十二变化,无所不能。自此二郎又成了除暴安民,降魔伏妖的天界第一战神。走遍中国大地,处处可见二郎神庙,水患多处,说是治水之神;火患多处,说是制火之仙。甚至《聊斋》里的冤魂也找二郎伸雪,详见“席方平”篇目。
    五,二郎姓杨名戬,有人问,既是李冰之子,为何又会姓杨?据查考,原二郎神为龙变化而成,并无人身原型,李冰之子说,应是后来下凡托生于李家。戬字有三义,第一,剪除;第二,尽,如“戬谷”意为尽善;第三,福。而杨字,原是扬,意为“扬善也”,只因汉姓无扬,故改。我认为,二郎已成了无所不能之战神,故民间各类人等皆尊其为保护神,求他扬善除恶,并祈福佑也。
    六,最后还有一说,二郎原为四大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第二子,名独健。此子曾率天兵救唐明皇于危难之中,否则,那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也随杨玉环而去了。这一说有四个可疑之点:第一,为杨玉环在天之弟,故原姓杨,那次晚了一步,救姐不了,就救姐夫;第二,本是明皇之小舅子,人们又误传为玉皇之小舅子;第三特有意思,佛教由外国传入,毗沙门天王原为天竺国人士,其第三子本就是闹东海,抽龙筋的哪吒,在外国的佛书中,哪吒画图是一副洋人相,在中国就变成了挂红肚兜的小嘎子,而毗沙门则成了商朝国的陈塘关总兵,后来的托塔天王李靖,而李靖又传作李冰,总之,外国的东西到了中国都得来点变化,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洋为中用”吧;第四,第三子之才尚且如此之高,他哥二郎则更高了,所以有七十二变化,有三只眼,上观天界,下察地狱。
  七,据《西游》第六回书,“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中,悟空对二郎神说,“记得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如此说来,杨戬之姓杨出处在此。我记得天帝有九个妹子,又名“九天仙女”,杨母是大妹子。三妹子嫁刘彦昌,西王母骗二郎神去破坏了好事,将三仙女囚禁于华山,小表弟----沉香,学表哥样“力劈华山”救母,不知二郎对此有何感想(见宝莲灯故事);七妹子嫁董永,由“槐荫老人”作媒(见天仙配故事);八妹子嫁巴特尔----蒙古族英雄,西王母同样想破坏,但这次二郎反而帮助八姨娘,躲过了西王母的迫害,在大草原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这二郎有时真有点犯迷糊,是非曲直都不分。
  综上所述,二郎是天界第一战神,是一条中国龙,只要中国百姓有难,他都能救,不管水里火里,有求必应。他偶尔也会有错,如不该救那昏庸的唐明皇;不该听命于王母,而去坏三圣母与刘书生的亲事,瑕不掩瑜吧。
 
城里人喜欢吹牛, "闻一下多活360岁"这类话多半是以讹传讹.

要论年龄, 唐僧和猪八戒是转世的, 沙僧就不清楚了, 但天上的时间单位和地上不一样啊. 孙悟空是"千年老石猴".

反正唐僧的师傅身份是佛学上的, 和年龄没有必然关系.
 
3J,找封神榜看一下吧。:blink:
 
最初由 March 发布
我是真不知道。神仙太多了。是夫妻 关系?不是母子关系?

:buttrock: :buttrock:

wo ye 一直以为是母子.

:mad: :mad:
 
西游三国,我的最爱

镇元子虽然有专业能力,但为人偏激,有些社会关系摆不平,连中央下放到地方的重点考察对象也敢得罪,应该属于高校学术大拿兼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一类人物..不过为人还算坦荡,能和孙猴子结拜

各路大仙属于官场油子,虽然不怎么帮忙,但好话都会说,绝对不和唐书记作对;其中多数还COVER了很多地方恶劣势力(如自己的什么童子啊,坐骑啊),动不动就从唐书记手下这帮搞反腐和审计的人手下救人,由此可见,虽然表面上不得罪唐书记,但以后是否在朝中做对,还不一定。

孙猴子属于地方做民营资本发家的,招人妒忌,打破了原有体制,虽然被中央整垮,但毕竟改革需要民营企业,放出来之后还能任用。而且这类人黑白通吃,各路大员虽表面不与之深交,但均暗通款曲,君不见孙猴子到处搬救兵的,鲜有不点头的;各路神仙都揣摩出中央正在树改革新典型的思路。

在镇元子这个CASE里,最无聊的是南极仙翁等,这几个革命离休老干部既不能帮忙,又想去蹭饭,美其名曰“替大圣去求情”,实则去吃果子了。

观音姐姐性情比较复杂:处处当和事老,捧人时绝不含糊,但整人时绝不手软,有点类似....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