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7-37黄金十年”说到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最初由 wotaihua 发布


别忘了,当时的中央政府是在北京的北洋政府!国共两党在合伙造反。

什么叫北洋军阀?北洋政府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

要解释北洋军阀,必须先解释北洋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增多。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改称北洋通商大臣,加“钦差”名义,按惯例由直隶总督兼任,管理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山东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督海防和其他“洋务”。历史上,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达28年,专办清政府外交,兴办北洋海军,经办洋务,权力炙手可热,他的继任者袁世凯也同样,以至于北洋大臣的地位远高于同级的南洋大臣。

军阀是指拥兵割据一方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北洋军阀就是由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李鸿章死后,袁世凯继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就任大总统,进一步培植党羽,扩大势力,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军事集团,是为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统治中国,从1912年3月至1928年12月,长达16年之多。关于北洋政府的性质,尤其是它的阶级属性,史学界颇有争议。

(1)封建专制政权。北洋军阀是封建军阀,北洋政府名为共和,实为专制,从废除《临时约法》到袁世凯复辟帝制,对内独裁,对外卖国,北洋政府的本质与清政府并无二致。

(2)带有买办性的封建政权。北洋政府的社会基础复杂,不仅有封建余孽,而且有君主立宪派,其中还不乏带买办性的大商人。大资产阶级。北洋军阀各派分别投靠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各国在华代理人。

(3)带有封建性的大资产阶级政权。由于辛亥革命的伟大影响,推翻了清朝政府,不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北洋政府也继续推进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初年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除了客观的国际原因以外,与北洋政府的政策也不无关系。当然,由于北洋政府带有严重的封建性,所以,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有限。

关于北洋政府的性质,建议查看一些相关的论文。
 
南京国民政府

返回

1927 ~ 1949 年中华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由蒋介石建立。
建立

1927 年“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定都南京,否认武汉国民政府。 4 月 18 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蔡元培代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授印,胡汉民代表国民政府接印。在成立大会上,发布了《国民政府宣言》,提出国民革命方略四条:①密切革命军与人民的配合;②造成廉洁政府;③提倡保护国内实业;④保障农工团体利益并扶助其发展。南京国民政府采取委员制,由蒋介石、胡汉民、张静江、吴稚晖等 12 人为政府委员,胡汉民为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吴稚晖为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政府各部门设有秘书长、财政部、外交部、民政部、司法部、大学院。政府辖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一部)、福建、上海、南京、广东、广西等。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抛弃孙中山三大革命政策,发出《秘字第一号命令》,通缉共产党首要,继续“清党”,成为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7 月 15 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宣布正式与共产党决裂。随后,汪精卫即表示愿意与南京国民政府“和平统一”,时值蒋介石宣布下野,终促成宁汉合流。 1928 年 2 月 3 ~ 7 日,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等议案。规定国民政府受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导、监督,掌理全国政务,政府委员由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选举,政府部门设有内政、外交、财政、交通、司法、农矿、工商等部以及军事委员会、最高法院、监察院、大学院等。会议推举谭延贻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同年 9 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宣称全国进入训政时期,由国民政府执行训政职责,并决定以五院制组成国民政府。 10 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组成,设主席一人,委员 10 ~ 12 人,国民政府主席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同时,任命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至此,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组织形式渐趋完备。
6 月 20 日新疆杨增新, 7 月 19 日热河汤玉麟,分别宣布“易帜”。 12 月 29 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领导。 31 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至此,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得到国际承认、代表中国的中央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1931 年 12 月 15 日,蒋介石辞去国民政府主席职务,由林森继任。 1932 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一度迁都洛阳。其间,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在洛阳召开,重新推举蒋介石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军事参谋部参谋长。 1943 年 8 月,林森在重庆病逝。同年 9 月,蒋介石被推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大元帅,并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行政院长。
政治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名义上为统一的中央政府,实际上难以在全国推行其政令、军令。 1930 ~ 1933 年,反蒋派先后在北平(今北京)、广州和福州等地组织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以及其他一些政权机构,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 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坚决实行抗日和反蒋的方针。 1935 年12 月,南京国民政府屈服于日本对华北“特殊化”的要求,在北平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名义上隶属于国民政府,实质上是半独立性的政权机构。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开始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 8 月 14 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激励中国军民奋起抗战。 11 月,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政府机构先后移往武汉、重庆。 1938年 7 月,国民政府发表《抗战建国纲领》,提出了坚持抗战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组织国民参政会,听取各党各派对国事政务的意见,以利于抗日和民主。
抗日战争 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开始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不断制造各类惨案,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部队。对此,中国共产党及一切民主力量同其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坚决斗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即加入同盟国,对日、德、意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代表同盟国主持中国战区内接受日军投降,并恢复了对中国台湾省的领土主权。
1946 年 5 月 5 日,国民政府由重庆迁回南京。从定都南京到抗战结束,南京国民政府不断完备各种政治设施,其政府体制及职能也发生很大变化。 1932 年 10 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从事军事、国际、财经、文教、工矿、交通、农林等方面的调查,写出专题报告。 1934年 4 月,该委员会改组为资源委员会,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1936 年 5 月,国民政府正式公布《五五宪草》。 1937年 8 月,国民党中央常会决定设立国防最高会议,由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及军事委员会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决定国防大政、国防经费、国家总动员及其他重要事项。 1939 年 1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又决定组织国防最高委员会,代替国防最高会议。国防最高委员会可以指挥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五院以及军事委员会各机构,因而取代了国民政府的一切权力。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由蒋介石担任。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最终拒绝实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成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的方针,于 1946 年 6 月挑起全面内战,并不顾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的有关协议,在 11 月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 1947 年 1 月,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是《五五宪草》的翻版,迎合了蒋介石实行独裁专制的需要。 4 月,依据宪法,又公布《国民政府组织法》,并正式改组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任政府主席,孙科任副主席,张群、孙科、居正、戴传贤、于右任分别任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院院长,行政院中内政、外交、国防、财政等重要部长,均由国民党人充任。国民政府改组后,国防最高委员会撤销。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名义上是“多党政府”,实际上仍然是国民党一党专政。
1948 年 3 月 29 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行宪国大,选出蒋介石为总统、李宗仁为副总统。同年秋冬,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已成定局。 1949年初,国民政府的政治、军事、经济出现全面崩溃,蒋介石不得不在 1 月 21 日宣布“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但实际上仍由蒋操纵着政府的一切政军经大权。 4 月,由于蒋介石幕后掣肘,李宗仁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未能在北平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协议。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在此之前,南京国民政府已于 2 月 5 日宣布迁往广州, 10 月又迁往重庆。 11 月,“代总统”李宗仁以赴美就医为名飞往香港,脱离政府。国民政府余部逃往台湾。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 20 多年的统治结束。

经济、军事、文化

1928 年 7 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全国财政会议,决定统一全国财政、建立国家银行、裁撤厘金、实行关税自主、废两改元、整理公债、实行国地税等,从而奠定了国民政府财政管理的基本格局。 10 月,国民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章程》,规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具有发行兑换券、铸造及发行国币、经理国库及内外公债的特权。 1935年 11 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法币取代银元,作为流通于市场的唯一货币形式。
法币政策的实施,使国民政府加速了金融控制,增加了统治力量,对抗日战争也起了一定的支持作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为了适应战时需要,除将所属一些厂矿内迁外,对自愿内迁的民族工业,也给予贷款和运输的便利,还强制一批所需工厂内迁,对发展大后方的经济及坚持抗战,都有重要作用。但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并没有真正实现其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提出的“注意改善人民生活”的要求,民族工业也没有得到扶植。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政府统治地区通货膨胀恶性发展,导致国民经济迅速崩溃。 1948 年 8 月 19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决定以金圆券代替法币,并实行限价政策,但毫无成效。仅仅 9 个月,金圆券如同法币一样,成为废纸。 1949 年 2 月,迁至广州的国民政府又决定以银圆券取代金圆券,但同样以失败告终。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所经营、控制的官僚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的主要部分,成为国民政府的经济基础,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了严重的遏制、破坏作用,并最终促使国民政府的覆灭。
在军事方面, 1928 年 3 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继续北伐,并将所辖部队划分成 4 个集团军,分别由蒋介石(兼)、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任总司令。北伐结束,国民政府先后于 1929 年 1 月和 8 月两次召开编遣会议,意欲裁减军队,压缩军费。但编遣会议非但没有减少军队,反而激化了各军阀之间的矛盾,导致大大小小的军阀混战有增无减,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
从 1930 ~ 1934 年,蒋介石又指挥国民政府军队向中国工农红军及革命根据地发起五次“围剿”,但最终未能消灭革命力量。“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南京国民政府所辖部队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的鼓励下,先后在长城、绥远等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于 1937 年 8月将全国划分成五个战区(后增至 11 个),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军进攻。同时,中国工农红军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陆军第四军,开赴敌后,进行游击战争。抗战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执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导致军事上遭受重大损失,大批高级将领投敌,并先后在中条山、浙赣、豫湘桂等战役中,丢城弃地,使大片国土沦陷于敌人铁蹄之下。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无视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要求和停战协定,于 1946 年 6 月发动全面内战。经过将近四年的激战,尤其是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到 1950 年 6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力量。
在文化方面,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1930 年 12 月,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剥夺进步文化的出版自由,并查禁一切宣传共产主义、批评国民政府、要求民主和抗日的书报杂志。此外,国民政府还以武力强行解散许多进步文化团体,捕杀进步文化工作者。抗战期间,全国大批高等学校迁入内地,其中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规模最大。西南联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材,同时,也是孕育民主力量,反对国民政府专制统治的一块坚实基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以后,国统区出现了空前的经济危机,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文化、教育的危机也日趋严重,教师、学生和文化工作者无以维持生计,在全国发动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沉重打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最后南京国民政府终于彻底覆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