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三特窟首次亮相
敦煌北区考古震惊学界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4/Oct/688405.htm
敦煌三特窟首次公开亮相
昨天,3座从未向公众开放、只供专家研究的莫高窟特窟,通过中央电视台《敦煌再发现》节目的直播镜头,首次展现在世人眼前。
从22日至24日,每天上午9时至11时,央视大型现场直播节目《敦煌再发现》引领人们步入神奇瑰丽的敦煌佛国:3座从未向公众开放的特窟、7种保护修复技术现场演示、10多年莫高窟北区考古的惊人发现、数十座佛像彩塑、上百幅古代的壁画,交织出一座千年文化宝库的辉煌。
昨天,央视直播节目《敦煌再发现》进入高潮。45号窟、57号窟、285号窟―――3座从未向公众开放的莫高窟特窟,首次对公众揭开神秘的面纱。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亲自为观众讲解了特窟中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彩塑。
美人窟里看“美人菩萨”
第57号特窟有个很好听的别称:美人窟。这个名字来源于窟内的一幅大型《说法图》壁画,画上一共15个人物形象。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对其中一个菩萨形象赞不绝口:“你看她头上戴着画佛金冠,面庞秀丽,细细的眼眉下垂,鼻梁挺直,樱桃小口,面部着一层淡淡的肤彩,好像化过妆一样,看上去白里透红。她的身材颀长、亭亭玉立、娴雅文静,身上的装饰采用贴金的手法,跟给蛋糕裱花的手法差不多。”央视记者用手电筒从下往上打灯光,可以看出立体的金属质感。
更难得的是,这位“美人菩萨”美而不媚。樊院长说,曾有人临摹这幅壁画,但很难把“美而不媚”的神韵画出来。
57号窟的《说法图》,左一“美人菩萨”
“东方维纳斯”栩栩如生
第45号特窟建于盛唐,窟内的彩塑有如真人大小,栩栩如生,代表了盛唐彩塑的极高成就,其中包括一尊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菩萨彩塑。“这尊彩塑的形体呈‘S’形,显得婀娜多姿、恬静慈祥,她的体态丰盈健美、肌白如雪,面部表情似笑非笑。”在樊院长眼里,这位菩萨分明就是一个妙龄少女的形象,“但也给人一种普度众生的气度。”
还有两尊彩塑也很值得一看,人物是佛的两位弟子伽叶和阿难。大弟子伽叶站在佛的左边,他的面部轮廓清晰,两条浓眉拧在一起,若有所思,一看就是一位老成持重的老年高僧。对面的阿难面部英俊清秀,是一位充满灵性的年轻僧人。两人一左一右、一老一少、性格迥异、形成鲜明的对比,很有意思。
45号窟的“东方维纳斯”
东西方神碉融集一窟
著名敦煌学家季羡林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而建于西魏的第285号特窟就用精美的壁画确确实实地印证了大师的话。
记者在285号窟里发现了一个很独特的象鼻神,这个神长着长长的大象鼻子。樊院长解释说,象鼻神的形象来自印度教。象鼻神上方的人物是印度教中的湿婆,象鼻神正是湿婆的大儿子。象鼻神旁边那个长着一张娃娃脸,像个小孩子的神是湿婆的小儿子。
跟袒胸露背的佛教人物形象不同,285号洞窟的壁画中还能见到头戴高冠、身穿长袍、额头宽阔、眉目舒朗的人物形象。樊院长将其形容为“褒衣博带”与“秀骨清像”,很有中原南朝名士风骨。再仔细搜索,壁画中竟然还可以找到道教中引领凡人肉身飞升的“羽人”、希腊神话中的月神狄安娜和日神阿波罗,以及中国神话传说中人身蛇尾的女娲。 (记者侯健美)
莫高窟北区考古震惊学界
首次亮相的285号窟飞天。
一直以来,世人目光集中在莫高窟的南区,其洞窟中遍布精美的壁画、彩塑。而莫高窟的北区则少有人关注,那里荒凉、破旧、寂寞,崖面上也有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洞窟,但里面却没有壁画和彩塑。早先,曾有专家猜测那里是开凿莫高窟的画工和塑匠的居所。
北区的主人是僧人
北区铁栅栏门的锁头被拿下,摄像机镜头跟随着敦煌研究所研究员彭金章移进了一片几乎被遗忘的角落。
“这是僧房窟,也就是僧人曾经居住生活的洞窟。把灰尘清扫开以后,这块地方有被熏黑的痕迹,以前这里是个灶。”彭金章带记者继续往里走。“这里还有炕。”“洞的顶部是‘人’字形的,好像房顶,可能是有意模仿民居。”
“这是禅窟,就是僧人修行打坐的地方。”禅窟的洞口很狭小,走进去有数平方米的空间。这是个多室禅窟,前室四壁上还开着小门洞,人得猫着腰才进得去,里面的空间更小,只有一人来高,室内有一张炕,是僧人打坐的地方。
怎么断定北区洞窟的主人是僧人,而不是画工和塑匠呢?彭金章说,北区洞窟里从来没有发现过画笔、调色板、画稿、颜料之类的东西。反而发现了僧房窟、禅窟、瘗(音同易)窟、廪窟和礼佛窟等洞窟,说明北区洞窟是供僧人修禅、日常起居、储藏物品、举行佛事、瘗埋僧人骨灰和遗骨的地方。
孤本文物相继面世
1988年至1995年,在彭金章的主持下,考古人员对莫高窟北区先后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通过系统发掘,确知北区崖面现存洞窟248个,其中243个为新编号洞窟。连同南区的487个洞窟,使莫高窟现存洞窟总数增至735个。
系统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发现并清理出一批珍贵文物,丰富了敦煌遗产。在24日的节目中,彭金章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托起一件件文物展示给央视记者:“这是一个铜十字架,是随葬品;这是一件蓝宝石法器;这是回鹘文的木活字,在北区一共发现了48枚,说明这里有一个洞窟曾经印刷过经文;这是波斯银币,它可是丝绸之路上的硬通货,以前从没在敦煌地区发现过;这是随葬用的木雕彩绘俑,是个唐代侍女形象;这个是西夏文的木印章;还有一些经书残片、织物残片、泥佛等珍贵文物都保存在展馆里。”
彭金章说,他是学考古的,上世纪80年代来到敦煌。当他最初决定以北区考古作为自己研究方向的时候,不少人都劝过他,说那里没什么价值。但用彭金章自己的话说:“没想到让自己捡了个金娃娃。”北区出土文物虽然不能与上世纪初藏经洞的发现同日而语,但其珍贵价值也让学术界吃惊不小。如汉文《排字韵五》是失传已久的佚书,西夏文《碎金》、《地藏菩萨本愿经》、《番汉合时掌中珠》残页都是国内甚至世界上仅存的孤本。
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对北区进行加固前最后一次实地勘测,加固工程即将启动。加固后,神秘的莫高窟北区将有可能对公众开放。不过,那至少也是两三年以后的事情了。
敦煌:保护、修复找到7法
注射特制泥浆修复壁画
地处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窟,与库姆塔格沙漠毗邻,东邻三危山,西接鸣沙山。由于受到蒙古高压的影响,这里长期干旱,降水稀少,风沙频繁。
自建成以来,莫高窟就遭受着雨水入侵、自然坍塌、生物虫害等自然破坏:水向洞窟的入渗,导致含有大量盐分的地仗层不断膨胀收缩,引起酥碱、起甲、空鼓等壁画病害;汛期到来时,断崖前宕泉河不断冲刷,引起洞窟所依附的崖体崩塌,洞窟受损,甚至消失;风带来大量流沙、灰尘涌进洞窟;此外还有各种原因的人为破坏。
近年来,敦煌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在各方努力下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收获了许多宝贵经验。如今,窟前绿地的灌溉方式已由漫灌变为渗灌,以减少水分入渗,各种防水措施也在规划当中。在央视的直播中,一共展示了7种保护、修复方式:临摹、灌浆、剥离、吸盐、复原、防沙和数字化保护。
目睹给壁画“打针”
第85窟位于莫高窟石窟群的低层,集中了酥碱、起甲、空鼓等壁画病害。从1998年开始,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第85窟的保护研究课题。所以,这个窟被称作“壁画医学院”。
进入85窟,可以看见窟内搭建着脚手架,几位科研人员正在给壁画做检查,要查出空鼓(壁画后的泥层与崖体脱离)的具体位置。检查的方法并不复杂:用手轻轻地敲击壁画,凭声音就可以判断出哪里害了病。
治疗看上去也很有意思:首先在空鼓处开一个注浆孔,把一根细塑料管插进孔中,塑料管的另一端连接着一个大号针管。中美两名科研人员合作完成壁画的灌浆“治疗”,一人固定住塑料管,一人把针管中的“注射液”缓缓地注射进注浆孔。当然,开孔地点的选择,注浆的速度和力度都很有讲究。
旁边另一位科研人员正忙着把“注射液”吸进空针管。所谓的“注射液”其实就是特制泥浆,是科研人员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经过细致取样、分析、实验才最终配制出来的,它能与壁画材料相融,还有良好的透气性。
在几分钟的实验室镜头中,人们可以看到科研人员往一块块“泥浆饼”上刷颜色条,模拟各种环境观察其变化,并最终选择出与壁画地仗层成分一致的泥浆“配方”。有意思的是,专家们还往泥浆中掺了鸡蛋清,据说是为了在不降低强度的情况下减轻泥浆重量。
最后,还要对注浆部位脱盐、吸水,“空鼓病”的治疗才算正式结束。
4道防线阻挡流沙
千百年来,鸣沙山的流沙源源不断地涌进敦煌洞窟,无情地磨砺、腐蚀、掩埋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彩塑。在许多洞窟里,摄像机镜头在壁画上捕捉到一道道倾斜的白线,那便是流沙的遗痕。沙借风势,据统计,每年都有大量细沙从鸣沙山流向洞窟。
为了治沙,敦煌的保护者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在鸣沙山脚下设置起4道防线,以阻挡流沙。头一道是化学粘合剂,可以粘住部分流沙;第二道是一个“A”字形的防沙网,开口朝着鸣沙山方向;第三道是生物防沙林带,种植着5种抗旱植物;第四道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出的防沙“法宝”―――草方格,也就是用粗粗的草绳在沙地上结出纵横交错的一个个方格子,好像棋盘一样,在流沙经过时,草方格可以有效降低流沙滑行的速度,目前已经铺设了300多亩。
敦煌:记录历史的百科全书
敦煌不仅是一座艺术宝库,还是一本记录千年历史的百科全书。许多早已尘封千百年的历史细节,竟然真实地记录在敦煌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中:各式各样的农耕工具、舟船车舆、民族服饰,还原出一幅幅多彩、神秘、富于创造的生活图景。
“五台山图”:让梁思成找到佛光寺
第61窟里拥有一张巨幅壁画,内容是五台山地区的地形和寺庙,壁画中描述的情形跟现实相差无几。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三赴五台山,目的是寻找一座唐代木结构的寺院,名叫佛光寺,但三次寻访未果。一个偶然的机会,梁思成见到了第61窟里的“五台山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一个名叫“大佛光之寺”的寺院。梁思成按图索骥,终于在第4次上五台山的时候在深山中找到了佛光寺。后来,佛光寺被国际建筑界称作“亚洲佛光”。
马镫:帮助欧洲建立封建制度
还有一个关于马镫的故事被专门制成一部短片:在公元前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的时候,他的将士们的双腿还在马腹两边空荡荡地悬垂着,没有任何支撑,只能靠大腿的力量,紧紧夹住猛烈颠簸的马。而最早想到在马腹两边各垂一条绳索,拴上一个金属马镫来支撑双腿的是中国人―――在西魏时期敦煌壁画“500强盗成佛图”中便可以看到马镫。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马镫,它经由那些西迁的民族先传到西亚,然后再传欧洲。英国人李约瑟说:“就像火药在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一样,中国的马镫在最初阶段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事实上,欧洲人正是踩着敦煌壁画上描绘的马镫才进入骑士时代的。
“三脚耧”:1500年后传入欧洲
农耕的景象在敦煌洞窟中出现得最多。在第445窟的壁画中有一幅“农耕图”。图上所绘制的三脚耧是一种播种机。它可以一边犁地,一边将种子通过空心的漏斗撒下,同时能完成开沟、下种、覆斗三道工序,而且一次可以播种三行,行距均匀相等。这实际上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远在三国时期,关心农业的皇甫隆任敦煌太守时,就教给当地农民使用这种智能化的农具,时间是在公元3世纪。而直到18世纪三脚耧才传入欧洲。
新华网 2004年10月25日
敦煌北区考古震惊学界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4/Oct/688405.htm
敦煌三特窟首次公开亮相
昨天,3座从未向公众开放、只供专家研究的莫高窟特窟,通过中央电视台《敦煌再发现》节目的直播镜头,首次展现在世人眼前。
从22日至24日,每天上午9时至11时,央视大型现场直播节目《敦煌再发现》引领人们步入神奇瑰丽的敦煌佛国:3座从未向公众开放的特窟、7种保护修复技术现场演示、10多年莫高窟北区考古的惊人发现、数十座佛像彩塑、上百幅古代的壁画,交织出一座千年文化宝库的辉煌。
昨天,央视直播节目《敦煌再发现》进入高潮。45号窟、57号窟、285号窟―――3座从未向公众开放的莫高窟特窟,首次对公众揭开神秘的面纱。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亲自为观众讲解了特窟中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彩塑。
美人窟里看“美人菩萨”
第57号特窟有个很好听的别称:美人窟。这个名字来源于窟内的一幅大型《说法图》壁画,画上一共15个人物形象。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对其中一个菩萨形象赞不绝口:“你看她头上戴着画佛金冠,面庞秀丽,细细的眼眉下垂,鼻梁挺直,樱桃小口,面部着一层淡淡的肤彩,好像化过妆一样,看上去白里透红。她的身材颀长、亭亭玉立、娴雅文静,身上的装饰采用贴金的手法,跟给蛋糕裱花的手法差不多。”央视记者用手电筒从下往上打灯光,可以看出立体的金属质感。
更难得的是,这位“美人菩萨”美而不媚。樊院长说,曾有人临摹这幅壁画,但很难把“美而不媚”的神韵画出来。
57号窟的《说法图》,左一“美人菩萨”
“东方维纳斯”栩栩如生
第45号特窟建于盛唐,窟内的彩塑有如真人大小,栩栩如生,代表了盛唐彩塑的极高成就,其中包括一尊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菩萨彩塑。“这尊彩塑的形体呈‘S’形,显得婀娜多姿、恬静慈祥,她的体态丰盈健美、肌白如雪,面部表情似笑非笑。”在樊院长眼里,这位菩萨分明就是一个妙龄少女的形象,“但也给人一种普度众生的气度。”
还有两尊彩塑也很值得一看,人物是佛的两位弟子伽叶和阿难。大弟子伽叶站在佛的左边,他的面部轮廓清晰,两条浓眉拧在一起,若有所思,一看就是一位老成持重的老年高僧。对面的阿难面部英俊清秀,是一位充满灵性的年轻僧人。两人一左一右、一老一少、性格迥异、形成鲜明的对比,很有意思。
45号窟的“东方维纳斯”
东西方神碉融集一窟
著名敦煌学家季羡林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而建于西魏的第285号特窟就用精美的壁画确确实实地印证了大师的话。
记者在285号窟里发现了一个很独特的象鼻神,这个神长着长长的大象鼻子。樊院长解释说,象鼻神的形象来自印度教。象鼻神上方的人物是印度教中的湿婆,象鼻神正是湿婆的大儿子。象鼻神旁边那个长着一张娃娃脸,像个小孩子的神是湿婆的小儿子。
跟袒胸露背的佛教人物形象不同,285号洞窟的壁画中还能见到头戴高冠、身穿长袍、额头宽阔、眉目舒朗的人物形象。樊院长将其形容为“褒衣博带”与“秀骨清像”,很有中原南朝名士风骨。再仔细搜索,壁画中竟然还可以找到道教中引领凡人肉身飞升的“羽人”、希腊神话中的月神狄安娜和日神阿波罗,以及中国神话传说中人身蛇尾的女娲。 (记者侯健美)
莫高窟北区考古震惊学界
首次亮相的285号窟飞天。
一直以来,世人目光集中在莫高窟的南区,其洞窟中遍布精美的壁画、彩塑。而莫高窟的北区则少有人关注,那里荒凉、破旧、寂寞,崖面上也有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洞窟,但里面却没有壁画和彩塑。早先,曾有专家猜测那里是开凿莫高窟的画工和塑匠的居所。
北区的主人是僧人
北区铁栅栏门的锁头被拿下,摄像机镜头跟随着敦煌研究所研究员彭金章移进了一片几乎被遗忘的角落。
“这是僧房窟,也就是僧人曾经居住生活的洞窟。把灰尘清扫开以后,这块地方有被熏黑的痕迹,以前这里是个灶。”彭金章带记者继续往里走。“这里还有炕。”“洞的顶部是‘人’字形的,好像房顶,可能是有意模仿民居。”
“这是禅窟,就是僧人修行打坐的地方。”禅窟的洞口很狭小,走进去有数平方米的空间。这是个多室禅窟,前室四壁上还开着小门洞,人得猫着腰才进得去,里面的空间更小,只有一人来高,室内有一张炕,是僧人打坐的地方。
怎么断定北区洞窟的主人是僧人,而不是画工和塑匠呢?彭金章说,北区洞窟里从来没有发现过画笔、调色板、画稿、颜料之类的东西。反而发现了僧房窟、禅窟、瘗(音同易)窟、廪窟和礼佛窟等洞窟,说明北区洞窟是供僧人修禅、日常起居、储藏物品、举行佛事、瘗埋僧人骨灰和遗骨的地方。
孤本文物相继面世
1988年至1995年,在彭金章的主持下,考古人员对莫高窟北区先后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通过系统发掘,确知北区崖面现存洞窟248个,其中243个为新编号洞窟。连同南区的487个洞窟,使莫高窟现存洞窟总数增至735个。
系统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发现并清理出一批珍贵文物,丰富了敦煌遗产。在24日的节目中,彭金章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托起一件件文物展示给央视记者:“这是一个铜十字架,是随葬品;这是一件蓝宝石法器;这是回鹘文的木活字,在北区一共发现了48枚,说明这里有一个洞窟曾经印刷过经文;这是波斯银币,它可是丝绸之路上的硬通货,以前从没在敦煌地区发现过;这是随葬用的木雕彩绘俑,是个唐代侍女形象;这个是西夏文的木印章;还有一些经书残片、织物残片、泥佛等珍贵文物都保存在展馆里。”
彭金章说,他是学考古的,上世纪80年代来到敦煌。当他最初决定以北区考古作为自己研究方向的时候,不少人都劝过他,说那里没什么价值。但用彭金章自己的话说:“没想到让自己捡了个金娃娃。”北区出土文物虽然不能与上世纪初藏经洞的发现同日而语,但其珍贵价值也让学术界吃惊不小。如汉文《排字韵五》是失传已久的佚书,西夏文《碎金》、《地藏菩萨本愿经》、《番汉合时掌中珠》残页都是国内甚至世界上仅存的孤本。
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对北区进行加固前最后一次实地勘测,加固工程即将启动。加固后,神秘的莫高窟北区将有可能对公众开放。不过,那至少也是两三年以后的事情了。
敦煌:保护、修复找到7法
注射特制泥浆修复壁画
地处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窟,与库姆塔格沙漠毗邻,东邻三危山,西接鸣沙山。由于受到蒙古高压的影响,这里长期干旱,降水稀少,风沙频繁。
自建成以来,莫高窟就遭受着雨水入侵、自然坍塌、生物虫害等自然破坏:水向洞窟的入渗,导致含有大量盐分的地仗层不断膨胀收缩,引起酥碱、起甲、空鼓等壁画病害;汛期到来时,断崖前宕泉河不断冲刷,引起洞窟所依附的崖体崩塌,洞窟受损,甚至消失;风带来大量流沙、灰尘涌进洞窟;此外还有各种原因的人为破坏。
近年来,敦煌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在各方努力下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收获了许多宝贵经验。如今,窟前绿地的灌溉方式已由漫灌变为渗灌,以减少水分入渗,各种防水措施也在规划当中。在央视的直播中,一共展示了7种保护、修复方式:临摹、灌浆、剥离、吸盐、复原、防沙和数字化保护。
目睹给壁画“打针”
第85窟位于莫高窟石窟群的低层,集中了酥碱、起甲、空鼓等壁画病害。从1998年开始,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第85窟的保护研究课题。所以,这个窟被称作“壁画医学院”。
进入85窟,可以看见窟内搭建着脚手架,几位科研人员正在给壁画做检查,要查出空鼓(壁画后的泥层与崖体脱离)的具体位置。检查的方法并不复杂:用手轻轻地敲击壁画,凭声音就可以判断出哪里害了病。
治疗看上去也很有意思:首先在空鼓处开一个注浆孔,把一根细塑料管插进孔中,塑料管的另一端连接着一个大号针管。中美两名科研人员合作完成壁画的灌浆“治疗”,一人固定住塑料管,一人把针管中的“注射液”缓缓地注射进注浆孔。当然,开孔地点的选择,注浆的速度和力度都很有讲究。
旁边另一位科研人员正忙着把“注射液”吸进空针管。所谓的“注射液”其实就是特制泥浆,是科研人员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经过细致取样、分析、实验才最终配制出来的,它能与壁画材料相融,还有良好的透气性。
在几分钟的实验室镜头中,人们可以看到科研人员往一块块“泥浆饼”上刷颜色条,模拟各种环境观察其变化,并最终选择出与壁画地仗层成分一致的泥浆“配方”。有意思的是,专家们还往泥浆中掺了鸡蛋清,据说是为了在不降低强度的情况下减轻泥浆重量。
最后,还要对注浆部位脱盐、吸水,“空鼓病”的治疗才算正式结束。
4道防线阻挡流沙
千百年来,鸣沙山的流沙源源不断地涌进敦煌洞窟,无情地磨砺、腐蚀、掩埋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彩塑。在许多洞窟里,摄像机镜头在壁画上捕捉到一道道倾斜的白线,那便是流沙的遗痕。沙借风势,据统计,每年都有大量细沙从鸣沙山流向洞窟。
为了治沙,敦煌的保护者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在鸣沙山脚下设置起4道防线,以阻挡流沙。头一道是化学粘合剂,可以粘住部分流沙;第二道是一个“A”字形的防沙网,开口朝着鸣沙山方向;第三道是生物防沙林带,种植着5种抗旱植物;第四道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出的防沙“法宝”―――草方格,也就是用粗粗的草绳在沙地上结出纵横交错的一个个方格子,好像棋盘一样,在流沙经过时,草方格可以有效降低流沙滑行的速度,目前已经铺设了300多亩。
敦煌:记录历史的百科全书
敦煌不仅是一座艺术宝库,还是一本记录千年历史的百科全书。许多早已尘封千百年的历史细节,竟然真实地记录在敦煌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中:各式各样的农耕工具、舟船车舆、民族服饰,还原出一幅幅多彩、神秘、富于创造的生活图景。
“五台山图”:让梁思成找到佛光寺
第61窟里拥有一张巨幅壁画,内容是五台山地区的地形和寺庙,壁画中描述的情形跟现实相差无几。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三赴五台山,目的是寻找一座唐代木结构的寺院,名叫佛光寺,但三次寻访未果。一个偶然的机会,梁思成见到了第61窟里的“五台山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一个名叫“大佛光之寺”的寺院。梁思成按图索骥,终于在第4次上五台山的时候在深山中找到了佛光寺。后来,佛光寺被国际建筑界称作“亚洲佛光”。
马镫:帮助欧洲建立封建制度
还有一个关于马镫的故事被专门制成一部短片:在公元前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的时候,他的将士们的双腿还在马腹两边空荡荡地悬垂着,没有任何支撑,只能靠大腿的力量,紧紧夹住猛烈颠簸的马。而最早想到在马腹两边各垂一条绳索,拴上一个金属马镫来支撑双腿的是中国人―――在西魏时期敦煌壁画“500强盗成佛图”中便可以看到马镫。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马镫,它经由那些西迁的民族先传到西亚,然后再传欧洲。英国人李约瑟说:“就像火药在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一样,中国的马镫在最初阶段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事实上,欧洲人正是踩着敦煌壁画上描绘的马镫才进入骑士时代的。
“三脚耧”:1500年后传入欧洲
农耕的景象在敦煌洞窟中出现得最多。在第445窟的壁画中有一幅“农耕图”。图上所绘制的三脚耧是一种播种机。它可以一边犁地,一边将种子通过空心的漏斗撒下,同时能完成开沟、下种、覆斗三道工序,而且一次可以播种三行,行距均匀相等。这实际上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远在三国时期,关心农业的皇甫隆任敦煌太守时,就教给当地农民使用这种智能化的农具,时间是在公元3世纪。而直到18世纪三脚耧才传入欧洲。
新华网 2004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