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有人谈起西安的吃,也想起曾经游历西安这座古城时,对吃的一点感受,和大家分享。
【老孙家羊肉泡馍】:老孙家泡馍馆,在东大街近钟楼的地方,当地人无人不晓。其中的羊肉泡馍有多种吃法,我个人觉得,宽汤过煮(就是汤多,煮的时间长些)比较合乎海外人的口味。不是太腻,但是请仍然做好准备:第二天拉肚子,当地人叫“滑肠”。
【贾三灌汤包子,八宝粥】:在西大街的北院门,物美价廉,点小名高!墙上挂满了各界名人雅士到此一游后的留影。相传贾家兄弟三人,开始都是做汤包的,老三比较老实,做的包子个儿大,馅儿多,火候儿足。日子久了,把两个哥哥的生意都挤垮了。
【西安饭庄的小吃宴】:东大街上的西安饭庄,是西安一个历史悠久的饭店,几年前推出的小吃宴,集西北各种小吃于一成,是非常难得的一种享受!因为已经好几年了,所以具体什么食品的名字,已经忘了。这个小吃宴的最大特点,是物美价廉,品种齐全,一次尝遍,是老百姓喜欢的地方。
【老前粥】:这是很有关中特色的一个餐馆,面积不大,在解放路。主要供应各种关中本地的传统食品。其中最绝的是店里面条的吃法:支一口大锅,烧滚水,备一支小碗,放好调料。把面入锅煮好,只夹一筷子面入碗,让你一口吃掉。然后把旧碗放在一旁,重新换碗加料,再夹一筷子面进来,吃完后再换碗,换料,如此继续。。。
吃起来如此烦琐,所以每个桌子边上,都要有一个服务员专门负责换碗,上面。这个吃法,就是为了让每一口,都能吃到这第一筷子面的口感!吃完以后,按照吃过的碗的数量算钱。你如果能打破店里的纪录,分文不取。这个纪录,白纸黑字,挂在店内墙上的醒目位置:99碗,由一个新疆汉子所创!至今无人能破。
【饺子宴】:位于解放路的“解放路饺子馆”,是饺子宴的首创,狠是火了一把。由于没有申请专利,慢慢被西安不少饭馆模仿,并渐渐传到全国各地,甚至到了海外。如今,最好的,已经不是最早的了。位于钟楼附近的德发长饺子宴,是现今当地人的最爱,名气也最大!三百多种各式各样的饺子,就是看,也要看上半天。特别是最后上来的太后火锅的珍珠饺子,用紫铜火锅煮,每个饺子,只有指甲盖儿大小。这种吃法,吃的是文化,哄老外的。对老百姓来说,有点华而不实。
【仿唐菜】:位于解放路的“曲江春”饭店,是一家老店,建于1912年。曲江春的仿唐莱,据说是根据唐朝时期的宫廷记载,复原,发展而来。是要今人尝尝当年武则天,杨贵妃的口味儿。仿唐菜名目繁多,但是有一道菜,一定要尝尝!
这个菜叫“遍地锦装鳖”,来自于唐朝时的食谱“烧尾宴食单”。是用羊脂和鸭蛋脂作副料烹制的甲鱼。民间一般有羊肉和鱼不可同煮的说法,主要是因为羊肉膻、鱼肉腥,二者合烹,味道效果恐怕不好。
但是按照古法炮制的这道菜,不但不膻不腥,而且鲜香四溢。使人不得不对唐代烹饪师在原料搭配上的匠心独运,深为佩服。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为何古人在造字时,要以“鱼” 和“羊” ,组成“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