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氓党 - 流氓点孛尔帖赤那
- 注册
- 2002-02-26
- 消息
- 22,918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贺泽劲
2002-8-28 15:44:23
--------------------------------------------------------------------------------
不经意就会发现,网上心理测试几乎成了网站招揽人气的"招牌"内容。“常在岸边走,哪能不湿鞋”,对大部分网民而言,参与网上心理测试是种颇为时尚的体验。网民根据自己的体验往往能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
过分依赖网上的心理测试,视测试结果为法宝,来引导自己的行为与决定,最终却让恋人走远了。
都是心理测试把我害了
被采访者:小胡,男,28岁,公司文员
我的性格比较内向,特别是在女孩子面前。所以我常拿网上心理测试题来解闷。
有一天,我测试到爱人不久后便会出现。巧的是,那天下班等公车时,真的遇到了让我心动的女孩。那个女孩上车投币时,发现自己忘记带零钱了。而我正好多出一个一块钱的硬币,就毫不犹豫地替她投了进去。下车时,女孩给我留下了联系的电话号码,说要还我钱……
那女孩成为我的女友后,我建议她跟我一起到网上做一下心理测试,看看我们相爱的默契程度,也能增进彼此的了解。但女友对于这种方式非常不乐意,认为我太没主见。有一阵子和女友的关系突然紧张起来。我怀疑女友是否爱上了别人,便决定用一套据说能测算出外遇指数的心理测试题,来验证女友是否“红杏出墙”。拨通女友的电话,然后将网上心理测试题对着她念了一遍,还没等我念完,女友便嚷道:“你是相信自己的感觉还是相信什么破测试题?”说完,她挂断了电话。再打,便是忙音。
网上心理测试像是一面镜子,有时候能帮助测试者认识自我,成为一剂重塑自信的良药,给身处迷惘的测试者以奇妙的力量。
找到一面“心灵之镜”
被采访者:赵华,男,32岁,公司企划部经理
我最近工作不太顺,无论是提交的方案或建议,都没能引起老总的注意。我早就发现项目中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可我总是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怕提出的东西被老总认可了,交给我做我拿不下来。郁郁寡欢的我向网上好友诉说苦恼。
网友建议我找一个心理测试网站,选择一些自己想做的测试题认真地做一做,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胜任新的创意。
我开始有些不信。可想到好友的建议也算比较有创意,便认真地在网上做起了心理测试。个性心理测试、事业心理测试、爱情心理测试……我几乎将所有的网上心理测试都测试了一回。测试结果很鼓舞人心,读完结果,我告诉自己这才是真实的我,我仿佛重新认识了自我,知道了自己的能力是何等地强大。当天晚上,我便约老总进行一次长谈。当我完整讲出创意后,老总惊呼“你怎么没早点想到啊!”。
通过网上心理测试调整人际关系,恰似饮酒般小啜怡情,这么看来,网上心理测试倒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游戏方式。
感情的粘合剂
被采访者:芒果,女,25岁,报社编辑
男友因为工作太忙,有时竟然会把约会的事都忘记。情人节的那天,男友又忘记了约会。当我从约会地点失望地回家后,发现男友还在网上拼命地工作。我和男友开始了第N次吵架。争吵的结果只有一个――我不理他了。
心烦意乱的我在网上瞎逛着,不知怎么就进了一家心理测试网站。我选了一道有关爱情的测试题,自己做完后,把测试题逐条发给了男友,男友也按条回复了选择结果。整个测试的答案也是我期待着的,男友是个粗心、不善表达情感的人。我原谅了男友,把测试结果给他发送过去。男友笑着说还挺准的,自己保证以后会注意了。自此以后,凡发生争吵,我们都会拿网上心理测试当成小游戏来玩,准不准我们倒不太在意。
过份依赖网上心理测试,循规蹈矩地把测试结果当作职业规划的指南,结果却使
职业生涯陷入了困境
“职业指南”怎么就不灵了?
被采访者:李明,男,30岁,失业
我原来是一家食品销售公司的销售员。有一次跟朋友一起进网吧玩,才知识网上还有心理测试,便试着做了做,想看看自己的工作与事业运怎么样。测试结果显示,我所从事的销售员工作并不适合我,测试结果的提示我可以从事教师、商人、艺术家、作家等更趋于自由、灵活、富于创意的工作。
我觉得测试结果挺符合自己实际的,便毫不犹豫把它视作“职业指南”。第二天我便辞去了销售员的工作。我先是到一家公司做广告文案,做了大概半年,做出来的文案老总老是不满意。于是,我到网吧做了网上心理测试,测试结果说我应该到外地发展更有前途。我立即收拾东西到了上海,打算当一名自由撰稿人,搞得自己连生计都成问题……一年下来,我不间断地换过好几份工作。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机会,上海一家知名的企业通知我去面试了。我满以为自己丰富的从业经验一定会给自己带来机会。没想到,面试官仔细询问我两年内数次换工作的理由后,当即拒绝我到该公司工作。他的理由是:“我们不能聘用一个对自己要干什么都没主见的人!”
心理专家指出,目前比较流行的网上心理测试,多属游戏性质,离真正的、专业的心理测试还有很大差距。心理专家告诫,喜欢"做题"的青少年,可以将此当作一种娱乐和调剂,但不可盲目相信、过分依赖,更不能"拿鸡毛当令箭",仅凭几个小题,便将自己的个性、前途定下"终身"。同时,尽管心理医生常用一些测试题来判断病人情况,但心理测试都仅是一种辅助和参考手段。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李教授指出:心理测验,但它仅是一种辅助和参考手段。
(网页编辑:李卫华)
2002-8-28 15:44:23
--------------------------------------------------------------------------------
不经意就会发现,网上心理测试几乎成了网站招揽人气的"招牌"内容。“常在岸边走,哪能不湿鞋”,对大部分网民而言,参与网上心理测试是种颇为时尚的体验。网民根据自己的体验往往能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
过分依赖网上的心理测试,视测试结果为法宝,来引导自己的行为与决定,最终却让恋人走远了。
都是心理测试把我害了
被采访者:小胡,男,28岁,公司文员
我的性格比较内向,特别是在女孩子面前。所以我常拿网上心理测试题来解闷。
有一天,我测试到爱人不久后便会出现。巧的是,那天下班等公车时,真的遇到了让我心动的女孩。那个女孩上车投币时,发现自己忘记带零钱了。而我正好多出一个一块钱的硬币,就毫不犹豫地替她投了进去。下车时,女孩给我留下了联系的电话号码,说要还我钱……
那女孩成为我的女友后,我建议她跟我一起到网上做一下心理测试,看看我们相爱的默契程度,也能增进彼此的了解。但女友对于这种方式非常不乐意,认为我太没主见。有一阵子和女友的关系突然紧张起来。我怀疑女友是否爱上了别人,便决定用一套据说能测算出外遇指数的心理测试题,来验证女友是否“红杏出墙”。拨通女友的电话,然后将网上心理测试题对着她念了一遍,还没等我念完,女友便嚷道:“你是相信自己的感觉还是相信什么破测试题?”说完,她挂断了电话。再打,便是忙音。
网上心理测试像是一面镜子,有时候能帮助测试者认识自我,成为一剂重塑自信的良药,给身处迷惘的测试者以奇妙的力量。
找到一面“心灵之镜”
被采访者:赵华,男,32岁,公司企划部经理
我最近工作不太顺,无论是提交的方案或建议,都没能引起老总的注意。我早就发现项目中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可我总是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怕提出的东西被老总认可了,交给我做我拿不下来。郁郁寡欢的我向网上好友诉说苦恼。
网友建议我找一个心理测试网站,选择一些自己想做的测试题认真地做一做,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胜任新的创意。
我开始有些不信。可想到好友的建议也算比较有创意,便认真地在网上做起了心理测试。个性心理测试、事业心理测试、爱情心理测试……我几乎将所有的网上心理测试都测试了一回。测试结果很鼓舞人心,读完结果,我告诉自己这才是真实的我,我仿佛重新认识了自我,知道了自己的能力是何等地强大。当天晚上,我便约老总进行一次长谈。当我完整讲出创意后,老总惊呼“你怎么没早点想到啊!”。
通过网上心理测试调整人际关系,恰似饮酒般小啜怡情,这么看来,网上心理测试倒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游戏方式。
感情的粘合剂
被采访者:芒果,女,25岁,报社编辑
男友因为工作太忙,有时竟然会把约会的事都忘记。情人节的那天,男友又忘记了约会。当我从约会地点失望地回家后,发现男友还在网上拼命地工作。我和男友开始了第N次吵架。争吵的结果只有一个――我不理他了。
心烦意乱的我在网上瞎逛着,不知怎么就进了一家心理测试网站。我选了一道有关爱情的测试题,自己做完后,把测试题逐条发给了男友,男友也按条回复了选择结果。整个测试的答案也是我期待着的,男友是个粗心、不善表达情感的人。我原谅了男友,把测试结果给他发送过去。男友笑着说还挺准的,自己保证以后会注意了。自此以后,凡发生争吵,我们都会拿网上心理测试当成小游戏来玩,准不准我们倒不太在意。
过份依赖网上心理测试,循规蹈矩地把测试结果当作职业规划的指南,结果却使
职业生涯陷入了困境
“职业指南”怎么就不灵了?
被采访者:李明,男,30岁,失业
我原来是一家食品销售公司的销售员。有一次跟朋友一起进网吧玩,才知识网上还有心理测试,便试着做了做,想看看自己的工作与事业运怎么样。测试结果显示,我所从事的销售员工作并不适合我,测试结果的提示我可以从事教师、商人、艺术家、作家等更趋于自由、灵活、富于创意的工作。
我觉得测试结果挺符合自己实际的,便毫不犹豫把它视作“职业指南”。第二天我便辞去了销售员的工作。我先是到一家公司做广告文案,做了大概半年,做出来的文案老总老是不满意。于是,我到网吧做了网上心理测试,测试结果说我应该到外地发展更有前途。我立即收拾东西到了上海,打算当一名自由撰稿人,搞得自己连生计都成问题……一年下来,我不间断地换过好几份工作。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机会,上海一家知名的企业通知我去面试了。我满以为自己丰富的从业经验一定会给自己带来机会。没想到,面试官仔细询问我两年内数次换工作的理由后,当即拒绝我到该公司工作。他的理由是:“我们不能聘用一个对自己要干什么都没主见的人!”
心理专家指出,目前比较流行的网上心理测试,多属游戏性质,离真正的、专业的心理测试还有很大差距。心理专家告诫,喜欢"做题"的青少年,可以将此当作一种娱乐和调剂,但不可盲目相信、过分依赖,更不能"拿鸡毛当令箭",仅凭几个小题,便将自己的个性、前途定下"终身"。同时,尽管心理医生常用一些测试题来判断病人情况,但心理测试都仅是一种辅助和参考手段。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李教授指出:心理测验,但它仅是一种辅助和参考手段。
(网页编辑:李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