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传说中的靖王爷
- 注册
- 2002-03-30
- 消息
- 7,100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送交者:萨苏
到北京,好多人都知道隆福大厦,到那儿买东西,还能吃小吃。在老北京人口里,那地方叫隆福寺,周围都是胡同,是老北京京味保留比较浓厚的地方。隆福寺当初真的是座庙,庙会出了名,就成了小吃有名的地方。某小的时候生活在它的周围,那是个颇有意思的地方,要是能顺着这街走走,就能体会老北京的风情了。
当然,隆福寺街上,小吃是最诱人的。白魁老号的爆肚儿打鼻儿香,颤颤悠悠的凉粉儿象玉作的鱼儿,卖肉夹馍的小妞儿把大菜刀往菜墩子上当的一剁...
最诱人的还是灌肠了,又焦,又脆,又黄,更讲究的是那一碗蒜汁儿,配上羊杂碎汤拌着香菜末让您吃得鼻尖冒汗,齿颊流香。嘿,龙头大茶壶的隆福寺哦。
70年代,到隆福寺逛街还是过年时候的“特典”,一般的时候,北京胡同的孩子们只能在家里盼着推小车卖冰棍儿的,小车的轮子是用轴承做的,推起来离老远都能听见。老太太推着那种没有胶皮的车轱辘,吱吱碌碌的,红果的是三分,小豆和巧克力,牛奶的是5分,要是能吃上一毛钱的雪糕,就近乎享受了。
隆福寺也不全是小吃店,那里有个出租车站,旁边有个灰色的坊门,坊门里边是土道,两侧是鳞次栉比的灰色民房,看到坊门您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大院,进去才明白这是一个巷子,住着好几百户人家呢。当然,汽车是进不去的。古代长安分成多少个坊,这坊是什么概念,看看那儿就明白了。旁边是卖卤煮火烧的和宏仁堂药店 -- 它收风干的桔子皮,还有土鳖,蝉蜕。有一家“两义铺”,卖杂货,粉笔一分钱4根 -- 白的,要是彩色的就1分钱一根。
转过来呢,就是一条一条胡同了。北京的胡同据说都是好风水,人家说“东城贵,西城富”就是说大官等等也都看重东城的地气,到这里来造屋。所以房子质量也修得好。
北京东城一带名人故居众多,四条望南,外交部后边的高墙大院,是李莲英的宅子,小的时候我们老上它那大砖墙缝里挖蛹。据说有个富商赚了钱,想到京城来享福,修的大宅子,没想到李莲英看上了,想买。那商人在地方上也是一霸,眼睛一翻,没理。小李子有办法,看看院里,回过头来刑部就把那商人抓起来了 -- 你一个白丁,居然敢在家里种龙爪槐,想篡位?--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呢?
宅子确实漂亮,象王府一样。
钱粮胡同那边,隆福寺西口有两个宅子,规格差不多。
一个是老百姓住的,原来是大清的户部所在,掌管的是大清国的钱粮国运。五套院的大型四合院,一个很大的前院,东西各有一个两进深的四合院,两个后院都是高墙,正房厢房都是青砖大瓦房,东西两院的正房都是高台阶。院子大门有一个高门坎儿,自行车进出都得抬进抬出,后来嫌它碍事就给拆下来立在一边,两扇朱漆大门,门口两边各有一个石狮子,各配着一个上马石。
另一户呢,白墙红门永远闭着,又住着哪路神仙?独眼大帅刘伯承!
老百姓和大元帅就隔壁住着,井水不犯河水。那一带多有如此人物。东四到和平里地安门一带都是,这是解放初期留下的传统。当时东城房子好,主人基本都逃走了,就被“号”下来给高级军官住。他们一般都喜欢住平房四合院,图一个宽敞,有地气。后来大约是90年代初就都搬走了。原因是那时开始盖高层住宅,或者医院等等楼房,这些大人物的头顶开了天窗,再不能过那种闹市隐者的生活很不自在。
说起来,“号”房子这样抢占资产的方法颇有争议,但是当时解放军本身却颇为文明。萨娘家在天津,进驻的是一位拄双拐的将军 -- 钟赤彬。因为萨娘家属于民族资产阶级,当时是团结的对象,还给留了一部分。结果小孩子们无心事,就缠着解放军玩。钟将军的警卫班吴班长人很好,用三轮车带着孩子们玩,一个急转弯摔了萨娘,当时哇哇大哭,吓得吴班长脸色发白 -- 伤了老百姓的孩子在当时部队是大事。结果连续几天他用了自己津贴买糖果给萨娘安抚,生怕她到首长那里告状。实际呢?当兵的对孩子毫无经验,孩子么,哭过了就完,那有不依不饶的呢?
胡同里什么人都有,文革的时候不免挨整,但是应对就各不相同。我们邻居有个修钢笔的小业主被抄家,都说他家有钱,可是什么也抄不出来。文革后才知道,这位先生十分有机智,他买进了大批金笔的笔尖,削去后边钢的部分,把金尖藏在了自行车的大梁里。批斗的时候中午有时候人家休息一会儿,下午接着斗,他家老太太给他送饭,他一吃就是两大碗,很心宽。某的祖父的朋友郭大爷就不行,文革一起来,他就吓得够呛,家里有一些老山参,怕人家抄家,又不敢扔 -- 那时候红卫兵经常检查垃圾,有的“反革命诗词”就是垃圾里抄出来的。干脆水煮了一家人吃下去。那东西是吊命的,凡人吃了如何得了,顿时一家人都上火发烧,嘴角起大泡。医生不给治,因为他不敢说实话。幸好胡同里有个退休的老中医龙振怀心善,让他吃泄药,泄的死去活来的才挺过来 -- 不等人家动手,差点自己把自己折腾死。
不过,这个地方的人心都比较宽,改朝换代也见得多了,只要有可能,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斗争精神不浓。所以,某和一个朋友聊起胡同的记忆呢,说起来早年家里用水缸,自来水供应稳定了--大概是邓小平时代吧,就不用了,放在院子里,里边儿养上水草,放上鱼,后来还有荷叶,放在院子里葡萄架底下,我们常常干的勾当就是把葡萄上一指头长的大青虫抓来,淹死在水缸里。大人常常阻止我们这样做 ? 因为他们还得把死虫子捞出来,但要是被淹的是蚂蚁,就没有人管。还有就是每家每户的房子都挺高,木头椽子特别粗。家里的买的点心和吃剩下的东西都习惯用篮子挂在椽子上,为的是怕老鼠偷吃,结果小孩儿想吃也得求大人或哥哥姐姐帮忙。
胡同里的生活,平平淡淡,就象京戏那样,带着一种悠扬…
[完]
到北京,好多人都知道隆福大厦,到那儿买东西,还能吃小吃。在老北京人口里,那地方叫隆福寺,周围都是胡同,是老北京京味保留比较浓厚的地方。隆福寺当初真的是座庙,庙会出了名,就成了小吃有名的地方。某小的时候生活在它的周围,那是个颇有意思的地方,要是能顺着这街走走,就能体会老北京的风情了。
当然,隆福寺街上,小吃是最诱人的。白魁老号的爆肚儿打鼻儿香,颤颤悠悠的凉粉儿象玉作的鱼儿,卖肉夹馍的小妞儿把大菜刀往菜墩子上当的一剁...
最诱人的还是灌肠了,又焦,又脆,又黄,更讲究的是那一碗蒜汁儿,配上羊杂碎汤拌着香菜末让您吃得鼻尖冒汗,齿颊流香。嘿,龙头大茶壶的隆福寺哦。
70年代,到隆福寺逛街还是过年时候的“特典”,一般的时候,北京胡同的孩子们只能在家里盼着推小车卖冰棍儿的,小车的轮子是用轴承做的,推起来离老远都能听见。老太太推着那种没有胶皮的车轱辘,吱吱碌碌的,红果的是三分,小豆和巧克力,牛奶的是5分,要是能吃上一毛钱的雪糕,就近乎享受了。
隆福寺也不全是小吃店,那里有个出租车站,旁边有个灰色的坊门,坊门里边是土道,两侧是鳞次栉比的灰色民房,看到坊门您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大院,进去才明白这是一个巷子,住着好几百户人家呢。当然,汽车是进不去的。古代长安分成多少个坊,这坊是什么概念,看看那儿就明白了。旁边是卖卤煮火烧的和宏仁堂药店 -- 它收风干的桔子皮,还有土鳖,蝉蜕。有一家“两义铺”,卖杂货,粉笔一分钱4根 -- 白的,要是彩色的就1分钱一根。
转过来呢,就是一条一条胡同了。北京的胡同据说都是好风水,人家说“东城贵,西城富”就是说大官等等也都看重东城的地气,到这里来造屋。所以房子质量也修得好。
北京东城一带名人故居众多,四条望南,外交部后边的高墙大院,是李莲英的宅子,小的时候我们老上它那大砖墙缝里挖蛹。据说有个富商赚了钱,想到京城来享福,修的大宅子,没想到李莲英看上了,想买。那商人在地方上也是一霸,眼睛一翻,没理。小李子有办法,看看院里,回过头来刑部就把那商人抓起来了 -- 你一个白丁,居然敢在家里种龙爪槐,想篡位?--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呢?
宅子确实漂亮,象王府一样。
钱粮胡同那边,隆福寺西口有两个宅子,规格差不多。
一个是老百姓住的,原来是大清的户部所在,掌管的是大清国的钱粮国运。五套院的大型四合院,一个很大的前院,东西各有一个两进深的四合院,两个后院都是高墙,正房厢房都是青砖大瓦房,东西两院的正房都是高台阶。院子大门有一个高门坎儿,自行车进出都得抬进抬出,后来嫌它碍事就给拆下来立在一边,两扇朱漆大门,门口两边各有一个石狮子,各配着一个上马石。
另一户呢,白墙红门永远闭着,又住着哪路神仙?独眼大帅刘伯承!
老百姓和大元帅就隔壁住着,井水不犯河水。那一带多有如此人物。东四到和平里地安门一带都是,这是解放初期留下的传统。当时东城房子好,主人基本都逃走了,就被“号”下来给高级军官住。他们一般都喜欢住平房四合院,图一个宽敞,有地气。后来大约是90年代初就都搬走了。原因是那时开始盖高层住宅,或者医院等等楼房,这些大人物的头顶开了天窗,再不能过那种闹市隐者的生活很不自在。
说起来,“号”房子这样抢占资产的方法颇有争议,但是当时解放军本身却颇为文明。萨娘家在天津,进驻的是一位拄双拐的将军 -- 钟赤彬。因为萨娘家属于民族资产阶级,当时是团结的对象,还给留了一部分。结果小孩子们无心事,就缠着解放军玩。钟将军的警卫班吴班长人很好,用三轮车带着孩子们玩,一个急转弯摔了萨娘,当时哇哇大哭,吓得吴班长脸色发白 -- 伤了老百姓的孩子在当时部队是大事。结果连续几天他用了自己津贴买糖果给萨娘安抚,生怕她到首长那里告状。实际呢?当兵的对孩子毫无经验,孩子么,哭过了就完,那有不依不饶的呢?
胡同里什么人都有,文革的时候不免挨整,但是应对就各不相同。我们邻居有个修钢笔的小业主被抄家,都说他家有钱,可是什么也抄不出来。文革后才知道,这位先生十分有机智,他买进了大批金笔的笔尖,削去后边钢的部分,把金尖藏在了自行车的大梁里。批斗的时候中午有时候人家休息一会儿,下午接着斗,他家老太太给他送饭,他一吃就是两大碗,很心宽。某的祖父的朋友郭大爷就不行,文革一起来,他就吓得够呛,家里有一些老山参,怕人家抄家,又不敢扔 -- 那时候红卫兵经常检查垃圾,有的“反革命诗词”就是垃圾里抄出来的。干脆水煮了一家人吃下去。那东西是吊命的,凡人吃了如何得了,顿时一家人都上火发烧,嘴角起大泡。医生不给治,因为他不敢说实话。幸好胡同里有个退休的老中医龙振怀心善,让他吃泄药,泄的死去活来的才挺过来 -- 不等人家动手,差点自己把自己折腾死。
不过,这个地方的人心都比较宽,改朝换代也见得多了,只要有可能,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斗争精神不浓。所以,某和一个朋友聊起胡同的记忆呢,说起来早年家里用水缸,自来水供应稳定了--大概是邓小平时代吧,就不用了,放在院子里,里边儿养上水草,放上鱼,后来还有荷叶,放在院子里葡萄架底下,我们常常干的勾当就是把葡萄上一指头长的大青虫抓来,淹死在水缸里。大人常常阻止我们这样做 ? 因为他们还得把死虫子捞出来,但要是被淹的是蚂蚁,就没有人管。还有就是每家每户的房子都挺高,木头椽子特别粗。家里的买的点心和吃剩下的东西都习惯用篮子挂在椽子上,为的是怕老鼠偷吃,结果小孩儿想吃也得求大人或哥哥姐姐帮忙。
胡同里的生活,平平淡淡,就象京戏那样,带着一种悠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