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following article came from :www.chinesenewsnet.com
This is the URL link: 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gb/MainNews/Opinion/2004_12_13_8_37_56_446.html
白沙洲专稿:建议中共对妞妞父亲李意珍“双规”
今年11月,网络及纸媒体大谈“妞妞事件”,其气势不减将近一年前发生的“宝马事件”。前断时间,为了生活我得四处奔波,只是匆忙中浏览了沸沸扬扬的“妞妞事件”的一些报导和评论,但终究未能写篇文章说事。当《南方都市报》11月15日发表了傅剑锋的《妞妞资产大起底》一文后,我觉得“妞妞事件”该会有让老百姓比较满意的一点结果了。但事情并不如此乐观。似乎在一夜间,“妞妞事件”便就此打住了。中国的媒体和网络开始不再出现“妞妞事件”的后续新闻和评论。
“妞妞事件”让我想起“宝马事件”。2003年10月16日,一辆运载大葱的农用车擦撞了贵妇人苏秀文开的昂贵的宝马车,随后,苏秀文驾驶的汽车冲入人群,撞死了农用车驾驶员的妻子,撞伤12人。“宝马事件”后,中国大陆网络及媒体对该事件发表了铺天盖地的报导和评论,网络时代舆论的力量显示了中国舆论从来没有过的强大,但“宝马事件”随后在几乎一夜之间就从中国大陆网络及纸媒体销声匿迹这一事实又使人们对网络时代舆论的力量产生了某种怀疑。
今年10月26日,国内猫眼看人等网站相继披露了深圳市一位初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信中说深圳市有关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初中学生安排在上课时间,自费购票观看《时差七小时》这部电影。这位家长认为这部电影反映的生活与老百姓无关,并质疑有关部门硬销这部影片是否妥当、投资2000多万拍这一部电影是否合适以及这一切与影片女主角妞妞的家庭背景是否有关。于是,这封信先是扯出了“妞妞事件”的头号主角李倩妮,随后拽出该事件的二号主角,李倩妮爸爸、深圳市委主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李意珍以及三号主角,李倩妮的妈妈赖某。
看看李倩妮的经历,我想多数人不会主要惊叹她的“才”,而是她的“钱”。1995年,才16岁的妞妞便留学英国,先后就读英国、美国。在英国和美国留过学的人都知道,妞妞那么多年的留学路就是用黄金堆就的。尽管如此,妞妞留学的那些钱与这个当今只有25岁的小女子自留学时代起就开始拥有的天文数字般的资产相比只是小意思。让妞妞大出名的《时差七小时》这部电影耗资2000多万元,妞妞是这部影片制作公司的总经理、法人代表,并拥有该公司的巨额股份。此外,她在“梦想隧道”公司出资额为269万元,出资比例82・01%,在“仁和海外”公司出资额为350万元,出资比例70%,在“披克电子”公司出资150万元,出资比例15%,据估算,她的资产已经达到769万。好一个年轻的百万富翁!
我对年轻百万富翁没有丝毫兴趣。今天中国何止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俯拾即是,但我对作为中共高官的李意珍家族拥有如此巨额财产非常有兴趣。“妞妞事件”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李倩妮的爸爸李意珍涉嫌违反共产党家法。中纪委规定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不能在该领导干部管辖的地区及管辖的业务范围内经商、办企业。在深圳市委三届四次全会上,李意珍在自己的检讨中也承认,“过去,我对中纪委规定的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不能在该领导干部管辖的地区及管辖的业务范围内经商、办企业,认识上有局限性、片面性。……我忽视了在文化产业方面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因此,没有让家属、子女实行回避制度,客观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个教训很深刻。我已经要求家里人尽快从我分管范围内的经营业务中退出来”;第二个问题是,李意珍家族拥有的如此巨额财产是不是合法财产?这一点是我对“妞妞事件”的最大兴趣所在。
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我问故我在》中披露在唯一在同一节目中两次访问的人物是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后因罪判刑)。杨澜称赞从慕的身上,“我找到了中国一大批新型官员的特征:精力充沛,学识广泛,具有国际眼光,兼具文学艺术修养,敢于说话。当然更重要的是,有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心。”但是,仅慕绥新之女慕洋在京购买的两套房原价就达338万元。图为该书片断。(多维社)
1998年底,前渖阳市长慕绥新邀请一批香港记者到渖阳,目的是让这些记者报导渖阳的改革开放大好形势和渖阳对外开放的大好环境。一位香港记者对慕绥新渲染的他的改革开放成就没有兴趣,但偏偏注意到了他的一身“行头”:衬衫、领带、西服、皮带,无一不是世界名牌。粗算一下,也值数万。月收入约1000多元的市长,如何穿戴如此贵重?于是,一则“一身'行头'暴露腐败”的故事便如此演绎开来。最后,慕绥新被判处死缓。说实在的,这个死缓还是法外开恩。
一部电影能够暴露出一个大腐败案件吗?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中共高官违法犯罪都有某种共性。大贪官、中共执政后第一位被处决的最高官员、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在东窗事发后,先是对自己使用假身份证上飞机一事主动检讨,然后又说自己在男女关系问题上对不住党和政府,等中纪委官员提醒他“五毒俱全”时,才知道事情罩不住了。李意珍的检讨是不是也是一种类似的保全之策和和退身之道呢?深圳市委用高效率完成了“深圳市委对妞妞事件及相关问题的调查处理意见”是否掩盖了某些谜团呢?今年11月,在“宝马事件”中受到抨击的前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韩桂芝被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的新闻见报后,人们终于看到,冰封的“宝马事件”的谜团在徐徐展开。
一位分析家指出,深圳市委的《处理意见》“即便从表面上,也是难以让公众接受的(不知上级机关是否能够接受)。我们知道,不仅'网上反映的有关问题',媒体特别是《南方都市报》的《大起底》,显然已经直指妞妞实质是李意珍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直白点说就是,涉嫌腐败。那么,对这样来自四面八方的强烈质疑,深圳市委组成了一个'调查组',在估计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能快刀斩乱麻草草收场,较之于我们的纪检机关对一些腐败案件的调查不乏以年为周期的办事记录,这一“深圳速度”,不能不让人感到应付痕迹太深,并甚至让人感到,这完全就是糊弄公众(当然只能理解是糊弄公众而不是糊弄上级)。为什么会让人产生这种有关当局是糊弄人的感觉呢?这是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对对李意珍家族拥有的巨额财产作出任何说明,如果要让李“妞妞事件”最后落幕,必须使李意珍家族的巨额资产合法化。为此,有关政府当局应当公开李倩妮、李倩妮母亲公司的各种税收记录,个人所得税记录,中共当局应该对李意珍实行“双规”,让他交代家族财产来源,司法机关也可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嫌疑、受贿罪嫌疑等对他展开刑事犯罪调查。
自中共13大起,中共就强调重大事情要让人民知道。“妞妞事件”使得李意珍家族拥有的巨额财产来源成为重大公共事件,深圳市人民能不能知道他们的副书记家族那么多财产是否合法财产呢?现在的中共政治局会议、政治局常委会议内容都能见报,难道公共人物李意珍家族的巨额财产比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内容还要保密?
This is the URL link: 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gb/MainNews/Opinion/2004_12_13_8_37_56_446.html
白沙洲专稿:建议中共对妞妞父亲李意珍“双规”
今年11月,网络及纸媒体大谈“妞妞事件”,其气势不减将近一年前发生的“宝马事件”。前断时间,为了生活我得四处奔波,只是匆忙中浏览了沸沸扬扬的“妞妞事件”的一些报导和评论,但终究未能写篇文章说事。当《南方都市报》11月15日发表了傅剑锋的《妞妞资产大起底》一文后,我觉得“妞妞事件”该会有让老百姓比较满意的一点结果了。但事情并不如此乐观。似乎在一夜间,“妞妞事件”便就此打住了。中国的媒体和网络开始不再出现“妞妞事件”的后续新闻和评论。
“妞妞事件”让我想起“宝马事件”。2003年10月16日,一辆运载大葱的农用车擦撞了贵妇人苏秀文开的昂贵的宝马车,随后,苏秀文驾驶的汽车冲入人群,撞死了农用车驾驶员的妻子,撞伤12人。“宝马事件”后,中国大陆网络及媒体对该事件发表了铺天盖地的报导和评论,网络时代舆论的力量显示了中国舆论从来没有过的强大,但“宝马事件”随后在几乎一夜之间就从中国大陆网络及纸媒体销声匿迹这一事实又使人们对网络时代舆论的力量产生了某种怀疑。
今年10月26日,国内猫眼看人等网站相继披露了深圳市一位初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信中说深圳市有关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初中学生安排在上课时间,自费购票观看《时差七小时》这部电影。这位家长认为这部电影反映的生活与老百姓无关,并质疑有关部门硬销这部影片是否妥当、投资2000多万拍这一部电影是否合适以及这一切与影片女主角妞妞的家庭背景是否有关。于是,这封信先是扯出了“妞妞事件”的头号主角李倩妮,随后拽出该事件的二号主角,李倩妮爸爸、深圳市委主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李意珍以及三号主角,李倩妮的妈妈赖某。
看看李倩妮的经历,我想多数人不会主要惊叹她的“才”,而是她的“钱”。1995年,才16岁的妞妞便留学英国,先后就读英国、美国。在英国和美国留过学的人都知道,妞妞那么多年的留学路就是用黄金堆就的。尽管如此,妞妞留学的那些钱与这个当今只有25岁的小女子自留学时代起就开始拥有的天文数字般的资产相比只是小意思。让妞妞大出名的《时差七小时》这部电影耗资2000多万元,妞妞是这部影片制作公司的总经理、法人代表,并拥有该公司的巨额股份。此外,她在“梦想隧道”公司出资额为269万元,出资比例82・01%,在“仁和海外”公司出资额为350万元,出资比例70%,在“披克电子”公司出资150万元,出资比例15%,据估算,她的资产已经达到769万。好一个年轻的百万富翁!
我对年轻百万富翁没有丝毫兴趣。今天中国何止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俯拾即是,但我对作为中共高官的李意珍家族拥有如此巨额财产非常有兴趣。“妞妞事件”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李倩妮的爸爸李意珍涉嫌违反共产党家法。中纪委规定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不能在该领导干部管辖的地区及管辖的业务范围内经商、办企业。在深圳市委三届四次全会上,李意珍在自己的检讨中也承认,“过去,我对中纪委规定的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不能在该领导干部管辖的地区及管辖的业务范围内经商、办企业,认识上有局限性、片面性。……我忽视了在文化产业方面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因此,没有让家属、子女实行回避制度,客观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个教训很深刻。我已经要求家里人尽快从我分管范围内的经营业务中退出来”;第二个问题是,李意珍家族拥有的如此巨额财产是不是合法财产?这一点是我对“妞妞事件”的最大兴趣所在。
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我问故我在》中披露在唯一在同一节目中两次访问的人物是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后因罪判刑)。杨澜称赞从慕的身上,“我找到了中国一大批新型官员的特征:精力充沛,学识广泛,具有国际眼光,兼具文学艺术修养,敢于说话。当然更重要的是,有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心。”但是,仅慕绥新之女慕洋在京购买的两套房原价就达338万元。图为该书片断。(多维社)
1998年底,前渖阳市长慕绥新邀请一批香港记者到渖阳,目的是让这些记者报导渖阳的改革开放大好形势和渖阳对外开放的大好环境。一位香港记者对慕绥新渲染的他的改革开放成就没有兴趣,但偏偏注意到了他的一身“行头”:衬衫、领带、西服、皮带,无一不是世界名牌。粗算一下,也值数万。月收入约1000多元的市长,如何穿戴如此贵重?于是,一则“一身'行头'暴露腐败”的故事便如此演绎开来。最后,慕绥新被判处死缓。说实在的,这个死缓还是法外开恩。
一部电影能够暴露出一个大腐败案件吗?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中共高官违法犯罪都有某种共性。大贪官、中共执政后第一位被处决的最高官员、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在东窗事发后,先是对自己使用假身份证上飞机一事主动检讨,然后又说自己在男女关系问题上对不住党和政府,等中纪委官员提醒他“五毒俱全”时,才知道事情罩不住了。李意珍的检讨是不是也是一种类似的保全之策和和退身之道呢?深圳市委用高效率完成了“深圳市委对妞妞事件及相关问题的调查处理意见”是否掩盖了某些谜团呢?今年11月,在“宝马事件”中受到抨击的前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韩桂芝被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的新闻见报后,人们终于看到,冰封的“宝马事件”的谜团在徐徐展开。
一位分析家指出,深圳市委的《处理意见》“即便从表面上,也是难以让公众接受的(不知上级机关是否能够接受)。我们知道,不仅'网上反映的有关问题',媒体特别是《南方都市报》的《大起底》,显然已经直指妞妞实质是李意珍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直白点说就是,涉嫌腐败。那么,对这样来自四面八方的强烈质疑,深圳市委组成了一个'调查组',在估计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能快刀斩乱麻草草收场,较之于我们的纪检机关对一些腐败案件的调查不乏以年为周期的办事记录,这一“深圳速度”,不能不让人感到应付痕迹太深,并甚至让人感到,这完全就是糊弄公众(当然只能理解是糊弄公众而不是糊弄上级)。为什么会让人产生这种有关当局是糊弄人的感觉呢?这是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对对李意珍家族拥有的巨额财产作出任何说明,如果要让李“妞妞事件”最后落幕,必须使李意珍家族的巨额资产合法化。为此,有关政府当局应当公开李倩妮、李倩妮母亲公司的各种税收记录,个人所得税记录,中共当局应该对李意珍实行“双规”,让他交代家族财产来源,司法机关也可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嫌疑、受贿罪嫌疑等对他展开刑事犯罪调查。
自中共13大起,中共就强调重大事情要让人民知道。“妞妞事件”使得李意珍家族拥有的巨额财产来源成为重大公共事件,深圳市人民能不能知道他们的副书记家族那么多财产是否合法财产呢?现在的中共政治局会议、政治局常委会议内容都能见报,难道公共人物李意珍家族的巨额财产比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内容还要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