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田新文: 新中国经济史论

herman

知名会员
注册
2002-03-02
消息
428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126
新中国经济史论之一:资本信誉的丧失

作者:老田

解放前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整个社会的基础产业是农业,大多数靠种植农
业为生,单位劳动力的生产效率都很低,有限的剩余多数通过地租形式上交给地
主和富农。而这一阶层的畸形消费,常常使得有限的剩余无法流入工商业产品消
费渠道,中国绅士们留给洋人的印象通常是:一个留着长辫子的老头穿着长袍马
褂,在卧榻上叼着一根烟枪吸鸦片,他的小老婆在旁边为他点烟捶背。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通过在印度种植鸦片并公开运到中国来贩卖,这是英国
资本家们遭遇中国占优势的自然经济之后,为顺利实现资本积累的创新和突破。
根据英国政府与北洋政府的协定,自1908年开始分十年逐年减少鸦片输入,于1917年
终止合法与公开的鸦片贸易。本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多数国民种植粮食作物,
剩余很有限,基本上不参加市场交易过程,结果英国的资本家们无法提取到中国
的有限剩余。最后就要出奇制胜了,只要一个人染上了鸦片烟瘾,哪怕是卖儿卖
女卖老婆卖房子,也要去购买鸦片,这样就成功地把一个通常是不参加市场交易
的人,强行拖进来了。就是在鸦片贸易中间,资本家才能顺利地实现其资本积累
过程,绅士作为中国传统社会购买力最强的阶层,他们成为瘾君子,更是西方人
提取中国剩余的一个关键环节。

人们都说封建社会总是伴随着超经济强制,因为那个时代的生产者??农民常常
是自己控制着生产过程和剩余,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之外的强制,剩余总是难以
顺利转移的。这与资本家自己就能够控制生产过程和剩余分配的“强势地位”完
全不同。而鸦片贸易则是在“市场自由贸易”的面目之下,一种关于“超经济强
制”的制度创新。在民国的战乱年代,各地军阀通常都是保护本地的鸦片生产,
帮助进行贩卖,以“培养税源”,毕竟这是一个现成的剩余提取手段。由于具有
如此深刻的社会支持,因此鸦片烟毒危害中国百余年,而且愈演愈烈,最终在相
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市场容量和剩余流动模式,这些与工商业的成长
和发展均无关。

留在中国人心目中间的资本积累印象,没有比鸦片贸易这样一种剩余分配和提取
方式更深刻的了。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共产党政权就彻底禁绝了鸦片的生产和
贸易,取缔了黄赌毒,在1970年代已经完全在中国大陆上消灭了性病。在精英们
看来,都是堵塞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门路。黄赌毒等项“第三产业”,在传
统农业时代的角色都是“强势产业”,都是就人性中间的几个最强烈的欲望去着
手创造“有效需求”的,在剩余很少的时代还能够促使人们转移自身掌握的有限
剩余。这些产业今天还继续受到某些精英的支持,要求把这些地下产业“合法化
”,加强管理和收税,也是要开发人性和欲望中间的恶劣部分去促使第三产业兴
旺。有人就“繁荣娼盛”的状况,编了一个形象的顺口溜“无噪声、无污染,一
套被褥搞三产;交易做完货还在,拉动内需促发展。”

在鸦片这种特殊的超经济强制之外,中国人对资本积累的重要印象还来自于官僚
买办的积累道路。在旧中国由于剩余有限,资本积累过程针对的是个人非常有限
的剩余,提取分散剩余的成本极端高昂,而且分散剩余的提取直接面对基本生存
需要的替代运用方式,遭遇的反抗和不合作也是相当严重的,为此积累资本就不
得不采取非常手段。在鸦片贸易之外,常见的资本积累渠道还有两个:一是依附
国外垄断资本,一是依托国内的政治权力,这个积累过程丑恶的历史记忆,导致
国人对资本的深刻惕戒,各种资本在旧中国的恶劣表现,都曾经作为共产党论证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的舆论资源。

1946年国共全面内战爆发的时候,旧上海的一个资本家对他的学徒说“完了,老
共要得天下了。”学徒不明白,老板解释说“现在80%的人支持老共,99%的人
反对老蒋,那老共还不要得天下吗?”从抗战胜利初期国民党军政要员们的“劫
收”,到《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于民族资本生存空间的挤压,蒋政权终于
耗尽了自己的政治支持,成功地支持了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对于旧中国官僚
买办资本的批判和人们对其深恶痛绝,本身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基础和舆论基
础。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对资本的印象,主要是建国初打击投机资本和三反五反
运动中间确立的。1949年6月,上海刚刚解放,投机资本利用相对动荡的经济形势
,进行银元投机,严重影响市场物价和民生稳定,上海市军管会查封了证券大楼
,抓获了大批投机商。在随后的“米棉之战”中间,共产党动用政权的力量,从
东北等地抢运大批粮食和纱布等产品,进入上海等六大城市,在投机风潮最高峰
突然一齐抛售,并同时收紧银根,结果导致大量投机资本家破产及其背后的地下
金融支持体系??私人钱庄??的彻底崩溃。

资本在新中国表演的第一个节目,是根据中国市场上基本民生产品的严重短缺形
势和高价格弹性特定,进行囤积居奇,在改变市场供给条件的情况下牟取暴利。
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稳定物价之战和三反五反运动,拒绝资本积累转嫁风险和
成本给政权。资本家们自己把逐利动机和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充分
暴露给人看,结果是为彻底葬送资本主义的前景作出了最后的努力,帮助共产党
政权完成了“一化三改”的舆论动员过程。

布罗代尔总是告诫人们要区分“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不同,旧中国的市
场经济很发达,人身的市场化程度都很高,但是资本积累条件却仍然很差,积累
过程难以顺利完成。因为小资本控制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差,也无法突破交易费用
的限制去实现有效的联合,只要是达不到美国那样的“资本过剩”态势,就肯定
实现不了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紧密结合,在市场上就无法通过联合安排来降低
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资本家的决策中间就永远也不会考虑长远利益和整体利
益。没有足够的经济控制权,就无法进行风险管理,也就没有长远意识,小资本
在逐利动机下就常常是以短期利益为主,新中国之初资本的投机性与软弱性的一
次自我暴露,与1840年之后的百余年时间中间资本积累的主流选择,在根底上是
一致的:中国资本积累条件不佳的现实决定了资本无法顺利进行和成长,资本积
累的承载者资本家就无法超出狭隘的短期利益眼界。在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
,资本又失去了政权和话语权的善意保护,与政权的强大动员能力相比,资本的
控制权是极端弱小的。这一切也正如布罗代尔所言,不要以为离开了政权的保护
资本主义还能够生存。

其实中国的老百姓造就知道了,民间谚语说“穷不与富斗,富莫与官争。”掌握
资本固然能够加强自身的控制权,使得富人对穷人的优势很明显,足以让他们把
人身市场化;但是资本支持的富人优势,是远远不能与政权的力量相比的。投机
资本家们应该不缺乏常识,但是短期利益的驱动之下无法兼顾后果罢了,这种只
顾眼前利益而根本不考虑长期利益的决策模式,按照民间的说法就叫做“钻头不
顾屁股”。

许多人在谈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时候,常常提到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这
一路线已经明确宣布资本在新中国的末日,新中国整合人力物力的要素将要在私
人资本之外去寻找了;同时投机资本兴风作浪对应的市场现实是:高弹性产品的
脆弱供求关系,这也预示着新中国后来采取的重大步骤:统购统销。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新中国经济史论之二:市场缺陷的修补措施

作者:老田

市场经济的一大主要特色是货币的广泛使用,极大地降低了货物流通和交换的费
用。货币的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关键要素。由于中国工农业的落后和人口数量
巨大同时存在,有限的资源分摊到个人头上就非常有限,许多维持基本生存需要
的货物如粮食和燃料等产品,长期处于短缺状态,这些产品的价格弹性都很高,
只要供应方面出现很小的波动和不足,就足以急剧地影响价格走势,相对少量的
囤积行为就足以拉动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投机资本的牟利空间和客观市场条件
就在于此。

投机资本家曾经扬言: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指纱布、粮食和煤炭),就能
够把人民币赶出上海。为了捍卫货币的市场信誉,保持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就必
须有效地排除投机资本的作用和干扰。仅仅粮食价格急剧波动,足以影响全部市
场价格分配关系,后来对多种民生产品实现票证和计划配给制度,就是防止高价
格弹性产品的脆弱供求关系被破坏,避免市场价格受到投机资本势力的干扰,避
免最终出现“驱逐货币”这样一种对市场经济的毁灭性破坏后果。各种对应资源
分配关系紧张状况的市场缺陷空前明显,“统购统销”政策的提出,就是着眼于
这样一个背景。毕竟货币与市场交换是交易费用最低的经济运行方式,因此不能
冒着货币失效的风险。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在投机资本的操纵下,半个月之内银元对人民币的价格
就由600元上涨到1800元,并带动其他物价的猛涨。在接下来的囤积粮食、纱布和
煤炭的投机风潮中间,物价也是节节攀升,以1949年6月上海物价批发物价指数为
100, 1950年2月就迅速上涨到2097.9,上涨20倍,这样的投机和价格走势足以把
货币驱逐出“市场”。在打击投机和统一财经政策实施之后,以1950年3月全国批
发物价指数为100,1950年12月为85.4,1951年12月为92.4,1952年12月为92.6。
国民党时期的严重通货膨胀和糟糕的货币信誉状况,得到根本扭转,纸币总算是
可以参加市场流通,帮助降低交易费用了。但是脆弱的供求平衡关系,仍然是非
常容易受到投机风潮的干扰,而且新中国的工农业产出也不可能一下子超脱严重
短缺的局面,特别是高弹性的民生产品的供给能力无法在短期内迅速增加,这客
观上需要一个稳定的制度安排去保护市场经济的核心货币信誉和地位。

陈云在决定采取“统购统销”方针时曾说:“我现在是挑着一提‘炸药’,前面
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
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中间要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
”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他列出8种方案,最后选择了统购统销。对于统购统销
可能出现的问题毛泽东列举了17条,陈云在17条之外又加了一条:“有意想不到
的毛病。”但是如果不这样做,陈云预测:“那我们就要恢复到大清帝国、北洋
军阀、国民党的那个办法。就是进口粮食,向美国、向加拿大、向澳洲买粮食、
买麦子。一年进口300万吨。我们的外汇有多少呢?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向香
港出口的青菜、猪鬃、大豆,加上侨汇,总计不过3亿美金,大概能买300万吨粮
食。如果把这些买了粮食,那我们就不要建设了,机器也不要搞了。工业也不要
搞了。那时也有一种后果,我们也要挨东西,挨什么呢?挨飞机炸弹,挨大炮,还
要加上挨扁担。你搞得不好,帝国主义打来了,农民扁担还会打你。”(参见《
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4,202―216页。)

“统购统销”还有一重涵义,就是要在基本的民生产品分配上,限制市场价格上
涨对消费者的排斥作用,避免把许多人变成为“不合格的消费者”。在中国人均
资源不足的现实中间,是对大量低收入者的一种生存保险措施。同时票证在一定
程度上是排斥货币的作用,可以防止价格跟随紧缺走高向均衡价格的高位移动,
避免把大部分人变成不合格的消费者而长期保持市场容量的存在,人为地保持流
通环节的“排队现象”,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品实现的成本,减少流通环节的需要
资源投入,集中资源投入生产环节。

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初步骤是重工业优先,相应的产品供应实际上并不存在为市
场而生产的生产者。几乎每一个大工业项目,都要求从头到尾的完全配套,从生
产上的动力供应,到生产过程中间需要的各种辅助产品,因为缺乏相应的市场供
应能力,都要求同时配套新的生产能力。例如武汉重型机床厂建设中间,该厂的
各种设备需要的电力容量,武汉市场就缺乏相应的电力供应,必须配套建设5万千
瓦的火电厂以及专用的11万伏输电线路。这在工业化早期的快速成长阶段,市场
缺乏相应的综合供应能力,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因此就要求在每一个项目中间都
做好各种计划。没有市场,就只有自己生产,舍此别无出路。

在新中国刚刚开始工业化的时候,整个社会剩余都是非常有限,缺乏其他的的资
金来源和渠道,重工业项目建设总是要求全部生产过程要一揽子安排和解决。这
样就又要求有限的剩余,在分配上要集中使用,一个大工厂要求的配套能力,甚
至省一级的地方政府都缺乏相应的配套资金,必须由中央一级政府进行综合平衡
,在市场缺陷的背后客观上导致中央主导剩余分配的计划经济。这又进一步要求
把各种重要的物资集中掌握和分配,1952年10月10日 中财委颁发对35种重要物资
实行全国统一分配办法(试行草案)。凡需用国家统一分配物资的企业和部门,均
应按照其生产计划与基本建设计划以原材料、燃料、电力的消费定额,核算其全
部需要量,逐级审核汇总,分别由中央各部及大区财委、计委向中财委统一申请
并负责供应。

1954年6月30日 陈云向中央汇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说,工业基本建设方面,
在“141”项工程的建设全面铺开后,全国支持的力量会更加分散;而在“一五”
后两年基本建设大规模铺开,会遇到更多困难。因此,有些项目(包括“141”项
)要推迟。轻工业目前主要问题是缺少原料。五年计划中规定的轻重工业投资1:
7.3的比例,仍维持不变。重工业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防工业突出,石油
工业落后,煤、电紧张,他还认识到这种紧张状在况短期内无法改变的。

为了防止货币的信誉,需要采取措施排斥市场自发力量对脆弱的供求关系的干扰
,重工业优先也要求集中使用有限的剩余和资源。经济短缺的状况无法在短期之
内解决,特别高价格弹性产品的供求关系无法缓解,是对货币信誉和市场交易方
式的一个重大威胁因素,因此对市场自发势力的限制措施就必须继续保持。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新中国经济史论之三:重工业优先战略是如何可能的

作者:老田

生产资料优先发展,按照生产过程的需要,乃是一个必然要求,没有机器当然就
没有工厂。但是问题并不如此简单,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时代,蒸气机还在改进
之中;钢铁工业在19世纪晚期之前,冶炼技术则相当原始。今天被某些中国精英
吹得“玄而又玄”的工业革命,实际上进程非常缓慢,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的时代,纺织业仍然是压倒性的主导产业。当时还堪称“先进国家”的法国,1820年
仅有蒸气机39台,到1848年法国革命之前,整个法国合计有蒸气机5212余台。由
于技术积累不足和剩余提取的困难,要支持一个重工业优先的政策,在早期先发
国家里是不可能的。

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战略,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则是可能的,这需要一个外在的技
术和装备供应基地。美国支持欧洲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其技术和产业基础就
是二战期间急剧膨胀起来的冶金和机械产业的生产能力,是一个“生产资料优先
增长”的典型案例。整个西方世界战后的快速恢复,就是建立在美国在战争期间
强行实现的“重工业优先”基础之上的。

在朝鲜战争期间,苏联意识到中国需要有一定的重工业基础,这样有利于整个社
会主义阵营的安全态势改善。换言之,是朝鲜战争让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看到了扶
持中国工业化的战略价值所在,看到中国的经济力量增强对集体安全的价值。根
据毛泽东的个人感受,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才确立的。在
一五期间,苏联不仅为中国提供了156个项目的援助,还发动东欧国家为中国设计
了68个项目。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实际上也是仅仅限于改善中国的兵器工业生产
能力,超出这一目标的援助实际上就超出了双方共同利益的限度,这是1960年赫
鲁晓夫用非常手段终止对华援助的真实依据。

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简称“五一五协定”)。《
协定》规定,对上述项目,苏联负责完成各项设计工作和设备供应,在施工过程
中给予技术援助,帮助培养这些企业所需干部,并提交在上述各企业中组织生产
产品所需的制造特许权及技术资料。1954年10月12日,苏联政府又增加设计和帮
助建设15个项目,中苏共签订了156个苏联援助我国的建设项目。苏联对中国的支
持,本身是内部很紧张的情况下支持的,算是有一部分的无私。许多项目都是当
时最先进的技术,规模常常也是全球最大之列,株洲硬质合金厂就是当时世界上
四大合金生产工厂之一。武汉重型机床厂是亚洲最大的同类工厂。

因为有苏联老大哥作为外部技术和装备供应基地,中国初步具备了实施重工业优
先战略的外部条件。重工业优先意味着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步就是从搞“大项目”
开始,而不是“小打小闹”的纺织业什么的,这必然就意味着有限的剩余要集中
使用。

新中国提取剩余的第一步是通过土改政策,剥夺了地主富农的700亿斤地租。土改
使得3亿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免除了700亿斤地租,然后国家
再通过农业税和剪刀差方式把这一部分剩余集中掌握起来,这是新中国的工业化
的可怜起点。

不言而喻的是,要把旧中国剩余流动“主渠道”予以彻底更改,“黄赌毒”要彻
底禁绝,全部剩余要在正常的工商业发展轨道上流动。由于权力分配和社会消费
容量,无法自动适应工业化要求,剩余由农业流向轻工业、再流向重工业的循环
过程,需要人们的自觉引导,这是中央计划经济和综合平衡政策的客观基础。黄
赌毒产业化是“自由贸易”的基点,这是利用人们内心深处的最强烈愿望,而重
工业优先则着眼于长远利益,与人们的欲望、本能和即时消费愿望相反,这必然
意味着要配套某种人为逆转“人性需要”的制度和舆论安排。

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其实非常容易理解,笔者以纺织业为例做点说明。解放
前80%以上的中国人,要依靠一辆纺车在家里解决穿衣问题,工业化要服务于妇
女解放目标,显然要通过多建设纺织厂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一定时间内钢铁和
机器产出总是有限的,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多数人的穿衣问题,显然在
建设纺织厂之前最好是先建设纺织机械厂,此前要优先建机床厂,在机床厂之前
是钢铁工业,这样才可以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纺织厂最多这一目标,从而
彻底解决中国人的穿衣问题。根据后来实施的结果,到1970年代中期,湖北省已
经有黄石、武汉、宜昌三家大型纺织机械厂投产了,换言之,中国的重工业优先
政策已经完成了前三步,只剩下最后一步了。到1983年城市和工业改革起步之前
,中国已经取消了布票,全部中国人民都甩掉了手工纺车的目标,在重工业优先
战略之下大约是用30年实现的。

要执行重工业优先的政策,很明显是剩余在短期内要优先投入重工业,减少了可
以即时用于消费的资源,恶化了当前的社会分配关系,使之趋于紧张。如果没有
强烈的政治认同的话,政府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选择这样的政策的,所以重工业
优先政策尤其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治基础。特别是对于分配关系相对紧张的发展中
国家来说,常常存在着美国政治学家卢逊-派伊所说的“认同危机”和“贯彻危
机”,为了政治稳定和政府的合法性,政府总是倾向于向人们的当前消费需要妥
协,选择一种得过且过的剩余和资源分配模式,无法以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整
体利益最大化为战略选择。

只有政治上完全没有认同危机的强大政府,才可能把长远利益作为决策的优先目
标。薄一波说山西的农民在解放前每年只吃两三顿白面,解放初一个月吃七八顿
,在薄这个说法背后,说明新中国工业化的剩余提取强度,与民众的基本口粮需
要之间不是没有矛盾的。因此许多人认为中国农业的合作化制度设计,本身就内
含了要降低国家提取农业剩余的交易费用,如果国家不是面对生产队而是面对千
家万户的分散小农,要提取足够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就困难得多。在这一具体问
题上,也可以看到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引发的政治认同问题。

根据毛泽东的说法,解决认同问题还是要精英阶层放弃与控制权相匹配的剩余索
取权,党员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只要是官僚精英群体不利用控制权牟取
剩余索取权,中国人民就能够认同以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为目标的政策,换言之
,强势群体不过分提取剩余是弱势群体能够确信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键,认
同建设的要点是民众对自身长远利益增加的真切把握。

我们都知道“亡羊补牢”的故事,这反映了人们在遭遇重大损失和牺牲之后,常
常更加愿意承担高成本的改进措施。新中国是从百年屈辱的黑暗历史走出来的,
列强的侵略和屠杀,使得中国人民对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的诉求格外强烈,新中
国的重工业优先战略背后,就是内涵着“安全第一”的选择。在苏联援助的156项
中间,直接的军事和兵器工业项目就高达44项,其他许多能源和冶金项目,多数
也是要优先与兵器工业配套。中华民族从百年屈辱中间走出来所凝聚的强大意志
,以及由这个意志所确认的工业化和安全优先目标,毛泽东是把握得很好的,他
在1952年和梁漱溟的争论中间,明确说“抗美援朝”和“工业化”都是“大仁政
”,是反映民众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而优先满足民众当前的消费需
要则是“小仁政”。直到抗美援朝胜利之后的1955年,毛泽东还说要时刻考虑中
华民族的“球籍”问题,不能麻痹大意。

中国人民的强大意志和共产党政权取得的高度政治认同,是新中国选择重工业优
先战略的政治基础。

根据后来的精英阶层对重工业优先政策的强烈反应,这个政策实际上不受精英阶
层支持。因为重工业优先还意味着要优先培植本土技术和装备产业,轻工业要优
先使用本国的技术和装备,本土开发的新产品进入市场早期总是“质次价高”,
这意味着精英阶层作为第一批购买者,是要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费用的。在
最终意义上,还意味着在资源有限的中国经济现实中间,本土消费水平和产品技
术档次会与发达国家保持一段距离,精英们的消费档次要永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
平,而与本国的资源供应水平相适应。

换言之,重工业优先政策,在三个方面不利于中国的精英阶层,一是为了解决新
政权的“认同危机”需要精英阶层放弃剩余索取权,毛泽东说“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就是这个出发点;二是压低了精英阶层的消费水平,三是精英阶层要长期
承担本土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费用,为此精英阶层从其阶级本能出发,必然要反
对重工业优先政策,这在1950年代就有表现,最近20余年来的主流经济学家们更
是用尽一切心思反对这个政策。根据最近20多年的事态发展,大致上可以认为:
除非是政府出面采取人为的措施,否则将无法保证中国有限的资源分配给国家安
全目标和本土技术成长目标。因为这两大目标与中国的精英阶层即期利益最大化
方向相反,永远不会成为精英们的主动选择。

个人网页:http://www.wyzxwyzx.com/xuezhe/laotian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