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赶不上日本----一篇反省的文章(万维读者网络>军事天地>帖子 )

yoshida

台湾省高级外省人
VIP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379
荣誉分数
45
声望点数
158
日本在历史上,不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文化,都远远落后于中国几十年到上百年。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闭关锁国,日本也一样闭关自守,和欧洲的新兴文明没有任何来往。1840年英国军舰武力敲开了中国关闭的大门,1853年美国军舰也 开到了日本港口,武力迫使日本对外开放。当时日本的遭遇与中国完全一样,也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也是被侵略压迫的国家和民族。

  在被动挨打的情况下,中国和日本都开始了奋起自强的近代化运动。中国和日本近代化运动的起跑线是一样的,其目的也一样是为了富国强兵。1870年日本开始近代化运动时,日本不仅落后于西方,比中国也落后几十年。可是现在日本已成为最领先发达的国家之一,而中国仍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圈子里徘徊。100多年来,日本从落后于中国几十年的无名小国,一跃成为领先于中国几十年的先进国家,不能不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赶不上日本?

   从客观原因来看,中国有太多的理由超过日本。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日本的自然资源却极其贫乏;中国的人口虽多,但人口密度却小于日本(中国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0人而日本为每平方公里330人);1840年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投资也远大于对日本的投资。中国赶不上日本显然是中国人本身的原因所至。

原因之一:中国人妄自尊大而日本人谦虚好学

  中国被西方列强痛打后,仍然对“中华文明天下第一”这一点深信不疑,把西方人侵略中国看作是“儿子打老子”来聊以自慰。即使是改良派,也只是认为中国败于西方仅仅是由于西方的船坚炮利,中华文明本身并不落后于西方。而日本人在挨打以后开始认真思考:为什么西方人能够造出坚船利炮?

  以前日本人也信奉华夷秩序,以为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以外的、不向中国学习的民族都是未开化的野蛮人。西方列强打入日本后,日本人忽然醒悟道:自己认为是野蛮人的西方人,原来是真正的文明人,而日本人自己才是地道的未开化野蛮人,因而在日本掀起了“脱亚入欧”的运动。脱亚论者声称中国朝鲜等东亚国家是未开化的野蛮国家,日本人要和这些野蛮人在一起就会“近墨者黑”,就难免染上东亚人的坏毛病。日本要成为一个文明国家就要和东亚这些“坏朋友”绝交,专心和欧洲的“好朋友”交往,把日本人改造成像黄皮白心的香蕉那样、具有白种人灵魂的黄种人。

  1871年,日本派出了以财政大臣大保利通、工商大臣伊藤博文为首的100余人的欧美考察访问团,对欧美进行了历时22个月的超长期考察访问,对西方各国的政府制度、司法机构、教育体系等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法国总统齐鲁、普鲁士(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俄国皇帝亚力山大二世等都会见了日本考察访问团。特别是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特别宴请了日本考察访问团,宴会上俾斯麦详细讲述了普鲁士是怎样从一个弱小国家跃进成为新兴强国的经验,日本人听后惊叹:“原来富国强兵的秘诀就是这样”。此后日本确定了向德国学习,走德国式的军国主义道路的建国方针,这也成为日本后来对外侵略扩张的远因。

  1875年清政府邀请日本和中国联合起来抗击西方列强,却被日本拒绝,因为日本已决心走“脱亚入欧”的道路,不愿再和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结盟。日本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俄国,更证明“脱亚入欧”、脱胎换骨式的改革道路的正确性。1945年日本败战后,再次认真向打败自己的美国学习,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民主主义改造,将军国主义的日本改造成为民主主义的经济大国。

  中国至今为止也未能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中国人妄自尊大的品性。中国人总把自己的优点放在嘴上,又总把眼光盯在别人的缺点上。一提到向西方学习,就会有很多人出来争辩说:中国也有中国的优点,西方也有西方的缺点。中国人最多可以承认西方的科学技术比中国先进,绝不会承认西方文明比中华文明先进。日本人获得过二次诺贝尔文学奖而中国人尚未获得,中国人并不将此理解为中国现代文学落后于日本,而是理解为诺贝尔的评奖不公平。

  现在不少人用“岛国根性”这个词来批评日本人,其实这个词最早源出日本人,是日本人用于自我批判和自我讽刺的词。1893年开始,日本的思想界开始对日本人传统上的排外、无知、自我陶醉、偏执等“岛国根性”进行了尖刻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而中国人却缺乏自我批判的勇气,宁可沉溺在“中华文化世界第一”的自我陶醉之中,也不愿正视西方文明把中华文明打得一败涂地这个现实。

  中国人妄自尊大的态度,使中国无法象日本那样以谦虚的态度认真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虽然中国人幻造出无数个多少年后将会赶上日本的美好梦想,却无法使这个梦想变为现实。

原因之二:中国人安于现状而日本人不断进取

  1950年代,日本刚开始向美国出口商品时,MADE IN JAPAN和今天的MADE IN CHINA一样,是廉价商品的代名词。当时日本产的1美元一件的衬衣被美国的商店放在最便宜的货架上,高档的货架上全是10美元一件的美国和欧洲的产品。日本的服装制造商开始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衬衣日本产的只值1美元,而美国和欧洲产的却值10美元?日本厂商买来了各种高级衬衣,开始研究制作高级衬衣的秘密。10年后,日本产的衬衣已放在了高档衬衣的货架上,便宜货架上已看不到日本货的踪迹。

  中国在1980年代就开始向美国出口1美元衬衣,可是到现在也还在卖1美元衬衣,而且有继续卖下去的趋势。中国人总是安于现状,只要1美元衬衣能够卖得出去,就一直做下去,缺乏积极对产品进行换代革新的进取精神。中国引进了上百条彩电生产线,每个工厂引进生产线后就试图一劳永逸地永远生产下去,不准备进行任何改良革新。

  由于彩电这样的家电更新换代很快,一种型号的产品寿命只有1到2年,所以中国家电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年左右。中国企业的寿命往往和其所生产产品的寿命一样长。

  中国人安于现状的处世态度,使中国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总是被动地进行,不到产品完全卖不出去的地步就依旧不变。而日本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的,所以中国产品总是无法与日本产品相比。

  现在有一些人又提出抵制日货的倡议,可是这些人却没有想一想中国人为什么要买日本货。如果中国的产品比日本产品质量好价格便宜,根本不用抵制日货就会自然消失。中国人只会号召大家不买日本货,却想不出如何使中国的产品超过日本产品。

  原因之三:中国人自私自利而日本人克己奉公。

  大家大概都见过中国人在乘坐公共汽车时抢座位的风景。中国人对于私利总是斤斤计较,绝不肯吃一点亏,象公共汽车座位这样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利,大家也要拼命去争抢。中国的国有企业是大锅饭,日本的企业也基本都是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但在日本搞大锅饭导致共同富裕,在中国搞大锅饭却导致共同贫穷。日本人即使干好干坏一个样仍然勤勤恳恳工作,没有人感到自己干多了会吃亏。中国人则完全不同,大家都想自己少干一些、别人多干一些,结果是大家都不干。共产党在中国搞克己奉公的大锅饭制度终究成为行不通的死路。

  中国人的世界观是“有好处时自己抢先,有困难时则让别人牺牲”。而日本人的克己奉公精神远远大于中国人。日本军队每次打仗时,基层军官的死亡率特别大,这主要因为日军军官们总是身先士卒,这也是日军打仗特别勇敢的原因之一。而中国军队打仗时,军官们躲在后面,用枪逼着士兵向前冲,这就是所谓的“督战队”。中国军人想让别人牺牲而保全自己的小聪明,结果反而是敌军打过来大家一起牺牲,所以中国军队打起仗来伤亡总是特别大,可谓“占小便宜吃大亏”的典型。

  现在中国的大学生们纷纷往国外拥,以使自己摆脱贫穷,却很少有人愿意留在中国,担负起使全体中国人摆脱贫穷的责任。日本在1950年代也向美国派出了大量的留学生,那时美国的生活水平也比日本高很多,但日本的留学生却极少有学成不归的。中国人一逢战乱就大偷各种文物古迹,前些日子还有报导说中国人将重点文物的佛像头砍下来卖到海外。而日本在二次大战时许多文物古迹被炸,却没有人趁火打劫偷盗文物财宝。日本人对祖国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中国人也许是难于理解的。

  中国人心中只有自己这个“小我”,没有国家和民族这个“大我”。孙中山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找不到可以把中国人的“心”团结在一起的东西。如果中国人的世界观不能形成一个超越自我私利的“大我”,中国人将很难立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原因之四:中国人互相拆台而日本人精诚团结

  任何集团内部都有竞争和合作的两面,中国人却把集团内部的竞争上升成为斗争。历史上中国人自己间的斗争给中国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外国侵略中国所造成的伤害。中国人似乎生来就有互相拆台的倾向,这在政治运动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中国人从小就接受不信任别人的教育,政治运动一来,大家互相怀疑,互相揭发告密,甚至为了自己利益出卖别人。

  日本人之间也有内斗,但这种内斗是有节制的,不会发展到损害大家共同利益的地步。而中国人的内斗却是无节制的,为了打倒自己的敌人,中国人甚至可以请来异族帮忙或投靠外国人。吴三桂为了打败李自成,请来清兵攻打同族的汉人。汪精卫为了和蒋介石争权,可以走到投靠日本人的道路。中国人往往把打败内部的竞争对手,放在比打败外部的共同敌人更重要的位置上,所以中国的汉奸就特别多。

  日本人虐待外国战俘是有名的,但并没有听说过日本人虐待和残害自己人。中国人对外国战俘很友善,在中国服刑的日本战犯回国后都说自己在中国受到了人道的待遇。

  但中国人对中国人的战俘却十分残虐,内战中被俘的国共双方官兵的下场都十分悲惨。中国的教科书说:“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的确很少侵略外族,中国人似乎只爱好与他民族之间的和平,并不爱好自己人之间的和平。经历过文革残酷内斗的中国人,都会对“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产生疑问。

  中国人的内斗现在又发展到经济领域,中国厂家之间为了出口竞相压价拼争,最后搞得自己两败俱伤。日本企业在国内虽然激烈竞争,可是一到国外大家就一致对外,不会出现日本企业为了争夺国外市场而激烈争斗的现象,这也是日本的出口一直保持黑字的原因之一。

  1个日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而10个日本人在一起就会发生质变。人心涣散的中国人集团,终究难敌团结一致的日本人集团。如果问日本人为什么能够精诚团结的秘密,日本人反而很奇怪:同一民族人们之间的团结难道还会有特别的困难吗?看来民族性的形成绝非朝夕之事,中国人要想改变喜欢内斗的民族性,大概不是一两代人的事情。

  原因之五:中国人健忘而日本人执着

  现在不少人批评日本人在新年时对靖国神社进行参拜,是对战犯的怀念,是军国主义复活的徵兆。不管日本人的动机如何,逢年过节总有大量日本人自发地参拜神社,说明日本人对过去那些为国家牺牲的“先烈”念念不忘的感激心情。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也有大量为国家牺牲的先烈,但现在有多少中国人还记得他们,更不用说参拜他们的英灵了。中国虽有一些烈士纪念碑,但那已被中国人当作游览胜地,去那里的目的不是为了悼念先烈,而仅仅是为了游玩看风景。

  日本战后到经过激战的太平洋各岛屿,花巨资收集日本兵的遗骸回国安葬。越战后美国和越南复交时的主要要求之一,就是要求越南归还美军的遗骸,并派人到越南各处搜寻美兵遗骸。而中国和越南关系正常化时,根本没有提到收还中越战争中战死中国士兵遗骸的问题。中越战争的烈士们热了一阵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了,朝鲜战争、抗日战争的先烈就更忘得无影无踪了。

  中国人虽然口喊不忘日本侵略的历史,可是大部份中国人早把那段血债忘记了。如果看一看中国的大学生争相留学日本,少女争相出嫁日本,农民争相偷渡日本的现状,就可以推算出中国人对日本仇恨的程度。前一段时间中国大使馆被炸,中国大学生们群情激昂的反美热情几个月后就销声匿迹了。现在考托福到美国的人不见减少反而更多,更说明中国人的健忘性。

  相对中国人的健忘日本人则十分执着,为了达成一个目标可以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地不断努力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那些指责日本人每年纪念二战的战死者(大部份都可以归入战犯)的人,也应该学一学日本人,纪念感激一下我们自己的先烈。一个轻易忘掉为自己国家捐躯烈士的民族,终究不会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最后的问题:中国能赶上日本吗?

  很多中国人,特别是那些没有和日本人有较多接触的中国人,对日本人有一种“先入观”,认为日本人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民族,日本人野蛮狠毒,而且还不肯为自己的罪行认罪道歉;或者认为日本人对中国人怀有一种特别的轻视和恶意,总想找机会羞辱中国人和想灭亡奴役中国;甚至有人把与日本的体育比赛也看成是一种不流血的战争,赢了日本就特别地感到扬眉吐气,输给谁也不能输给日本人。

  中国人一方面梦寐以求地想赶超日本,另一方面又不能正面看待日本人的优点和正视自己的缺点。日本人的确有很多缺点和问题,但如果我们只盯住日本人的缺点问题大肆批判,用有色眼镜看待日本,不但丝毫不会影响日本的发展,反而使自己蒙上了双眼。当年中国人大骂美帝苏修,把精力全花在骂人上,结果不但没有削弱美帝苏修反而削弱了自己。

  日本人把被美国人打败看成是自己的耻辱,中国人却把被日本人打败看成是日本的耻辱。中国赶不上日本是中国人自己的耻辱,那些责骂日本为中国开脱的人,除了满足一下中国人脆弱的自尊心之外,看不出对中国的进步有什么作用。

  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日本,日本是一个谦虚好学、不断进取、克己奉公、忍耐执着的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中国人赶不上日本,归根到底还是中国人自己的毛病太多。中国人应该承认中华民族是缺点和问题很多的民族,应该正视和痛改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中国赶上日本的美梦仍将成为泡影。
 
现在说“中国为什么赶不上日本”是不是太过时了?现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早已使日本感到了强大的压力,日本人大概恨不能再发动一次战争,或者让中国内讧分裂,要不这样下去超过日本只是个时间问题。至于中国人不同于日本人的特色肯定是有,就是经济发达了也会不同于日本人,就像同样是经济发达国的美国人和日本人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民族一样。学习他人和正视自己固然必要,但不必自卑地过分助长他人志气。
 
中国为什么必将赶上日本

中国为什么必将赶上日本

原因之一:日本人妄自尊大而中国人谦虚好学
中国被西方列欺凌之后,开始认真思考:为什么西方人能够造出如此欺凌中国? 中国为什么落后挨打? 通过反省,中国人一方面对自身的文化传统深感自豪,另一方面对西方各国的科学,管理乃至政治,司法体制加以学习,不断改进。
大量的中国学生远赴海外学习工作,正是中国人认识到自己的短处,愿意学习,了解国外先进之处,积极进取的一个例证。
而日本对内,对本国存在的不良体制无力改革,对外,不承认自己历史的错误,造成在国际上始终为一个不被信任的国家。

原因之二:中国人不断进取而日本人安于现状
从家电行业可以看出,中国的企业从低成本,低科技的辛苦累计之后,快速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过度,电器,机械行业逐年快速发展,并形成出口规模,这与中国人的不断进取,自强奋进分不开的。而且在信息领域,中国汲取发展信息科技的势头强劲,在第三次以信息资本代替资金资本的浪潮中,抓住机会,扬长避短,迎头赶上。
而日本唯我独尊,妄自尊大,没有抓住第三次信息变革的浪潮,先后丢失了信息产业的重要发展机会,尤其是软件产业,依旧顽守在制造业的阵地上。丧失了七,八十年代与欧美各国在技术上相衡的鼎立局面。

原因之三:中国人重建信心,百废具兴,而日本人狭隘自私,遭人非议
亚洲金融风暴,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固守了亚洲经济多年的成果,转而挖潜,激活国内巨大市场需求,保持持续发展势头,在道义上获得国际赞许,在实际利益上奠定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而日本狭隘自私,关键时刻,釜底抽薪,纵然为世界金融大国,却妄想利用灾难,捞一笔,贬值日币,结果偷鸡不成反失把米。令日圆声誉一落千丈。此后,亡羊补牢,访问东亚各国试图建立 大东亚经济圈,结果响应者寥寥。

原因之四:中国人走出迷思而日本人则问 我是谁
中国人经济上的成功,国力的增强,香港,澳门的回归,美国轰炸 中国使馆,撞机事件,让中国人再次认识到,增强实力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中国人自己才真心愿意看见中国的强盛。

而日本经济低迷,政坛混乱,自我认同陷入迷茫。 军国主义重新尘嚣至上,推翻一切羞耻之事。另一方面,历史事实又让有良知的日本人饱受折磨 和为之羞耻。亚洲经济的重新复兴,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日本在战略上出现左右摇摆,不知自己身处何方。

原因之五:日本人健忘而中国人执着
日本人逐渐忘了他们所作的一切,或是抹杀一切历史事实,或是颠倒黑白。重新为二战翻案。 而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国耻不能忘。纵然血腥的历史过去了半个世纪,更多的中国人愿意重新了解认识被欺凌,奴役的历史,而不是淡忘。卧薪尝胆,为时不晚。

最后的问题是:中国何时能赶上日本?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