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绝对是东方天下第一,鬼子不能相比之万一.当年俺们普通庄户人家,都每天有两个小时是花在做饭上的.
"原来每条牛肉都是由四条小肉条拼成。一条是羊羔坐臀,一条是小猪耳朵,一条是小牛腰子,还有一条是獐腿肉加免肉揉在一起。肉只五种,但猪羊混咬是一般滋味,獐牛同嚼又是一般滋味.若是次序的变化不计,那么只有二十五变,合五五梅花之数,又因肉条形如笛子,因此这道菜有个名目,叫做‘玉笛谁家听落梅’"
白菜只拣菜心,用鸡油加鸭掌末生炒,也还罢了,那豆腐却是非同小可,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廿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廿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却弃去不食。这味蒸豆腐也有个唐诗的名目,叫作“二十四桥明月夜”,要不是有家传“兰花拂穴手”的功夫,十指灵巧轻柔,运劲若有若无,那嫩豆腐触手即烂,如何能将之削成廿四个小圆球?这功夫的精细艰难,实不亚于米粒刻字、雕核为舟,但如切为方块,易是易了,世上又怎有方块形的明月?
不过俺们农民还就爱手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