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识

ypgigi-18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09-19
消息
2,101
荣誉分数
7
声望点数
0
《反分裂国家法》通过之后,自台湾三二六大游行,民进党执政当局即自我抑制,到许文龙支持“两岸同属一中”的退休感言,再到江丙坤的“经贸之旅”,我们正看见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重生机会的醒悟与把握。
一、台湾民众认识的背景
“扁宋会”之后,面对"独派"的强烈批判,陈水扁也曾公开说过,改变中华民国国号等的法理台独目标,是“自欺欺人”。既然法理台独是“自欺欺人”,台湾当局便应理智地彻底排除法理台独的干扰,在两岸“不统不独”现状的基础上重新出发,积极推动两岸关系走向缓和化和良性化,但仍惯性思维地试探民意。
从《反分裂国家法》通过后的台湾三二六号召的“百万”大游行看,值得注意的不是参与的群众人数不到三十万,也不是陈水扁亲自游行并走完全程,而是在整个游行过程中,陈水扁或民进党政府并没有提出任何反制《反分裂国家法》的诉求,如以往他们经常重申的“台湾正名”和“公投制宪”等具有强烈“法理台独”的主张。这才真正说明了这次大游行的性质充其量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甚至只是向泛绿选民有所交代的一种政治姿态。因此台湾民众也就更加清楚“法理台独”是北京不能容忍的底线,一经逾越,只有采取非和平方法一途。因此才有许文龙的“退休感言”:“过去走的那条路是条走不通的路!”这对台湾政商界尤其是对陈水扁政府最大的震撼,并率先在商界行动造成政局动荡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二、台湾在野党的举动
五年来,国民党作为反对党,主要是靠反台独的核心选民的热诚支持。国民党代表台湾的在野力量已深明两岸关系在《反分裂国家法》通过之后已出现了结构性的转变,故此与其继续陷于情绪性的反对声音之中,不如面对现实,以经贸为切入点,积极响应大陆的“三通”并拉大两岸关系的格局与视野,厚植台湾的实力,采取切实行动。据联合报报道,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大陆“和平之旅”,日期及行程已初步敲定。如无意外,连战预定四月卅日率团起程,五月七日返台,行程包括西安、上海、南京及北京等四地,连战将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会面。
另一成果是国民党早在去年开始就加速泛蓝整合,据中时电子报消息:随着国民党主席选举白热化,外传国民党内有欢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归队的声音,参选党主席的台北市长马英九对此表示,“只要愿意回来,我们都欢迎”。他强调,只要对党的形象与团结有帮助,他都会支持,因为他个人并不重要。这是对民进党激进台独和分化策略的迎头一棒!【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石破天惊的第三个因素是:连战本人形象消极温和,让人不相信他在卸任国民党主席以前还会有什么大的动作;针对在野党的领导如马英九与宋楚瑜,他们担心“反分裂法”对台湾民众的心理造成反弹,比以前更不敢倡议反台独,以至于愈是坚定反对台独的在野选民,对他们愈是失望。这从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的一再退让得到充分证明,也就更加映衬出这时连战竟然勇于面对国民党最害怕的事,认准民意、把握时机而且决定用真正忠于自己情感的方式去面对现实!与民进党躲在暗里,依附于美国日本搞台独相比,光明、伟大百倍。国民党从没有行动到有行动,使选民在台独之外有了真实的选项,对连战的勇气刮目相看!密切关注着这关系到国民党的复兴、台湾的民主、两岸的和与战之中国命运。
三、台湾民众对公民的理解
王永庆是台湾的工商业钜子,他常说自己不懂政治。但在4月2日,他针对许文龙在上个月震撼性地由“独派”转变为“统派”说了一番话,讲了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在日本占据台湾期间,台湾人是三等公民。二次大战结束后,台湾人民期待国民党让他们能够成为一等公民。当时,国民党代表全中国,而且美、英、法等西方国家也都支持国民党。可是,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让大多数台湾人觉得他们只是二等公民,台湾的独立运动就是这么慢慢茁壮起来的。2000年3月,陈水扁当选为总统,台湾人终于觉得他们自己“当家作主”成为“一等公民”了,但心里很明白台湾只是中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他们的一等公民身份和地位好像总是缺少了一些东西。那就是台湾人要当家作主,也渴望要在大陆当家作主。唯有这样台湾人才会真正的感觉到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一等公民。在今年3月14日之前,不少的台湾人害怕的就是大陆的红色恐怖。担心大陆的人民“共产”台湾人民的财产和剥夺他们的基本政治权力。如果能够共产那些已经持续增加的大陆财富,会让很多台湾人感觉到他们只会变成半个经济上的中国一等公民。当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之后,正如名嘴李敖说,台湾人终于可以“共产”大陆的财富了,因为从此以后台湾和大陆不会在法理上分开。只有大陆让台湾人得到另外半个政治上的中国一等公民的身份和地位,只有这样台湾人才会真正的放弃台独,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大陆过去对台政策的误区。中共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台湾人就问:贾庆林、唐家璇或者他们的智囊就跑遍了台湾地区的309个乡镇吗?
四、台湾民众的“大陆热”
正当台湾当局试图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大陆后产生的“大陆热”降温之际,中时电子报民调中心针对一般台湾民众对于赴大陆“投资置产”、“就业”、“就学”、“移民”等四大面向,进行电话民意调查,结果发现对这四个问题持否定态度的都在九成以上。考虑赴大陆“投资或置产”的民众,只占受访者的5.9%,不考虑的民众高达94%。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前往中国大陆就业”,持肯定者占7.6%,否定者为92.3%。至于一般民众或其家人前往大陆“就学”的意向,5.8%表达正面考虑的态度,高达94.1%表示否定。是否考虑到对岸“移民定居”?则只有4.6%表示“考虑”,95.3%认为现阶段不考虑。 民调中心经分析后指出,综观此次“大陆热”民调的四大面向中,考虑前往对岸“就业”的民众最多,“移民定居”的比例最少,“投资置产”、“就学”的比例居中,但持肯定态度的受访者均未超过8%,可见多数民众仍愿意根留台湾,并不会跟随政商界人士所影响。此次调查是于4月6日和7日进行,以台湾地区家户电话抽样,成功访问601个样本。这次民意调查的方法和范围是否科学值得考虑,就是大陆省与省之间(除经济发展地区和特区外)这四项调查,我看也不外乎就这个比例。而且台湾也看到大陆的市场经济不完善,典型的从股市的运作就有切肤之痛!“定居”、“投资”当然不想冒险了。如从旅游、文化、体育、军事、考古、建筑、房地产开发等方面调查,那就真正有“大陆热”了!
五、台湾学生对战争的态度
台湾教育部长杜正胜激动地表示,台湾的教育至少要教学生做到为“中华民国”而战,立场要坚定,要团结一致。据台湾文化大学《文化一周》调查发现,65%北区大学生不愿上前线保卫台湾,理由包括“台湾无法和中国抗衡”、“上战场也是当炮灰”,并且表示“要打仗宁愿统一”、“中国真的犯台,宁愿举双手投降”等。据中时电子报报道,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郭素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质询时,出示一份标题为《六成五大学生不愿上战场》的新闻报道,质疑台湾教育是否失败,为什么大学生不敢为“中华民国”而战,究竟学校有没有尽到教育学生爱国保国的精神?教育部长杜正胜回应说,目前有全民国防教育法,加强各级学校学生对“中华民国”与台湾这块土地的认同。郭素春随即询问杜正胜是否意味着台湾与中国大陆不惜一战?杜正胜谨慎地回应,“这是你的解释,我没有说要开战”,并强调他只说要学生认同“中华民国”与台湾这片土地。
六、有些台湾人看大陆“爱台湾”
一位台湾的年轻原住民歌手,叫张震岳。他在美国开演唱会时,有一些美籍台湾人公开质问他,为什么不说自己是台湾人?张震岳生气地说出了“爱台湾?呸!” 这句话。2004年11月15日,一群原住民集结在行政院外抗议,因为他们在2004年7月2日水灾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而大陆说当“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酌情补助”,可这几年来,北京有拿出钱来帮助那些受到天灾人祸的台湾地区的原住民吗?拿钱援助反华的印度尼西亚还不如拿出钱援助台湾地区的原住民。
“台湾已经不是一个宝岛”。国民党政府浪费了不少纳税人的血汗钱来购买外交承认与关系。李登辉担任总统期间,有一个支持李的官员对记者讲要爱台湾。另一位支持台湾独立的南部同事则当着记者的面说:“我是华人。”言下之意,他是在说,如果我要当中国人,就得回大陆去。至今,台湾在国际社会的处境要比中国国民党执政时期还要糟糕。
台湾的媒体担负了最大的舆论责任,台湾地区政治评论性的电视节目特别多。一些电视台为了增加收入,不愿意停掉这种节目,以维持社会的耳根清静。为了收视率,主持人有意或无意地要求节目制作人,专门收集和寻找一些哗众取宠的字眼或新闻。一些没有格调的民意代表更是乐于搞民粹,因为各种媒体为了增加销路都会报道,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知名度。选举时,很多选民只记得名字,而不记得他们的政见、抱负了,这种台湾民主观已深入人心。总之,台湾地区的男女老少都在过着不怎么愉快的日子,希望和平有之,担心战争有之,搞"台独"积极战争者有之。积极拓展国际空间不择手段,不要脸面.中华民国“外交部长”陈唐山带头使用粗话批评新加坡是“一个鼻屎大的国家”,竟“耀武扬威”在联合国批评台湾,根本是“捧中国的XX(闽南话,意指男人的性器官)”。并且反驳批判他的人不要脸,加上政坛上出现了“新四人帮”,搞得乌烟瘴气!因此对中国大陆需要一个正本清源的认识,否则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的各种看法沉沦得无可救药,那战争就难以避免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