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的总印象来

最初由 IrisMobile 发布
说难听点,还是个农村人,还是个农村人进城,这种心态或许会陪伴作者一辈子。

有机会多回国看看各个方面。不要进城就看到高楼大厦,就忘记了大楼下面的乞讨者。

老朋友,老同事是有混得好的,你要是在北美混好了,你还会羡慕他们嘛?再说了,不如意的,下岗的人也不少,光带个有色眼镜看世界。

最后还想说一句:这篇文章不象是一个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的人写的。倒是象一个国内出来旅游或者短期学习回国后写的。


听没听说过"大智若愚"这个词? 有些人大彻大悟之后, 你看他/她, 觉得就象是个傻子似的.. :p
 
高楼大厦是多了一些,其它方面的“硬件”却未必。。。

就拿北京来说,飞机场还可以,可火车站却。。
俺几个月前从西客站出来,大门口的公共厕所(还是火车站的),也比较脏,而且有将近一半的隔间坏了,被人用铁丝拧死。

交通更是老大难.

"京城某报社的记者在朝外大街进行了观察,发现在一个小时内就发生了近90起自行车违章,主要是与左转机动车辆抢道,闯红灯。还是在一个小时内,共有约 1026人次违章横过马路。造成约276次机动车急刹车或减速,还有192次响喇叭。在西单商场门前,许多行人不走斑马线直接横过马路,严重影响机动车行驶。某十字路口,有红绿灯,有斑马线,但不少行人嫌红灯时间太长,不管红绿灯照过不误,在正常绿灯状态下,通过路口,小汽车只需2-3秒,公汽5-6秒;但在有行人闯红灯的情况下,现场测的一辆轿车用了12秒才通过路口,一辆公交车花了25秒,而最慢的一辆公交车花了29秒才通过这个路口。还有一些行人,嫌过街天桥远,横跨马路护栏,吓得双方向的司机赶快紧急煞车,真是十分危险。"

http://auto.sohu.com/20050602/n225793589.shtml

当然有些人习惯了也不以为然,好象以前俺们在山里的时侯,馍掉泥地上上捡起来用袖子搽搽就吃,也没什么细菌不细菌,卫生不卫生的。
 
最初由 heureux 发布
回国时,有两小事看了不太舒服:

1. 从菜场买回来的菜为啥要泡几个小时才能烧了吃 (配之国内新闻经常报道的毒大米,毒奶粉,毒粉丝,毒。。。;这些卖菜的知道这有毒的东西不能吃吗? 这二三十年前有这些事吗?)

2. 有房户基本都安装了防盗门,防盗窗。

这些就是“软”的东西了! 还有“豆腐渣”工程现在还在不断上演吗,就在上月。国家的工程投资,科研投资有多少真正地用于建设,科研的?

回国的人会早死.
I am not joking.
 
好回复! 楼主应该是个比较爽快, 性情中人吧.

我觉得人生志向,喜好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世上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无论是身在国内还是国家,大家要么是追求生活的舒适,要么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想回国大显身手,大展宏图是好想法.

至于国内的精神文明的现状,政治制度的现状. 无论是国内国外的中国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只不过历史的大潮流,短期,或靠某个个人来改变是很难的. 生活在国外的人,很多要么是为之奋斗过,要么是心灰意冷逃避现实. 我个人可以说兼而有之.而这些方面的改进,其实真正是落在了在国内打拼的同胞身上.(包括海归).

虽然我自己的爱好和性格使我目前选择继续留在加拿大, 虽然回国的朋友的动机也许混杂着这样那样的激情,幻想,野心,报复..(虽然这些都不对我的胃口). 但是我总是祝福他们... 因为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和制造者. 我只是旁观者.

当我们夸夸其谈美国的民主怎样怎样,西方人的宽容怎样怎样的时候. 我想我们应该更多地审视自己是否给于别人同样的民主和宽容------ 请不要轻易否定别人. 我们要更多有理有距的探讨和争论,而不要武断地否定.



最初由 laowantong 发布


我也知道。

硬件不用比了。

就说软件吧,我不用看人民网,也清楚。是不是退步,不好说。现在的报道多了,感觉中国的阴暗面似乎多了,其实不然,以前是不报道,才感觉现在多了。这恰恰说明新闻在走向自由,其实这也是一种进步。当然软件中最关键的一点的公民选举权,这一点,中国还是有进步的,但要实行民主选举还有一个痛苦的过程。而现在的当权者(集团)还没有或不敢去进行改革。

最近我看了许多中国历代皇帝的传记,包括一些伟大的政治家,甚至当代的毛泽东等。再比较一下美国的华盛顿,最大的区别,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即“自私”,当然也可用其它词来概括。华盛顿二次当总统,是为了实行现在的三权分立,是为了防止总统权力过大,是为了让公民享受最大的利益,这需要一种多大的胸襟,可毛泽东的每一次政治运动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是为了让自己享受到最高的特殊待遇/利益。当今的中国领导人仍然不能跳出这个圈子,所以,中国的所谓的伟人其实并不伟大。

这样一种情况造就了现在中国现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仍然得不到改变,造就了中国现在一系列的社会弊端,当然要改变这种政治体制不容易,需要伟大的政治家,中国古代没有这样的政治家,近代也没有,现在也没有,依我看来,胡哥也没有这样的魄力与能力,也许要等到下一代领导人。
 
最初由 laowantong 发布
换句话说,是为了在挣多点钱的同时寻找感觉上的兴奋点(英文词excitement 更准确)。


俺觉得那位老兄的兴奋点被翻译成EXCITEMENT不准确.应该用ORGASM更准确些.
 
N年前的琐思,今天看来还是有些道理

有高人在N年前说:中国的富有者们当然没有培养起抵御富有了之后的那一种空虚的睿智,他们被时代倒提着双脚一下子扔到了享乐的海绵堆上。他们觉得很舒服,但未免同时有种不落实的悬高感。富有而睿智的人是未来社会的理想公民,但他们不可能是今天的富有而空虚的人们的后代,正如不可能是今天的贫穷而“破罐子破摔”的人们的后代。
 
最初由 IrisMobile 发布
说难听点,还是个农村人,还是个农村人进城,这种心态或许会陪伴作者一辈子。

有机会多回国看看各个方面。不要进城就看到高楼大厦,就忘记了大楼下面的乞讨者。

老朋友,老同事是有混得好的,你要是在北美混好了,你还会羡慕他们嘛?再说了,不如意的,下岗的人也不少,光带个有色眼镜看世界。

最后还想说一句:这篇文章不象是一个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的人写的。倒是象一个国内出来旅游或者短期学习回国后写的。

不同意你的观点。我刚从国内回来,确实感到国内比这好(除去医疗的后顾之一)。吃喝玩乐丰富多彩,而且没有语言障碍。我们这些移民其实跟国内的民工进城打工没太大区别。我回国拖着俩孩子,在别人眼里就想农村大妈带孩子进城串亲戚的感觉。以前同组工作的同事,都是各个室得主任或几千人国营单位的总工,国内变化实在太大。而我们为了生存,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成了家庭妇女。我虽不是农村出来的,可回国感觉自己像农村人进城,看哪儿都新鲜。
 
最初由 housewife 发布


不同意你的观点。我刚从国内回来,确实感到国内比这好(除去医疗的后顾之一)。吃喝玩乐丰富多彩,而且没有语言障碍。我们这些移民其实跟国内的民工进城打工没太大区别。我回国拖着俩孩子,在别人眼里就想农村大妈带孩子进城串亲戚的感觉。以前同组工作的同事,都是各个室得主任或几千人国营单位的总工,国内变化实在太大。而我们为了生存,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成了家庭妇女。我虽不是农村出来的,可回国感觉自己像农村人进城,看哪儿都新鲜。

大姐, 有语言障碍是因为您语言不行, 努力学习.

谁让您成家庭妇女? 为啥要靠男人?

出国不是适合每个中国人的, 要特殊的技能, 不是每人都能适应, 但不代表出国不好. 高干子弟咋就都弄个外国的身份腻?

小弟给您提个醒儿, 别生气, 好意.
 
最初由 housewife 发布


不同意你的观点。我刚从国内回来,确实感到国内比这好(除去医疗的后顾之一)。吃喝玩乐丰富多彩,而且没有语言障碍。我们这些移民其实跟国内的民工进城打工没太大区别。我回国拖着俩孩子,在别人眼里就想农村大妈带孩子进城串亲戚的感觉。以前同组工作的同事,都是各个室得主任或几千人国营单位的总工,国内变化实在太大。而我们为了生存,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成了家庭妇女。我虽不是农村出来的,可回国感觉自己像农村人进城,看哪儿都新鲜。

可能您出来太久了,回趟国不至于新鲜成这样
不过说不定如果偶10年不回国,下次再回去,或许也觉得新鲜
只是....生存的环境国内还是差
 
其实这个问题没法讨论,或讨论没法有结果的。因为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大大的不同。

如果我来之前是“几千人国营单位的总工”,到这恐怕很多事情的得从头再来,哪我来加拿大干吗?找罪受?

俺前年回了一趟,那个新鲜啊。以前的房,景都不见了,国内同学(毕业都二十几年啦)几乎没有混得差的。我们要开自己的车,烧自己的油,付自己的饭钱,人家正相反。我们的手机,一天响不了几回,人家的手机通常在吃饭的时候响,有时饭局都排不过来。人家出去买东西,不用惦量的。国内的娱乐,休闲中心比我们这儿的加油站多多了!哪才叫风光!

俺就想啊,要是换俺过他们的生活,怎样呢?

俺想都没想: NO WAY!
 
凡事并不是只有正和反两个面, 一定有第三条路的
 
支持搂主。
人生在世,谁不想有点作为? 搂主也是不甘于一份安定的工作。很明显,如果去拼一下,中国的机会比加拿大多。当然了,这是不容易。
我就不甘心只有一份安定的工作,饿你不死,又不是吃很饱。
 
人啊!!! 到底想要什么啊...........:(
 
最初由 PLA 发布
好回复! 楼主应该是个比较爽快, 性情中人吧.

我觉得人生志向,喜好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世上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无论是身在国内还是国家,大家要么是追求生活的舒适,要么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想回国大显身手,大展宏图是好想法.

至于国内的精神文明的现状,政治制度的现状. 无论是国内国外的中国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只不过历史的大潮流,短期,或靠某个个人来改变是很难的. 生活在国外的人,很多要么是为之奋斗过,要么是心灰意冷逃避现实. 我个人可以说兼而有之.而这些方面的改进,其实真正是落在了在国内打拼的同胞身上.(包括海归).

虽然我自己的爱好和性格使我目前选择继续留在加拿大, 虽然回国的朋友的动机也许混杂着这样那样的激情,幻想,野心,报复..(虽然这些都不对我的胃口). 但是我总是祝福他们... 因为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和制造者. 我只是旁观者.

当我们夸夸其谈美国的民主怎样怎样,西方人的宽容怎样怎样的时候. 我想我们应该更多地审视自己是否给于别人同样的民主和宽容------ 请不要轻易否定别人. 我们要更多有理有距的探讨和争论,而不要武断地否定.




难得一见的中肯之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