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亡Dang,不反腐亡国,据说是前总理说过的一句名言,认真说起来,前半句象是真话,后半句就十分可疑,因为一个国家实在不是这么容易亡的,特别是象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国家。不知道这是真实地道出了反腐败的尴尬,还是另有别情,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几十年的反腐败,实在反得有几分狼狈。
调子高,成效微
就反腐败而言,我们的调们也许是全世界最高的一个国家,“不管牵涉到谁,坚决一查到底”,相信这是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中纪委、监察局、各级检察机关关于Dang风廉政建设的条条、纪律,多到没人能数得清,反腐报告会、电视广播、报纸的反腐新闻天天见得到,关于查处了多少官员的统计也年年发布,据说是数量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我们没必要去否定这一切,但问题是,在高调下面,在越来越多的数字、越来越高的级别后面,却是腐败的大面积泛滥,泛滥到百姓对反腐败已经不感兴趣,在天天更新的“第一大贪”的报道面前,百姓已经开始冷漠,开始失去信心。
有悖于一贯作风
反腐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败对政权的重要性,相信全世界的政治人是有共识的。反腐败据说是世界性难题,有个民间国际机构叫“透明国际”的,就是专门研究腐败现象和为反腐败提供对策的。按道理讲,这个“世界性难题”到了我们这里,反而可能不成其为问题,因为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Dang在几十年执政期间,确实干了不少匪夷所思、翻天覆地的事,其中不少就是世界性难题,其难度之大、复杂程度之高,足以让全世界其他政Dang目瞪口呆,自叹不如。比如根除卖淫吸毒,消灭黑社会,比如让全国人民吃食堂,哪一件会比反腐败更容易?可我们不是照样手到擒来,易如反掌,怎么偏偏到今天反腐败,就这么狼狈?
投鼠忌器?
也许前总理说过的前半句话,真是症结所在。老鼠在偷油呢,偏偏装油的瓶特别金贵,想打老鼠又怕打烂金贵的油瓶。如果真是这样,也许只有高层会这么想。其实这么想,看起来有道理,细究起来,也不是那么经得起推敲。
首先,投鼠不一定打烂那“器”,这应该是有先例的,香港70年代前也很腐败,但自廉政公署开始刮“廉政风暴”,几十年下来,现在就干净到在亚洲可以排前几位,而当时港英统治并没因此而结束。如果说香港太小不具备可比性,那我们可以拿大陆的一个城市来试试啊,比如深圳。不排除有所谓“理论家”蓄意误导,拿打老鼠会打烂油罐来吓人。
第二,如果实在是看重那“器”,而让老鼠乱来,那器也未必保得住。
第三,从价值判断上看,那“器”放在老鼠乱窜的地方,你自己看着金贵,在老百姓而言,未必是那么回事。你若因忌器而不肯真打老鼠,老鼠太多,危害甚广,老百姓只有自己起来打,到时候,更难保那“器”的安全了。
未触及根本
看到那调门,那声势,那数字、那级别、那文件、那措施,我们似乎没理由怀疑反腐的决心,但有些东西,我们小老百姓都能想到的简单的办法,我们却不肯用,而是天天搞廉政帐户、廉政报告、廉政规定、廉政宣誓那套花架子,看到这些,我们又没有理由不怀疑,这反腐败是真反还是假反。比如说,贪污腐败就是犯罪,有法律在,你还搞什么Dang员干部“先双规,再视情节决定是否移交司法部门”。你还搞什么行政处份,开除Dang籍,这实际上不仅藐视了法律,也给当权者从容地操纵“反腐败”,提足够的空间。一个司法独立已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为什么不?这不是把老百姓当傻子玩吗???
又比如,舆论监督,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如果新闻狗子象追明星一样追官员,象克林顿风流一下都拉不上拉链,何况贪赃枉法?再比如,官员申报财产,人家“腐朽、落后”的资本主义都能做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反而做不到再比如,现在举报一条假光盘生产线不是可以奖励30万吗?其实,如果我们说,谁举报贪污受贿,最后查证属实,官员被没收的财产(包括不能说明合法经济来源的不明资产)拿10%奖励举报人,你看会是什么声势?什么效果?打击光盘可以这样,打击贪污受贿为什么不能?难道假光盘比贪污对国家危害更大,或者说,反腐败还不如打击盗版重要?不要跟我讲制度反腐败,等你那制度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遭遇尴尬的实质
反腐越反越腐败,实质是什么,是过于看重一己私利。因忌器而下不了决心,因下不了决心而只选择“只要能说得过去”就行的权宜的措施。所以我们就有这么多花样,这么多宣传,这么多人被抬出来作为“反腐败”成果的证物,最后结果却是欺骗百姓。否则就不能说清为什么被反腐败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肯拿出来,甚至连试试的勇气都没有;不能说明为什么非要垄断“反腐败”的权力,而不让社会、百姓真正参与到反腐中来。百姓不可欺,如果一定要欺,被欺的一定是自己。现在只是狼狈,当百姓失去耐心,最后收获的,一定不止是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