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shuren 综合杂谈名誉斑竹 注册 2002-02-10 消息 6,500 荣誉分数 9 声望点数 0 2005-11-11 #31 最初由 情圣 发布 有什么区别? 自行车, 小脚车都还是不同的词, 都要单独记忆. 从有效性的角度讲, "车"反而成了累赘. 点击展开... 解释了功用,也说明了意义,他们都直接被归纳在车的含义下。中文的容易就在这里,但是入门比较难,这个大家都是清楚的了,当然不是没有用的。 例如socket这个词,完全可以用汉语拼音,直到找到合适的汉字来赋予形象化的意译。 socket,用中文汉语拼音,不用英语发音也完全可以发音,没什么困难。同一个单词到了不同语言的国家,发音也是不同的。汉字,嘿嘿,他们却大多数没有。哈哈。
最初由 情圣 发布 有什么区别? 自行车, 小脚车都还是不同的词, 都要单独记忆. 从有效性的角度讲, "车"反而成了累赘. 点击展开... 解释了功用,也说明了意义,他们都直接被归纳在车的含义下。中文的容易就在这里,但是入门比较难,这个大家都是清楚的了,当然不是没有用的。 例如socket这个词,完全可以用汉语拼音,直到找到合适的汉字来赋予形象化的意译。 socket,用中文汉语拼音,不用英语发音也完全可以发音,没什么困难。同一个单词到了不同语言的国家,发音也是不同的。汉字,嘿嘿,他们却大多数没有。哈哈。
wushuren 综合杂谈名誉斑竹 注册 2002-02-10 消息 6,500 荣誉分数 9 声望点数 0 2005-11-11 #32 socket.假如完全没有学过英语,可以用汉语拼音发成丝,哦,刺,科,特,然后把他的功能解释一番,中文最擅长解释意义了,让他们那些讲英语的家伙晕倒。就好像德语和英语的发音区别。实际上也没什么好晕倒的。日本人就是这么用假名糟蹋英语发音的,那不糟踏的也很成功?和尚摸得,我们怎么就摸不得?
socket.假如完全没有学过英语,可以用汉语拼音发成丝,哦,刺,科,特,然后把他的功能解释一番,中文最擅长解释意义了,让他们那些讲英语的家伙晕倒。就好像德语和英语的发音区别。实际上也没什么好晕倒的。日本人就是这么用假名糟蹋英语发音的,那不糟踏的也很成功?和尚摸得,我们怎么就摸不得?
C cvictor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5-06-12 消息 17,184 荣誉分数 1,062 声望点数 373 2005-11-11 #33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socket.假如完全没有学过英语,可以用汉语拼音发成丝,哦,刺,科,特,然后把他的功能解释一番,中文最擅长解释意义了,让他们那些讲英语的家伙晕倒。就好像德语和英语的发音区别。实际上也没什么好晕倒的。日本人就是这么用假名糟蹋英语发音的,那不糟踏的也很成功?和尚摸得,我们怎么就摸不得? 点击展开... socket---丝壳体。词意 --- 软件袜子。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socket.假如完全没有学过英语,可以用汉语拼音发成丝,哦,刺,科,特,然后把他的功能解释一番,中文最擅长解释意义了,让他们那些讲英语的家伙晕倒。就好像德语和英语的发音区别。实际上也没什么好晕倒的。日本人就是这么用假名糟蹋英语发音的,那不糟踏的也很成功?和尚摸得,我们怎么就摸不得? 点击展开... socket---丝壳体。词意 --- 软件袜子。
过 过客 Moderator 注册 2002-02-17 消息 1,818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0 2005-11-11 #34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作者把日本人翻译了好多新词来说明中文的发展和容纳能力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日本人也用的是汉字来造的新词。这只能说明当时的中国比较落后和保守,而不是中文的发展和容纳能力弱。那恰恰说明了中文的发展能力和容纳能力是很强的。 点击展开... 此言在下极为认同. 近代中国人没能尊重并应用好汉语言文字的强大的表意功能来阐释先进的科学社会理念不是汉语言文字的失败, 而是中国人的失败. 以国人的失败来诋毁国文实属偷换概念,混淆视听.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作者把日本人翻译了好多新词来说明中文的发展和容纳能力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日本人也用的是汉字来造的新词。这只能说明当时的中国比较落后和保守,而不是中文的发展和容纳能力弱。那恰恰说明了中文的发展能力和容纳能力是很强的。 点击展开... 此言在下极为认同. 近代中国人没能尊重并应用好汉语言文字的强大的表意功能来阐释先进的科学社会理念不是汉语言文字的失败, 而是中国人的失败. 以国人的失败来诋毁国文实属偷换概念,混淆视听.
过 过客 Moderator 注册 2002-02-17 消息 1,818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0 2005-11-11 #35 最初由 情圣 发布 这是自欺欺人吧? 首先那些日本人翻译的词是日文, 不是中文. 虽然这些词用源自中文的汉字组成, 但组成的词已经不是中文了, 是日文单词. 另外现代日语更多的采用甲名, 本质就是西文的字母, 所以现代日本语是部分日文汉字和甲名组成的混合语言. 这体现出了日本博采众长的特点, 古代中国比他们先进, 就学中国, 但近现代西方更先进, 他们就学西方. 日本语的发展空间在甲名. 点击展开... 你的理解力是有点问题. 这里讨论的是汉语言文字本身的表意功能. 问问老吴, 我没时间给你解释了.
最初由 情圣 发布 这是自欺欺人吧? 首先那些日本人翻译的词是日文, 不是中文. 虽然这些词用源自中文的汉字组成, 但组成的词已经不是中文了, 是日文单词. 另外现代日语更多的采用甲名, 本质就是西文的字母, 所以现代日本语是部分日文汉字和甲名组成的混合语言. 这体现出了日本博采众长的特点, 古代中国比他们先进, 就学中国, 但近现代西方更先进, 他们就学西方. 日本语的发展空间在甲名. 点击展开... 你的理解力是有点问题. 这里讨论的是汉语言文字本身的表意功能. 问问老吴, 我没时间给你解释了.
C cvictor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5-06-12 消息 17,184 荣誉分数 1,062 声望点数 373 2005-11-11 #36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bike叫自行车,car 叫小轿车,bus叫公共汽车,cart手推车,truck卡车,trailer拖车,它们明明都是车。在英文里面却搞出一大堆词,几乎每个词都没有关联,需要单独记忆,日语的假名估计也跟着起哄。据说英文新造的词有长达几十个字母的单词,简直受不了。现在也就是中国人还没有全面领先罢了。否则的话,造出来的词绝对不会差到那程度。 点击展开... 英文不过是拉丁语的一支。还有什么法荷德意西斑葡萄,够 浆糊的。日语嘛=中文字根+偏旁部首。好像是扬州鉴真和尚把它们没有教化好,才落得 这个样子。 你的3千中文字母说得有意思。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bike叫自行车,car 叫小轿车,bus叫公共汽车,cart手推车,truck卡车,trailer拖车,它们明明都是车。在英文里面却搞出一大堆词,几乎每个词都没有关联,需要单独记忆,日语的假名估计也跟着起哄。据说英文新造的词有长达几十个字母的单词,简直受不了。现在也就是中国人还没有全面领先罢了。否则的话,造出来的词绝对不会差到那程度。 点击展开... 英文不过是拉丁语的一支。还有什么法荷德意西斑葡萄,够 浆糊的。日语嘛=中文字根+偏旁部首。好像是扬州鉴真和尚把它们没有教化好,才落得 这个样子。 你的3千中文字母说得有意思。
beautyottawa 知名会员 注册 2005-05-12 消息 328 荣誉分数 10 声望点数 178 2005-11-11 #37 英语/德语同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 法西意葡属拉丁语族. 最初由 cvictor 发布 英文不过是拉丁语的一支。还有什么法荷德意西斑葡萄,够 浆糊的。日语嘛=中文字根+偏旁部首。好像是扬州鉴真和尚把它们没有教化好,才落得 这个样子。 你的3千中文字母说得有意思。 点击展开...
英语/德语同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 法西意葡属拉丁语族. 最初由 cvictor 发布 英文不过是拉丁语的一支。还有什么法荷德意西斑葡萄,够 浆糊的。日语嘛=中文字根+偏旁部首。好像是扬州鉴真和尚把它们没有教化好,才落得 这个样子。 你的3千中文字母说得有意思。 点击展开...
C cvictor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5-06-12 消息 17,184 荣誉分数 1,062 声望点数 373 2005-11-11 #38 最初由 beautyottawa 发布 英语/德语同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 法西意葡属拉丁语族. 点击展开... 噢。
wushuren 综合杂谈名誉斑竹 注册 2002-02-10 消息 6,500 荣誉分数 9 声望点数 0 2005-11-12 #39 IP地址,发音做“爱屁”地址,很臭的,也很色,应该按照汉语拼音发做“依坡”地址。
Kent以东首帅哥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1-27 消息 10,44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5-11-12 #40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bike叫自行车,car 叫小轿车,bus叫公共汽车,cart手推车,truck卡车,trailer拖车,它们明明都是车。在英文里面却搞出一大堆词,几乎每个词都没有关联,需要单独记忆,日语的假名估计也跟着起哄。据说英文新造的词有长达几十个字母的单词,简直受不了。现在也就是中国人还没有全面领先罢了。否则的话,造出来的词绝对不会差到那程度。 点击展开... 没那么简单吧? “自行车”,"自行"是什么意思?自己会走? 哪个车自己不会走? 按英语automobile更该翻译成“自行车”.现在用,bicycle, 两-轮,形象。 “小轿车",小轿是什么?小轿子?car一看就是马车carriage的简单版, "公共汽车", 公共?汽?汽油?冒汽的油?天燃气? "卡车", 俺是真不明白什么叫"卡“了。 所以语言无所谓简单复杂,无非是看使用者的背景,用什么往自己背景上套容易,俺村就觉着“洋火”比“火柴”好记形象。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bike叫自行车,car 叫小轿车,bus叫公共汽车,cart手推车,truck卡车,trailer拖车,它们明明都是车。在英文里面却搞出一大堆词,几乎每个词都没有关联,需要单独记忆,日语的假名估计也跟着起哄。据说英文新造的词有长达几十个字母的单词,简直受不了。现在也就是中国人还没有全面领先罢了。否则的话,造出来的词绝对不会差到那程度。 点击展开... 没那么简单吧? “自行车”,"自行"是什么意思?自己会走? 哪个车自己不会走? 按英语automobile更该翻译成“自行车”.现在用,bicycle, 两-轮,形象。 “小轿车",小轿是什么?小轿子?car一看就是马车carriage的简单版, "公共汽车", 公共?汽?汽油?冒汽的油?天燃气? "卡车", 俺是真不明白什么叫"卡“了。 所以语言无所谓简单复杂,无非是看使用者的背景,用什么往自己背景上套容易,俺村就觉着“洋火”比“火柴”好记形象。
光辉岁月 太阳使者 注册 2003-05-09 消息 1,910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5-11-12 #41 汉字的简洁是毋庸置疑的,从联合国的文件和我们日常使用的产品说明书上都可以看到,表达相同的内容,汉字的手册是最薄的。汉字从美学上来说,也可以称得上傲视群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画。另外我同意wushuren对于“汉字造词”的看法,这绝对是汉字的一大优势,避免了海量的单词记忆,在英美国家,隔行如隔山,大量的生词不能不说是一个瓶颈。 对我来说,汉语不仅是工具,还是从小伴我长大的一个老朋友,“碧云天,黄叶地”等等,听着舒服,说着顺口。 这个问题不想争论,因为作者“非愚则诬”,就是一个垃圾。
汉字的简洁是毋庸置疑的,从联合国的文件和我们日常使用的产品说明书上都可以看到,表达相同的内容,汉字的手册是最薄的。汉字从美学上来说,也可以称得上傲视群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画。另外我同意wushuren对于“汉字造词”的看法,这绝对是汉字的一大优势,避免了海量的单词记忆,在英美国家,隔行如隔山,大量的生词不能不说是一个瓶颈。 对我来说,汉语不仅是工具,还是从小伴我长大的一个老朋友,“碧云天,黄叶地”等等,听着舒服,说着顺口。 这个问题不想争论,因为作者“非愚则诬”,就是一个垃圾。
C cvictor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5-06-12 消息 17,184 荣誉分数 1,062 声望点数 373 2005-11-12 #42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IP地址,发音做“爱屁”地址,很臭的,也很色,应该按照汉语拼音发做“依坡”地址。 点击展开... IP地址,可否叫‘爱痞’地址?。 几百年来,多少国家的歧视华人政策都灭不了他们本地的唐人街的中文。 中文的生命力就是强!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IP地址,发音做“爱屁”地址,很臭的,也很色,应该按照汉语拼音发做“依坡”地址。 点击展开... IP地址,可否叫‘爱痞’地址?。 几百年来,多少国家的歧视华人政策都灭不了他们本地的唐人街的中文。 中文的生命力就是强!
CanChn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5-03-09 消息 8,496 荣誉分数 3,272 声望点数 373 2005-11-12 #44 在这里争论这个话题真没必要. 要说起各个语言的优劣,正应了那句话"各庄的地道都有许多高招" 汉语是我的母语,我用起来当然比用英语更爽了,没觉得有什么东东而无法表达清楚的困扰.
C cvictor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5-06-12 消息 17,184 荣誉分数 1,062 声望点数 373 2005-11-12 #45 最初由 光辉岁月 发布 汉字的简洁是毋庸置疑的,从联合国的文件和我们日常使用的产品说明书上都可以看到,表达相同的内容,汉字的手册是最薄的。汉字从美学上来说,也可以称得上傲视群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画。另外我同意wushuren对于“汉字造词”的看法,这绝对是汉字的一大优势,避免了海量的单词记忆,在英美国家,隔行如隔山,大量的生词不能不说是一个瓶颈。 对我来说,汉语不仅是工具,还是从小伴我长大的一个老朋友,“碧云天,黄叶地”等等,听着舒服,说着顺口。 这个问题不想争论,因为作者“非愚则诬”,就是一个垃圾。 点击展开... 嗯
最初由 光辉岁月 发布 汉字的简洁是毋庸置疑的,从联合国的文件和我们日常使用的产品说明书上都可以看到,表达相同的内容,汉字的手册是最薄的。汉字从美学上来说,也可以称得上傲视群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画。另外我同意wushuren对于“汉字造词”的看法,这绝对是汉字的一大优势,避免了海量的单词记忆,在英美国家,隔行如隔山,大量的生词不能不说是一个瓶颈。 对我来说,汉语不仅是工具,还是从小伴我长大的一个老朋友,“碧云天,黄叶地”等等,听着舒服,说着顺口。 这个问题不想争论,因为作者“非愚则诬”,就是一个垃圾。 点击展开...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