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认识中日差距 专家:中国15年后仍难超日本(ZT)

一把手

反腐败局局长
注册
2003-07-25
消息
2,666
荣誉分数
8
声望点数
0
清醒认识中日差距 专家:中国15年后仍难超日本

小泉预谋大日本-导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的经济不景,使人们淡忘了20世纪70年代众多战略家预测日本将崛起为政治大国的神话,特别是所谓“2020年日本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预言。巧合的是,日本失落的15年,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15年,于是另一个崛起神话替代了当年日本神话的位置,逐渐占据了全球战略家的头脑。

那么,从现在到2020年间这关键的15年,中国和日本的综合国力发展又将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21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执政党提出了这一时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中国的经济发展蓝图,到2020年,这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东方大国将实现全面小康,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GDP可达45000亿美元。

然而,美国着名智库兰德公司却耸人听闻地阐述了“2020年,中国会非常穷”的三大理由:“最糟糕的银行”、“垂死企业”和“人口老龄化”。对于“热心”美国人提出的问题,我们应理性分析,认真对待,但13亿中国人仍然对15年后的国家发展前景信心十足。

就在中国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同时,日本的经济界和科技界也分别发表报告,对日本在2020年的国家形象、经济实力和科技战略进行了整体规划,表达了要在2020年前重振日本经济、重塑国家形象的期许。

无独有偶,世界权威经济杂志最近纷纷对日本经济进行重新判读,声称日本经济已经复苏,今后15年日本前景将更为光明。日本的再次崛起除了经济上的意义,更有政治和军事的意义。伴随着经济复苏的是日本政治与军事改革不断加快的步伐,从争常、修宪、内阁改组,再到深化美日同盟,小泉主导的日本正在走向一个新的方向。

2020年,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十国博弈的全球背景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超独霸的世界格局开始形成。由于世界其他国家与超级大国的实力差距过大,多极世界的建立一直停留在倡议和规划的阶段;进入21世纪,美国强权受到恐怖主义挑战,国际间的合纵连横又开始凸显其重要意义,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声音对这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放眼环球,除美国之外,欧洲有4强――英、法、德、俄,亚洲有4虎――中国、日本、印度、印尼,南美有一杰――巴西。这10个国家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实力,都处于世界的前列,影响力非同小可。以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为例,2001年这10个国家国民收入总值约占世界的69%,人口约占世界的 56%。由200多个国家组成的世界,似乎正在进入一个“十国博弈”的时代,这10个国家将在未来20年中成为左右世界格局的主要力量。

这就是我们讨论中国和日本的实力差距和未来竞争与合作方向的全球大背景。

“日本衰落是一种假象”

“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这是1979年12月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来访时我同他首次谈到的。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美元。这同你们相比还是低水平的,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中国现在有10亿人口,到那时候12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 1万亿美元。”

这是邓小平于1984年6月30日在会见日本民间人士时所描绘出的中国在世纪之交的发展目标。

不过,在中国已然步入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强,而日本在经历过一个所谓的“失落的十年”后的今天,邓小平所说的中国人的“雄心壮志”与日本的“低增长”之间,又演化成了一个怎样的对比格局呢?

对于某些国际传媒对1990年到2005年间日本经济的评论,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不以为然:

“我不同意‘日本经济衰退’的说法。在这段时间里,日本经济增长率虽然比较低,但它属于自然波动,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波动的自然的、合理的范围之内。…… 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日本人均GNP,1990年为2.7万美元,2000年是3.5万美元,上升了8000多美元,10年增长超过了30%。因此,我不认为日本经济经历过什么衰退期。事实上,它是一个调整期;在1973~1999年期间,经合组织(OECD)的29个国家中有21个国家,先后同日本一样,经历了调整期,人均GDP增长率低于2%。”

目前,日本的经济和科技力量仍然非常强大,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专利申请数排世界第一,人口在发达国家中排名第二。何传启说,日本经济只是经历了一个调整期,而且在这个调整期内,日本的经济增长仍然可观,其绝对速度是很高的。虽然年增长率比较低,但年增长量比较大;日本的人均GNP的基数比美国还大。“所以应该说,所谓的‘日本衰落’只是一种假象;我们不能有意无意中被人误导。”

“对中日差距一定要有清醒认识”

同时,何传启认为中国在过去20年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获得了举世公认。他举例说,1980年,中国人均GDP为美国的1.6%,到2001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6%。

但是,由于原先的基础差距巨大,尽管经过了一段高速发展,目前中国经济所反映出来的比较特点是:世界影响力比较大,国际竞争力比较小。虽然经济总量名列前茅,但经济比重不高,经济质量、经济水平、经济效率、经济结构和绝对速度差距明显。

以经济发展速度为例,2000年中国人均GDP的相对速度(年增长率)是美国的3倍,但绝对速度(年增长量)却比较慢:当年中国人均GDP的年增长量是58美元,是美国年增长量(851美元)的1/15。而绝对速度才是决定性的。

何传启认为,目前中国现代化水平大概相当于日本1960年前后的水平;到2020年,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还会很明显,中国的经济总量指标仍然超不过日本;而在50年后,中国的有些经济指标,能否达到日本今天的水平,还难下定论。

所以,我们对中日经济现代化的差距一定要有很清醒的认识。中国与日本,经济可以互补;合作则两利,对抗则两伤。所以,在21世纪,中日经济关系的基调是合作,也必须合作,没有别的选择。

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何传启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他表示,如果国际环境比较理想,如果中国过去20年来的发展态势能够延续下去,那么中国现代化水平到2050年进入世界前40名,没有太大问题。

那样,中国就完成了小平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成为中等发达国家。根据测算,中国届时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值。历史经验表明,中等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约有50年左右。所以说,中国的现代化,肯定需要一个100年的历史进程,而不是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样,能够一蹴而就。
 
你这个转贴从哪转的啊, google找不到啊
 


这就算清醒,那不清醒的该怎么个活法?可怕!

:blowzy:
 
Well, maybe or maybe not!
15 years anything can happen. If 10 Hurricane Katrina or Tsunami hit and flood Japan like new orlean, or the earthquake in Pakistan hit Tokyo and Osaka and..., there would be no Japan.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