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tseason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5-09-10
- 消息
- 1,38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作者: 听光
中国人应该有用平常心来探索文革的勇气和智慧
岁月如梭,一晃文革已过去几十年了,多少过来人也经不住时间的打磨,正在悄
悄地老去,历史总是只能不断地处于追忆中。在未来的社会里,文革对于一些人
来说可能只被当作一个符号,当然对一些人来讲可能象红学那样成为一门文革学
。红学通过一种近似日常生活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必然之路。在
未来数年内,整个世界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到了那个时候,世界的有识之
士必然要将目光投向复兴中的中国,进而探寻这复兴的秘密,那么,文革可能成
为最好的切入点。
文革是新中国发展史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在这场近乎不受任何制约的大规模
群众运动中,在席卷一切的狂潮中,“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发生了一些过火
的举动,对于一些过来人来说,往事不堪回首,他们一般采取了否定的态度,这
是可以理解的。
但历史已然只能成为追忆,那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为什么不能回归到以一颗平
常心来分析寻找隐藏在现象表面背后的内部本质呢?
文革是以“反修防修”为出发点和目标的一场群众运动,这也是一场没有历史经
验可循的运动,一切的经验的获得只能通过社会实践去寻找,这样一种大规模的
群众运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动乱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反修防修是否必要?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有了最好的答案,那就是前苏联的解体崩
溃。在这一点上,人们应该已经没有任何异议了。现在很多人想的比较多的问题
可能是,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地做好反修防修的工作。
无论分析任何历史事件都应该做到,不要脱离了事件发生的时代,所处的具体历
史环境;对于事件发生前的历史状况也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大致的了解。只有对一
定的历史条件有个基本的了解,那么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才不至于陷入主观的想象
中,否则必然脱离客观的实际情况,而难以获得对社会历史的本质认知。
为什么要发动文革这样一种形式的群众运动,文革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可能有什么
样的历史影响,这些都只能从事件发生前的社会状况,及事件发生后的社会发展
实践状况去认识。
上个世纪末的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充斥着各种矛盾的一个时期。从帝
国主义入侵中国后,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悲惨境地,随后又出现了
买办官僚资产阶级。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下艰难地求生着。
后来出现了共产党,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带领人民群众,以牺牲无数革命
先烈的代价,最终打倒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然后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改
造,从政治制度上和经济制度上基本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
革命成功了,但能否跳出历史的周期律呢?又如何跳出历史的周期律呢?这次革
命会不会象过去历次农民起义那样,最终落得个换汤不换药的结局呢?这是一个
深刻的问题。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当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当所有的对手都从制度的角度
解决之后,关键就在于如何保证这样的一个革命的领导干部层不蜕化,能始终代
表人民的利益,能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特色,能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而不
是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人民的敌人。
但毛泽东遗憾地发现,一个特权阶层正在不自觉地形成,这是中国历史沉淀下来
的官僚专制文化的无意识地发作。只要放松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这种毒素就开
始悄悄地发酵。尤其是在毛泽东发现用以前的党内整风的方式,以及后来的社会
主义教育这些活动,都已经无法阻止这种毒素蔓延时,他决定寻找一种新的方式
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是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可供参考的,于是,毛泽东再次将目
光投向了他一生矢志不渝坚信的人民群众,“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走群众路线,从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探寻解决问题的
办法。
于是,毛泽东最终决定打开盖子,赋予群众几乎无限制的权利,由群众从下到上
,全面地揭开中国社会的一切阴暗面。由于社会本身就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矛
盾,有的可能还相当的激化,所以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不可遏制地如火如荼
地彻底爆发了。
下面从三个方面就文革做一点简单的分析。
第一,这次文革只能采取群众运动这种方式展开,没有其它办法可以展开。
曾在网上看到有的人说,如果文革采取有组织有领导有制度地实施,就会好的多
,就不会那么乱了。但在这里,不得不遗憾地告诉持这种观点的人,你们的心意
是好的,但那是不符合实际的,根本就无法实施的。
文革开始的五十多天里,中央曾派出工作组领导运动,但过程是相当糟糕的,“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群众运动完全被压制住了,毛泽东后来把这几十天认为是
白色恐怖。后来不得不撤了工作组。
文革其实说白了,就是革命者这次要自我革命,革命革到自己身上来了。试问,
由被革命的人来领导革命,这样的革命还革得下去吗?
说远一点,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哪个朝代是没有法律的呢?但实际情况却是
,法律制度成了官僚们手中的玩物,他们还有一套“潜规则”呢,而法律制度不
过是他们压迫百姓的一个工具而已,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官逼民反”吗?
所以,只能采取群众运动这种方式,别无他法。
在相对和平的时期爆发大规模群众运动,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一种现象,而且
这场运动的涉及面非常广泛,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城市农村,所
以,这场运动客观上对民众的思想冲击力是巨大的,顽固地沉睡在他们头脑里几
千年的封建专制奴隶思想开始慢慢地解冻,犹如千年的冰雪开始融化。
第二,社会动乱与思想解放,哪个意义更伟大一些。
既然是全面揭开社会的阴暗面,那么就没有什么拘束,毛泽东的最高指示顶多也
只能起一个一般的指导作用,很多时候都是群众自己在实践中活动和总结经验。
而这样一来,就给人们直觉上带来这样的印象,那就是,社会由原来的稳定状态
转为了一种动乱的现象,这也可能是人们一般对文革没有特别好感的原因。
但同时,蕴藏在这种表面现象之内的却是,人们的思想正在不知不觉间,在无意
识中,慢慢地开始解放了。以前那种畏官如虎的传统思想意识不知什么时候,竟
然悄悄地从头脑中一点一点地赶跑了。
民主其实是一种社会习惯,一种尊重、平等、自由的生活状态,但对于中国这个
有着长久封建专制的国家来说,根本就缺乏民主这种意识,当然也缺乏关于民主
的教育和训练,老百姓长久以来都是生活在官威之下,不敢稍有违抗。
所以说,虽然新中国制定了宪法,赋予了人民至高无上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是
中国最高权力机关,但人民普遍并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宪法法律都是写在纸上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不会自动起作用的,要这些东西开始
发挥作用,人人都应该自觉地行动起来,只用人人努力才可能把一切变为现实。
而要让人民都自觉地行动起来,那么,首要的一点就是解放人们的思想,彻底从
封建专制奴隶思想中解放出来,这是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重要条件。
客观地说,文革起到了这个作用,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
第三,由天下大乱到民主法治。
有破才有立,只有不断地破除人们头脑中的旧的意识形态,才有可能不断推进建
立新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文革的作用就在于破,破除束缚在人民群众头脑中千年的封建奴隶思想枷锁。
在文革中,社会表面上看去的确是天下大乱,但正是在乱中,人心思定就孕育在
其中了。
破而后有立。
立,就表现在中央这些年来不断倡导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活动。
破除旧的思想,树立新的社会主义思想,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构建人们的法治
信念。
在人们旧的思想基本破除的基础上,加上社会全体的共同努力,一个社会主义新
中国就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会有少数几次才能发生
剧烈飞跃的社会活动。经历过文革后,中国的整体基本上已经从过去的旧的思想
状态飞跃到了一个新的思想状态。也只能在这个新的思想基础上,中国才可能真
正构建成功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后人不应该太懒,不能总想着由前人完成一切建设,自己只享受成果,这是不现
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止,社会还会继续前进。当毛泽东将一种新的生命因子注入到
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躯体之后,中华民族的复兴已经不再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了
,这是世界历史的大趋势。
让我们共同为中华的新生喝彩祝福努力吧!
中国人应该有用平常心来探索文革的勇气和智慧
岁月如梭,一晃文革已过去几十年了,多少过来人也经不住时间的打磨,正在悄
悄地老去,历史总是只能不断地处于追忆中。在未来的社会里,文革对于一些人
来说可能只被当作一个符号,当然对一些人来讲可能象红学那样成为一门文革学
。红学通过一种近似日常生活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必然之路。在
未来数年内,整个世界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到了那个时候,世界的有识之
士必然要将目光投向复兴中的中国,进而探寻这复兴的秘密,那么,文革可能成
为最好的切入点。
文革是新中国发展史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在这场近乎不受任何制约的大规模
群众运动中,在席卷一切的狂潮中,“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发生了一些过火
的举动,对于一些过来人来说,往事不堪回首,他们一般采取了否定的态度,这
是可以理解的。
但历史已然只能成为追忆,那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为什么不能回归到以一颗平
常心来分析寻找隐藏在现象表面背后的内部本质呢?
文革是以“反修防修”为出发点和目标的一场群众运动,这也是一场没有历史经
验可循的运动,一切的经验的获得只能通过社会实践去寻找,这样一种大规模的
群众运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动乱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反修防修是否必要?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有了最好的答案,那就是前苏联的解体崩
溃。在这一点上,人们应该已经没有任何异议了。现在很多人想的比较多的问题
可能是,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地做好反修防修的工作。
无论分析任何历史事件都应该做到,不要脱离了事件发生的时代,所处的具体历
史环境;对于事件发生前的历史状况也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大致的了解。只有对一
定的历史条件有个基本的了解,那么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才不至于陷入主观的想象
中,否则必然脱离客观的实际情况,而难以获得对社会历史的本质认知。
为什么要发动文革这样一种形式的群众运动,文革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可能有什么
样的历史影响,这些都只能从事件发生前的社会状况,及事件发生后的社会发展
实践状况去认识。
上个世纪末的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充斥着各种矛盾的一个时期。从帝
国主义入侵中国后,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悲惨境地,随后又出现了
买办官僚资产阶级。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下艰难地求生着。
后来出现了共产党,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带领人民群众,以牺牲无数革命
先烈的代价,最终打倒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然后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改
造,从政治制度上和经济制度上基本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
革命成功了,但能否跳出历史的周期律呢?又如何跳出历史的周期律呢?这次革
命会不会象过去历次农民起义那样,最终落得个换汤不换药的结局呢?这是一个
深刻的问题。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当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当所有的对手都从制度的角度
解决之后,关键就在于如何保证这样的一个革命的领导干部层不蜕化,能始终代
表人民的利益,能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特色,能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而不
是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人民的敌人。
但毛泽东遗憾地发现,一个特权阶层正在不自觉地形成,这是中国历史沉淀下来
的官僚专制文化的无意识地发作。只要放松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这种毒素就开
始悄悄地发酵。尤其是在毛泽东发现用以前的党内整风的方式,以及后来的社会
主义教育这些活动,都已经无法阻止这种毒素蔓延时,他决定寻找一种新的方式
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是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可供参考的,于是,毛泽东再次将目
光投向了他一生矢志不渝坚信的人民群众,“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走群众路线,从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探寻解决问题的
办法。
于是,毛泽东最终决定打开盖子,赋予群众几乎无限制的权利,由群众从下到上
,全面地揭开中国社会的一切阴暗面。由于社会本身就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矛
盾,有的可能还相当的激化,所以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不可遏制地如火如荼
地彻底爆发了。
下面从三个方面就文革做一点简单的分析。
第一,这次文革只能采取群众运动这种方式展开,没有其它办法可以展开。
曾在网上看到有的人说,如果文革采取有组织有领导有制度地实施,就会好的多
,就不会那么乱了。但在这里,不得不遗憾地告诉持这种观点的人,你们的心意
是好的,但那是不符合实际的,根本就无法实施的。
文革开始的五十多天里,中央曾派出工作组领导运动,但过程是相当糟糕的,“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群众运动完全被压制住了,毛泽东后来把这几十天认为是
白色恐怖。后来不得不撤了工作组。
文革其实说白了,就是革命者这次要自我革命,革命革到自己身上来了。试问,
由被革命的人来领导革命,这样的革命还革得下去吗?
说远一点,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哪个朝代是没有法律的呢?但实际情况却是
,法律制度成了官僚们手中的玩物,他们还有一套“潜规则”呢,而法律制度不
过是他们压迫百姓的一个工具而已,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官逼民反”吗?
所以,只能采取群众运动这种方式,别无他法。
在相对和平的时期爆发大规模群众运动,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一种现象,而且
这场运动的涉及面非常广泛,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城市农村,所
以,这场运动客观上对民众的思想冲击力是巨大的,顽固地沉睡在他们头脑里几
千年的封建专制奴隶思想开始慢慢地解冻,犹如千年的冰雪开始融化。
第二,社会动乱与思想解放,哪个意义更伟大一些。
既然是全面揭开社会的阴暗面,那么就没有什么拘束,毛泽东的最高指示顶多也
只能起一个一般的指导作用,很多时候都是群众自己在实践中活动和总结经验。
而这样一来,就给人们直觉上带来这样的印象,那就是,社会由原来的稳定状态
转为了一种动乱的现象,这也可能是人们一般对文革没有特别好感的原因。
但同时,蕴藏在这种表面现象之内的却是,人们的思想正在不知不觉间,在无意
识中,慢慢地开始解放了。以前那种畏官如虎的传统思想意识不知什么时候,竟
然悄悄地从头脑中一点一点地赶跑了。
民主其实是一种社会习惯,一种尊重、平等、自由的生活状态,但对于中国这个
有着长久封建专制的国家来说,根本就缺乏民主这种意识,当然也缺乏关于民主
的教育和训练,老百姓长久以来都是生活在官威之下,不敢稍有违抗。
所以说,虽然新中国制定了宪法,赋予了人民至高无上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是
中国最高权力机关,但人民普遍并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宪法法律都是写在纸上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不会自动起作用的,要这些东西开始
发挥作用,人人都应该自觉地行动起来,只用人人努力才可能把一切变为现实。
而要让人民都自觉地行动起来,那么,首要的一点就是解放人们的思想,彻底从
封建专制奴隶思想中解放出来,这是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重要条件。
客观地说,文革起到了这个作用,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
第三,由天下大乱到民主法治。
有破才有立,只有不断地破除人们头脑中的旧的意识形态,才有可能不断推进建
立新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文革的作用就在于破,破除束缚在人民群众头脑中千年的封建奴隶思想枷锁。
在文革中,社会表面上看去的确是天下大乱,但正是在乱中,人心思定就孕育在
其中了。
破而后有立。
立,就表现在中央这些年来不断倡导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活动。
破除旧的思想,树立新的社会主义思想,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构建人们的法治
信念。
在人们旧的思想基本破除的基础上,加上社会全体的共同努力,一个社会主义新
中国就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会有少数几次才能发生
剧烈飞跃的社会活动。经历过文革后,中国的整体基本上已经从过去的旧的思想
状态飞跃到了一个新的思想状态。也只能在这个新的思想基础上,中国才可能真
正构建成功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后人不应该太懒,不能总想着由前人完成一切建设,自己只享受成果,这是不现
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止,社会还会继续前进。当毛泽东将一种新的生命因子注入到
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躯体之后,中华民族的复兴已经不再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了
,这是世界历史的大趋势。
让我们共同为中华的新生喝彩祝福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