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最多15年 十年后中国制造退出国际市场

lostseason

新手上路
注册
2005-09-10
消息
1,38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来源:《新财富》2005年11月号最新文章
中国人口网 2005-11-23 23:10:24


  当前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支持了美国以至全球的低利率。十年之后,由于老
龄化导致的劳动人口比例下降,中国没有了就业压力,便没有干预人民币汇率的
动力,外汇储备增速将会回落,由此可能在2015-2020前后引发美国的债市暴跌,
并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老龄化还可能使金本位在2030年重临。中国老龄化也将
改变全球制造业格局,十年后,廉价中国制造品将开始退出世界市场。


  欧洲用了100年的时间才实现工业化,同样的过程,在中国仅经过一代人便实
现了。欧洲经过了100年的变迁,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同样的进程,在中国也仅
经过一代人便完成了。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带来冲击
。从制造业到资金流向,中国在制造着世界的革命。从原材料需求到汇率变更,
中国的变化牵动着世界的心。当全世界都在惊呼中国世纪的到来,当国人兴高采
烈地计算何时经济可以超越美国时,人口老化的阴影已悄悄笼罩在中国社会的一
角。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人口老化来得更突然、更猛烈。对于一个
强烈依赖制造业、人均收入每年不足1000美元的人口大国,老龄化可能是一个比
工业化更难应付的挑战。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将对制造业的分布
、资金的趋势、世界储蓄率的变化以及各国移民政策,带来重大且目前尚且难以
量化的影响。而且,中国的老龄化时间基本上与以欧洲、日本为首的发达地区的
老龄化进程相重合,更加大了这一难题的复杂性。

  “人口红利”最**持15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人口已剧增7.5亿。急降的新生儿死亡
率和大幅上扬的平均寿命,将中国人口拉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峰。由于营养、
卫生和医疗保健上的改善,中国人平均寿命预期由1949年的41岁上升至2000年的
70岁,名列低收入国家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高达5.8%的出生率,制造了共和国自己的婴儿潮。人们
谈及中国今天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时,多与改革和开放相联系,其实,“人口
红利”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婴儿潮下,大量廉价、有纪律的劳工投入社会
,投入建设。这批人进入生育期、储蓄期,拉动了国内需求,同时制造出43%的高
储蓄率。高储蓄率带动高投资,中国的工业化从轻工业蔓延到电子业,近年更进
入重化工业。相对年轻的社会下,每一个老人的背后,有6名多劳动人口支持供养
着,社会负担不重,资金更多地投入生产性支出。


  然而,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维持10年,最多15年。人口出生高峰已在上
世纪70年代出现,之后的人口增长基本上靠惯性和延长寿命来取得。根据美国战
略及国际研究中心(CSIS)测算,中国的劳动人口大约在2015年达到高峰,而总人
口高峰在2029年前后出现。国内学者在预测高峰的时间上,与此略有不同,但大
方向是一致的―“人口红利”已接近尾声,接下来的是社会老龄化。


  上世纪70年代,中国老年人占社会总人口的7%,是美国当时的一半,今天则
上升至12%,是美国的2/3(图2)。到2040年,老龄人口预计占中国总人口的28%,
大大超过美国。中国每一个60岁以上老人的抚养,上世纪70年代有8个劳动人口在
支持,今天有6个劳动人口支持,到2040年只有2个劳动人口支持(图3)。中国育龄
妇女的生育率由1970年代的5.8,跌至今天的1.7左右(个别大城市更低至1.2)。

  “中国制造”模式十年后难以为继


  中国人口老化对自身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其中最重要的
是对制造业的冲击。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十几年的崛起,对整个行业进行了重新定
义,制造业版图出现了再分割,全球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也因此改变。

毫无疑问,拉动中国制造业的第一要素是人力资源。源源不断、廉价高效的民工
,是“中国制造”的法宝。中国制造业工人工资是马来西亚工人的1/4,而马来西
亚工人工资是日本工人的1/10。中国工人工资是墨西哥工人的1/4,而墨西哥工人
工资是美国工人的1/10。印度尼西亚、印度的工人工资低过中国,但是当地严苛
的劳工法以及落后的基础设施拖累了制造业的发展。


  去年夏天开始在华南、华东一带出现的“民工荒”,为中国似乎取之不尽的
廉价劳动力敲响了警钟。笔者认为,中国暂时还不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民
工荒”更多的是将过去10年民工收入的零增长,进行一次过补偿。只要工资有所
增加,民工还是请得到的。今后几年,中国政府的忧虑,仍是为民工找工作,而
不是为没有人打工发愁。但是一个新趋势已经形成。中国的劳动力年增长已从上
世纪80年代的2.2%,降到今天的1%。而5年之后则几乎接近零增长。

在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新增劳动力中每3人中便有一个来自中国,这是打造制造
业王国的人力资源基础。到下一个十年,全世界新增劳动力中每12人中才有一个
来自中国(表1)。换言之,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模式,十年以后便难以为继。中国要
想维持制造业的荣光,要么加大资本投入,要么提高科技含量,总之人均生产力
必须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对于全世界的消费者来讲,“中国制造”的价廉物美,可能还有十年保鲜期
。之后,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上升,可能加上自有品牌的诞生,中国产品的价格
会逐步上升。这种趋势在日本、韩国的发展周期中也曾出现过,不过它们的产品
供应种类要远少过今天的中国。


  当中国越上一级世界产品链的台阶后,会不会有国家可以接替中国成为下一
个“世界加工厂”?南亚次大陆(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是最有可能的一个,
不过当地的电力、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有相当的差距。至于拉美、中东甚至非
洲,那里的工资并不便宜,而且工作态度很成问题。笔者倾向于相信,中国之后
再无中国式(割喉减价式)价廉物美,而代之以较贵的替代品。这对全球消费者来
说,绝对是一大损失。

  未来中国外汇储备增速回落可望结束全球低利率时代


  中国的老龄化还可能导致全球性低利率时代的终结。全球共计100兆亿美元的
财富中,一半在美国,剩下的主要在欧洲和日本。欧洲的退休基金和日本的企业
资金一直是全球资本流动的主力,也是过去填补美国财政、贸易赤字的主要来源
。但是,近几年欧洲资金流入美国的速度明显放缓,而亚洲央行因干预汇市、稳
定本国汇率而积下大量外汇储备。因此,亚洲外汇储备成为国际资金中的新贵,
其一举一动尤其引人注目。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近来成为亚洲货币的一项指标,也成为国际热钱冲击的
对象。自2003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暴增4890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总储备的4.6倍
。预计中国会在明年初超过日本成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
时,总外汇储备预计超过1.1万亿美元。如果中国的人民币不动或小动,出于出口
竞争的考虑,亚洲其他货币中没有哪家敢大幅升值,因此其外汇储备也会跟着暴
涨。估计亚洲总外汇储备在2010年时超过4万亿美元。


  央行手上控制如此多的外汇储备,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与传统意义上的投
资者不同,央行的任务不在于投资赚钱,而是维持汇率稳定、制造就业机会、促
进经济发展。虽然在投资组合上可以作些微调整,但是总体而言央行投资取决于
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而不是对风险、投资回报的判断。这就解释了亚洲央行为什
么一窝蜂地投资美元资产。在过去两年,美联储将短期政策利率由1%加至3.75%,
可是长期国债利率几乎没有上升,其背后便是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央行不停的购买
。可以说,中国外汇储备支持了美国以至全球的低利率。


  亚洲外汇储备的急涨,不可能是无限期的,要么美国政府对目前的双赤字政
策作一个根本的纠正,要么继续拖下去,直至亚洲不再支持这场游戏。中国的人
口老龄化很可能是这场游戏的终结者。今天中国为了就业和出口,不惜代价地维
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但是十年之后,中国劳动人口比例开始下降,国内服务
业的发展还可能令劳动力短缺提前。没有了就业压力,中国便没有干预人民币汇
率的动力;如果人民币完全自由浮动,亚洲其他国家也不必像今天这样干预汇率。
亚洲外汇储备增速回落,支持美国债市的回流资金自然变少,届时美国债市利率
可能急涨,甚至出现金融危机。


  老龄化还可能导致金本位重临。纵观世界各国,没有一国为即将来临的老龄
社会作出充分的财政拨备,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普遍不足。1995年时,10.5%的美
国人口为银发族,2030年时17%为银发族。1995年时日本有11.5%的人口为银发族
,2030年时23.1%为银发族。1995年时意大利有19.7%的人为银发族,此比例至2030年
将升到33.3%。

在发达国家,超高龄人口(80岁以上)更会较1995年上涨8倍。这部分人在医疗费用
、人手看护上的需求肯定远大过其他年龄段。1995年时,退休福利占发达国家GDP的
7.9%,健康保险占GDP的6.3%,2030年时,两项福利会分别占GDP的12.1%和11.6%(图
4)。换言之,发达国家GDP产出中的1/4,会被老龄社会消耗掉,产生不出任何再
生产效益。今天退休年金消耗发达国家0.2%的总储蓄,2030年时,它耗用7.4%的
总储蓄,2040年时更高达12.1%(图5)。


  如此沉重的老龄负担,是任何一个社会也承受不起的。由于劳动人口骤减,
通过加税(目前税负已经很高)来筹措资金也不是一个办法。然而老年人届时会成
为一个强大的利益团体。如果今天都无法推出削减社会福利法案,相信20年后在
一个老龄选民势力益强的社会中,通过的机会更小。笔者相信,到时各国政府惟
有通过货币扩张,即印钞票来应付日益膨胀的福利开支。这样做势必破坏政府信
用,导致通货膨胀和高利率。


  基于上面的分析,笔者大胆预言:十年后廉价中国制造品开始退出世界市场;2015-2020前
后,美国债市暴跌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金本位在2030年重临;十几年后,各国放
宽移民限制,年轻人成为争夺的资源。这些并不意味着世界的末日,不过那个世
界和今天的大不相同。
 
这个作者逻辑多少不大清楚
照他的逻辑,一切东西都是没有发展园地踏步的
 
同意

最初由 cucapila 发布
这个作者逻辑多少不大清楚
照他的逻辑,一切东西都是没有发展园地踏步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