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游觅红尘的精灵 发布
渥太华两个留学生被枪杀案在整个华人社会掀起了滔天大浪。震惊者有之,哀痛者有之,惋惜者有之,反躬自省者有之;冷漠者有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为杀人犯击节叫好者更有之。
网上也是各种文章连篇累牍,各种观点争论不休。有对逝者的追思、对生命的痛惜;有对原因的探究、对事件的反省;有对死者生活的不屑、对所谓“留学垃圾” 的痛恶;也有人将死因归于其父母,养而不教终将自食其果;更有人将对国内贪渎的痛恨转移到这两个无辜的生命体上,拍手称快甚至高叫着要向杀人者致敬……
我的心沉重着,每读一篇有关文章就加重了这份沉重。这是怎么了?我们的华人社会怎么了?为何这在加拿大本是普通的一件刑事案会在我们中间引发如此的风浪?这件命案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什么在牵动着我们中国人的神经,又是什么让我们中的一些人充满仇恨而对生命又缺少最基本的尊重呢?
一、养不教、父之过
国人对下一代的培养不可谓不重视。为了子女的成材,父母可以牺牲一切,倾其所能给子女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但这种重视仅限于子女学业上的培养,对子女的个人能力及道德操行上的关注却远远不够。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的孩子娇气而傲慢、自私而懦弱,缺乏对生活的理解,确少对他人的爱和尊敬,更确少独立自主的能力。再就是对子女生活上无节制的纵容,更是助长了子女的骄奢淫逸。一般家庭的孩子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是权贵或富家子第了。中国教育的失败主要是育人的失败,我们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知识人才,同时,我们也造就无数生活上的白痴。
我曾经租住的一家公寓的管理人杰克是一英军退伍老兵,年近七十依然精壮能干。我们聊天时他曾给我讲他们老板教育孩子的事。他们老板是多伦多一家大房地产公司RE/MAX的东主,家产无数,光是在摩斯考克度假区的一栋别墅就价值$500万。可他从不给孩子零花钱,两个儿子所有的零用钱都是自己劳动挣来的。直到现在,两人已是公司高层,每到公寓检查工作时,只要看到杰克正忙于维修,总是二话不说,脱下西服就干。
我的另一朋友拉瑞曾为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退休后又受聘于另一家公司,收入应也不菲。他的两个读大学的孩子都是自己贷款读书,平时的生活费也是自己打工挣的。而他只是帮助他们在银行里各开一个CreditLine而已。
这种例子在我们身边俯拾即是。看看周围,看看西人对子女教育的方式,不是应该好好反省我们那些中国式的教育方法吗?!
再回头看看这两个不幸的孩子。那个太郎在家时有五个保姆伺候,出国后什么都不会做,超市找不到,还要打电话给国内的妈妈,自己出去租了房子,不会做饭竟然饿了自己两天,最后还是哭着被老师接到家中……。那个林海也是一种阔少做派,在国内时就自己出钱给学校办网站,出国后开奔驰跑车、下馆子动辄化五、六百元……
这责任在太郎和林海吗?不,是他们的父母把他们宠坏了,把他们培养成一朵温室里的花朵,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失败者。国内优越的生活让他们养成了张狂的性格,骄横的举止和脆弱的心理。当父母为了满足自己望子成龙的愿望而将他们抛向远方时,可又曾想到这些个孩子所面对的困难吗?出身富裕之家并不是这些孩子的错,没有培养他们能顶风傲雪、独立生存、贫贱不屈、富贵不淫的人格却是父母的错。这也很好地提醒我们自己,我们对待子女的教育又是否更完善呢?
那么社会就没有责任吗?对年轻一代的培养,社会又尽了多少责任,我们的教育机构又做了什么?随着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道德的沦丧已是不争之实。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已严重腐蚀了教师队伍,高尚早已远离了教育这块本来的净土。在一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在一个充满物欲和私利的社会,在一个一切向钱看的学校环境里,孩子们的心灵又怎能会洁净。
比较许多其他年青人,太郎和林海并不是多么不肖。他们张狂但不失单纯,生活挥霍但尚有进取心,为人义气也乐于助人;他们不适应出国的生活,但还是坚强地学着并改变着自己。
太郎在他的博客中写到:“什么是成长?对我来说,也许需要经过一段很长很坎坷的道路,又或许是走过这段路的一个过程。一直以来被宠大的我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总有一种优越感,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无所畏惧,总觉得一切都会顺心如意。跌倒,便是对年少轻狂的我的惩罚。每人都会有平生的第一次跌倒,而搀扶我们起身,帮我们拍掉身上的尘土,拭去脸颊泪水的便是我们的父母。当我们渐渐长大了,再次跌倒时,将我们搀起的是朋友……”
这次他们真的跌倒了,令人痛心的是,从此却再也不会有人能把他们搀起。
二、该不该送孩子出国
我们都曾是出国热的积极参与者,出国好与不好本是各自不同的体验。在移民潮尚未退去的今天,小留学生浪涛已然海啸般轰然而至。由于小留学生年幼,生存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与移民相比都有很大差距,由此而来的围绕着小留学生的社会问题则渐渐地显现。近年来有关小留学生的刑事案多不胜数,五湖学院顾伦案,唐文峰被杀案,张东岳绑架被杀案,尚葵案,陶琳案……及这次的卡拉OK枪杀案。太多的腥风血雨让我们对小留学生出国的对否充满了疑虑。
我本人是不赞成太早将孩子送出来的。在孩子心智还不健全,生活能力还不能适应单独的国外生活时,就把他们贸然送出来,并不是明智之举。全新的环境,太多的困难,对家庭和朋友的思念,对未来的不可知;语言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对于许多小留学生还有金钱上的压力……太多的东西同时压向一颗幼稚的心灵,真的会把它压垮。
在这些重压下,有许多人挺过来了,完成了学业,成就了事业,完成了父母的心愿。然而,他(她)们心灵中已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在我周围我的确见过很多这样的年青人,我为他(她)们骄傲。也有不少人放弃了,或在学校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求上进;或不再读书,找一粗工过上得过且过的日子。而这些小留学生却不会把他们的现状告诉父母,家里还以为他们依然寒窗苦读。
这样的孩子,我就曾雇过两个。能出来打工的,都是些家境不太富裕的,愿意吃苦耐劳我认为还是有救。尽管他们不能满足父母的望子成龙的愿望,但在国外还是可以生存下来的。而令人心痛的是一些年青人堕落了,经不起诱惑走上了犯罪亦或令人唾弃的的邪路。
其实,小留学生不是中国独有,加拿大有来自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小留学生,但为什么很多问题只是独存于中国小留学生之间哪?中国人爱好赶时髦,送子出国不可不为其中最大的时髦。这虽是古老的望子成龙的习俗在作祟,但更有光宗耀祖和炫耀邻里的虚荣。因此,有能力的和没能力的,有条件的和没条件的家庭都忙于把可教和不可教的子女一窝蜂似的赶往国外。
鱼龙混杂,这是中国小留学生与别国小留学生的最大区别。其中,最为不肖的是那些“留学阔少”,将国内的奢靡之风带到国外。使得生活上的攀比,享乐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带坏了学风和纲纪。
我不是一杆子打死所有的有钱人子弟,有很多有钱人家的子女十分谦虚,生活俭朴而且学习努力,事业有成。这里的“留学阔少”是指那些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奢侈铺张,作风上骄横张狂之流。
这批人人数或许不多,但影响却十分恶劣。对这批人的憎恶和仇富无关,即便是你家庭财产来源光明正大,依然没有给你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的权力。这种赶留学时髦的潮流短时间内不会有平复的迹象。我们应该检讨的是,面对留学大潮,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及应对?
我们的舆论要多报导正反两方面的消息而正确引导国内的民众。我们的政府应加强留学的管理工作,严防欺诈并作出正确指导。我们的驻外机构应更加关心小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他们困难时伸出援手,而不是待他们死后再去辨认身份。我们国外的华人社区应该组织起来向小留学生们提供帮助,尽我们的力量去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
另外,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有一条,那就是应知会国内的家长们,让他们了解国外的生活水准及消费水平,让他们管好子女的花销。亡羊补牢,或许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还不太晚。如果真如此,也算枪击案带给我们的一些正面影响。
三、和谐与不和谐
两个无辜的中国青年被恶棍开枪打死,这本是再明白不过的事。不管此事出在哪个族裔反应只能会是一个──痛惜死者,谴责凶手。而此事在号称有几千年文明、最具同情心和包容性的华人中却引来如此的不和谐的反响。是什么样的仇恨心理才能让有些国人如此切齿,而恨不得鞭尸才能承一时之块呢?不能不令人深思。
当中国国家领导人大力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时候,足以证明我们的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严重不可调谐的地步。社会伦理道德的沦落,贫富差距的加大,富人的为富不仁,官场的腐败,执法部门的贪渎,这一切都加剧着社会矛盾。这种矛盾已使平民中的不满情绪慢慢向仇恨转化。
人们憎恨贪官,概因贪官是中国一切万恶之源。人们仇视富人,又因大多的暴富都或多或少与贪渎有千丝万缕的说不清的联系。更不要说中国富人的无德,不懂得回报社会了。
此次枪击案后,国内和国外那些叫好者的发泄,正是这尖锐矛盾的直接体现。我每一次回国,都增多一分忧虑。中国的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不可协调、非重大改变不能解决的时候了。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第一步应该是体制改革。
还是把解决社会矛盾的难题留给大人物们,我们更应关注于自身修养的建设。如何能以平常心看待世事,如何能以爱心关怀世人?多一点平常心就会少一些嫉恨,多一点爱心就会少一分仇恨,那么世界不是更美好吗?!
安息吧,年青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