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

自在随缘

学海无崖
VIP
注册
2006-01-23
消息
9,188
荣誉分数
1,771
声望点数
0
简单的说,‘因果报应’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一)杀生:会得多病、残疾、短命、多祸殃、骨肉分离等果报。(将人或动物直接或间接加以杀害,属于杀生恶行;若加以刑打、虐待、伤害,则属类似于杀生的恶行,得类似果报。)



(二)偷盗:贫穷;或财产与他人共有,无法自由支配。(凡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财物,未经同意擅自取用或侵占即是偷盗。)



(三)邪淫:配偶不善良、不忠贞,或妻子受人拐骗奸淫、得不到满意的眷属。(乱搞男女关系以及从事与色情有关的行业都属邪淫恶行。)



(四)妄语:得到受人诽谤、欺骗之果报。(说谎、作伪证、不守信都犯妄语罪。)



(五)绮语:说的话别人不信任、不接受,说话不清。(说黄色邪淫的话,使人想入非非,谓之绮语。)



(六)两舌:眷属背离,亲族弊恶。(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即是两舌。)



(七)恶口:常受人恶声相向、多诉讼纷诤。(用凶暴或恶毒的话骂人即恶口。)



(八)贪欲:心不知足、多欲无厌。(贪求财色名利各种享受,迷恋不舍,谓之贪。)



(九)嗔恚:常受人说长论短,常受人扰而烦恼,或被陷害。(稍不如意就生气怨恨即是嗔恚。)



(十)痴:生在充满邪见的家庭、生在偏僻缺乏佛法与文明的地方,心谄曲、好奉承巴结、使诡计。(痴是指邪见、不信因果。)
 
one story (copy):
一个邻居,平常为人非常刻薄,欺贫重富,十分势利。目前这一家已经娶了两个媳妇,一个由于家境较为富有,妆奁(俗称嫁妆)甚丰,因此就赢得公公和婆婆的欢心,娘家的亲人来访时,也就得到殷勤的接待,另外一个媳妇,由于家境较差,妆奁也较少,因此也就招致婆家的不满。而且平常不管如何的孝敬公婆,不管如何卖力的工作(在家替人加工),仍然经常遭受他们的白眼和挑剔,因此许多邻居都纷纷替其媳妇打抱不平。有一次这一媳妇因为操劳过度,身体不舒服,无法支持,可是狠心的婆婆仍然不断逼她继续工作,使她几乎累倒。她娘家母亲知道此事之后随即赶来向其婆婆求情,以便让她休息一段时间,待体力恢复后再行工作,可是这位婆婆却有意加以作对,坚持不肯答应,而且狗眼见人低,不断揶揄对方的家境和经济,这位母亲听了之后,由于实在无法忍受,因此就与对方发生激烈的争吵,后来在离去之前就忿忿向这一对刻薄的‘亲’家说了一句诅咒的话:‘像你们这种人将来一定不会好下场!’没想到事情竟那么凑巧,事后不到两个月,这一对欺贫重富的夫妇竟然不幸应验了这一句话!他们两人共乘一辆机车在嘉义市一个十字路口,突然被一辆大卡车撞倒,男的受伤较轻,女的竟当场被辗得肚破肠流,血流满地,惨不忍睹,而且在救护车尚未送到医院之前便一命归阴。这件事发生后,许多村人都不禁感叹再三,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为恶者必有恶报。这种惨痛的教训实在令人警惕!
 
正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阿弥陀佛
 
another story(copy):
‘行善最乐’与‘得道多助’乃是一种明显而难以否认的事实,过去传说有一个王子,虽然住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中,每天过著锦衣玉食,仆从如云的生活,享尽人间一切的荣华富贵,然而始终抑郁寡欢、闷闷不乐。有一天便请教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哲学家便告诉他:‘这个很简单,只要日行一善,每天做一件慈善的事就可以了。’王子听后虽然半信半疑,可是仍然依然照他的话去做,没想到不久便发现,凡是被他帮助和关怀过的人,都无不对他表示发自内心最为真诚的谢意,与过去表面虚伪的奉承全然大异其趣,因此也就感到十分的愉快。一年之后,王子便向这位哲学家说:‘你的话一点都不错,唯有诚心助人才能赢得一个人真正的尊敬和感激,也唯有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快乐。’



许多经常布施的人,有时虽然并不企求获得什么回报,然而却大都毫不例外的觉得,每次行善之后心情总是显得比较愉快,这种精神上的轻松愉快,事实上便可说是一种极好的回报。一个人如果能够经常保持这种愉快的心情,身体自然容易变得更健康,病痛与苦恼的机会也就相对的大为减少。反之,一个为非作歹,有愧良心的人,由于经常感到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结果自然也就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和意外的产生。最近有些科学实验也证明这种现象的真实性,美国‘国民星期杂志’曾经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题目是‘不快的心情造成了毒素’。内容主要如下:‘在华盛顿心理实验室近来所作的实验中,显示了我们人类的恶念,能引起生理上产生化学的变化,而使一种毒素注入血液之中。一个人在心理正常的状态下如果向一个冰杯内部吐气,则其所凝集的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物体,然而一旦处在怨恨、暴怒、惊怖和妒忌的心情下,则所凝集的物体便显出不同的颜色,倘若加以化学的分析,则大都可以证明这些物质含有致命的毒素。由妒忌所生的凝集物,往往可在数分钟内毒毙一头豚鼠,如果发自内心深刻的怨恨达一小时之久者,则可毒毙数十人。因此,一个母亲在生气时如给婴儿喂乳,则婴儿往往会下痢,这时呼出之气如让婴儿吸入则婴儿便容易发高烧。此外,科学还指示我们忧虑有害人类的健康,反之,快乐的情感,却能产生有益人体的化学物质,藉以刺激细胞,生长精力。’此外,美国食物检验局的威力博士也曾经表示:‘惊吓和恐怖,能使身上某种液质变成毒素,渗入器官,以致身体组织崩解,而发生疾病。反之,人逢喜事精神爽,凡是愉快的心情,纯洁的信念,却能使这种液质澄清洁净,使生理产生变化,而得到健康快乐。如果要问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作用,则属于明日的科学,目前还是一个无法了解的神秘现象,但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参阅人乘佛教出版社:素食与健康。页卅六至卅七)。由此可见长期行善可以得到健康和快乐,乃是一件无可否认的事实。此外,笔者还进一步发现,一个喜欢行善的人,由于经常心存善念,因此在外貌上也大都显得慈眉善眼,贻切慈祥,和蔼可亲,因此不啻是菩萨的化身。与其交谈,往往有如春晖普照,感到无比的温馨,不仅令人喜欢亲近,而且也常常令人产生由衷的敬佩。由于他们平常广结人缘,有口皆碑,因此一旦有事,无疑的大都能够左右逢源,甚至逢凶化吉,结果也就往往能够成就更大或更多的事业,所谓‘得道多助’,‘吉人天相’,事实上也是有相当的根据。本书前面所列的一些实例,便可说是最好的证明。
 
最初由 自在随缘 发布
one story (copy):
一个邻居,平常为人非常刻薄,欺贫重富,十分势利。目前这一家已经娶了两个媳妇,一个由于家境较为富有,妆奁(俗称嫁妆)甚丰,因此就赢得公公和婆婆的欢心,娘家的亲人来访时,也就得到殷勤的接待,另外一个媳妇,由于家境较差,妆奁也较少,因此也就招致婆家的不满。而且平常不管如何的孝敬公婆,不管如何卖力的工作(在家替人加工),仍然经常遭受他们的白眼和挑剔,因此许多邻居都纷纷替其媳妇打抱不平。有一次这一媳妇因为操劳过度,身体不舒服,无法支持,可是狠心的婆婆仍然不断逼她继续工作,使她几乎累倒。她娘家母亲知道此事之后随即赶来向其婆婆求情,以便让她休息一段时间,待体力恢复后再行工作,可是这位婆婆却有意加以作对,坚持不肯答应,而且狗眼见人低,不断揶揄对方的家境和经济,这位母亲听了之后,由于实在无法忍受,因此就与对方发生激烈的争吵,后来在离去之前就忿忿向这一对刻薄的‘亲’家说了一句诅咒的话:‘像你们这种人将来一定不会好下场!’没想到事情竟那么凑巧,事后不到两个月,这一对欺贫重富的夫妇竟然不幸应验了这一句话!他们两人共乘一辆机车在嘉义市一个十字路口,突然被一辆大卡车撞倒,男的受伤较轻,女的竟当场被辗得肚破肠流,血流满地,惨不忍睹,而且在救护车尚未送到医院之前便一命归阴。这件事发生后,许多村人都不禁感叹再三,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为恶者必有恶报。这种惨痛的教训实在令人警惕!
死亡之座呀
 
story 3(copy):
一件令笔者深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好心必有好报’的实际例证,便是笔者有一位近亲,自从出嫁之后便相夫教子,克勤克俭,虔诚拜佛,尤其是乐善好施,经常暗中长期拿白米接济无法维生的贫民、寡妇或老人,而且数十年如一日,因此博得邻居一致的称赞,她的先生是一位小学老师,后来升为校长,她本身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然而所生的子女一共六人,却个个都考上著名的大学,老大在国立清华大学数学研究所毕业后,便顺利申请到助教奖学金前往美国普渡大学深造,去年初已经拿到统计学的哲学博士,另外三个男孩也都先后分别考上著名大学的医学系、牙医系和药学系,真是一门四杰,成就非凡。有一次一位笔者故乡的小学老师(姓高)曾经告诉笔者,这位校长的大儿子在小学念书时是他教过的学生,依其过去的经验,这孩子要考上当地的省立中学(斗六中学)根本就没有希望,事实上依其当时的程度,也只能投考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可是没想到他进入就读一家私立初中之后,竟然能够脱胎换骨,考上中部最著名的台中一中,实在令人不敢相信竟然会有如此的变化,他后来不但能够上大学、研究所,而且还能得到奖学金出国,拿到博士学位,实在连作梦都无法想像。为什么一个小时候看来十分平庸的孩子,后来竟然会逐渐的变成优秀,终于获得人人称羡的最高学位,这是什么原因呢?想起来这件事真是奇妙,值得一般人的深思体会或借镜。据说现在新任考试院副院长林金生先生(前任交通部长)一家七个兄弟,居然有六个都是博士,一个当了部长和副院长,几乎可谓一门七杰,世所罕见。林家所以有如此杰出的后进,据许多新港当地人士说,主要是应该归功于其祖父毕生致力慈善工作的结果。据说当时每要过年之前,林家祖父便大量发放白米,救济当地众多的贫民,直到家中仅剩两斗白米为止,因此被公认为是当地万家生佛的大善士。林家祖先能够种下大善因,后来便自然能够收到最为丰硕的果报。
 
example: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因便得什么果,这种因果报应的道理,不仅佛教加以强调,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不朽名著‘理想国’一书中更有类似的主张,‘凡人在世有一罪者,在死后当受十倍的惩罚,’‘凡人在世公道而勇敢者,在死后每一项亦受十倍之报酬。(见理想国中‘生活的报酬’一章)。十七世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非常排斥迷信,却也坚决相信善恶的因果报应,‘一个赏罚分明的上帝是必需的......如果大家都不信神,这个社会还能维持得住吗?’‘要建立一个风气良好的社会,应当是需要宗教的。’(见威尔杜兰著:西洋哲学史话)。大科学家牛顿曾说:‘有限的知识容量常使戎们远离上帝,增加知识的容量后又常使我们回到上帝的身边。’爱因斯坦年轻时并不相信神,但年长后却愈来愈相信上帝的存在。有一次他表示:‘我深信现今时尚以科学理论来解释人类生命的所谓公理,则不单只是完全的错误,而且这种看法应该受到指谪。’这位伟大的学者在临终时说出了他毕生体验的结论:‘宇宙是神秘的,上帝是存在的。’美国盖洛普曾经调查研究三个世纪以来最著名的三百位科学家,结果发现他们之中百分之九十二竟然都出人意外的相信上帝的存在!美国历任的大总统也几乎都是虔诚的上帝的信徒,他们在宣誓就职典礼时都要左手拿圣经,右手举起向上帝宣誓,并祈求上帝赐福他们的国家和人民。他们都一致认为神或上帝不仅是慈悲和博爱的化身,同时也具备赏善罚恶的无上权能,因为唯有如此才能维持宇宙间正义与公理的存在。提倡进化论的达尔文在七十三岁去世前曾经说:‘我观察这个世界尤其是人类的特质,我不赞成“世界是任由无目的的力量来支配”这种武断的看法,事实上,这个世界,不论是善或恶,必然有一个无所不在,巨细靡遗,遍及宇宙的定则存在其间。’(见梁实秋编:世界名人伟人传记,名人出版社)。由此可见相信因果报应的法则并非只限于无知无识的下层阶级,相反的,具备最高知识,彻悟自然与人生真象的哲学家、宗教家、科学家、政治家,以及许多伟大的智慧者都一致公认并深信不疑,因此因果的现象绝非愚夫愚妇的‘迷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