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六十,七十,及八十年代初的朋友们

Oh, 扁食, 在山西是蒸饺...
 
馄饨挑子,北京也有的。上初中的时候,和几个同学每周一次去一个离家挺远的医院,治近视眼。每周都盼望这一天,就为了和那两个好朋友一起去吃馄饨挑子上的,现包现煮的馄饨。初冬的傍晚,三个女孩子在昏黄的路灯下津津有味的吃馄饨,这种感觉再也找不到了。
 
最初由 Jingle 发布
初冬的傍晚,三个女孩子在昏黄的路灯下津津有味的吃馄饨,这种感觉再也找不到了。

Jingle美眉你不要这么念旧啊, 念得俺都馋了, 想起当年在昏黄的路灯下津津有味地吃羊肉串儿, 一直吃到兜里所有的钱都花光... 还有, 学院路那个旮旯里有一家很小的店做棒极了的四川凉面, 配各种更加超级棒的泡菜... 还有还有, 北京的酸奶, 傻大傻大的罐儿, 酸酸的, 好吃死了呦! ... ...

想家啦... ... :crying:
 
谢谢老幺, 怎么会忘记蔡幸娟呢.

星星知我心, 泪弹型的电视剧, 小朋友的表演很感人,可就是同期录音, 噪音很恼人, 终于没看到底.
水云间, 最烦马景涛扯脖子喊式的过火表演,超级喜欢陈德容,当时的梦中情人哪. :)
 
最初由 开喜 发布


Jingle美眉你不要这么念旧啊, 念得俺都馋了, 想起当年在昏黄的路灯下津津有味地吃羊肉串儿, 一直吃到兜里所有的钱都花光... 还有, 学院路那个旮旯里有一家很小的店做棒极了的四川凉面, 配各种更加超级棒的泡菜... 还有还有, 北京的酸奶, 傻大傻大的罐儿, 酸酸的, 好吃死了呦! ... ...

想家啦... ... :crying:

哈哈, 最后都还是回到吃上来.

还怀念北京的糯玉米, 冰糖葫芦, 卤煮, 褡裢, 煎饼果子...
 
最初由 开喜 发布

...北京的酸奶, 傻大傻大的罐儿, 酸酸的, 好吃死了呦! ... ...

想家啦... ... :crying:

你要不提, 我都忘了. 那大罐酸奶, 我特爱吃, 现在想起那酸奶, 只能是口水直往肚子里咽的. 每周末去大姨家, 都会在前门那买一罐吃, 第一次就喜欢上了那大罐子, 吃完后用那可爱的罐子当花瓶. 那"花瓶" -- 不是很白的陶瓷, 大大的肚子, 看着特朴实, 特可爱, 插上?来的鲜花, 别提心里多喜欢了. 冬天没有花, 就摆在那里看罐子 ...... 觉得什么花瓶都没它可爱 ......
 
最初由 Jingle 发布
...在昏黄的路灯下津津有味的吃馄饨,这种感觉再也找不到了。

最初由 xiaomage 发布

哈哈, 最后都还是回到吃上来.

还怀念北京的糯玉米, 冰糖葫芦, 卤煮, 褡裢, 煎饼果子...

:blowzy:, 还有毛蛋! 没有女同学敢吃的, 我挺喜欢吃的:blowzy:

只要说到吃, 我什么感觉都能找回来:blowzy: , 就是在这里什么都吃不着了:rolleyes: , :blowzy:
 
最初由 开喜 发布


Jingle美眉你不要这么念旧啊, 念得俺都馋了, 想起当年在昏黄的路灯下津津有味地吃羊肉串儿, 一直吃到兜里所有的钱都花光... 还有, 学院路那个旮旯里有一家很小的店做棒极了的四川凉面, 配各种更加超级棒的泡菜... 还有还有, 北京的酸奶, 傻大傻大的罐儿, 酸酸的, 好吃死了呦! ... ...

想家啦... ... :crying:

hmm, 那个旮旯说的是八门儿么? 那里有个四川老太太开的四川凉面馆儿,两毛五一份儿. 上中学的时候放学回家经常去马路斜对过的新华书店买书,然后就推着自行车过来买一份儿凉面, 就那么站在门口吃. 各种泡菜中最馋人的是虎皮尖椒,吃到后来辣得舌头都失去知觉. 小店后来翻修了,有了门脸儿和店面,不过仍然没进去坐下吃过面. 只是时常去伍富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会顺路叫一盒带回家.
 
最初由 快乐的天蝎 发布


你要不提, 我都忘了. 那大罐酸奶, 我特爱吃, 现在想起那酸奶, 只能是口水直往肚子里咽的. 每周末去大姨家, 都会在前门那买一罐吃, 第一次就喜欢上了那大罐子, 吃完后用那可爱的罐子当花瓶. 那"花瓶" -- 不是很白的陶瓷, 大大的肚子, 看着特朴实, 特可爱, 插上?来的鲜花, 别提心里多喜欢了. 冬天没有花, 就摆在那里看罐子 ...... 觉得什么花瓶都没它可爱 ......

提起大罐酸奶,记忆中总和槐花联系在一起. 是那种疯玩儿了一天后倦倦地靠在树干上,报一罐酸奶慢慢地吮吸, 身边槐花雨静静飘落.....
 
最初由 逆水行舟 发布


提起大罐酸奶,记忆中总和槐花联系在一起. 是那种疯玩儿了一天后倦倦地靠在树干上,报一罐酸奶慢慢地吮吸, 身边槐花雨静静飘落.....
:cool: 诗情画意啊!:)
 
听说把这边的plain yogurt加糖,然后搅散了,和大肚子瓷瓶儿酸奶味道很像,不过没试过呢。:blowzy:
 
北京酸奶 (作者: 陈燕妮)

从小,北京酸奶这种饮品就是我饮生活中的最佳,多少年后对它粗糙而且特异之酸的狂热仍不能稍减。
  在海外多年最多想起的就是亲朋和它。
  北京的酸奶一向是用那种粗瓷大瓶装的,每瓶都装得半满不满,面上的盖纸简简单单地用一根细小粗糙的猴皮筋草草一绑,就算是一件成熟的商品可以出手了。早年间家境不宽裕,父母的经济能力只能给我和我哥哥合订一瓶酸奶,因此,我和他在更事前后的多少年里,我们每天总是两人共享一瓶这种粗瓷大瓶奢侈的。亏得我哥哥在性情中对我有着无边无涯的宽厚,我也就总能在奢侈中以小卖老地多吃多占。
  不然,因为这一儿时粗瓷大瓶积累出的缝隙倒真可能伤了日后的感情。后来我们干脆就此分饮,我喝每周一三五的,他喝每周二四六的。
  家里不是北方人,十几岁之前有关家中饮食的记忆竟全是母亲对每月粮票中米票过少面票过多的抱怨和每周一三五的这一大瓶。
  纽约可以叫做酸奶的是一种叫做“YOGHURT”的东西,这种东西被放在做工精致的小塑料盒中,上面盖上美伦美奂的小盖,内中浆液的颜色历历可见。这种“YOGHURT”花样繁多,既有单纯一种口味的,也有各种口味混杂的。比如说,既有草莓的也有菠萝的,还有草莓加菠萝的。纽约的这种货色味道和北京相比就像二者的包装一样背道而驰,纽约货口感细腻而甜恬,放人口中相当平和舒适。第一次在陌生的异国超级市场买到这种“酸奶”,急不可耐地才一入口,面对劈头盖脸而来的甜腻,我竟失望得泪流满面。
  美国的苹果也是相当具有可看性的,尤其是那种红皮苹果,皮儿红得几近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这种苹果给人的往往也是一个骗局,其内中品质甚至完全不如北京小摊上要处理贱卖的小“国光”。
  美国的鸡肉更是举国公认最便宜的肉类,但这种由美国方式催化出来的鸡味道寡淡。在中国时,多少年来母亲每每炖鸡汤时一定是家中的一项喜庆,中国的鸡在久熬之后的香醇绝对是一种段数极高的嗅觉享受。
  美国鸡则不,放在美国一向火力不足的煤气之上他们往往几下就被熬榨成无味的鸡渣。
  回国走了走,觉得无论讲景点还是讲食品,国内已越来越多地和美国的种种出现渐趋一致的同一,一个麻烦在于我们在讲同一的同时又是时时不舍“民族特色”这剂后悔药的,也因此我们周围就有土洋参半的东西层出不穷,可惜的是,在这一类事物中“民族特色”其实是类同“杀手锏”的东西,而我们的人却误认是“后悔药”,这事本身就是一种失误。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是从根本上就注意维护,还是把本质改良之后又往改良之前折返回头走回几步。
  我们常爱做改良之后又后悔的事。我们把一切原汁原味东西都扫除干净之后又大彻大悟地喊着要保留,现如今我们的许多“民族之粹”也就是这么来的。
  回京后,不少好友一提就提到北京的红楼梦大观园、颐和园的苏州街乃至世界公园等稀奇去处,说是美仑美奂云云。我就也常常为这一类去处而推辞。我不忍明说这几处地方已经人工得索然无味了。如此,我倒宁可去一处未被拆迁、也没有太多由早年防震棚改良成各家厨房、原汁原味的北京四合院。
  我觉得我们有相当的一些事情是不便向西方的架式改良的,比如有天惊讶地在街上发现还有“少林可乐”一类的名堂,就心里别扭了好一阵,心想,与其生硬地套用这么土产的和舶来相加而成的名字,通俗而晦涩,为什么就不能纯中国一点叫个“健力宝”之类呢?
  说句题外话,我们现今市场上的纷杂物价竟不顾一切地和美国渐趋同一了,比如,我们的市面上已经越来越多地有舶来配方本地土制的“雪碧”了,小小一升出头的此物要价竟约在六元人民币之间,而美国两升这种饮料的价格也不过是一美元出头,时时甚至就只卖到九毛九分钱。
  此次回京竟也看到北京酸奶出现了纽约货那种精致的塑料包装,心里顿时觉得很不来劲。看到酸奶瓶上竟开始标出“蜂蜜酸奶”一类的字样,心头不免又是一紧。好在感觉中味道仍是和小时每周一三五的那种类似,便几乎次次被卖货的生意人大肆惊讶,总说是您这位人高马大地猛冲到这里就好像已经口渴到极处我要找你的零钱还没掏全你竟早是一瓶下肚。
  我于是羞郝。
 
北京酸奶载乡愁 (作者: 李碧华)

最初邂逅北京酸奶,在很多很多年前。

  几个好友首次踏足首都,满目惊喜,每一处风景,每一款美食,不免带着恋慕,久久不忘。

  其中一样,就是北京地道的“蜂蜜酸牛奶”。这种由牛奶发酵制成,含大量益生菌的酸奶,各国各地甚普遍,到处有售。分“凝固型”、“搅拌型”、“果汁果粒型”。唤Yoghurt、酸乳酪、优乳酪、优格――但北京酸奶与众不同。

  它盛在一个灰白色质朴可爱的大肚子瓷瓶中。瓶口用白底蓝字绘了乳牛的图画招纸盖着,再加橡皮圈绕两下子。除去招纸,掀起黏盖的硬纸片,酸奶不太满(不知是否得预留一点发酵的空间?),卫生亦可疑,但一喝,真是香浓可口,天真醇厚。没什么杂质,亦不掺暧昧的果汁和虚应顾客的所谓果粒,感觉难忘。

  我对那个矮墩的大肚瓷瓶尤其钟情。它数十年如一日,没变过。每个瓷瓶,饱经了沧桑岁月,在无数陌生人的指间流转,有一段段的故事。从前一瓶酸奶卖几毛钱,后来一块、一块二……然后卖两块。今天它的身价已升至三块钱了。在王府井重遇,如见故人,我多付了两块钱押金,特地挑一个古旧的、带点冰裂式缝隙的,一看就知它深沉内敛,无声胜有声。

  店员叮嘱:“关店以前要来还啊,不然押金我们不退。”

  我肯定不还。带回家可以当小花瓶,有朋友拿来做笔筒,十分别致。

  如果你们下回到北京,也可弄几个回来把玩留念,在别处没有。而酸奶的特色,足够你回味――正因带不走,也买不到。

  而且任何酸奶,都是即买即喝的,已冷藏过,不要在室温中搁太久,更不能加热,否则里头大量活性乳酸菌会被杀死,还会变质,形成沉淀,口味奇怪,甚至产生毒素。

  之后我到过北京无数次,有时是游玩,有时做research、写小说、拍电影、开会、看表演…… 或度假。住三五七天,或生活颇长一段日子。我对北京相当熟悉,但它的内涵发掘不尽,故事层出不穷,仍然充满新鲜和喜悦。每回,我都喝上好几瓶酸奶。即使近年有不少新产品,如加入了茯苓、芦荟,也好喝,但它们不是“故人”。我们没有感情,无法勾起回忆。

  ――更何况在北京成长,但异地飘泊的千万游子?

我记得收过一封读者信,他说,看到我写北京酸奶,眼眶有点热了……

他对酸奶的感情,是一份永恒的回忆。H 小时候在北京长大,很喜欢喝位于西单缸瓦市一家老店的酸奶,记得当年是五毛钱一瓶,但家境贫寒,每每不能如愿。母亲是教书匠,工资微薄,偶逢她发工资了,才可喝上一瓶解馋。母亲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他“狼吞虎咽”,喝光光了,仍望着空空的瓶子久久舍不得离开。母亲总是微笑地说:“过几天妈妈再买啊。”他跟着母亲走出店铺时,还是不停回望……

H的来信也令我感动。尤其是那在贫寒日子中为了满足孩子心愿,数天才喝得上一瓶,非常“奢侈”的酸奶―――大家发觉吗?妈妈只是在一旁,看着孩子高兴就好了,她还是喝不上,把自己放在次要。

人生数十载看匆匆过去,每个人挣扎成长,甚至富裕了,后来的山珍海味或会掩盖童年记忆,但在一个微寒秋夜,当年一切又展现眼前。那香甜的酸奶泛着诱人光泽,白里带青的大肚瓷瓶亦叫人心动,不管距隔万水千山,想起母亲的微笑,她紧紧牵着他的那双永远温暖的手……

天凉了。这天走过一家老店,门外电视播映一些老歌的VCD。是《天涯孤客》―――记得它曾被一个僵尸剧集用来当主题曲。这歌,郑少秋和徐小凤也唱过。鬼气森森,但情浓如血。

我把歌词找出来了:夜静更深对冷月/冷月清辉亮/行遍天涯离开家/沉痛看月亮/何堪天涯回首家乡/夜夜暗盼望/笑对冷月/月光光照地塘上/照着欢畅团叙愉快/温暖处乐也洋洋

――舍不得?

非常非常舍不得?

这就是人生。

一小瓶甜中带酸,酸中带苦,苦中又带甜的北京酸奶,承载的,就是人间的“乡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