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陪看”的烦恼
由于众所周知的某种原因,我经常在我女朋友家借宿。几年下来悲愤的心情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曾经有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摆在我面前,我非常想看,但是我却看不到,等散场的时候我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概因她们娘俩在看电视剧。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命令岳母的机会,我会对我的岳母说五个字:再买台电视。如果非要在这份礼物上加一个数字,我希望是……一台!
我大概一辈子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肥皂剧对女人地吸引力这么大。我是一个从来不喜欢看连续剧的人,尤其是琼瑶式的。从早年的《在水一方》到现在的《还珠格格》之类,我看的集数屈指可数(大部分还是被迫陪看)。不爱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爱看。不爱看需要理由吗?不需要,需要吗?不需要。不说冗长的肥皂剧情令人受不了,光是翻来覆去的那几个演员就让我倒胃口,加之台湾式的大呼小叫,简直是难以下看。只要听到琼瑶阿姨哪部新作又将推出,我就头痛,“情深深…”播出之前我就有所耳闻,一看主演是赵薇,我就知道完了,我那位是,有赵薇--必看没商量!
开播以后的前几集我是找尽各种自己都觉得的可笑的理由躲过去了。例如:晚饭吃的太多,下楼去溜达溜达;今天晚上的星星不错,我上楼去观观天象;有个女同学喜得贵丫,我去相看相看,不错的话就给我儿子先排上;楼下的超市晚八点以后购物九八折,我去给你家添点东西……其实大部分时间都钻到楼下的游戏厅里打两个小时的电子游戏。虽说是善意地欺骗,不过也一直相安无事。可惜好景不长,不知道我那口子单位哪位近视眼的同志把驴肝肺当成好心,告诉她说某天某晚在我市一著名“红灯区”的某厅里面看到我了!关之切切,言之凿凿!这还了得!天地良心,我可从来没去过啊!我敢保证我走在那条街上的目光左右倾角从来就没有超过三十度,经常是“直勾勾”地快步走过去,一好友戏称为“吾在路中央,尔在街一方”,更别说进去了。在一番赌咒发誓说那人绝对不是我之后;在看在我从未有此类问题的前科面上;在她将信将疑的目光中;在我立下从今以后晚上少出去的口头保证之下;在《情深深…》的开始曲里,这天晚上总算是被我躲过去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天。女人好象在这个问题上面天生是当侦探的料,本以为风平浪静,平安无事的我晚上又被当头一棒:我妈说这阵子你晚饭吃的根本就不多!我妈说楼上的门早就上了锁!我妈说人家女人生孩子你跑去干什么!我妈说楼下的超市晚上根本不打折……面对着突如其来地打击,我只好说实话:“我…我…我在楼下打电子游戏来着。”不料本来铁青着脸的她倒扑哧一下笑了:
“你多大了?”
“二十六呀!”
“编瞎话你也不会编,游戏厅里有你这么大的‘儿童’吗?”
“这个…这个…”
没办法,走投无路的我只好搀着她到游戏厅里去找老板。
“老板,这几天我是不是晚上在这儿玩儿啦?”
“你?记不住啦!丢东西啦?”
看来他的第一反应是我来找东西的,急忙提醒:“不是不是,就你身边这台机器,我一个币子能打一个小时来着,旁边经常围着一大堆孩子看来着……”。在我一番诱导并表明我不是来找东西之后,他终于承认我的确是经常晚上来他这儿打电子游戏,老天有眼!
接受了她的道歉以后,我却不得不每天晚上坐在了沙发上当陪看,妻谓曰:防患于未然,防微以杜渐,以免防不胜防。三防!不过不看不知道,一看笑一少。我在这部解放前的故事里面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生产的东风牌消防车;长春客车厂生产的YZ型旅客车箱;东方红火车头……等一大堆建国后的东西。还有剧里逃难的上海市民脸上洋溢着当群众演员的笑容;手里有枪却不用的傻日本鬼子;潜水高手古巨基,赵薇跳桥时是因为先掉下去一只鞋子,而古巨基抱着她冲进家门的时候手里却拿着两只!建议剧组颁发给他“勤俭节约奖”,以表彰他在救完赵薇上岸以后仍不忘跳进浑浊的黄浦江里寻到那只鞋子,我想制片人都喜欢这样的演员。(这个问题她们娘俩百思不得其解,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先拍地救人那场戏,后拍地跳桥那场戏,所谓的蒙太奇是也,能蒙就蒙,没什么稀奇的。)以上的种种令我经常是笑的肚子痛,而她们娘俩此时却哭的泪人儿似的,以一条毛巾互勉。简直是一幕电视悲喜剧,惨吧?
更惨的还在后面!终于熬完这数十集,本以为可以按按我那久违的“中央五”了,不想妻以中间曾因我的缘故被打断之理由要求再看一遍!一个胳膊宁不过两条腿,在她和岳母地怂恿之下,于是乎我只好每天晚上用十分钟的时间连放风带往音像社跑。记得第一天与老板的对话是这样的:
“先生,看碟?”
“嗯。”
“你来巧了,我们这儿新进的美国大片,有……”
“嗯……有没有《情深深…》?”
“你看?!电视台刚播完啊!好在我这儿片全,有!”
然后大嗓门一亮:“哥儿们,我干这么长时间了,你是第二个租‘琼瑶片’的爷们儿!”。一语引得屋里众男女齐刷刷地打量了我几眼,然后一片啧啧之声……
由于众所周知的某种原因,我经常在我女朋友家借宿。几年下来悲愤的心情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曾经有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摆在我面前,我非常想看,但是我却看不到,等散场的时候我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概因她们娘俩在看电视剧。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命令岳母的机会,我会对我的岳母说五个字:再买台电视。如果非要在这份礼物上加一个数字,我希望是……一台!
我大概一辈子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肥皂剧对女人地吸引力这么大。我是一个从来不喜欢看连续剧的人,尤其是琼瑶式的。从早年的《在水一方》到现在的《还珠格格》之类,我看的集数屈指可数(大部分还是被迫陪看)。不爱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爱看。不爱看需要理由吗?不需要,需要吗?不需要。不说冗长的肥皂剧情令人受不了,光是翻来覆去的那几个演员就让我倒胃口,加之台湾式的大呼小叫,简直是难以下看。只要听到琼瑶阿姨哪部新作又将推出,我就头痛,“情深深…”播出之前我就有所耳闻,一看主演是赵薇,我就知道完了,我那位是,有赵薇--必看没商量!
开播以后的前几集我是找尽各种自己都觉得的可笑的理由躲过去了。例如:晚饭吃的太多,下楼去溜达溜达;今天晚上的星星不错,我上楼去观观天象;有个女同学喜得贵丫,我去相看相看,不错的话就给我儿子先排上;楼下的超市晚八点以后购物九八折,我去给你家添点东西……其实大部分时间都钻到楼下的游戏厅里打两个小时的电子游戏。虽说是善意地欺骗,不过也一直相安无事。可惜好景不长,不知道我那口子单位哪位近视眼的同志把驴肝肺当成好心,告诉她说某天某晚在我市一著名“红灯区”的某厅里面看到我了!关之切切,言之凿凿!这还了得!天地良心,我可从来没去过啊!我敢保证我走在那条街上的目光左右倾角从来就没有超过三十度,经常是“直勾勾”地快步走过去,一好友戏称为“吾在路中央,尔在街一方”,更别说进去了。在一番赌咒发誓说那人绝对不是我之后;在看在我从未有此类问题的前科面上;在她将信将疑的目光中;在我立下从今以后晚上少出去的口头保证之下;在《情深深…》的开始曲里,这天晚上总算是被我躲过去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天。女人好象在这个问题上面天生是当侦探的料,本以为风平浪静,平安无事的我晚上又被当头一棒:我妈说这阵子你晚饭吃的根本就不多!我妈说楼上的门早就上了锁!我妈说人家女人生孩子你跑去干什么!我妈说楼下的超市晚上根本不打折……面对着突如其来地打击,我只好说实话:“我…我…我在楼下打电子游戏来着。”不料本来铁青着脸的她倒扑哧一下笑了:
“你多大了?”
“二十六呀!”
“编瞎话你也不会编,游戏厅里有你这么大的‘儿童’吗?”
“这个…这个…”
没办法,走投无路的我只好搀着她到游戏厅里去找老板。
“老板,这几天我是不是晚上在这儿玩儿啦?”
“你?记不住啦!丢东西啦?”
看来他的第一反应是我来找东西的,急忙提醒:“不是不是,就你身边这台机器,我一个币子能打一个小时来着,旁边经常围着一大堆孩子看来着……”。在我一番诱导并表明我不是来找东西之后,他终于承认我的确是经常晚上来他这儿打电子游戏,老天有眼!
接受了她的道歉以后,我却不得不每天晚上坐在了沙发上当陪看,妻谓曰:防患于未然,防微以杜渐,以免防不胜防。三防!不过不看不知道,一看笑一少。我在这部解放前的故事里面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生产的东风牌消防车;长春客车厂生产的YZ型旅客车箱;东方红火车头……等一大堆建国后的东西。还有剧里逃难的上海市民脸上洋溢着当群众演员的笑容;手里有枪却不用的傻日本鬼子;潜水高手古巨基,赵薇跳桥时是因为先掉下去一只鞋子,而古巨基抱着她冲进家门的时候手里却拿着两只!建议剧组颁发给他“勤俭节约奖”,以表彰他在救完赵薇上岸以后仍不忘跳进浑浊的黄浦江里寻到那只鞋子,我想制片人都喜欢这样的演员。(这个问题她们娘俩百思不得其解,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先拍地救人那场戏,后拍地跳桥那场戏,所谓的蒙太奇是也,能蒙就蒙,没什么稀奇的。)以上的种种令我经常是笑的肚子痛,而她们娘俩此时却哭的泪人儿似的,以一条毛巾互勉。简直是一幕电视悲喜剧,惨吧?
更惨的还在后面!终于熬完这数十集,本以为可以按按我那久违的“中央五”了,不想妻以中间曾因我的缘故被打断之理由要求再看一遍!一个胳膊宁不过两条腿,在她和岳母地怂恿之下,于是乎我只好每天晚上用十分钟的时间连放风带往音像社跑。记得第一天与老板的对话是这样的:
“先生,看碟?”
“嗯。”
“你来巧了,我们这儿新进的美国大片,有……”
“嗯……有没有《情深深…》?”
“你看?!电视台刚播完啊!好在我这儿片全,有!”
然后大嗓门一亮:“哥儿们,我干这么长时间了,你是第二个租‘琼瑶片’的爷们儿!”。一语引得屋里众男女齐刷刷地打量了我几眼,然后一片啧啧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