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falsestory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6-04-18
- 消息
- 216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最初由 msft 发布
传Google正在考虑自中国抽腿
据中国时报报道,美国网路搜寻引擎巨擘Google为进入中国市场,同意配合中国对内容的检查,引来各界的挞伐。Google创始人布林近日在华府坦承,该公司的确牺牲自己的原则、做出了妥协;但布林也强调,这么做的目的是想使更多中国人能接收到有效的资讯,如果行不通,Google有可能改弦易辙。
面对质疑声浪,正在华府国会山庄访问的布林坦承,Google自动过滤掉敏感的政治资讯。他表示,Google之所以做出这些妥协,主要是希望向中国网民提供更多、更有效的资讯。
布林说,在考虑改弦易辙之前,他们会努力改善经过过滤的中国版Google搜寻服务。他指出,Google当然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然后说自己捍卫反对审查的原则,不会在中国做生意:「但这是另一条路,并非Google此刻选择要走的路」。
总部设在巴黎的媒体观察机构「无疆界记者」组织官员潘恩(Julian Pain)说,Google倘若不是乡愿、就是真的很天真。他指出,Google从未对他们究竟和大陆妥协到什么程度、以及为何要配合大陆的检查制度说清楚、讲明白。
(全文请参考:http://comefromchina.com/newbbs/showthread.php?postid=4804014#post4804014)
美国公民“访问”华府国会山庄,听起来真别拗。
只记得在公元2006年2月美国国会举行过听证会,美国国会人权事务议员团举行的“中国人权与互联网”的听证。
其时,一位70多岁的资深议员像教训孩童一样,要求四位证人一一回答,是否对公司的作为感到羞愧。一旦证人试图加以抗辩,便遭到厉声呵斥。他嘲讽说:“我只是不明白你们这些公司领导人晚上怎么能睡着。”
这个听证会关键词之一就是质问这些美国大公司“为着谁的利益”,并且历数这些大公司的不齿行为:
加州民主党议员戴纳.罗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认为正是这些大公司游说美国政府和国会通过给中国的永久最惠国待遇,进入WTO,他们根本就是始作俑者和终得利者。政府和国会是该负责任,但责任应是收紧而非放宽对这些大公司的限制。
“美国国会人权事务议员团”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一个团体,据美国之音2006年5月27日报道:(美国之音记者张佩芝报道)
美国国会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星期四通过几项和中国有关的决议案。这几项决议案包括谴责中国宗教迫害活动加剧╋谴责中国政府未经授权自行任命天主教主教╋以及纪念天安门事件发生17周年。另外╋针对台湾今年争取以观察员身分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再次失败╋美国国会众议院台湾事务议员团两名主席星期三对此表示失望。
所以GOOGLE的创始人布林到国会山庄,是用“访问”这个词好呢,还是“作证”好呢?
所以msft转述的这则新闻,估计有些问题,写法用词上有些问题,msft能不能把这篇新闻的出处给个链接?
“GOOGLE有可能撤出中国市场”的新闻可不是“路(边)透(露)社”的消息吧,如果这个新闻如实,将会引起GOOGLE股票市场的不小变化。上涨?下降?都会使一些投资者挣钱或损失,所以这个新闻绝对是GOOGLE股票市场的内部消息!
再次问一下“msft能不能把这篇新闻的出处给个链接?”
--------------------------
附:什么叫路(边)透(露)社的消息?
答:如果一个新闻消息,没有时间、地点、来源、含混用词等,具备这些因素的一至两点,都可以称作路(边)透(露)社的消息。
不知msft、contractor、我本善良、洲际同意这个定义与否?
这个洲际就不说了,此公比较喜欢把去年的文章变成今年的文章来发表,日期变一变,情节略加工一下。此公也喜欢追查别人马假。就此,我早就与他谈过心:换马假轻松自如,如假包换;反而是对时事新闻修修改改太累了,一篇文章要反复几次才能改得比较合理,而且难免在文章结尾处留下-- “最后编辑由 洲际 在 Jun-08-06 15:34” 的痕迹,时间精力投入产出比不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