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加中时报:自杀事件 传媒角色醒思

daisydaisy

新手上路
注册
2005-09-22
消息
13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加中时报:自杀事件 传媒角色醒思


中国移民跳桥自杀,华文传媒大肆报导。连续剧式的跨国多角度追访,由死者生前成就心态,到遗属哀痛,继而控诉加国社会苦待移民;有组织又趁机大声疾呼,要政府拨出金钱,专门服务国语社区。这个家庭的不幸,也许可以反映出移民社区部分问题;让遗属将心底悲痛公诸于世,唤起公众同情,相信亦可以争取到更多支持,渡过眼前难关。但这种渲染煽情的方式,是否唯一提高社会关注,协助解决新移民适应困难、心理失衡、失业、以致自杀等社会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华文传媒有没有以负责任的方式去处理有关自杀的新闻?这些都是值得检讨的问题。

自杀从来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涉及个人心理、生理以致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加拿大防止自杀会在04年10月发表的 「全国防止自杀策略蓝皮书」 指出,过去30年,有10万名加拿大人死于自杀,平均每年有大约4千人,以不同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主流社会的读者和观众,不会被逼分享这些不幸家庭的故事;死者的家人亦可以保存私隐,毋须以展示伤痛来换取关怀支持。虽然加拿大传媒行业并没有一套报导自杀新闻时的操守指引,但主流传媒大多能够按照业界共识,以谨慎自律的方式处理自杀新闻,大部分个案根本不会获得任何篇幅,即使是非要报导不可,亦绝不会以夸张煽情的手法去吸引观众读者,以达到提升收视或增加销量之效。

全球多个有关心理健康及新闻传媒行业的组织,包括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学院、国际新闻工作者联盟以致世界卫生组织都有制定传媒报导自杀新闻时的操守指引。首要一项就是避免以头版篇幅,以煽情方式报导自杀事件,并且要避免强调「自杀」行为的大字标题;其次是避免提供关于自杀的具体方法或地点细节,尤其要避免刊登戏剧性的照片;第三就是不要歌功颂德,将事件浪漫化或过分简单化,因为自杀行为从来就不是光荣、浪漫、或从简单一两项因素就可以解释到的问题。

心理专家亦表示,九成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病或情绪病,如忧郁症等病症的结果,过分简化自杀行为,或以赞赏方式报导死者正面个性,而淡化导致其走上自毁之途的性格缺陷,都是不适当的做法。最重要一点就是:正因为有关自杀的新闻太容易沦为不负责任的报导,传播媒介应该完全避免这类新闻。

可惜的是,以上各点最不应做的,本地华文传媒都做足了,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社区反应方面,相关团体与社会人士即时行动,无私地伸出援手,确是值得敬佩。但有组织以个别事件趁机向政客施压进行游说却有商榷余地。新移民适应困难、专业学历未获确认、失业、以致自杀都不是国语移民社区独有的问题。本地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现存各类形社区机构,虽然面对资源不足杯水车薪的困境,但总算能称职服务,只要耐心查询轮候,需要服务的人总不致求助无门。总理哈珀在为人头税道歉的演词中,赞扬先侨为了追求更美好生活,离乡别井,前来加拿大参与铁路建设;为这个国家往后团结及经济发展,有人甚至献上生命。言犹在耳之际,当前华人却因为一些新移民悲剧个案,向各级政府要求拨款援助。这又岂是华人社区赢取广泛尊重的最佳途径?(敏敏)

(本文作者为本地资深传媒工作者)
 
How many 华文"传媒" know this? How many 华文"传媒工作者" know this? How many 华文"传媒工作者" are trained/educated as professionals in this field?
 
最初由 daisydaisy 发布


自杀从来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涉及个人心理、生理以致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加拿大防止自杀会在04年10月发表的 「全国防止自杀策略蓝皮书」 指出,过去30年,有10万名加拿大人死于自杀,平均每年有大约4千人,以不同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自杀的人这么多的确显示加拿大的社会问题严重。而且,还被掩盖着。
 
最初由 daisydaisy 发布
加中时报:自杀事件 传媒角色醒思


中国移民跳桥自杀,华文传媒大肆报导。连续剧式的跨国多角度追访,由死者生前成就心态,到遗属哀痛,继而控诉加国社会苦待移民;有组织又趁机大声疾呼,要政府拨出金钱,专门服务国语社区。这个家庭的不幸,也许可以反映出移民社区部分问题;让遗属将心底悲痛公诸于世,唤起公众同情,相信亦可以争取到更多支持,渡过眼前难关。但这种渲染煽情的方式,是否唯一提高社会关注,协助解决新移民适应困难、心理失衡、失业、以致自杀等社会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华文传媒有没有以负责任的方式去处理有关自杀的新闻?这些都是值得检讨的问题。

自杀从来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涉及个人心理、生理以致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加拿大防止自杀会在04年10月发表的 「全国防止自杀策略蓝皮书」 指出,过去30年,有10万名加拿大人死于自杀,平均每年有大约4千人,以不同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主流社会的读者和观众,不会被逼分享这些不幸家庭的故事;死者的家人亦可以保存私隐,毋须以展示伤痛来换取关怀支持。虽然加拿大传媒行业并没有一套报导自杀新闻时的操守指引,但主流传媒大多能够按照业界共识,以谨慎自律的方式处理自杀新闻,大部分个案根本不会获得任何篇幅,即使是非要报导不可,亦绝不会以夸张煽情的手法去吸引观众读者,以达到提升收视或增加销量之效。

全球多个有关心理健康及新闻传媒行业的组织,包括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学院、国际新闻工作者联盟以致世界卫生组织都有制定传媒报导自杀新闻时的操守指引。首要一项就是避免以头版篇幅,以煽情方式报导自杀事件,并且要避免强调「自杀」行为的大字标题;其次是避免提供关于自杀的具体方法或地点细节,尤其要避免刊登戏剧性的照片;第三就是不要歌功颂德,将事件浪漫化或过分简单化,因为自杀行为从来就不是光荣、浪漫、或从简单一两项因素就可以解释到的问题。

心理专家亦表示,九成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病或情绪病,如忧郁症等病症的结果,过分简化自杀行为,或以赞赏方式报导死者正面个性,而淡化导致其走上自毁之途的性格缺陷,都是不适当的做法。最重要一点就是:正因为有关自杀的新闻太容易沦为不负责任的报导,传播媒介应该完全避免这类新闻。

可惜的是,以上各点最不应做的,本地华文传媒都做足了,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社区反应方面,相关团体与社会人士即时行动,无私地伸出援手,确是值得敬佩。但有组织以个别事件趁机向政客施压进行游说却有商榷余地。新移民适应困难、专业学历未获确认、失业、以致自杀都不是国语移民社区独有的问题。本地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现存各类形社区机构,虽然面对资源不足杯水车薪的困境,但总算能称职服务,只要耐心查询轮候,需要服务的人总不致求助无门。总理哈珀在为人头税道歉的演词中,赞扬先侨为了追求更美好生活,离乡别井,前来加拿大参与铁路建设;为这个国家往后团结及经济发展,有人甚至献上生命。言犹在耳之际,当前华人却因为一些新移民悲剧个案,向各级政府要求拨款援助。这又岂是华人社区赢取广泛尊重的最佳途径?(敏敏)

(本文作者为本地资深传媒工作者)

不错.
 
Re: Re: ZT 加中时报:自杀事件 传媒角色醒思

最初由 cvictor 发布

自杀的人这么多的确显示加拿大的社会问题严重。而且,还被掩盖着。

Google:

世界平均自杀率为10/10万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世界上自杀率最低的是冰岛、西班牙、希腊等地,少于每年5/10万,最高的国家是匈牙利和丹麦,每年30/10万左右。斯堪的那维亚、瑞典、德国、奥地利及东欧国家自杀率均在每年25/10万,由于地理上的联系,这些国家所在地区被合称为“自杀带”。经济发达国家中,美国和英国自杀率较低,每年12/10万左右,但日本一直较高,每年在30/10万以上。西方国家的男性自杀率是女性的3点6倍

在《中国的自杀现状:1995~1999年》中,研究结论表明:估计中国平均年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中国政府正式公布的自杀率数字显示,每年有二十五万中国人自杀,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女性的自杀率则比男性高百分之25,中国是唯一女性自杀人数高于男性的国家。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加拿大统计局周末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995年至1997年期间,加拿大移民中的自杀率为每10万人中7.9人,远低于在加拿大出生的每10万人中13.3人的比例。 加拿大每年大约3863人自杀。
 
Re: Re: Re: ZT 加中时报:自杀事件 传媒角色醒思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 加拿大每年大约3863人自杀。
谢谢你的数据。加拿大应该不是生活无着落,有福利金有医疗卡,更多的是精神压力。
 
Re: Re: Re: Re: ZT 加中时报:自杀事件 传媒角色醒思

最初由 cvictor 发布

谢谢你的数据。加拿大应该不是生活无着落,有福利金有医疗卡,更多的是精神压力。

精神压力谁都有,洋人也一样,看你如何对待了.一加拿大人曾对我说,羡慕你们,难了,还可回国去再拭一吧.我们到哪啊.
一美国朋友告我,他公司一洋哥们,被裁找不到工作,最后只好申请救济,梢慢了点,等救济下来,这哥门在他车已里住了七天了.
生活实际是个态度问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