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give you an article.
你是哪里人? ◇
・霏 霏・
“你是哪里人?”是中国人相逢时最常见的寒暄语。两年多前在聊天室
就问过咪咪这个问题,引来咪咪那一鸣惊人的大作“我是哪里人”(在咪咪
诸多帖子中俺一向最欣赏这篇:洋洋洒洒,荡气回肠。^_^ )昨天在IRC
又聊起这个话题,小刀儿说想起朱自清的“我是扬州人”,逐翻找出来贴在
这里,和大家一起品味。
中国人的传统把“根”看得重,各种表格上多有一栏“籍贯”(有的表
格则是“出生地”)。而这个“籍贯”的定义是什么呢?和“哪里人”的定
义一样吗?是祖籍、出生地、或儿时成长的地方?过去的人流动少,前面3
点合一,说起自己是哪里人眼都不用眨,脱口而出:我是北京人、上海人、
福建人、广东人…………。如今人口的流动比以前多了,祖籍、出生地、儿
时成长的环境有时就各不相同,再回答这个问题时心里便底气不足:我是哪
里人??表格上的籍贯习惯多数填的祖籍,可对在外地生长的下一代,那只
是一个因父母的关系维系的地名,缺少一份从心地发出的亲切,如朱自清文
中所说:“不过绍兴我只去过两回,每回只住了一天;而我家里除先母外,
没一个人会说绍兴话。”所以这个“祖籍”在一些人心里委实只是个抽象的
地名,未必能产生归宿感。
比起籍贯,出生地似乎给自己感觉更亲切,若同时在那里成长,童年的
印记总是最深刻的,容易产生更多的认同,可俺又不是:说是在北京出生,
小时候的故事都是从老爸老妈口中听来的,还有几张在中关村、长城拍的发
黄的照片为证,最让父母津津乐道几十年的儿时趣事之一,是在北京托儿所
学回家的一首儿歌:“小小鸭子嘎嘎叫,走起路来真好笑;摇摇摆,摆摆摇
,跳到河里去洗澡。”虽说在心底对北京总有份一相情愿的亲切感和向往,
却听说北京人对外地人很是排斥,如这样光出生却不是土长,哪儿抓都是一
大把,估计北京是不认俺的了?:-(
父母都是福建人,4岁时全家回到福建,之后便因父母工作关系在省内
几个地方转悠,学会一口流利的方言,上小学中学约转过10次以上的学,
打游击一般,对小学同学的印象很淡漠,在哪个地方都没有特别温馨的回忆
,童年的故乡该算哪个?不知道!
在福州住过8年,算是固定时间地点最长的地方,在那里结识的好友最
多,留下最多的酸甜苦辣,心里觉得那就是我的第2故乡了?可在那儿没有
直系亲属,可以归属么?心里仍旧没底。
如今在这个号称“东方之珠”的地方生活、工作将近9年了,而对这充
满经济竞争,压力繁重、亲情淡薄的社会,觉得这是另一个生活空间而已,
在这里不过当个人生过客。感受比较深刻的是文化差别:原来即使同是中国
人,同说中国话,在思维上也会有很多的差别,感受不到一些人那“香港是
我家我爱香港”的自豪,依然没有归宿感,骨子里还是大陆人!
联想起来,对中国大陆感情深厚的台湾人,大概还是上一代,50年以
来出生的台湾人,要他们对中国大陆有产生那心底发出的向往怕是不大容易
,虽然理论上中国一再强调领土统一,不可分割,那“生于斯,死于斯,歌
哭于斯”的感情不是空头理论可以替代的,民心也不是光抽象大道理能说服
得了,台独思想的出现是很自然的事,领土要统一,易早不易迟。
小刀儿说,你也应该如咪咪一般,写个“新我是哪里人”,我只觉得这
个“哪里人”的问题挺困惑。如浮萍一般的漂流,哪里都不是岸。只有一点
不容置疑:我是中国人!!!
2000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