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公立学校都这样吗?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EDU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果然是专业人员,说话就是不一样。早说清楚,就不会有那么多非专业人员的愤青,给你出主意了。

你给个主意先?这里的教育挺讲究brainstorm,专业不专业不那么重要。
 
最初由 EDU 发布


你给个主意先?这里的教育挺讲究brainstorm,专业不专业不那么重要。

我的话已经说了,你其实也不在乎我说了什么了,因为你现在已经很情绪化了。
 
虽说募捐和做义工是这里的习惯。但是像楼主这样的例子确实没见过,个人感觉学校有些过分。

最初由 EDU 发布
都说这里的公立学校全免费,可是最近发生在我孩子学校的事情让我颇感怀疑,想问问大家这里的公立学校都是这样子的吗?

1。刚开学,除了让家长买齐一学年用具让孩子背了一书包到学校外,还让交$15的voluntary fee. 自愿就自愿吧,想想学校也不容易,就交了。还好交了,第二个星期,学校给家长发的信上就变成“请记住交上$15的voluntary fee“。一身冷汗:这好像不是自愿了吧?客气的告诉你,没交的快交!

2。开学才五周,硬是每周都有类似推销的彩页甚至是整整一本,从吃到用的广告放在孩子的书包里带回来,更有甚者,告诉孩子,只要一次交$140买一本什么书,以后就不用再捐钱了。我姑且不把孩子的话当真,我却对孩子的教育很认真,每次书包里带回来的大小纸张,我都仔细阅读,可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广告,我生怕遗漏重要信息的同时,实在开始怀疑要不要把所有花花绿绿的纸张都快速读一遍。

3。关于Terry Fox Run,捐钱支持抗癌是好事,可是学校的信上是这样说的:为了不让孩子在run的过程中挨家挨户的敲门筹捐款,请孩子先到邻近去筹款,再把筹来的钱带到学校。附上一个捐助者名单。-- 孩子六岁不到,说得好听是锻炼他呢,可学校考虑过孩子是不是已经真正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就算懂了,是不是愿意这样做呢?

4。上周又收到一张纸,说要大家交Canadian Tire Money,为学校添置设备用。可是我家很少去Canadian Tire,更没有Canadian Tire Money。是不是为了这个,还非要到Canadian Tire 去买次东西呢?

开学五周,有关真正的学习,孩子合适的郊游,体育活动的通知远少于各色捐款,赞助的通知,每周都有各式各样的名头要孩子交钱到学校。我不知大家孩子的学校都这样吗?如果都是,那这就是普遍现象了?你们都怎么应对类似情况?

别的我不能肯定,有一点我是清楚的,对孩子的影响就是:上周四,他回来说,又要交钱了啊。意思是你要准备好啊!我问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今天有人来照了像,买照片是要钱的!
 
最初由 hulaha 发布
虽说募捐和做义工是这里的习惯。但是像楼主这样的例子确实没见过,个人感觉学校有些过分。


楼主是不是把发生在不同学校的事情,放在一个学校里来说?

楼主是具有“丰富的中英文加国本地教育经验的加拿大教育学硕士”,并且在本地小学做过长时间义工,上网来问‘这里的公立学校都这样吗’,本身就挺有意思。
 
Re: Re: 这里的公立学校都这样吗?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楼主是不是把发生在不同学校的事情,放在一个学校里来说?

楼主是具有“丰富的中英文加国本地教育经验的加拿大教育学硕士”,并且在本地小学做过长时间义工,上网来问‘这里的公立学校都这样吗’,本身就挺有意思。

我理解的是:楼主说的是同一个学校的事情。

我觉得楼主不会“把发生在不同学校的事情,放在一个学校里来说”。看不出来“把发生在不同学校的事情,放在一个学校里来说”对楼主有什么好处。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我的话已经说了,你其实也不在乎我说了什么了,因为你现在已经很情绪化了。

如果我不在乎你说了什么,那是因为我看不到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

如果你主观的认为你对我背景的挖掘和过往观点的些许再现,使我“很情绪化”,我只想告诉你,这种死缠烂打,非要别人跟你斗嘴玩儿的手法并不高明。

谢谢你的提醒,尽管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楼主,感觉你正把自己对加拿大社会的情绪或者偏见,在你自己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表达出来。

属于个人感觉,猜错了就算了。

对加拿大社会有情绪或者偏见也是正常的。

加拿大也不是百分百的好。也许未来的牛克斯主义社会百分百的好。

是不是有拍老wu马屁的嫌疑呀?
 
最初由 hulaha 发布


对加拿大社会有情绪或者偏见也是正常的。

加拿大也不是百分百的好。也许未来的牛克斯主义社会百分百的好。

是不是有拍老wu马屁的嫌疑呀?

这个你说对了。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我们对加拿大社会的评判,是建立在我们的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的,而孩子是在这里长大的,他们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与我们的完全不同,而且更接近本地文化和社会。我们把自己对加拿大社会的评判,灌输或影响孩子,是否合适,有待商榷。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这个你说对了。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我们对加拿大社会的评判,是建立在我们的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的,而孩子是在这里长大的,他们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与我们的完全不同,而且更接近本地文化和社会。我们把自己对加拿大社会的评判,灌输或影响孩子,是否合适,有待商榷。

我个人认为,不管建立在何种背景基础,一周募捐一次有些多。更主要的是强迫或者有点外力驱使去捐款都是不对的。

捐款这个东西都应该量力而行,本着自愿原则。其实我发现有些老外也会明确拒绝某些募捐的(我估计这些老外也不是没有捐款的习惯,当然不排除有人一毛不拔)。
 
最初由 hulaha 发布


我个人认为,不管建立在何种背景基础,一周募捐一次有些多。更主要的是强迫或者有点外力驱使去捐款都是不对的。

捐款这个东西都应该量力而行,本着自愿原则。其实我发现有些老外也会明确拒绝某些募捐的(我估计这些老外也不是没有捐款的习惯,当然不排除有人一毛不拔)。

捐款这事,在西方很平常,完全出於自愿,不捐也没什么不好意思。但是对於来自很少见捐款的中国的老中们,确实有些不习惯,很不好意思说NO,甚至产生其他的想法,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学校的事也一样,把这事上升到‘这里的公立学校都这样吗’,甚至‘这里的社会都这样吗’,只能说明对本地社会不了解。

我说的情绪和偏见问题,是基於楼主的专业背景以及过去的帖子。
 
最初由 EDU 发布
都说这里的公立学校全免费,可是最近发生在我孩子学校的事情让我颇感怀疑,想问问大家这里的公立学校都是这样子的吗?

...

3。关于Terry Fox Run,捐钱支持抗癌是好事,可是学校的信上是这样说的:为了不让孩子在run的过程中挨家挨户的敲门筹捐款,请孩子先到邻近去筹款,再把筹来的钱带到学校。附上一个捐助者名单。-- 孩子六岁不到,说得好听是锻炼他呢,可学校考虑过孩子是不是已经真正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就算懂了,是不是愿意这样做呢?
...

The school has done nothing wrong here as far as I can see.
 
Donation is normal in Public School. Here is
the list of school spending/year for my kids in elementary school, each school year might be different.

1. Agenda($10~$15)
2. School supply ($40~$50 depend on which grade is in)
3. Order book from Scholostic Inc. ($30/month)
The price is cheaper than book store and home class could get free books.
4. Order hot lunch from school ($3-4/per week)
Last year it raised $8000 for whole school.
5. Walk-A-Thon ($15/year Donation: cancer or heart attach ?)
6. Other Donations $50 (items are different for each year)
eg. Build new play structure in school yard
Terry Fox Run
Canadian Tire money
Cheo donation
Some for African kids: toys, school supply ..
Book fair: donation old books
Donate toys for Toy mountain
7. photos $50
8. field trips $100
 
最初由 中国青年 发布


实在担心的话建议去学校面对面的了结一下情况。自己闷头想总不是办法

Usually the school send a budge home and it is also available on the school's website. Here is my son's school budget.

Budget

Salem Middle School Budget 2006-2007

2006 Carry Forward Funds 23131.31
Contributing Store Income 500
Magazine Fundraiser Income 70000
Membership Income 3000
Salem Book Fair Income 4500
School Spirit Nights 300
Spiritwear Income 22000
Miscellaneous Income 300
Student Planner 4200
Total Income $127,931.31

Expense
2007 Carry Over Funds 5000
6th-7th Grade Student Fun Day 700
8th Grade End of the Year 1500
Admin Expense (bank) 200
Administration Recognition 500
Misc Expense 3326.31
Council Dues 50
Cultural Arts 10000
Grounds Improvement 1500
Health and Safety 100
Instructional Grants 5000
Magazine Fundraiser 39000
Membership 2000
Newsletter Postage 1850
Newsletter Printing Cost 1200
Postage (non newsletter) 100
PTA Insurance 125
PTA Leadership 50
PTA Office Supplies 150
Reflections Program 200
Salem Book Fair 4500
Spartan Directory 1500
Spartan Web Page 50
Spartan Welcome Packet 750
Spiritwear 22000
Staff/Teacher Appreciation/Hospitality 3000
Student Award Recognition 300
Student Emergency Fund 250
Student Grants 1700
Student Technology 10000
Teacher Start Up Grants 6500
Volunteer Recognition 700
Student Planner 4130
Total Expense $127,931.31
 
最初由 V汪汪V汪汪 发布
捐款没什么可争议的 但是把捐款搞到学校里来 就有点不对了 募捐的对象是没有收入的小学生 这叫哪门子捐款啊!明显把捐款的责任转嫁到学生家长身上

新来的吧?
 
最初由 V汪汪V汪汪 发布
有钱就出来看看吧!如果感觉不适应 就回国 其实国外不一定比中国好 没有必要出国读书 这边的穷人不少 尤其是大陆移民。

你有钱 好像你跟他有杀父之仇一样 移民穷是你自己的问题 怨的到别人吗?加拿大社会福利算是不错 保证基本生活没什么问题 就是这样大陆穷移民还三天两头跳楼上吊自杀 跟这种有极度自杀心理倾向的人群对话 少活好几年。

这个世界只要你有钱 生活舒适安逸就可以了 管这么多做什么 穷移民 当看不见就是了 你有钱 考虑的是今天去那家餐厅吃饭 吃什么的问题 穷移民没钱考虑的是今天去超级市场看看有什么食物特价 能吃什么的问题? 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不可能同等对话。

应该像以色列对付哈马斯领导人那样 对那些穷移民 实行定点清除政策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