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的真相

朝天逍

知名会员
注册
2002-08-02
消息
9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126
写在前面

  收到林洛先生寄来的这篇文章,非常欣喜。林洛先生在文中从各个角度详细分析了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的原因,很值得一读。比如他在对皇太极和明朝皇帝用人方面进行比较时,写道:“皇太极对祖大寿这种强敌,有杀害无数清兵、背信弃义的事实,还能够容忍下来,接纳下来,并且让他一直平平安安活到老。这样的器量,也难怪满清能够使无数的人才死心塌地为之效忠。试问汉人皇帝之中,上千年来几个君王能有这样的器量呢?这样的君王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善待人才,又怎能使人才不趋之若鹜。明朝的皇帝实在是差得太远了。”在分析李自成失败原因时,作者写道:“李自成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也不存在急剧腐化,政策并没有任何错误。经历山海关兵败后才出现军纪问题,但总的来说,李自成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腐化问题。那么李自成失败在哪儿呢?……”对抗清英雄史可法作者的评价是:“史可法是典型的文人出身,缺乏军事才能……不顾实力,只顾报君父之仇。在当时情况下,自顾南保半壁尚不足,却还要欲图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先讨伐李自成军,使得北岸清兵赢得时间和精力。……固然八十万老百姓的死守先该归咎于杀人者。但是史可法的心中,可曾把这八十万个老百姓当成一回事,考虑过他们的生死呢?”最后,作者回顾中国历史写道:“没有谁是真正为了老百姓,强权都是打着为民的招牌谋自己利益,自我标榜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如斯而已。所以中国几千年来,换了这么多王朝,不过都是‘逐鹿中原’,那只‘鹿’就是老百姓,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希望此文对大家了解那段历史有所帮助,亦希望今人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中国》主编时寒冰2002年2月1日

  1.萨尔浒大战战略

  明朝与满清的第一次大战就是萨尔浒大战。以兵力论。清兵八旗兵约六万人。而明朝辽东经略杨镐率明军十八万,叶赫(满清的世仇)兵二万,朝鲜(中国的属国)兵二万。共二十万左右。明朝是攻势。(一说明军共为九万兵力)明军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有火器钢炮,军火锐利得多。清兵为一路。明军兵分四路,一路由山海关总兵杜松率领;一路由辽东总兵李如柏率领;一路由开原总兵马林率领,并有叶赫援军;一路由辽阳总兵刘□率领,并有朝鲜援军。杨镐坐镇沈阳指挥。在指挥上,清兵统帅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历史上少有的天才军事家。明军的总统帅杨镐是文官,缺乏带兵经验,没有军事常识,虽然手下每一路的将领不乏经验丰富的军官,但是总体调度肯定有问题。就士兵的素质看。其时明军政事腐败,连带军政废弛,军队缺乏训练,没有必要的军事准备。而且士兵来自各个地方,南方的士兵对北方寒冷气候不适应。清兵却是身经百战,军纪严明,在辽东作战,熟悉地形,适应气候,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清兵采取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战略,首先主攻明军西路。
西路军总兵官杜松,明军勇将,率军六万,是为明军主力。史书记载明清两军列阵交锋之时,突然天昏地暗,数尺之外就甚么也瞧不见了。杜松下令点起火把。这下明军在光而清军在暗,整个成为清兵的箭靶子。努尔哈赤统兵六旗主攻,代善和皇太极各统一旗在右翼侧攻。杜松的身中十八箭而死。总兵官阵亡,明军大乱,全军覆没。马林闻变,急守尚间崖(距萨尔浒山约二、四十里)。努尔哈赤挥军北进,大败马林兵。马林仅以身免,逃回开原。叶赫兵见势,不战自退。既败杜松、马林之兵,努尔哈赤即统八旗返回赫图阿拉。当时刘□不知萨尔浒之败,努尔哈赤使明朝降卒持杜松令箭,假报杜松已得胜深入,刘□遂直进赫图阿拉,走到阿布达里岗,遭到后金兵夹击,刘□战死于阵中,全军覆没。(东路总兵官刘□,明朝骁将,曾打过缅甸、倭寇,更率兵援助朝鲜对抗日本入侵,大小数百战,威震海内)朝鲜兵大惊,不战而降。明经略杨镐闻知叁路兵败,急令李如柏撤兵,狼狈逃回。这一次战役,双方作战五日,后金大获全胜。萨尔浒之战的结果,辽东局势起了根本变化,从此明朝在军事上失去主动进攻的力量,被迫处于防守地位,而后金则由防御转入进攻,萨尔浒战后不久,后金又连下开原、铁岭,并灭掉叶赫,兵锋直指辽沈。这场大战是清兴亡的关键,当时明朝国力强大,统计人口数量就有六千万,当时实行的是按人口缴税政策,所以民间隐瞒了大量的人口,专家一般认为当时明朝人口大约在一亿左右,还有学者认为人口在1.5亿左右。其时满清人口约为50、60万,士兵为十万左右。无论怎样计算,明朝的人口远胜满清。明朝可算是有近乎无限的补充能力,满清却是难以承受一败。就战前条件权衡,未必能证明满清一定能够胜利。明军各路指挥官都还是有能力的。从后来的明清多次战争来看,明军问题主要在于士兵的战斗力,野战能力极差,而且士气低落。明清的兵力差距很大,当时明军士兵还没有畏惧“辫子军”的心理,取胜不是没有可能。而努尔哈赤能够以集中兵力,利用时间差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分别与叁路明军交战。这种运动战中部队的快速行动速度、持续作战的战斗力,以及统帅高超的指挥能力,的确令人咂舌。明朝后期赖以克敌制胜的锐利火炮在这场战斗中派上用场。火炮固然威力大,攻击力强。但是致命缺点的是移动力差,如果一味依靠火炮,在野战中反而会拖累部队。这场明清第一次大战,暴露了明军一些问题。随着以后的战略的发展,明军这些问题越来越体现在战略决策上,从而导致明军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因为战争的原因,造成巨大的军事开支使得明朝不断加重赋税,激化了国内的矛盾,导致明朝遭遇内忧外患的袭击,两面作战。不过当时谁也不会料到满清将会取代明朝入主中原。满清无论从哪方面说,根本没有灭亡明朝的实力,(事实上明朝也不是满清灭亡的),在军事实力上满清也缺乏统一中原的兵力。努尔哈赤之后的皇太极,一代雄主,以战略眼光认识到自身实力的先天不足,没奢望满清能战胜明朝,只是努力想让明朝承认满清在山海关以北的统治地位,所以战略上一直很谨慎。满清根本不可能灭亡明朝。明朝招致灭亡,完全是自身的原因。满清取代明朝,是在明朝自身、李自成以及满清的合力下造成的。
  2.明朝皇帝战略

  努尔哈赤以13幅甲胄起家,到统一北方,野心勃勃。满清努尔哈赤有军事天赋,皇太极有政治天赋,多尔衮兼而有之。他们积极进取,都在小心翼翼地强大自己的实力,以前所未有的器量拉拢明朝的人才,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相反明朝的皇帝,行径却是匪夷所思,以常人不可想象的作为逐步毁灭自己的王朝。首先得从神宗说起。神宗年号万历。坐了四十八年的皇位。当时明朝经过张居正的治理,发展相当的不错,国家富强。可是要破坏一个国家,对皇帝来说易如反掌。神宗的所作所为简直不可理喻,可是明朝就是出了这么个皇帝,而且以后的几个皇帝都分别在自己的领域毫不逊色神宗。

  神宗懒。万历四十二年,首辅叶向高奏称:六部尚书中,现在只剩下一部有尚书了,全国的巡抚、巡按御史、各府州县的知事已缺了一半以上。万历四十叁年十一月,御史翟凤羽中的奏章中说:皇上不见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神宗能够懒到这种地步,完全不理国是。大臣们的直言犯忌、乃至所有大臣都在骂皇帝了,也置之不理,以神宗的懒惰而言,很有可能是懒得连罚人也不想罚了。难以想象天下会有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皇帝。但事实上这样的皇帝竟然存在。对神宗而言自然谈不上什么战略了,想来再有本事的人在神宗面前也只能放弃努力。神宗的贪也是一绝。

  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为什么还要囤积财产呢?皇帝拿这些钱能有什么用处呢,他要什么就有什么,钱能做什么用呢。可是神宗这个皇帝偏偏爱财如命,不过在明朝皇帝中倒也不是绝无仅有的。神宗在贪这一点上一点都不懒,比今天的贪官污吏的热衷丝毫不逊色。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之时,全年岁入是四百万两左右,皇宫的费用每年有定额一百二十万两,已几占岁入的叁分之一。可是张居正死后,单在万历二十七年的五天之内,就搜括了矿税商税二百万两。神宗其他什么奏章都不理会,但只要是和矿税有关的,呈报上来,就立刻批准。神宗重用太监,让太监作为皇帝代表到处搜刮,所收上来的钱全部放进自己的私人仓库,称为“内库”。可以想象,这些有极大权力的太监出去会对社会造成多大的混乱。太监本来就是心理不正常的,现在以皇帝的名义做事,有着不受限制的权力,正是宛如出笼的猛虎。他们在将税上缴给皇帝的同时,也要给自己积累财富,这些钱对明朝老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这样一个在位四十八年的皇帝和他的政策。就是明朝溃烂的开始。

  正在神宗懒与政事、大肆搜刮的时候,满清开始崛起,并且发兵攻明,攻占辽东重镇抚顺。明兵大败,总兵官张承荫战死,万余兵将全军覆没,举朝震骇。这时明朝发动了一次反攻,进行了前面介绍的萨尔浒会战。萨尔浒会战大败,杨镐全军覆没,朝廷派熊廷弼去守辽东。
  熊廷弼刚出山海关,铁岭都已经失陷。经过几十年神宗的“勤于国事”,其时军队纪律荡然,士无斗志;骑兵故意将马匹弄死,以免出战。听到敌军来攻,满营兵卒竟然全部逃跑。面对这样的局面,皇帝还是拖欠军饷。

  边界上的警报不断传来,群臣请求皇帝临朝,会商战守方略。皇帝总是派太监出来传谕:“皇上有病。”无论如何也不肯召开国防会议。神宗的战略,我是迷惑不解的。

  神宗死后,儿子光宗只做了一个月皇帝,误服药物而死。光宗的儿子朱由校接位,称熹宗,年号天启。熹宗最大的特长就是做木匠活,并且真是一手好手艺。到了醉心于木匠活的地步。如果他是个木匠,倒也还称职,可是他偏偏是皇帝。熹宗又是另外一个匪夷所思的皇帝。他对明朝最大的“贡献”就是重用了魏忠贤来治理国家。魏忠贤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监。想必任何一个王朝有了魏忠贤,就只能有亡国的下场。于是魏忠贤撤掉颇有军事才能的熊廷弼,重用一大批八股文专家为统帅,导致了每每全军覆没,已经意料之中了。明朝的这几个皇帝根本不在乎江山,一心一意的做自己的事情,倒也还逍遥快活。与满清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相比,明朝的皇帝完全没有战略可言。很奇怪明朝居然还能生存这么久,这样一个腐烂的王朝,真不如早点结束好啦。身为皇帝这样的不负责任、愚昧、愚蠢。究竟是谁的过错呢?明朝后期的太监掌权危害,其患并不在太监,而在君王的放纵太监。就战略来看,仅以双方统治者比较,明朝不亡,已经是没有天理了。

  3.明朝的军事实力

  以下是明代正规军的装备介绍。

  每一营(5000人)其用霹雳炮3600杆,合用药9000斤,重八钱铅子90万个;步枪、大连珠炮200杆,合用药675斤;盏口将军160位(盏口将军是明代对野战重型炮的称呼),另外有1000人为骑兵。可见明朝军事实力很强,有重炮,有很多使用火药的攻击武器。可以看到,明军装备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比起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弓箭刀枪的清军,差距极大。人数方面,明朝军队之多在中国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朱元璋刚建国的时候,全国军队达180万人,后来永乐到正统时期甚至超过200万,正统以后保持在120万的水平。而满清入关前最多也就十万八旗子弟。

  明朝在装备和军力有巨大的优势,为什么会作战失败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军事制度,明朝制度是“将不专兵,兵不私将”。明朝的兵和将不是在一起,而是分开独立的,需要打战的时候才集结一起。这样能够防止大将拥兵自重造反,但是作战起来,则是效率低下,管理混乱和训练不足。兵源问题。明军部队主要的来源是“垛集军”。“垛集军”就是把大批人民划为军籍,世代相传。明朝皇帝一般把自己的对头变成垛集军的来源。军户的生活相当悲惨。强制的军事屯田,世代不得脱籍,军饷微薄,战时做炮灰,平时做苦力,逃亡则采取连坐,强制亲戚家人代替。这样的兵源先天缺乏强大战斗力和高昂的士气。而且这种“为战而战”的“职业”士兵很容易军心涣散,厌战心理很强。在明朝后期,采用了募兵制的征集部队方式。一般结果是民众将军饷一抢而空,然后四处逃命。养兵问题。明朝实行军事屯田制度,的确是自力更生,不花国家的钱。但是在战争时期是行不通的,如果皇帝以可以屯田为借口克扣军饷,很容易导致兵变,军人生活已经困苦不堪,还要克扣正常开销,只会使得军队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并且毫无斗志。战争时期军饷是极其严重的问题。神宗天性贪财,熹宗宠用的魏忠贤贪财,那些权位极高的太监也贪财,要发达的人只能以钱来谋升官,升官后自然要千百倍的剥削回来。军队的管理这也是这样,军官大肆贪污,虚报兵数。于是军费开销越来越大,户部这儿越来越没钱,只有加重老百姓的赋税。就这样矛盾越来越激烈,军事问题却没有解决。政治上的战略直接影响着战争的战略。


  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并没有必胜袁绍的把握。军力相差太多,自己粮草不够,袁绍也不是昏庸之极的人,手下有大批谋士和猛将。曹操要战,是不得已。如果战前有求和的机会,曹操是不会放过的,积蓄自己的实力,削弱敌人的实力,从而达到不战而胜,或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才是真正的战略。可是战与不战,本是曹操能够控制和选择的,其实曹操退无可退,退兵则必败。既然大环境不是曹操可以决定的,那曹操抱怨也无济于事,只有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袁绍的劣势,把握最佳的时机出击,如此而已。结果虽然曹操的胜利,但并不是战前可以肯定的。即使有取胜的机会,也仍是需要双方统帅对队战机的利用、转换、把握能力。曹操还是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战后烧掉了自己军中与袁绍联系将领的名单,固然是收买人心的手法,但也是证明曹操清楚地看到那时的形势。同样,袁崇焕无力改变当是明朝政治的腐败,而且抗清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的。但是袁崇焕不可能什么也不做,他还是有可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训练士兵,将满清控制在北方,甚至如果皇帝信任,假以时日,消灭满清也不无可能。看皇帝的战略,需要看到政治的高度,需要看的是吏治、政策、管理、用人。就一个将帅而言,要看的就是他在自己能力和权力范围内的作为。尤其是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的作为。很像下象棋,你比对手少了一匹马,埋怨和不冷静不会对你后面的棋有任何帮助,只有确认这个情况,下出着这种劣势情况最好的对着,利用对手的弱点和软手,争取胜利或者求和。才是正确的战略。所谓战略,就是判断决策的过程,虽然能够对结果有直接和较大的影响,但最终结果并不是单方面战略能够决定的。凭借结果来对一个人定性是不可取的。袁崇焕初到辽东的时候,局面很艰巨。明朝军事上已经是几番惨败,颇有军事才能的熊廷弼也被无端逮捕,士气低落。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当时明军一切守御设施,都集中在山海关。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防守京师的第一大要塞,然而它没有外围阵地。清兵若是来攻,立刻就冲到关门之前。袁崇焕提出了将防线向北移的战略,不久他到达了宁远,宁远在山海关外二百余里。袁崇焕到后,当即筑城,次年完工,城高墙厚,成为关外的重镇。这座城墙把满清重兵挡在山海关外达二十一年之久。袁崇焕指挥明军打赢了两次宁远大捷,都是血战险胜。但是这两次的胜利都是属于防守性质的,什么时候开战、什么时候撤走,都取决于满清,清兵有了这样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可以掌握战机,不利的时候就撤退,所以并没有给清兵造成实力上的致命一击,而且明军野战能力极弱,防守已经是十分勉强,更不用说追击。这两次大捷,其实都是清兵的战略撤退,而不是溃败。其间袁崇焕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守辽的基本战略。其中主张:一、用辽人守辽土;二、屯田,以辽土养军队;叁、以守为主,等待机会再出击。他提出了战术的基本原则:“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而且袁崇焕还提出和皇太极议和。(这时努尔哈赤已死,满清由皇太极掌权)当时议和是对双方面有利的事情。满清方面,努尔哈赤新死,满洲内部人心动荡。皇太极的权位还不巩固。在经济上,因为与明朝开战,人参、貂皮等特产失去了市场。满洲当时是奴隶制,掳掠汉人农耕,生产力低。但军队大加扩充,这时已达十五万人,军需补给发生很大问题,偏偏又遇上严重的天灾,辽东发生饥荒。向关内侵略,又打不破袁崇焕这一关。在这时候,皇太极定下了正确的战略:侵略朝鲜。朝鲜物产丰富而兵力薄弱,明清交战时,朝鲜出兵助明,又供给明军粮食,成为满清后方的一个牵制。皇太极进攻朝鲜,可以解决经济上、战略上的双重困难,同时凭借军事胜利树立威望,巩固权位。(不久满清进攻朝鲜胜利,朝鲜投降,订立了对满清十分有利的和约)明朝方面,明方需要的是练兵、筑城、屯田。明朝需要精锐的野战军,需要建设防御极强的城,更主要的是,朝廷向来拖欠军饷,不得已还要屯田来保障补给的供应。明方的议和是攻势的,最后目标是消灭满清,收复全部辽东失地。清方的议和主要是守势,目的在巩固已得的土地,要明方承认双方的现有疆界,双方和平共处,进行贸易。满清所提的要求是经济性的,皇太极自知人口与兵力有限,经不起长期的消耗战,对于缔结和平具有极大诚意。可是明朝朝廷瞧不起金国,于对方来信一概不答,只由地方官和对方通信,而且对于议和一概不予理会。并且有大臣为此一再弹劾袁崇焕。谈和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袁崇焕还是利用了满清入侵朝鲜的时机大大巩固了宁远的防御。不久袁崇焕在魏忠贤的压力下被迫辞职。直到崇祯杀死魏忠贤后,才重回宁远担当大任。袁崇焕坚持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以守为主的战略。他第二次督师宁远,主要战略就是解决两个问题。

明朝重文清武,军队的统帅基本都是文人出身,比如袁崇焕,也是进士出身。文人出真正的帅才很不容易,明朝的运气很好,明末抗清有叁个名将,功勋卓着:熊廷弼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孙承宗是万历叁十二年的进士第二名(榜眼)。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做八股文考中进士的文人之中居然出现了叁个军事专家。可是明朝皇帝罢斥了其中一个,杀死了另外两个。其他的文人统帅基本上就是全军覆没。明朝的战略基本上是防守型。所以袁崇焕能够以几千士兵防守住满清十万大军,但在是野战的时候,明朝优势兵力却难以击败清兵。明朝的长城是很有名的,长城就是典型的防守型战略思维产物。明朝后期根本缺乏积极进取的皇帝,战略谈不上积极进取是很正常的,加上体制和实力的约束,后期已经无法开展进攻战了。所谓明朝的超级装备,在某些条件下就变成了不利因素。火炮是从外国传来的,制造这些装备需要大笔的开销,为了避免损耗和外流,一般这些装备都保存起来。可是到了战争的时候,士兵不会使用这些火炮,经常发生击中自己人的事情,更可笑的事,府库管理由太监把持,要使用火炮抗敌,还要向太监们行贿才行。于是军事技术上的进步完全被政治腐败抵消了。可见政治上的腐败完全能够抵消军事实力、军事装备的优势。这个时候军事上的优势甚至变成了危害自身的劣势。从战略上看,这些战争没打之前已经胜负已分。如果不改变明朝腐败的制度,或者说不改变专制的制度,纵然是积累了战术层面上的胜利,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明朝的腐朽注定了他的没落。明朝的溃败不是靠某个英雄能够挽救的。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英雄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4.袁崇焕战略


  其一,军饷问题。

  当时为了军饷问题已经发生了多次军变。宁远这样的国防第一要地,欠饷达四个月之久。袁崇焕杀了几个为首的军官,暂时平息了局势。可是军饷迟迟不到,兵士又哗变。朝廷一次又一次的欠饷,袁崇焕提出了发“内帑”,“内帑”是皇帝私家库房的钱。崇祯为此很不高兴,不愿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最后才很不得已的拿出钱来。(看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府库清单所列,府库存银叁千七百万两,金数千万两,而户部仅银四十万两、捐银二十万两。可见国库之虚,而皇帝的私家库房还是很充足,崇祯很舍不得拿自己的钱出来)。

  其二,议和问题。

  袁崇焕罢官时候,皇太极开始自称皇帝。

  袁崇焕回任之后,与皇太极开始和谈,用以拖延时间。皇太极对和谈极有兴趣,立即作出有利反应。袁崇焕提出先决条件,要皇太极先除去帝号,恢复称“汗”。皇太极居然答允。但要求明朝皇帝赐一颗印给他,表示正式承认他“汗”的地位。(皇太极一直千方百计的求和,不但自己写信给明朝边界官员,又托朝鲜居间斡旋,要蒙古王公上书明朝劝告。每一个战役的目标,都是“以战求和”。他清楚的认识到,满清决计不是明朝的敌手,明朝的政治只要稍上轨道,满清就非亡国灭种不可。满族的经济力量很是薄弱,不会纺织,主要的收入是靠抢劫。)再看一段史实记载。
《天聪实录稿》六年六月,清太宗致崇祯皇帝信:“满洲国汗谨奏大明国皇帝:小国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图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边官作践太甚,小国恼恨,又不得上达……今欲将恼恨备悉上闻,又恐以为小国不解旧怨,因而生疑,所以不敢详陈也。小国下情,皇上若欲垂听,差一好人来,俾小国尽为申奏。若谓业已讲和,何必又提恼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夫小国之人,和好告成时,得些财物,打猎放鹰,便是快乐处。谨奏。”可见皇太极有相当的自知之明,用辞十分谦卑。而崇祯毫不理会,对满清始终坚持“不承认政策”,不承认他有独立自主的资格,决不与他打任何交道。既不了解形势,又妄自尊大,并且还激怒了皇太极。崇祯二年,皇太极亲自带兵,集兵十余万,避开袁崇焕防守的东路,由蒙古兵作先导,绕道西路进攻。(可见满清之入侵,不是一个山海关可以守住的)清军越叁河,略顺义,至通州,渡河,进军牧马厂,兵势如风,攻向北京。袁崇焕两日两夜急行军叁百余里,比驻军于北京广渠门外。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恶斗八小时,清兵终于不支败退,退了十余里。袁崇焕知道这一仗侥幸获胜,在军事上并不可取,尤其在京城外打仗,更不能贪图侥幸。他对部属说:“按照兵法,侥幸得胜,比打败仗还要不好。”袁崇焕其时因为急于救援,来的兵力较少,他想等到集结大规模兵力,再对清兵进行彻底的反击,于是他调度部分兵力深入敌后骚扰清兵,没有将所有援兵都调来守北京。本来这个战略是很正确的,皇太极这次孤军深入,已经犯了兵法大忌,按照袁崇焕的想法,完全有可能将满清部队一次性的击溃。要知道,满清根本无法承受一次这样的毁灭性打击。所以袁崇焕在等待最好的战机,等待勤王大部队的集结。就在这个时候,清兵溃败之后,心中不忿,在北京郊外大举烧杀出气。北京城的居民顾着自己身家性命,说袁崇焕不肯出战,别有用心。许多人说清兵是他引来的,目的在“胁和”,使皇帝不得不接受他一向所主张的和议。有人在城头向城下的袁部骑兵抛掷石头,骂他们是“汉奸兵”。石头砸死了几名兵士。崇祯看到袁崇焕迟迟不肯决战清兵,又听到北京城了谣言四起,忧虑重重。加上皇太极恰到好处的一个“离间计”。崇祯终于把袁崇焕下狱了。得到袁崇焕下狱的消息,皇太极大喜,立即自良乡回军,至芦沟桥,击破明副总兵申甫的车营,迫近北京永定门。崇祯催促满桂(袁崇焕手下大将)冒险求战,满桂不得以出兵,全军覆没。祖大寿(袁崇焕手下大将)本来率军营救京城,看到袁崇焕下狱,掉头冲出山海关北去,结果又被袁崇焕修书回兵,意图打胜战立功救出袁崇焕。和清兵接战,收复了永平、遵化一带。切断清兵后路,逼迫清兵退回辽东。(袁崇焕死后,旧部祖大寿、何可纲率军驻守锦州、宁远、大凌河要塞,清军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当时各地来北京勤王的部队很多。袁崇焕下狱,导致各路兵马军心大乱,再加上欠饷和指挥混乱,山西和陕西的两路援军都溃散回乡,成为“流寇”的骨干。
从此溃兵加入流寇,使得只会抢粮、不会打仗的饥民有了军事上的领导,“流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成长为明朝的威胁。后来,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在押送处死中途中,就被民众“咬穿肚腹,直达内脏”。袁崇焕无罪被杀,对于明朝整个军队士气打击非常沉重。从那时开始,明朝才有整个部队向满清投降的事。袁崇焕既忠且能,可惜生不逢时,最后还落得一个凌迟。经历过袁崇焕的凌迟,以为无论谁投降满清都是可以理解的,想想以袁崇焕如此忠心耿耿,尚且是这样下场,何况其他人。吴叁桂是祖大寿的外甥。吴叁桂父亲吴襄曾为宁远总兵,都是袁崇焕的部属。明清之际,汉人的统兵大将十之七八是关辽一系的部队。吴叁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左良玉、曹文诏、曹变蛟、黄得功、刘泽清等都是。这些人有的投降满清,有的为明朝战死,都是极有将才之人,麾下都是悍卒健士。这些都是袁崇焕战略下培养出来的精兵强将。

  5.凌迟

  相对于那个悲剧的时代,凌迟只是盛筵上一个不起眼的水果拼盘而已。那只是一个小小的结束,并不是这幕悲剧的高潮。那个悲剧时代太多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凌迟看起来也不算很不可理解。既然说袁崇焕在战略上根本没有过错,为什么又会导致凌迟这个最终结果呢?难道是命运的不公平吗?命运甚至没有给过袁崇焕机会,都是袁崇焕自己在争取。相比之下,命运给了吴叁桂机会,吴叁桂也及时把握住了,命运也给了史可法机会,史可法却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袁崇焕能够避开凌迟的命运吗?

  袁崇焕绝非不知进退的人。在魏忠贤权倾天下的时候,袁崇焕一样在辽东给魏忠贤建生祠,魏忠贤派太监监兵,袁崇焕也应付得很好。袁崇焕在政治上属于魏忠贤的敌对派系。他中进士的主考官、保荐他的御史等都是东林党的巨头。可是在袁崇焕的战略中,他首先必须要有督师这个官位,才能够开展自己的练兵、守城战略计划,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当时,魏忠贤大肆消灭东林党人,对袁崇焕还算客气,不能不说与袁崇焕的妥协战略有关。到了今天,有些人习惯性的指责历史上说过违心话的人物,认为他们应该宁死不屈,直言不讳,其实是太过了。有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令人敬佩,有人忍辱偷生,也是为了解决问题,付出的代价、承受的压力更大。要袁崇焕像史可法一样战死,像东林党人一样骂魏忠贤而死,很容易做到。袁崇焕并不畏死,可是这样的死除了给中国历史上增添一个道德高标,给自己留下一个“有气节”的名声,还能够怎么样呢?能够解决当时一丝一毫的问题吗?对国家有一点建设性的作用吗?当时明朝能够没有袁崇焕这样的人才吗?然而,纵然是崇祯信任和重用袁崇焕,给予他完全的权利和军饷,袁崇焕如愿以偿地在十年内彻底消灭满清,那又怎么样呢?他马上要面对的是李自成的百万大顺军。他还能够成功吗?


  

  袁崇焕就像是一个消防队员,他积极的扑火,可是外面、里面都起火了,而且火势愈来愈大,最终他也会力不从心,他很有可能也能够平息李自成的大顺军,但是明朝腐败的制度才是那个到处放火的,他能够平息以后显然越来越多的“反贼”吗?他又能够忍心对没饭吃,不得不造反的农民下杀手吗?或者说,他能够觉悟而反对明朝吗?袁崇焕的结果是那个年代注定的悲剧,凌迟只是悲剧结局的一种而已。

  6.崇祯战略

  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朱由校病故,其弟信王朱由检继位,次年改元,是为崇祯。弟代兄位,承接下的是一个烂摊子,朝廷内外都被阉宦魏忠贤及其党羽所控制。崇祯不露声色,即位未久便粉碎了阉党,臣民赞颂不已,誉为“神明自运,宗社再安”。既而又下诏,撤罢各镇内臣,以杜绝宦官乱政之门。在位十七年,他一直勤政理事,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讲励精图治,崇祯是朱元璋以后明代16位君主中最突出、最言行一致的一个。崇祯继位没多久,十七岁的时候,能够以相当的老练和果断铲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十分的不容易,丝毫不比康熙铲除鳌拜逊色。崇祯的勤勉是中国几千年皇帝史上罕见的。虽然皇帝不是只靠勤勉就能当好的。他面对局势严重时,一而再、再而叁的向天下发“罪己诏”,反省错误招纳贤才,哀叹“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自杀殉国是的遗书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以一人。这样一个皇帝是怎样失败的呢?他对面临的问题开展怎样的战略呢?

  其时崇祯面对叁大难题。

  6.1.一为内忧

  李自成、张献忠屡败屡战,总是无法剿灭。而且贼是愈剿愈多。

  要剿贼就要用兵,要用兵就要用钱,钱从哪里来?皇帝的办法就是加税。其时赋税已经很重,加上连年的天灾人祸,老百姓负担很重,再加税就是逼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万历末年已加重了对民间的搜括,天启时再加,到崇祯手里更大加而特加,到末年时加派辽饷九百万两,练饷七百叁十余万两,一年之中单是军费就达到二千万两(万历初年全国岁出不过四百万两左右),国家财政和全国经济在这压力下都已濒于崩溃。那个时候的税重到什么程度呢?据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叁》中记载:“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当时福建的粮食亩产最多叁石(不到300公斤),正常年景不过卖一两银子。就算福建粮价疯涨,叁石大米也不过卖六两银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私派比正赋多,暗的比明的多。据钱泳《履园丛话》记载,崇祯末年,盗贼四起,年谷屡荒,人们都以无田为幸运。明朝就出现了流民遍天下的现象。流民也要吃饭,也要活下来。

而这个时候剿贼的官兵是怎么做的呢?

  明朝的郧阳巡按高斗枢在《守郧纪略》中记载了明末的情景和官军的表现。他说,崇祯十四年(1641年)六月,他奉命驻守郧阳。七月初,他从长沙动身,水路到达荆州,路经襄阳,八月初六进入郧阳。一路数百里的农田里都长满了蓬蒿,村落破败,没有人烟。惟有靠近城市的一些田地,还有城里人耕种糊口。他说,在他抵达郧阳前的十几天,左良玉率领的官军路过此地,二叁万官兵一涌入城,城中没有一家没有兵的。“淫污之状不可言”。住了几天大军开拔,又将城里所有人家清洗一空,十多天后他到了,竟然找不到米和菜。士绅和百姓见到他,无不痛哭流涕,不恨贼而恨兵。李清在《叁垣笔记・下・弘光》中说:左良玉的兵一半要算群盗,甚是淫污狠毒。每入百姓家勒索,用木板将人夹住,小火烧之,胖人有的能流一地油。他们抢掠来妇女,公然在大街上奸污。将她们拉到船上抢走时,有人望着岸上的父亲或丈夫哭泣,立刻被这些兵砍下脑袋来。左良玉的部队在明朝官军中并不是最坏的。他们烧杀抢掠,但是还能打仗,比那些见到百姓如狼似虎,见到清兵和土匪便逃跑的强多了。官军抢劫百姓,也是出于迫不得已。官府的税费一征再征,仍然严重拖欠军饷。士兵们被迫卖命打仗,却又缺粮断饷,抢劫起来自然理直气壮。明朝的官军数以百万计,便是横行天下的百万豺狼饿虎。

  与官军的表现相反,李自成的军纪越来越好。高斗枢在《守郧纪略》中说:早先,张献忠和李自成每攻陷一城,就要大肆抢掠一场。到壬午(1642)夏秋,李自成和罗汝才每得一城,则改为派“贼”防守,并且严禁抢掠,以笼络民心。到这个时候,这个战自然是打不下去了。

  6.2.二是外患

  满清日益强大起来。

  自萨尔浒之战到努尔哈赤死,明、满清间又发生过几次战役,满清先后攻取沈阳、辽阳、广宁等重要据点,从辽河以东扩张到辽河以西地区,明军节节败退。

  满清继续向明进攻,在皇太极时期,清军曾四次入关攻明。

  所谓入关攻明,是指清军不由山海关,而由间道越过长城,深入明之内地,大肆抢掠骚扰,削弱和消耗明朝的实力。不久,清军又取得松山之战的胜利,击溃明军十余万。

  明崇祯帝即位以后,起用名将袁崇焕。皇太极见辽西方面袁崇焕坚城难攻,于是计划绕道进袭北京。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亲自率军出动,以蒙古军为响导,从龙井关、大安口入塞,攻破遵化,包围北京。袁崇焕闻讯,急率锦州总兵祖大寿等自山海关疾驰入援。不久,崇祯帝杀袁崇焕。这次皇太极统兵入塞,先后攻克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于次年自率大牟退还沈阳,留阿敏等驻守关内四城。不久,关内四城被明军收复,阿敏率残兵败将逃归。


  

  祟祯六、七年间(16331634年),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先后航海投降为满清带来许多兵马和船只,并且带来西洋葡萄牙大炮。此炮是当时明朝最新式武器,金军有了这种大炮以后,其攻坚和野战的能力大为提高了。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又命阿济格等入长城,破昌平,焚天寿山德陵(明熹宗陵),然后绕过北京,直插保定以南,凡克城十二座,俘获人口牲畜十八万。明朝督师张凤翼等皆按兵不敢战,听任清兵从容退去。崇祯十一年(1638年),皇太极又命多尔衮、岳□等越过长城,大举深入。明朝以卢象?为督师,宦官高起潜为监军。负责督军迎敌。而高起潜与兵部尚书杨嗣昌皆不欲战,结果卢象?孤军奋斗,在矩鹿贾庄血战而死。这年冬,清兵大蹂畿辅,连下四十叁城。次年,清兵南下入山东,攻破济南,俘明德王朱由枢。然后清兵由山东回师出塞,明军皆尾随不敢击,这次出塞,清兵俘汉人四十六万余,获白金百余万,满载而归。几年后,明清之间又发生规模巨大的松山之战。先是崇祯十四年(1641年),皇太极发大兵围攻锦州,势在必克。清兵逼城列营围困,明锦州守将祖大寿告急。明朝即遣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吴叁桂等八总兵,领兵十叁万来援,集结宁远。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但是兵部尚书陈新甲一再促战,同时又有密敕刻期进兵。洪承畴迫不得已,即进师松山。皇太极闻知,亲率大军赴援,陈师于松山、杏山之间,切断明军粮道。洪承畴抵松山后,因军中乏粮,诸将各怀去志,不待军令,争相率军逃奔,返口宁远就食。清军趁势掩杀,前堵后追。明兵十数万土崩瓦解,先后被斩杀者五万叁千多人,自相践踏死者及赴海死者无计其数。最后,总督洪承畴等被围于松山,士卒不过万余,饷援皆绝。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解送沈阳,投降清朝。不久,锦州粮尽援绝,祖大寿也率众出降。塔山、杏山也相继落入清军之手。松山失陷对明朝影响极大,从此明朝在关外已不能再战,完全无力应付辽东局面。崇祯十五年十月,皇太极又命阿巴泰等作皇太极生前最后一次入关攻明,兵分两路入长城,共会于蓟州,直抵山东兖州而还,攻破叁府十八州六十七县,杀明宗室鲁王,俘获人民叁十六万余口、牲畜五十万头。次年(1643年)四月,阿巴泰等始率军经通州徐徐凯旋。清兵南北往返,明朝诸军皆尾随其后,始终未敢一战。这年八月,皇太极死,庙号太宗,葬昭陵,其子福临继位,由多尔衮辅政。这时关外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均为清朝所有,唯宁远等四城未克。

  6.3.叁是用人 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十四个兵部尚书(那是指正式的兵部尚书,像袁崇焕这样加兵部尚书衔的不算)。他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除袁崇焕外还有十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他责备“臣皆亡国之臣”,难道真的是手下没有忠君爱国的人才吗?


  事实上我们知道的明朝可用之才还是有很多的。军事才能极高的有袁崇焕、孙承宗、洪承畴、乃至后期的吴叁桂,这些都是难得的将才,如果能够给他们必要的信任和权力,足以抵挡住满清的进攻。政治上更不用说,大批的明朝降臣为满清效力时,能够提出正确的国策。尤其是洪承畴,他的政治才能很高,满清的进驻中原,稳定江山和他的战略有很大的关系。只不过是崇祯缺乏用人的才能而已,这个倒不是崇祯的错。

  崇祯个性上的缺点,加上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这一堆烂摊子任谁也难以处理。崇祯这个亡国之君有点儿冤。但是既然身为大明皇帝,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既然崇祯为自己的江山付出了自己的代价,也没必要苛求。我们要做的就是吸取教训,至少能够做到用制度的完善来避免因为个性、劣根性犯下大错。


  
  7.皇太极战略

  满清入关前,从用人就可以看出满清君王的器量和战略。

  祖大寿,在明末清初,可以说是如雷贯耳。袁崇焕威震辽东之时,祖大寿是袁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宁远保卫战、宁锦大捷、北京保卫战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辽东将士中,他是唯一亲见自己主帅在殿前被捕下狱,一怒之下领兵反叛,毁山海关东走。可是袁崇焕在狱中的一纸书信又把他招了回来,他的母亲及孙承宗劝他奋勇杀敌以赎出袁督师。在辽东将领中,他是营救袁崇焕最力一员,曾请求削职为民,以自己的官阶赠荫换取袁督师性命。但袁崇焕最终还是被他奋勇保卫的人千刀万剐了。之后祖大寿率领袁崇焕旧部,这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驻守宁远、锦州、大凌河等要塞,抵御清兵的入侵。崇祯四年,祖大寿奉孙承宗之命守大凌河城,八月,城才修了一半,皇太极以倾国之师,把大凌河城团团包围住。祖大寿突围不得,援军又被击退,只能闭城坚守。皇太极不断地送信劝他投降,他都不予理睬。坚守了叁个月,城里粮食吃完了,开始杀马吃。马杀完了,开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开始吃军中的老弱病残。军中的老弱病残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该是健壮将士的互相残杀了。无论如何,城是没法再守下去了,所有的将领,除了副将何可纲,都认为只剩下投降一条路了。于是祖大寿长叹一声:“人生岂有不死之理?但为国为家为身,叁者并重。今既尽忠报国,惟惜此身命。”于是杀了誓死不从的何可纲,与皇太极在城外设坛盟誓,算是正式投降了。然后他向皇太极献策,他愿意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皇太极满心欢喜。但祖大寿进锦州城后就抵抗清军。皇太极恼羞成怒,两次御驾亲征攻打锦州、宁远,都无功而返。祖大寿又为明朝守了十年的城,直到崇祯十四年四月,清兵再次倾国而来包围锦州城。这一次整整围了一年,洪承畴的十四万援军在松山被击溃,洪承畴投降;祖大寿粮尽援绝,城中又开始人吃人,只好再次投降。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仍没有杀他。只是没给他部队,没再重用他了。史书中记载他投降以后的唯一事迹,是曾经写信劝他的外甥吴叁桂投降。吴叁桂当时还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这种劝降信自然毫无作用。祖大寿平平安安地活到了顺治十叁年,老死。可以说征战天下的战略就是重用人才的战略。

  皇太极对祖大寿这种强敌,有杀害无数清兵、背信弃义的事实,还能够容忍下来,接纳下来,并且让他一直平平安安活到老。这样的器量,也难怪满清能够使无数的人才死心塌地为之效忠。试问汉人皇帝之中,上千年来几个君王能有这样的器量呢?这样的君王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善待人才,又怎能使人才不趋之若鹜。明朝的皇帝实在是差得太远了。皇太极总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但是在他那个形势下看来,几乎是完全没有指望的。明朝的实力,包括土地、生产力、人口、人才、兵力、军事力量,是满清的百倍。《天聪实录稿》元年叁月初二日,“秀才岳起鸾曰:我国宜与明朝讲和。若不讲和,则我国人民死散殆尽。”《明清史料》甲编,天聪二年八月“事局未定”奏疏:“南朝虽师老财匮,然以天下之全力,毕注于一隅之间,盖犹裕如也。”《太宗实录稿》:天聪七年十月,皇太极责骂主张出兵南攻之人:“天予我有数之兵,若稍亏损,何以前图?”皇太极对明朝及其客气,甚至给袁崇焕的信中称呼“汗致书袁老先生大人”。皇太极所求者,只是明朝对满清在辽东地位的承认,和给予一定的钱粮。当然满清有乘机占明朝便宜的心理,但是顾忌也很多,一个袁崇焕的几千兵力就可以几次击败满清,逼迫满清绕道而走。满清就这样,在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叁代人的小心经营下渐渐壮大起来,把握住了明朝内溃的战机,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战略:统一中国。
8.明朝最后战略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改元,旋即渡河东征,一路势如破竹。这时,明朝的精兵良将已经丧失殆尽,吴叁桂手下的叁万关宁铁骑成了最后一张王牌。正月十九日,崇祯帝在德政殿召集大臣,正式商讨调吴叁桂入关事宜。这其实是饮鸠止渴的一步棋,吴叁桂入关,就意味着撤去了满洲人面前最后一道屏障。面对这个难以决断的问题,大明朝的官僚系统最后一次典型地表现了它的低效性。先是,满朝的文武大员面面相觑,怕承担责任,都不敢发言。内阁首辅、大学士陈寅,首先打出“一寸山河一寸金”的旗号,坚决反对弃地,同时又认为调兵势在必行。这位老丞相慷慨激昂了半天,却等于什么也没说,可是满朝文武却大受启发,纷纷按这个调子发言,结果调兵之事一议再议,迁延了一月有余仍然没个结果。李自成却不必等待廷议的结果。这一个月之中,他的大军已逼近畿辅。北京的陷落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了,只有到这个时候,朝廷才下了最后决心。叁月初,崇祯帝诏封吴叁桂为平西伯,命其入关勤王。可是吴叁桂还没来得及赶到,李自成就攻破了北京城。

  其实明朝本来有最后一次战略的机会。他可以选择与满清求和,来集中精力对付李自成,甚至可以通过割地赔款等方式借清兵的力量来打击起义军。可是明朝是一个什么局面呢?

  崇祯十五年,明朝局势已糜烂不可收拾。洪承畴于所统大军全军覆没后投降满清。松山、锦州失守。崇祯便想和满清议和,以便专心对付李自成、张献忠军。兵部尚书陈新甲更明白无力两线作战,暗中与皇帝筹划对满清讲和。崇祯和陈新甲不断商议,朝中其他大臣听到了风声,便纷纷上奏,反对和议。崇祯矢口不认,说根本没有议和的事,你们反对甚么?崇祯每次亲笔写手诏给陈新甲,总是郑重警诫:这是天大机密,千万不可泄漏而让群臣知道了。该年八月,崇祯派亲信又送一道亲笔诏书去给陈新甲,催他尽快设法和满清议和。陈新甲出外办事去了,不在家,那人便将皇帝的密诏留在他书房中的几上而去。陈新甲的家童误以为是普通的《塘报》(各省派员在京所抄录的一般性上谕与奏章,称为《塘报》),拿出去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这样一来,皇帝暗中在主持和议的事就公开了出来,群臣拿到了证据,登时哗然,立刻上奏章反对。皇帝再也无法抵赖,恼怒之极,下诏要陈新甲解释,责问他为甚么主张议和,罪大恶极之至。陈新甲的声辩书中引述了不少皇帝手诏中的句子,证明这是出于皇上的圣意。崇祯更失面子,老羞成怒,下旨:陈新甲着即斩决。理由是流寇破城,害死皇帝的亲藩,兵部尚书应负全责。那时距明朝之亡已不过一年半,局面的恶劣可想而知,但群臣还是坚决反对议和,连皇帝也不得不偷偷和国防部长暗中商量,表面上坚决不肯承认,最后消息泄漏,便杀了国防部长以卸自己责任。从这件事中,可以见到当时对“议和”是如何的忌讳,舆论压力是如何沉重。连崇祯这样狠辣的皇帝,也不敢对群臣承认有议和之意。中国读书人的传统思想认为谈和就是投降、就是汉奸、就是秦桧。那是一个非此即彼、决不容忍异见的时代,明末,更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道德价值最受重视的时期。想死还不容易吗,可是最后为明朝而死的又有几个人呢?
于是,这个对于明朝可行的最后一个战略也被放弃了。

  9.吴叁桂的叁个选择

  吴叁桂驻守山海关的时候,局面之艰难、承受的压力只有比袁崇焕更大。

  满清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已经没有后患和牵制,并且可以不经山海关进攻北京城。洪承畴失败投降,松山、锦州的占领,满清战略位置极佳,实力也是空前强大。并且自己也有了大炮等装备。宁远方面,袁崇焕被杀影响深远,明朝军心早已涣散,军饷问题达到最严重的地步。而且自己一方的战略防守位置已经不成形了,只是独立支撑。明朝局势已糜烂不可收拾,李自成大军直逼北京城。

  这个时候崇祯要吴叁桂放弃山海关,全力救北京城。

  此时,大明朝已经处于崩溃边缘。李自成的军队连战连捷,士气正旺。吴叁桂的叁万关宁铁骑能挡得住李自成的百万大顺军吗?吴叁桂应该与大明朝共存亡。并且就算是送死,也该兴冲冲地赶着去吗?吴叁桂很犹豫,但是圣旨不可不停,于是他带兵慢慢的走向北京城。然而,李自成出乎意料地很快攻下了北京城(多少也是吴叁桂期待的)。崇祯自杀,国都易主。这个时候,吴叁桂该向谁效忠呢?吴叁桂的军力,不过数万而已。

  当时他可以有叁个选择。

  一、领兵杀回北京,争取夺回明朝皇帝后裔,然后以他的军事才能,保住一方领土,然后手握重兵,权倾一时,达到个人政治的最高峰。可是首先的问题是:他打得过李自成吗?军力相差太多了。而且,满清在关外虎视眈眈,他吴叁桂腹背受敌,可能吗?要想活下来,则必须连大顺抗清,或连清抗大顺。否则必死无疑。

  二、投降满清。马上开关,与满清合兵攻打李自成。吴叁桂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吴叁桂背不起汉奸之名,何况明朝溃烂,吴叁桂早已知晓,李自成军纪严明,而且有招降之意。

  三、投降李自成。说实话,要作到这点很不容易。吴叁桂是大明提督,而且大明刚刚被灭亡,不思报国犹自可,马上投奔“反贼”,只怕招致很多人非议。可是从战略眼光看,不可能选择腹背受敌的做法,也不可能面对国内这样大的变化不做反应,既然排除了投降满清的选择,自然倒向李自成。毕竟大家都是汉人,这样能保证国家不受到外敌的入侵,对自己和士兵的北京家属问题也是一个交待。吴叁桂是个一代名将,他看到这样的局势下,投诚李自成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吴叁桂把山海关交给了大顺军,带领部队到北京来见李自成。然而李自成却令吴叁桂失望了。

  在回京路上,吴叁桂听到了李自成手下冲进他的私宅、查封他的家产、抓走他的家人、抢走他的爱妾陈园园的消息。吴叁桂勃然大怒。就这个消息看,吴叁桂可以理解为李自成对吴叁桂的示好置若罔闻,这种不友好的态度令吴叁桂无法信任李自成了。试想自己身为边防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后面的统治者却玩花样,抢走财产、打击家人、甚至把老婆也夺去,简直是对吴叁桂及其辽东军队的奇耻大辱,而且连吴叁桂都保不住自己的家人,那些边防士兵的家属想必更不用说。一下子,国仇家恨集于一身。吴叁桂当即退回山海关,并且开始联络满清多尔衮,意图借兵复国。不久,李自成大军进攻山海关,满清奇袭李自成,并且击溃了李自成,清兵顺理成章的进驻北京,建立了大清王朝。借清兵打击李自成这个战略在当时是认为正确的。
政治上,南明朝廷为这个举动很是夸奖了吴叁桂,并且认为满清是友军,希望能够联合清兵征讨李自成。在军事上,既然已经和李自成撕破脸皮,当然要考虑下一步的李自成大军进攻山海关问题。山海关固然可以防守清兵,但是这次李自成是从关内来的,对内的防御肯定不足。此之为不借兵不行。至于引清兵入关,其实明朝崩溃,对清兵的防御早已实行同虚设,只有山海关的吴叁桂有战斗力。满清数次进攻北京都是绕道过来,不存在需要吴叁桂开关引清兵。此之为不开关清兵也能入关。崇祯也有过要吴叁桂放弃山海关破“贼”的旨意。

  谓之吴叁桂“汉奸”“卖国”,实在太苛。其时,吴叁桂已经没有选择。何况明朝亡于李自成,而非满清。中国又岂是吴叁桂一人可以卖得了的?也太抬高吴叁桂了。

  10.李自成兵败

  在事实上,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军纪相当的严明。大顺军在北京一共经历了四十二天。大顺政权当时占领的范围,包括了整个西北、华北、山东、河南两省、湖北、江苏的部分地区。大顺政权的主要政策包括:一、接管政权,稳定人心。二、向南方地区派兵占据要地、委派地方官稳定地方。叁、调军南下,准备南征南明朝廷。四、准备即位有关事宜。五、清点府库,没收皇宫、宗室、勋戚、太监的财产,打击官僚。就这些政策来看,李自成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也不存在急剧腐化,政策并没有任何错误。经历山海关兵败后才出现军纪问题,但总的来说,李自成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腐化问题。那么李自成失败在哪儿呢?

  一、人才的录用。

  李自成文官除牛金星、顾君恩外,其他多是明朝降官。大顺政权后期缺少的是了解情况、统筹全局、能够制定战略方针的人才。投降大顺政权的明朝官员中,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其中有的后来被清廷选拔为六部首脑甚至大学士。可是大顺政权规定的是文官受武将节制制度,要求的是起义将领居于支配地位,对降官不能重用,这就是战略上的最大错误。李自成过于迷信军事上的胜利,在政治上没有作为。这与他缺乏政治上的远见和不能够重视政治治理人才有关。他的军饷主要来自追赃助饷,这样能够做到不扰民而补给充足,但是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军队庞大需要大笔的开销,树敌多,没有开展农业生产,缺乏合适的政策在占领地上实行,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看上去占领大片领土,其实并没有良好的治理,而这些政治上的政策不是武将能够了解的。一旦兵败,马上就不可收拾,号称百万大军的大顺军之所以到后期毫无抵抗力,一败涂地,也就是这个原因。满清在入关以前就网罗了范文程、洪承畴等人,在决定战略方针时能够征求他们的意见;入关以后,对明、顺两个政权的官员一概收揽,还多次命令已经投降的汉族官员推荐人才,动员他们写信招降。对曾经对仗的敌人也以前所未有的器量容纳。可见人才只有在能够重用他们的君王手下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二、追赃助饷。

  大顺政权坚持“叁年免征”赋税政策,通过没收明内帑、宗室、勋戚、太监的家产和对明朝官员实行追赃助饷的办法,来解决财政问题。攻克北京后,缴获属于皇帝的私财(即内帑),可信的说法大概是白银叁千七百万两,黄金一百五十万两,数量相当庞大。就战略而言,大顺军在进入北京以后,大规模地实行追赃助饷是不合时宜的。当时仅没收的明廷内帑,就足够大顺政权两年以上的全部支出,不存在财政上的紧迫性。并且,李自成没有考虑到进入北京后客观形势的变化,政策上没有作出相应调整。在大顺政权统治地区地区内普遍地推行追赃助饷,使各地官绅人人自危,造成树敌过多的局面。当然,其间最大的失误就是造成了吴叁桂的倒戈。

  之前李自成让吴叁桂之父安抚吴叁桂,并且顺利交接了山海关。但是在京城里,没收吴叁桂的大笔财产、将吴叁桂的家人下狱、甚至刘宗敏抢走吴叁桂的爱妾陈园园,使得本来对李自成不太信任的吴叁桂失去了对李自成的信心。直接导致了吴叁桂的夺回山海关、交好满清,以国破家亡的哀兵抗击大顺军。李自成进攻山海关失败,在于低估了吴叁桂的实力和当前的形势。吴叁桂的辽东兵力其时只有叁万,却是整个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与满清的搏斗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据关而守,有火炮相助,再加上满清上十万铁骑的出其不意。李自成的大顺军实力也是相当的强,并且有兵力上数倍于敌人的优势,山海关险要,可毕竟此时此刻不比吴叁桂有整个大明作为后援的抗击满清,说吴叁桂是负隅顽抗也不为过。李自成首先将山海关团团围住,还意图劝降。这样延误了战机。攻击山海关的时候,面对的是明军中的最强军力,抵抗之强是李自成没有料想到的。即使是这样,如果没有清兵出现,山海关还是可以攻下来的。

  可是多尔衮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战机。在吴叁桂兵力接近崩溃的时候杀了出来。突然出现这个效果是吴叁桂和多尔衮刻意隐瞒造成。李自成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看到突然出现的庞大数目辫子军,知道这一战必败无疑,所以选择了主动离开战场,不久杀害吴叁桂的全家,放弃北京城。在军事指挥上,李自成的能力极高,并不存在大的失误。是政治上的失误导致了李自成的失败。之后李自成经不起屡战屡败的打击,又渐渐刚愎自用,重用牛金星,杀害大将李岩,自溃长城。尽管手上有几十万的军力,但是在天才将领吴叁桂及其辽东精兵、多尔衮的满清铁骑,还有南明的部队合力攻击下,迅速的兵败了。

  11.满清战略


  

  满清进入北京后,多尔衮在范文程、洪承畴等的建议下,提出了“经纶方始,治理需人。凡归顺官员,既经推用,不必苛求。此后官吏犯赃,审实立行处斩,鞭责似觉过宽。自后问刑,准依明律”的用人政策。也就是说,以前的贪官污吏行为一概不计较,只要有利于大清朝的就用,只要以后不再犯法就既往不咎。这样,满清征战方面有多尔衮及其八旗子弟兵,有吴叁桂的辽东精兵,战略方面有范文程、洪承畴等运筹帷幄,政治制定合适的政策,大量启用明朝的降臣治理国家,巩固占领的领土,为出击李自成和南明,(其实军事上满清仍然没有优势,只是李自成和南明本身存在重大问题,自我溃败而已。)以及未来的一统天下做好了准备。同样是明朝这些降臣,在崇祯手下成了空谈、亡国之臣。在李自成手上成了阿谀奉承之辈,成了李自成军饷的来源。而到了满清手下,却变成了中兴之臣,真是令人惊异。在人治的制度下,人才的应用直接决定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以尽管有满汉之分,尽管有“扬州十日”,尽管有读书人“怀念前明”,尽管有以后吴叁桂的“大周天下”,尽管有台湾郑氏的“反清复明”,尽管有“文字狱”,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仍是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日子,能够让人活下来就心满意足。清朝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基本上都是实行的“轻赋税”政策,顺利地完成了大乱到大治的过程。什么民族矛盾,民族仇恨,很快就被人淡忘了。治理天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用人治国的道理,都懂,这些都是汉人总结出来的道理。明朝皇帝明白,李自成也明白;亡国的经验教训大家都听说过,明朝皇帝听说过,李自成也听说过。可是那个时候真正做到的确是少数民族的统治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不能不让人反省,中国的制度和道德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更不要说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提及过的民主和科学了。我们的目光又局限在中国大陆这一片土地上,那个时候,没有人能够有远见的看到世界战略的形成,或者说,那时的中国没有培养有世界战略远见人才的土壤吧。

  12.南明小朝廷战略

  南明小朝廷更是将明朝的弱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甲申年(1644)四月,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崇祯吊死煤山,南京明朝大臣们面临解决王朝继统问题,崇祯的叁个儿子都没有逃出北京,只有从藩王中挑选,而当时藩王中尚存的神宗直系子孙,有福王、惠王、瑞王、桂王四人,后面叁者分别在广西、四川,地处僻远,离南京近的只有从河南逃来的福王朱由崧和旁系的侄儿路王朱常芳。(在鹿鼎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为自己拥护的皇位继承正统,这些爱国志士内斗不断)阉党阮大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密谋此事,阮大铖建议立福王朱由崧。其时福王有昏庸之名,但是阮大铖、马士英认为这样的皇帝容易控制,于是就联络总兵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等实力派,宣布拥立福王。兵部尚书史可法认为立福王有“七不可”,即贪、淫、酗酒、不孝、虞下、不读书、干预有司,这种五毒俱全的人作了皇帝定会误国误民。然而,福王朱由崧被马士英等人早早迎入南京,史可法与高弘图无奈,也只得加入了奉迎的行列。南明控制的区域,东自黄河下游以南,西迄武昌长江以南,其物力、财赋、人力也比清廷所控制地区雄厚。当时南明设江北四镇,共拥兵叁十万。武昌的宁甫侯左良玉,拥兵二十万。


  

  福王继位后,组成了东林党和阉党混合的内阁,阉党因为拥戴有功,掌握朝廷权力,竭力排挤,打击东林党人,史可法受排挤,离开南京,督师扬州,高弘图被迫辞职。阮大铖入朝后,任兵部尚书,借作“顺案”之名,恢复了特务机构东厂,处死了东林党和复社人士。史可法曾上书要求给士兵加饷,然而马士英却将奏折扣下,将史可法的士兵的薪水全扣了下来。当时众将怂恿史可法反南京,以“清君侧”为名,将马士英杀掉,但史可法以大局着想,没有同意。朱由崧在政治上毫无作为,生活上荒淫透顶,政事全委托给马士英处理。

  皇帝如此,大臣们也不逊色。将领们一样只知道吃喝玩乐,对目前的现状毫无了解。江北四镇中,二刘之兵皆“虚夸不中用”,惟高杰兵战斗力强。高杰凶悍桀骜,却毅然拒绝清肃王“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土”的诱降,疏请以己重兵驻归德,冒大雪,沿黄河筑墙,专力防御清兵,并联络河南睢州总兵许定国“以奠中原”。不料许定国暗通清兵,设计于酒后谋害了高杰,渡河降清,并引清兵至仪封。就在清兵迅速南下,形势危急之际,拥有数十万重兵、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发兵南下,要“清君侧”、“除马阮”。马士英却公然提出:“宁可君臣皆死于大清,不可死于左良玉之手”。当时有人抗言:“淮扬最急,应亟防御。”马士英命令“有议守淮者斩”,朝议之后,竟诏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史可法扼守扬州,以身殉国。他的顽强抵抗招致满清的“扬州十日”大屠杀。

  孙可望后期的飞扬跋扈,最终导致众叛亲离,卖身投靠。

  郑成功有大志、有军事才能,却私心自用,断送华南抗清大业。之后退守台湾,一心守护自己郑家的地盘。明清之际优秀军事家李定国也是悲剧,出滇抗清前期遭孙可望妒恨,无法在两湖、江西战场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望于郑成功连兵粤、闽,会师北上,得到的却是郑的虚应,结果导致丧师失地,南明中兴从此无望,最后只好死而后已。整个南明前期是建立在错误估计形势上的,朝廷加上继承了昏庸腐朽的传统,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后期南明团结了几十万大顺军、张献忠的战败部队,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共同对付清兵。但是大势已去,各个将领各自为政,没有任何政改吏治,既不得民心,又没有军心,被吴叁桂各个击破。南明前期的战略很重要,当时满清刚进入北京,政权不稳,而且准备也不足,南明有足够的实力收复北京。但是南明面临满清这样的强敌无动于衷,认知上出现方向性错误。一直以李自成为敌人,认为吴叁桂携清兵入关是救了明朝的江山,以满清为友,打如意算盘,想和满清共同讨贼,图谋划江而治的天真战略。后来清兵兵临城下,满清早已稳定北方,只要不出现战略的重大错误,南明的灭亡已经是无可避免,更何况南明一直应对失策,回天乏术。此长彼消之下,南明之亡毫无悬念了。为什么南明前期会出现战略上的重大失误呢?当时亡明者,李自成也。明朝的国都是李自成攻克下来,皇帝也是被李自成逼死的,明朝的天敌是李自成,而没有把满清当成敌人。


  

  13.史可法战略

  史可法是典型的文人出身,缺乏军事才能,却身居兵部尚书之职,后来更是担负起扬州督师。扬州城破后,清兵开始大规模的屠杀,大约有八十万人左右被杀死,史称“扬州十日”,那是一段极为惨烈的历史。史可法扬州守卫已经是大势已去。

  他所效力之南明弘光朝腐败已达极致,同时还受马士英阮大铖牵制。他的对马阮之流退让,放弃了特殊时期的中央集权,尤其是对兵权的控制。他不顾实力(这点和袁崇焕大相径庭),只顾报君父之仇。在当时情况下,自顾南保半壁尚不足,却还要欲图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先讨伐李自成军,使得北岸清兵赢得时间和精力。他前期战略失误,最后要作困兽斗,固守一城而不知不应计较一城一池之失的兵家常识。史可法到底是怎样考虑战略的呢?

  读史可法的“复多尔衮书”,这是当时史可法死守扬州,多尔衮劝降时候,史可法的答复,应该说是真实地反映了史可法的想法和思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他的战略观来。先看史可法对当前形势的判断。

  “越数日,遂命法视师北上,刻日西征。忽传我大将军吴叁桂借兵贵国,破走逆贼,为我先皇帝后发丧成礼,扫清宫殿,抚辑群黎,且罢剃发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举动,振古铄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跽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所云“感恩图报”已乎!谨於八月薄治筐篚,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连兵西讨。是以王师既发,复次江淮。”这一段是为吴叁桂引清兵入关最佳辩辞。

  言下之意很清楚,如果我史可法是吴叁桂,我也会这么做的。吴叁桂引清兵入关,做的对。史可法的态度是和南明一致的,也就是说,明朝的继承人包括朝廷、大臣都理解并且赞同吴叁桂的引清兵入关。这一点从战略上讲并没有错误。如果吴叁桂不引清兵入关,死守山海关,则必死于李自成的大顺军之手,一旦李自成部队把守住山海关,挡住满清入侵,甚至是和满清谈和,休养生息,积蓄实力,南明更是岌岌可危。再看史可法对未来战略的观点。

“今逆贼未服天诛,谍知卷上西秦,方图报复。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贵国除恶未尽之忧。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头,以泄敷天之愤。则贵国义闻,(火召)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史可法原来是打算用“同仇之谊”来感动满清,幻想连同清兵一起消灭李自成而已。之后想必是贯彻南明那一套划江而治的政策。由此可见,史可法的战略是大错特错了,史可法和南明一样缺乏战略的远见。在扬州之战中,史可法本身就是缺兵少粮,明明知道既无外援,敌军强大不可胜,城破是迟早的事情,还要作近乎自杀的抵抗。读《银河英雄传说》,这样对自己的士兵和老百姓不负责任的将军,我想来是深恶痛绝的。固然八十万老百姓的死守先该归咎于杀人者。但是史可法的心中,可曾把这八十万个老百姓当成一回事,考虑过他们的生死呢?在我看来,史可法选择自杀殉国,让手下人献城,并且要求清兵善待百姓比较好一点。这当然是题外话了,在满清的战略来讲,大规模的屠杀是让顽强反抗者害怕,杀一儆百。在史可法看来,全城的百姓都能够死得有气节,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史可法的行为已经是不能够用战略来衡量,当时又不能够全城人投票决定是否要无谓的死守招致报复。如果我是扬州城里的一员,我会怎么想呢。也许我会被史可法的精神感动,我能够无畏于生死与满清搏杀。可是我只是一个小老百姓啊,我每天交税就是为国家作贡献,国家也没有对我很好过,赋税很重,自己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那些明朝的士兵,烧杀劫掠,和强盗没什么分别,我和我的家人生命算是早不保夕,听说北方的老百姓过得还不错,清朝的税很轻,只是要留辫子而已,但是起码能活下来,我敬重史可法,可是也没必要一定要自己死啊。难道老百姓连活着的权利都没有了吗?史可法有权利要求全城的人都像他一样殉国吗?崇祯还知道自杀,还知道要李自成“勿伤百姓以一人”呢。这八十万人的死难道没有史可法的一点责任吗?不过与其说这八十万人死在史可法手上,不如说这八十万人和史可法都是死在封建遗毒的手上,历史就是满纸的“吃人”,死在封建思想下的中国人还多得多呢。史可法爱国,自己也不怕死。可是打战不是爱国和不怕死就可以打赢的,军事统帅必须要有军事才能,否则就是对国家和士兵不负责任。战败的过错不是爱国和殉国可以抵消的,今天我们不会去指责他的行为,但是如果还要去表扬他的行为,就难以苟同。毕竟战争的成败决定于实力和战略战术的运用。不懂军事的人,没有自知之明,却指挥部队,就是失败。史可法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它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可以为自己的理想牺牲,但是不能够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任何人。我对史可法,一个字,“敬”。一是敬重,二是敬畏。
封建时代下,所有的公道、利益均以家族利益为依归,个人在家族中是没有地位,所谓中国人强调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强调小集体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以及家族外的利益与家族利益冲突时,后者就变得至高无上。当皇族利益与民众家族利益冲突时,皇族利益当然高踞一切。封建时代的特征,就是一切行为不以公平正义理念为基准,而是以家族利益为判断标准。当家族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由于没有统一的超越性正义标准,只好用武力来决定该保留谁的利益──此所谓成王败寇。历代的皇帝只不过是成王家族的代表而已,《二十四史》也不过是二十四家姓史而已。不过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却不考虑利益的代表人──皇帝不称职或者干脆渎职的情况,道德根本对皇帝没有约束,只是简单粗暴的要求所有人无条件的忠诚,直到事情恶化到无可救药。这样永远导致的是暴政取代暴政,是王朝一代代的衰弱。所以看待历史,我们根本不可能有立场。没有谁是真正为了老百姓,强权都是打着为民的招牌谋自己利益,自我标榜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如斯而已。所以中国几千年来,换了这么多王朝,不过都是“逐鹿中原”,那只“鹿”就是老百姓,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到今天我们能够提出公民的概念,能够从宪法保证公民的权利,并且从宪法引申出整个国家的法制,就是走向了制度化的进步。可以说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虽然到今天,还有不少人无法用现代公民的观念来思考问题,看待历史,但是进步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相信历史会有还原本来面目的一天。看历史,不能够强求古人有今天的思维方式,但是对于他们的行为,需要表示理解。那个时代,根本是无法以对错来衡量,他们都在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了活命,为了过得好一点,为了生存下来,在不公道的命运作弄下苦苦挣扎。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地看待,没有什么可以责怪和非议的。他们的选择都是一种自己的追求。我想是要了解当时的大环境,了解历史人物的战略观,并且从中体味到他们的选择都是不得已的悲剧。他们的确这么做了,并且或多或少的改写了历史,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了解过去,那个时代如此的具有代表性,其间反映出中国的特点和劣势,将会一直影响到中国落后,影响到中国近代那段最惨烈的历史,甚至影响到今天,或者还能够影响到中国的以后。到今天我们的思维方式并不会比古代人高明什么,如果对历史不能正确看待,对教训不能够汲取,我们岂不是连古人都不如了?难道需要后人来消化我们连古人都不如吗?不过这样也很正常,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孙子兵法》,上千年来人人都读,可是总是有大量不懂军事常识统帅犯下简单的错误,即使是现在,因为我们对军事的思维一定高过孙子兵法的范畴吗?未必。到今天,很多贫困者的生活也不会比千年以前贫困者的生活好,到今天有些冤案也和古代冤案一样冤。那么今天我们的进步表现在了什么地方呢?我以为主要是教育,教育主要是常识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常识是我们判断的基本条件,思维方式应该是启发式的、独立的、开拓的,不受定式影响的。如果是教育只是将常识学习变为在考卷上淘汰所谓“差”的学生,将思维方式变为只能唯一的思维方式。那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与历史上的教育并没有任何的进步。学生只是从一种奴隶变成另外一种奴隶,但是被奴役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如果不能用战略的眼光看历史,我们就不能够明白自己的过去,不了解自己,还谈得上什么“知己”,另一方面,我们对西方和西方文化、政治、思想了解同样不多,一点点见识全来自于仇恨的历史,又怎么谈得上“知彼”。知己知彼都做不到的话,我们凭什么在世界格局的战略中判断形势,制定良好的应对之策,从而强大自己呢?难道凭的是像明朝皇帝一般的固执、狂妄和无知的自信吗?


  14.历史的战略

  相对于神宗、熹宗,他们身为君王有那样不可思议的行为,这样的不称职和瞎胡闹的事情来说,这还不是最不可理解的,他们行为的原因很复杂,但是至少还能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的现象。但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传统理念,竟然是要求老百姓和文臣武将们无条件的向这样完全失德的皇帝效忠,并且不可以有质疑,有反抗,有抛弃的权力,背叛者谓之“汉奸”、谓之“奸贼”,只要战死就能冠以忠臣之名名垂千古。“百姓”是中国的特色叫法,现在我们可以叫做公民了。老百姓包含了封建时代制度、皇权下的臣民或者奴才,弱者以及无权利救济的这些概念。中国家国特征是血缘关系为单位的聚合体,“百姓”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家族为单位,所谓“百”,表示多,用“百”字囊括各种家族。
 
中国历史上,胡人统治占了很长时间,当然我们不应该反对民族融合,但关键问题是当时的胡人文明程度要大大低于汉人。直到现在很多国人都或多或少有胡化的思想。
 
不管是胡人也好,汉人也好,在我看来那个统治江山无关紧要,或许只有一些士大夫式的人物才会对此耿耿于怀,满清入关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对此忿闷不平,更多的知识分子更是清高自诩,吕留良便是其中一个,明亡后,先图谋复兴,后拒绝为清廷效劳,甚至削发为僧,主论华夷之辨。又如何呢?空有一身能耐,却不能为国为民效力,空谈华夷又有何用。
 
最初由 phoenix 发布
不管是胡人也好,汉人也好,在我看来那个统治江山无关紧要,或许只有一些士大夫式的人物才会对此耿耿于怀,满清入关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对此忿闷不平,更多的知识分子更是清高自诩,吕留良便是其中一个,明亡后,先图谋复兴,后拒绝为清廷效劳,甚至削发为僧,主论华夷之辨。又如何呢?空有一身能耐,却不能为国为民效力,空谈华夷又有何用。

对, 试看满族统治大清三百年, 也就变变服饰发型, 最终被汉化, 现在连语言文字都要濒临绝种了
 
感慨着,历史不断证明:成王败寇。乱世自有英雄出。不管其中的过程如何,被承认的只有结果。你胜,升上九重天;你败,注定一沉百踩。一个朝代的变迁无论是否是必然的,英雄的产生确是必然的。
明朝的腐朽注定了他的没落,但明朝的溃败不是靠某个英雄能够挽救的。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英雄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很多人看样子真的是胡化了,是北方人嘛。真的很奇怪,东晋,南朝,南明起,对异族抵抗最激烈的地方不是出好汗的北方,而是出书生的江南地区,扬州屠城,江阴三日,嘉定十屠,都是发生在江南。每一次异族对汉人的征服,都是一次文明的倒退。

看看北方,真正的首都要从金算起,金在北宋的废墟上定都,后蒙古人建大都,汉人第一次真正亡国。后满清自迁都北京,闭关锁国,中华重此落后于世界!

后金区区几万八旗子弟,又一次将有超过一亿人的汉族亡国,定都北京。这不是汉人的耻辱嘛。
 
最初由 oldman 发布
每一次异族对汉人的征服,都是一次文明的倒退。

何以见得?
 
最初由 phoenix 发布
不管是胡人也好,汉人也好,在我看来那个统治江山无关紧要,或许只有一些士大夫式的人物才会对此耿耿于怀,满清入关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对此忿闷不平,更多的知识分子更是清高自诩,吕留良便是其中一个,明亡后,先图谋复兴,后拒绝为清廷效劳,甚至削发为僧,主论华夷之辨。又如何呢?空有一身能耐,却不能为国为民效力,空谈华夷又有何用。

古人云: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吕留良虽然未能以其旷世之才谋民福祉,但他的选择却是气节的表现,最温和的也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果当今的士大夫都有反抗或者不与暴政合作的骨气,而不是犬儒般做实用主义的傀儡,中国社会的良知也就不会丧失殆尽。
 
最初由 phoenix 发布
最初由 oldman 发布
每一次异族对汉人的征服,都是一次文明的倒退。

何以见得?
反问一句:胡人对汉文明的贡献在哪里?
 
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在人类历史上是经常发生的,但总的趋势是文明程度高的替代文明程度低的,先进战胜落后。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从五胡乱华,金,蒙元到满清,却是那些文明程度低于汉人有的甚至还在结绳记事的胡人征服有着灿烂文明的汉民族。结绳记事知道吗,那恐怕还是中原文明史前的事。

现在有的汉人受奴化教育太深了,清宫戏看得太多了,连耻辱都不知道了。
 
最初由 panzer 发布


古人云: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吕留良虽然未能以其旷世之才谋民福祉,但他的选择却是气节的表现,最温和的也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果当今的士大夫都有反抗或者不与暴政合作的骨气,而不是犬儒般做实用主义的傀儡,中国社会的良知也就不会丧失殆尽。




节气,节气,古往今来这类的人物太多了。但我相信的这样的节气除了给中国历史上增添一个道德高标,给自己留下一个“有气节”的名声,还能够怎么样呢?能够解决当时一丝一毫的问题吗?对国家有一点建设性的作用吗?不要高唱阳春白雪,还是现实一点,务实一点。如果可以为自己的国家真正做一些事情,那么个人蒙受一些委屈又如何。
 
最初由 panzer 发布

反问一句:胡人对汉文明的贡献在哪里?


首先,胡人和满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自西?武帝以降,西、北?境的匈奴、羯、躜卑、氐、羌等胡人
即不??喵。西??,?喵的匈奴、羯、躜卑人有?十孺,氐、羌族
也有五十多孺。??晷中地?人口共俭百孺,其中胡人即?了一半左
右。由於?徒之胡人和?地?族形成交邋塍居的_?r,在??、文化
、生活衷方面不?交流,故?生各族之殓自然同化的?向。

满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可追溯到北宋至明代的女真、隋唐的?砣、北朝的勿吉、汉代的挹娄,以及商周前后的肃慎。明代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立八旗制度,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废旧族名,改称“满洲”。崇德元年(1636年)改后金为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夺取中央政权,定都北京。辛亥革命后通称“满族”。
1。以汉族为主的中华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维护统一、眷恋故土、包容其他的民族、礼遇其他的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经多次外族入主中原,最后都是因溶合而统一,疆域还渐次扩大(蒙疆之属于中国,满族之贡献也)。统一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只有统派,没有独派。这是大趋势,不可阻挡也!
2。不要小窥任何少数明族

 一、满族的历史贡献
  
  清前期是满族人才辈出的时代。康、雍、乾祖孙三人均是有为的君主。三朝执政共154年,超过清朝一代统治的一半,在清朝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顺治朝10余年,执掌国政的仍是来自关外出身奴隶主的老一代满族政治家,他们在满族建国的事业中曾惯经征战,屡建功勋,声名赫赫,入关以后仍旧依恋本民族的一些落后制度,并在关内汉族地区强行推行圈地、投充,剃发、易服,并颁行“逃人法”。
  清圣祖即位时年仅8岁,由勋旧老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4人辅政。4大辅臣是满族贵族保守势力的代表,在“凡事皆遵太祖太宗时定制行”的名义下,继续推行满族的落后制度。
  1667年(康熙六年)圣祖亲政,面对的是经济调弊、社会动荡、内忧外患频至沓来的局面,首先翦除4大臣中最为专横的鳌拜,将统治权收归己有。在满族诸帝中,从圣祖开始自幼研读儒家经典,亲政后颁行《圣谕十六条》,中心内容是以儒家学说、主要是程朱理学作为统治社会的思想。表明在汉族地区成长起的新一代满族政治家在观念上的重大转变。圣祖基本采取适合汉族地区的统治政策,首先废止了圈地、投亢等扰民苛政;通过开设“博学鸿儒”科,组织纂修明史,多方延揽汉族文士,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趋于和缓。为了复兴残破的经济,他汲取历代帝王的统治经验,制定“与民休息”的施政方针,认为“从来与民休息,道在不扰,与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①。于是招集流民、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整顿赋役,减免课税,减轻农民负担;组织大修黄河,6次南巡,亲阅河工。圣祖的这些努力为重振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圣祖在位61年,始终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1673年(康熙十二年)以后,历时8载,运筹指挥,调动满汉将士,平定了吴三桂等“三藩”的大规模叛乱。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遣水师收复台湾。设府置县。东北是满族的故乡,为了抵御沙俄入侵者的步步侵逼,圣祖于奉天将军(盛京将军)之外,相继设立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瑷辉将军(黑龙江将军),分兵驻防。指挥收复雅克萨的两次战役,迫使沙俄政府议和。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东北边疆在以后百余年中保持了相对稳定,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圣祖率八旗兵亲征塞外,大败南犯的西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战后,漠北喀尔喀蒙古全部内属,由清政府按盟旗制度加以管理。同时,加强了对青海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以及西藏地区的控制。圣祖为政宽缓,勤于政务,事必躬亲,执政期间初步奠定了清朝繁荣兴盛的基础。
  清世宗胤肚在位仅13年,由于立志“以勤先天下”,励精图治,仍多所建树。政治上,积极整饬吏治、清理亏空,力矫官场中积弊,使渐染贪黩风习的清朝政局一时颇有振作气象。改革中枢制度,设立军机处,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臻于极点,为以后历朝所遵行。经济上继续康熙年间行之有效的政策,并对赋役制度实行重大改革,“摊丁入亩”的措施使农民负担趋向合理,保证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的势头。执政末年库存银3400余万两,国用充裕。世宗继承乃父事业,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统治: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确定了中俄北部疆界;先后平定青海和硕特蒙古、西北准噶尔蒙古和西藏地方贵族之动乱,并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世宗虽为人猜忌多疑,统治严酷;但基本国策多与圣祖一脉相承。同时又有所损益,加之关心民瘼,自奉又比较俭约,因此推进了清朝兴盛的势头,对“康乾盛世”的出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清高宗弘历生于封建社会的“盛世”,继承父、祖两代人创立的基业,却不甘心作守成之君,在位期间充分施展了他的政治抱负,并使清代封建经济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乾隆中叶,库存积帑7000余万两,田亩增至741万余顷,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全国人口已增至3亿7百余万。强大的经济实力使高宗得以进行一系列边疆战争和反击外国入侵战争并确立起清朝统治。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用武力平定准噶尔部酋长阿睦尔撒那的叛乱,使困扰康、雍、乾三朝统治者,前后历时六七十年的准噶尔部分裂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不久,进兵天山南路,统一全新疆。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设立伊犁将军为西北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彻底扭转了历代中央王朝对该地区管理不力的局面。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高宗派军驱逐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尼泊尔)军,次年颁行《钦定西藏章程》,扩大了驻藏大臣的权限,以加强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乾隆朝最终奠定中国这样一个版图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
  乾隆年间在康熙间编纂《清文鉴》和雍正间二体《清文鉴》(满、蒙文鉴)基础上;陆续纂为、三体《清文鉴》(满、蒙、汉文鉴)、四体《清文鉴》(满、藏、蒙、汉文鉴)、五体《清文鉴》(满、蒙、藏、维、汉文鉴)。五体《清文鉴》共收辞条18000余条,是以五种文字对照的分类辞书。同时完成的还有《西域同文志》(六种文字对照的人名、地名汇编)、《同文韵统》(梵藏汉标准译音表)。多民族语文辞书的出现,是各民族关系日趋密切的反映,并且推动了彼此间在文化上的交流。高宗本人熟谙满、蒙、汉文,粗通藏、维语。他自己叙述过:“朕即位之初,以为诸外藩岁岁来朝,不可不通其语,遂习之,不数十年而毕能之。”高宗勤奋学习民族语文的目的,在《满蒙汉三合切音清文鉴・序》中说得很清楚,是为了“联中外之性情”。这种识见以及他在这方面的造诣,在历代封建帝王中实属罕见。清朝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核心的政府,对于边疆和民族事务尤为关注。中央政府设有理藩院,专门处理边疆和民族事宜。根据不同地区与民族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蒙古律例》等制度。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政治体制上得到进一步巩固。清朝对民族地区实行了就封建社会来说最成功的民族政策,其统治大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政治的联系。康、雍、乾三朝是清代满族杰出政治家的最活跃时期,在承认他们的历史贡献的同时还应该看到,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和统治民族的最高代表,他们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也曾对中国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殃及后世。封建专制主义,到情代前期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并且造成了官僚政治的种种恶果。由于对广大汉族人民猜疑防范,不断制造“文字狱”,以高压手段钳制人们的言论,禁锢人们的思想,将新思想的萌芽芟夷殆尽。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助长了虚骄愚昧的社会心理,成为近代中国进步的障碍。而高宗对贪官污吏的宽纵及其本人对奢侈生活的不厌追求,更是清朝政治积弊丛生、日愈腐败的祸源之一。
  在当时中央政府和封疆大吏的满族人中,虽不乏耽于享乐、追逐奢侈、贪墨成习之徒,但施政利民、清廉自矢、勇赴国难、建功边陲的贤臣良将也大有人在。康熙年间直隶巡抚格尔古德,执法严明,因反对权贵圈占民地,被誉为“铁面”,受到圣祖嘉奖。两江总督傅拉塔,任内清弊政,斥贪墨,体察民虞,奏免民欠,谳狱明慎,为民人称颂。鄂尔泰、于康熙末年任内务府员外郎时,曾拒绝胤肚违例需索,胤肚即位后(即世宗)因他严于执法擢为布政使,后任云贵总督,勤劳任事,主持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世宗夸赞他为“满汉文武大臣中第一人”。乾隆年间大学士阿桂一生戎马倥偬,屡建边功。在整饬吏治,惩治贪污,兴修水利,屯田边域诸方面多有功绩;为官清廉自持,与大贪官和坤同任军机大臣十数年,互相对立,世宗虽题匾额为“一团和气”,而后人却譬之为“薰莸不相合”。1750年(乾隆十五年)西藏贵族珠儿默特那木札勒叛乱时,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计杀叛首,自己却不屈自尽。这些满族的优秀人物,虽然有着他们的历史局限与阶级局限,但在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方面,均作出了积极建树。
  清前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全国各民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满族人民在开发边疆,主要是东北和西北的活动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东北是满族的故乡,清朝入关时为夺取全国统治权,驱使大批满族人入关作战,以至富庶的辽沈平原一度呈现“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衰败景象。康熙年间为了抵御沙俄入侵,开始将大批旗兵调回东北屯戍驻防。因顺治年间,东北全境八旗兵仅2403名,康熙前期增至9454名,此后与俄关系虽趋缓和,驻兵仍持续增加,雍正朝已达26750人,乾隆朝以后长期保持在3万余名左右。出关旗兵均携眷前往。在满汉人民的辛勤垦拓下,东北地方的大片荒原被辟为熟田,旗地数目迅速增长:1644年―1667年,奉天旗地有461382晌,到1693年,为1167544晌,增加了两倍半;以后陆续扩展,1765年达2893500晌,增加又有两倍多。
  东北旗地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清初分给八旗官兵的“份地”。
  1645年(顺治二年)奉天等处初设防御,各授禄米田50晌。
  1675年(康熙十四年)添设城守尉等官职后,予禄米田80晌。旗下兵丁,各授口米田10晌。这些土地就是后来的所谓“老圈地”或“旗红册地”,性质与畿辅旗地相同,是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二是旗人自行开垦荒地。清初奉天一带旗人赡养家口,拴养马匹,购置军械,举凡一切开支均出自农耕,所以任意开荒,收获颇丰。对于振兴关外经济,起到良好的作用。
  1644年以前,吉林、黑龙江的农田为数很少。
  1652年(顺治八年)八旗兵丁驻防吉林,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驻防黑龙江,推动了垦荒事业向边远地区的发展。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上述地方的旗地,官庄地已有61万多晌,主要是八旗人丁亲手开垦的。满族人民对东北边疆的开拓,为当地从事采猎的兄弟民族,起到示范作用。
  19世纪初,索伦(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也渐知树艺,辟地日多,①提高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水平。
  乾隆中叶,清政府在控制天山南、北路以后,为了巩固西北边防调集大批八旗人丁携带家口,千里迢迢移驻新疆,并兴举屯田。驻防伊犁惠远、宁远两城的八旗满洲、蒙古和锡伯、索伦两营兵丁的屯田称“旗屯”。1812年(嘉庆十七年)八旗丁口共87640人,旗屯地44000亩。②1802年(嘉庆七年),伊犁旗人为解决屯田水源问题,曾在伊犁河北岸、惠远城一带修建了长达数十里长的大渠二条和支渠,名“通惠渠”,灌溉田地数万亩。八旗兵丁屯田生产,有利于中原地区农业技术、水利知识的转入与推广,促进当地粮、棉产量的迅速增长。满族等民族的“旗屯”与维吾尔族农民的“回屯”、汉族移民的“民屯”和绿旗兵丁的“军屯”,共同改变了新疆的生产面貌。
  满族人民在清代“生则记档,壮则当兵”,当兵是每个满族人丁义不容辞的义务,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斗争中,八旗兵丁作出了重要业绩。在平定“三藩之乱”、反击沙俄入侵、平定准噶尔部动乱等历次战役中,八旗官兵大量开赴战场,不少人在战争中出生入死,建功立业。一部分八旗人丁,长期屯戍瑷珲、齐齐哈尔、墨尔根、三姓、珲春、归绥、宁夏、凉州、庄浪、乌鲁木齐、伊犁等沿边重镇,构成一道从东北到西北绵延数万里的边防线。
  长年的出兵打仗,对于旗人来说不仅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带来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每一次大的战役,都给旗人增添一批孤儿寡妇。1731年(雍正九年),八旗兵丁曾与准噶尔部骑兵大战于新疆境内的和通泊。由于统帅傅尔丹轻敌冒进,八旗兵大败,折损人丁6881名,其内半数以上是从征的帮丁和仆役。①仅在1731年(雍正九年)至1740年(乾隆五年)短短10年中,西北驻防重镇右卫一处的阵亡兵丁就达577名之多。②长期的战争给旗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对于鳏寡孤独废残者的抚恤,始终是八旗内部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啸亭杂录》作者昭?说:“八旗士卒,多效死疆场,故丁口稀少。”满族人世世代代以先世的赫赫武功感到骄傲,又不能不因战争的残酷而陷入痛苦忧患之中。
满族文化的繁荣
  清初的满族文化,带有渔猎民族古朴、生动、丰富多采的内涵,在与汉民族长期交往中,又经历了一个汲取汉文化的过程。随着两族文化上的差距逐步缩小,社会发展水平日愈接近,满族文化获得空前繁荣。在经史、诗词、文学、书画等汉族文化的传统领域,满族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1.文化教育。满族肇兴时代,“无论长幼,争相奋励,皆以行兵出猎为喜”,娴于骑射,疏于文教。建国以后,满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广大汉族人民的统治,逐步沿用“汉法”,改革旧制,同时开始注意到本民族的文化教育。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曾下令满族王公子弟8岁以上、15岁以下,俱就学读书,“使之习于学问,讲明义理,忠君亲上”④。满族统治者提倡就学读书,旨在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但是,同时对于提高本民族的文化水准,廓除落后的思想意识,也的确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清朝入关伊始,为八旗子弟接受教育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规定满洲官员,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各送1子入监。护军统领、副都统、阿思哈尼哈番、侍郎、学士以上之子,俱为荫生。其余各官之子,俱为监生。1665年(康熙四年)规定,恩荫子弟,先送国子监读书,后授官职。先是,为了扩大旗人教育的范围,1644年于满洲八旗各觅空房一所,立为书院,教习八旗子弟,翌年,定牛录各取官学生2名,以20名习汉书,余俱习满书,普通旗人子弟逐步有了受教育的机会。1656年(顺治十三年)世祖谕内称:“今见八旗人等,专尚读书,有子弟几人,俱令读书,不肯习武,殊违我朝以武功定天下之意”。⑤为此,规定:凡额外私自读书子弟,不准选用考试。清朝统治者耽心八旗子弟重文偃武,销磨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勇气,所以采取限制措施。但这正好说明,重教育喜读书开始在满人内蔚然成风。
  除八旗官学外,清朝统治者又逐步开设景山官学(内务府旗人子弟)、咸安宫官学(内务府旗人幼童及官学生中的俊秀者)、宗室学(八旗左右翼各一),觉罗学(八旗各一),八旗义学。各地驻防八旗也纷纷兴建学校。这样,到雍正年间,基本健全了八旗子弟的教育制度,使不同阶层不同旗属的旗人子弟,普遍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入学子弟,课读经史,学习满汉文,兼习骑射。除各类官办学校外,私家教育也渐有起色。乾隆年间前因居士《日下新讴》诗云:“学贴标门教满洲,旗童秋爽竟来投,跏趺满炕喧功课,‘阿厄呜窝,念字头。”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北京城内私塾先生教授满族幼童的情景。当时私塾先生训蒙,往往标贴于门,大书一“学”字,以招学人,如果是满洲师傅,则贴一满文“学”字。学习满文,须先从十二字头念起,阿、厄、呜、窝,便是字头起首之音。私学与官学相结合,使满族人享有比一般汉族人优越的受教育条件和较多的机会,满族的文化素质普遍有所提高。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满族统治者所作的另一项努力就是组织人力翻译汉文书籍。从努尔哈齐时起,曾命著名满族文士达海等人翻译《明会典》、《素书》、《三略》,作为施政用兵的参考。皇太极改设文馆(书房)以后,为了“以历代帝王得失为鉴”,组织专人在达海指导下大规模?译汉籍。达海生前参予翻译的就有《通鉴》、《六韬》、《孟子》、《三国志》(实即《三国演义》)、《大乘经》、《武经》,又节译辽、金、宋、元四史。内容涵包经、史、军事、宗教,说明满族人所涉猎的汉族书籍已经相当广泛。尽管《三国演义》尚未译完,其中一些典故已为满族各阶层人所喜闻乐道。
  清朝进关,设翻书房于太和殿西廊下,加快了汲取传播汉族文化的步伐。阿什坦与和素父子,是这一时期满族的翻译大家。1645年(顺治二年),译《洪武宝训》,以明开国君主朱元璋的训谕作为清朝治国施政的重要依据。1650年(顺治七年)世祖将满文《三国演义》颁赐满洲诸王以下,八旗甲喇章京(参领)以上,当作兵书阅览。康熙时,汉族儒家学说精粹《四书》、《五经》的满译本均已出齐,作为满族人行为规范的楷模。乾隆年间,用20年时间,完成了对佛学经典《大藏经》满译本的翻译。此后,满族人多已习用汉语文,不再借助满文读本,大规模的译书工作始告完竣。汉文书籍被源源不断地介绍到满族人中来,对满族人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满族统治者组织翻译汉籍的宗旨始终是为了统治利益的需要,因此,对于官方译本以经史政书为主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这些书籍大多“词义深奥,难以诵习”,真正在满族民间大量流行的译本仍是《水浒传》、《西厢记》、《三国演义》、《金瓶梅》等早已在汉人中脍炙人口的通俗读物。康熙年间,“稗官小说盛行,满人翻译者众”①,在满族民间涌现出一批出色的翻译家,虽然他们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姓,却为满族文化的丰富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2.满族思想意识。满族从皇太极在位时开始阐扬汉族的儒家学说,但当时统治者把主要精力倾注在开疆拓土,奠定基业上,文化建设非常薄弱,况且全民族文化水平很低,传统观念甚至氏族部落时代的残余意识在社会中仍保持强烈影响。入关以后的数十年间,自幼生长汉地在儒家思想熏陶下的新一代满族人迅速成长起来,思想意识焕然一新。圣祖自幼研读儒家经典,熟习程朱理学,对宋儒朱熹尤为推重,认为他的学说:“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②。在位时组织编写《性理精义》、纂辑《朱子全书》,积极推举儒家学说。1670年(康熙九年)颁行的《圣谕十六条》,主要内容为“敦孝弟以重人伦”、“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讲法律以儆愚顽”,实质上是以汉族传统思想程朱理学作为包括满族在内的全社会的统治思想,以巩固封建王朝的根基。世宗即位以后,规定:每月初一和教场射箭之期,由佐领传集所属兵丁,讲解《圣谕广训》,以后又将职守转给佐领下的各族长,成为宗族活动的首要内容。①在统治者大力灌输和汉族的影响下,儒家的一套伦理观念很快在满族中风靡一时。思想意识的深刻变迁有益于汰除传统意识中一部分陈旧落后的糟粕,并推动满族封建化进程,作用是积极的。但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封建社会后期的儒家学说的“三纲五常”成为满族人行为准则以后,贞女节妇年年受到统治者的“旌表”。《八旗通志・列女传》卷二三九说:“每稽岁终妇女节烈,则旌门之典,莫盛于八旗,而从殉者尤多。”许多年青寡妇成为封建礼教可怜的牺牲品。
  3.满族语言文字。满语又称“国语”或者“清语”。清初满族人无不国语纯熟。入关后,与汉族人民杂居共处,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方面接受了大量的汉族影响,作为满族交际工具的满语自然失去它当初的重要性。
  1671年(康熙十年)清政府因满官已熟习汉语,撤销了各部衙的启心郎(满语:通事),到康熙末年,北京城内闾巷间满、汉人交往皆用汉语。乾隆时,京旗满人“清语生疏,音韵错谬”②,大都忘却本民族语言。关内各地驻防的八旗满洲也已经通用汉语。本来清朝规定,满洲官员必须通晓满语文。后来,因不谙满语而受到皇帝斥责的满洲官员越来越多。东北虽然是满族的故乡,亦因旗民杂处,康熙末年盛京地方的满人中有的已经疏于满语。往后,这种变化波及更为边远的吉林、黑龙江。《吉林外记》卷三记载:“吉林本满洲故里,蒙古、汉军错屯而居,亦皆习为国语(满语)。近数十年(乾隆末年),流民渐多,屯居者已渐习为汉语。”这实际上反映了满、汉人民长期交往的需要,又是两民族关系日益密切的结果。
  在满族逐渐使用汉语的同时,汉族人民也从满语中汲取了不少富于表现力的生动语汇,这一点,在北京和东三省汉语方言中表现得较为明显。清中叶以后,满族中下层人民在日常谈话中,兼用满汉词汇,称“满汉兼”,是满、汉语言交汇中出现的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
  满文同样走过了由盛而衰的变化。清朝前期,政府的重要公文均使用满文,康雍年间逐渐杂用汉文。乾嘉以后,在军机处、内务府等主要由满员把持的重要机构中,汉文文件逐渐占据优势。今天,保存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的满文档案尚有150万份之多,它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边疆事务、中外关系以及满族历史文化的瑰宝。清代满人还用满文撰写或翻译关于政治、历史、法律、民俗、宗教、文学、语文等方面的大量著作。现今收入《世界满文文献目录》③的文献就有1100余种及满文碑刻拓片646件,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康熙年间,翰林院掌院学士满洲旗人傅达礼等人,奉康熙帝意旨,集35年功力,完成《御制清文鉴》,全书共280类,12000余条,是清朝官修满文辞书的第一部宏篇巨制,其中积蕴着满族的许多传统语汇、释义及早期生活的丰富信息。以后满文增加了大量新词汇,语法结构日益严密,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乾隆年间纂成的《五体清文鉴》,共收辞18000余条,不但是满族辞语的集大成者,也是研究清代藏语、维语、蒙语等民族语言的历史特点及其彼此关系的重要依据。
  4.满族小说诗辞。小说诗辞是汉族文人传统创作领域,清代前期,满族在这个领域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运用娴熟的汉文写作技巧,完成了一批不朽之作。
  在文学创作领域,最著名的作家是曹雪芹。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内务府正白旗旗鼓佐领下人。乾隆年间完成小说《红楼梦》80回,内务府镶黄旗旗鼓佐领下人高鹗续补后40回,成120回。小说以满族贵族家庭生活的素材为基础,贯穿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的主线,真实再现了清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风貌,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腐朽与黑暗进行了有力揭露和大胆抨击。小说结构宏伟谨严,语言生动自然,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上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乾隆年间镶黄旗满洲人和邦额创作文言体短篇小说集《夜谈随录》12卷,这是作者依据在各处所见所闻写成的。半为传奇体,半为笔记体,主要描写满族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以及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对街肆奇闻也有涉及。作者对满族皇帝草菅人命公开表示不满,在《陆水部》一篇中对遭世宗流放处置的汉族知识分子陆生楠寄予同情,曾被贵族昭?斥为“悖逆之词”。和邦额与曹雪芹等满族作家表现出的反封建意识,是满族内部阶级矛盾激化的反映。
  正黄旗满洲人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子,字容若。多才多艺,尤擅写词。著《饮水集》、《侧帽集》,内容以抒情写景见长,描写北方风光的作品,真切动人,词风清新婉丽,名冠清代词坛之首。清代满族诗作之多,令后人叹为观止。圣祖、世宗、高宗均能诗善文,在他们倡导下满族上层社会中诗风常盛不衰。铁保编《熙朝雅颂集》136卷,1804年(嘉庆九年)刊行,收录清初至中叶八旗满洲、蒙古、汉军的诗作7700余首,是旗人诗作的总结集。
  5.满族民间文艺。清初满族民间原流行反映传统祭祀活动、狩猎生活的满语歌谣。入关以后,又汲取汉民族歌谣曲艺的素养,汉人中传唱的“边关调”,就曾译为满语传诵。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七《沂水秀才》篇,提到当时流传的“满洲调”,是一种满语俗曲,而汉族民间广为传唱的“乡荷包”,就是一支源于“满洲调”的俗曲。1795年(乾隆六十年)刊行的民歌集《霓裳续谱》中搜集了一些留传于京师一带的满族民歌,其中反映了满族祭祖、跳神的传统习俗。这些民歌虽然用汉语传诵,却带有满族文化的鲜明色彩。
  满族人还独立创造了一些新的曲艺形式。乾隆年间京城外火器营人文小搓,曾从征西域及大小金川,凯旋归途中自创“马上曲”,因名“小搓曲”,后来又讹称“搓曲”、“岔曲”、“脆唱”,成为满族八角鼓曲艺的创始,①当时,北京内城禁止开设戏园,旗人只能以杂耍、八角鼓、曲词自娱。八旗子弟将营中传唱的俗曲改为雅驯的词曲,名曰“子弟书”。子弟书是一种说唱艺术,有唱词,无说白,配合鼓板、三弦演唱。《天咫偶闻》卷七说:“此等艺,内城士夫多擅场,而瞽人其次也。”说唱子弟书的不仅有旗人,而且还有民间的艺人,它逐渐成为市井中喜好的一种曲艺形式。子弟书传世之作约400余种,多取材明清小说、传奇,也有一些作品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奕赓(鹤侣为笔名)作《侍卫叹》、《老侍卫叹》等作品,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清代中叶旗人生活与神态,揭露和鞭挞了满族统治阶层的腐朽。无名氏《螃蟹段》通过一个满族青年和汉族妻子吃蟹过程的喜剧情节,歌颂了满汉人民间的爱情。子弟书文学价值较高,对后世北方曲艺影响很大,许多优秀作品成为京韵大鼓、东北大鼓、梅花大鼓等曲艺形式的保留节目,是民间文艺中的一枝奇葩。
  6.满族满族史书、笔记。满族统治者注重本朝和本民族历史的整理和编纂。清太祖、太宗二朝,形成大量满文档案,后世称“满文老档”。现存老档记事起自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止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共180册,按年月编排,内容包括社会经济、军国大政、文化风俗、民族关系,它是满族早期历史的最原始记录。满文老档原用老满文书写,乾隆时人们已难以辨识,1775年(乾隆四十年)重新整理缮抄,删汰重复,成无圈点(老满文)和有圈点(新满文)正、草本各一部,不久又重抄二部,老档抄本今分存北京、沈阳两地,原本藏于台湾,今已影印出版名为《旧满洲档》,10册。
  清朝继承历代修史的传统,以编年体裁纂修历朝皇帝《实录》。雍正、乾隆年间官修的本族专史有《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旗通志》、《满洲源流考》、《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满洲实录》等,专史保留了有关满族源流、演变过程、人物事迹、典章制度的丰富史料,在清代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满洲实录》图文并茂,以满、蒙、汉三种文字对照写成,是历代官修史书中前所未有的新体例。乾、嘉年间,满族上层贵族官员稽古右文,热衷私家著述。宗室奕赓所撰《佳梦轩丛著》与宗室昭?所撰《啸亭杂录》和《续录》,是记述清朝政治、军事、文化、典章制度和满族风俗仪礼的两部著名笔记。
  7.满族书画艺术。乾隆以后,满族在书画、鉴赏、藏书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清前期的几位皇帝均雅好书画,在他们的奖掖提倡下,王公贵族子弟也多游艺于笔墨。昭?曾感慨地说:“余素不善书,人争嗤之,深以为耻。”①这说明能书擅画在满族贵族中已蔚成风气。成亲王永?与铁保的书法素享盛名,与汉人翁方纲、刘镛并称四大家。满族宫廷画家唐岱参用西法,绘画山水,风格沉稳深厚,被圣祖称为“画状元”。满人的指头画,更是独步画坛。索额图、明珠精干鉴赏,曹寅、昌龄富于藏书,均名重一时。
  8.满族自然科学。圣祖嗜学而不囿于偏见,积极向西方传教士学习天文历算、地理、医药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绘画、哲学、拉丁语,在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中堪称第一。在位时组织编修《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以后,高宗命编绘《乾隆内府皇舆图》(俗称十三排),反映大一统国家的地理全貌,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正白旗满洲人博启,精于勾股和较之术,他的成果在乾、嘉年间很有影响。满族传统医学尤精于正骨,觉罗伊桑阿医术精湛,是著名的正骨专家。文通著《百一三方解》,奇克唐阿著《厚德堂集验方萃编》,均是有名的医学著作。
  9.满族宗教信仰。满族人早期信仰萨满教,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信仰。努尔哈齐时,立竿祭天,用兵及有大事必祭,是崇信萨满教的一种表现。满族人平日在家中供“祖宗(神)板”,院中竖索罗竿,祭祀时请萨满跳神。
  1616年,努尔哈齐称汗立国之初,在赫图阿拉城东山顶上盖造了佛寺、玉皇庙(实为堂子)和十王殿等,号称七大庙。说明满族形成之初,对蒙、汉等民族广为笃信的佛教已不陌生。满人在祭祀天、地、山、川、禽鸟动物的同时,还崇拜关帝、观音,又说明,在满人的萨满教信仰中,渗入了外来宗教的神碉。入关后,儒家学说与佛教等深入人心,与满族传统信仰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只能是古老萨满教的进一步衰落。不过,由于在八旗制度束缚下的满族人民始终居住于相对封闭的聚居区中,自成一个小社会;加上满族人民固有的民族意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心理,使萨满教的习俗,甚至在满族语言已无法保存的时候,仍得以在家庭内世代传承,不绝如缕。
  关内满族萨满的活动,散见于清代文人笔记、小说中。《夜谈随录》记述了乾隆年间北京城内萨满驱鬼的故事:时有一人名叫庄寿年,为黑狐所祟,病况弥笃,无药能医,于是延请镶白旗蒙古人穆萨满作法驱怪。其日,“邻人观者如堵”,只见萨满头戴兜鍪(神帽),腰系金铃,“挝鼓冬冬,日诵神咒”。跳神之后,趋步登楼,遂用神叉杀死一狐。从此怪绝,病者痊愈。这个故事虽掺有荒诞不经的成分,却证明直到乾隆年间,萨满教在京旗中尚有一定影响,但从“观者如堵”的场面来看,萨满的跳神活动已是一种普受欢迎的现象了。然而在比较边远的东北农村,满族人家家门前立神竿,堂屋里供“祖宗板子”,更是很普遍的现象。
  10.满族风俗习惯。满族先民长年居住山林河谷,渔猎活动使他们养成精干骑射的特长。妇孺亦均娴于骑射,女子执鞭驰马,无异于男子。男婴降生后,在大门上挂一副弓箭,预示他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射手。进入辽沈地区以后,满族迅速过渡为农业民族,骑射开始受到影响。进关以后,战争渐少,生活环境比较安定,骑射技艺日益荒疏。满族统治者为了保持八旗的战斗力量,不得不三令五申地提倡“国语骑射”,但终无济于事。
  当满族的生活方式与汉族的生活方式日臻趋近时,改变了若干旧有习俗。满族人氏族社会末期群婚制的某些残余,“嫁娶则不择族类,父死而子妻其母(指后母)”①。弟妻寡嫂的现象也非常普遍。1631年(天聪五年)皇太极力矫此陋俗,谕令:凡娶继母、伯母、叔母、兄嫂、弟妇,永行禁止。②康熙朝以后,八旗每年旌表妇女节操,未婚守节的寡妇,又强调严旗人男女之别,氏族制度遗俗渐为严格的封建伦理道德所取代。
  满族人在关外原实行火葬:死于家者,第二日“举之于野而焚之”,如死于外出征战,由同伴烧尸作灰携回族寨。入关初仍袭此俗,如果死者是贵族,火葬时还要同时焚烧生前所着的大量衣物和褚帛。顺治年间,北京旗人逐渐改行土葬。但清统治者担心驻防官兵与汉民合流,不准他们死后在当地设立坟茔,而必须归葬京旗,规定:情愿装盛棺木送京者,听其自送;如贫乏不能自送,仍火化官送。使火葬旧俗在驻防贫丁中得以残存下来。乾隆中,慑于驻防旗人家属回京后无以为生,始明令驻防旗人死后就地土葬,一概不准进京。③满族的葬俗也与汉族同归一致。
  但在很长时期内,满族仍继续保留着若干传统的风俗习惯。平日注重礼节,相见时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俗称“打千”。亲朋相见,行抱腰接面大礼,男女皆然。喜好歌舞,宴筵时,主客男女轮番起舞,一人唱歌,众人呼“空齐”以和之,即“莽式舞”。清宫廷中有“庆隆舞”,扮演骑马逐兽的舞姿。兽应弦而毙,人称“射妈狐子”④。这是源于满族早期狩猎之制的舞蹈。满族始终保留传统服装发饰,男子剃发,身着袍褂,女子穿长衫,天足。
  满族在文化方面迸发出的巨大创造力,是与其由渔猎民族转入农业民族,由奴隶社会转入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相辅相成的。与汉民族文化的交流,是满族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这种发展缩小了与汉民族在文化生活上的差距,有助于消除民族隔阂。满族在文化领域中取得的卓越成就,充实了祖国文化宝库的积蕴,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
 
最初由 phoenix 发布

满族......的聪明才智。

嘿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你如是满人到情有可原。

怎么忘了提满人的那根猪尾巴。
 
最初由 phoenix 发布





节气,节气,古往今来这类的人物太多了。但我相信的这样的节气除了给中国历史上增添一个道德高标,给自己留下一个“有气节”的名声,还能够怎么样呢?能够解决当时一丝一毫的问题吗?对国家有一点建设性的作用吗?不要高唱阳春白雪,还是现实一点,务实一点。如果可以为自己的国家真正做一些事情,那么个人蒙受一些委屈又如何。

首先,要澄清一点,你文中的“国家”指的是什么?

在阁下看来,道德高标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虚无飘渺的名声,是不能够怎么样的,重要的是“解决问题”,那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是留起猪尾巴去效忠“扬州十日”的番蛮,就是后来的汪精卫在日寇的统治下建立傀儡政府,这根本不是什么“阳春白雪”,而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汉贼不共戴天的原则。

满清入关,南明的遗老遗少已经失去自己的国家,委身事番岂是知识分子的所为?蒙受委屈?什么委屈?谁的委屈?为谁么蒙受委屈?
 
不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只是以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看待各个民族(而且我也不是满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