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中国留学生的生命,请伸出您的援手

CU中国同学会

Moderator
注册
2003-05-14
消息
542
荣誉分数
5
声望点数
0
据华人网络电台报道,一名在Manitoba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身患肺癌,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骨骼导致这名学生下半身瘫痪。
这名身患肺癌的学生名叫郝硕,今年21岁。他是2004年来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但很不幸的是,在2006年年底,他被诊断出身患肺癌而且癌细胞的扩散十分迅速。为了控制癌细胞的继续扩散,Manitoba省立综合医院的医生们建议郝硕服用一种名为“卡塞瓦”的新型抗癌药物。但由于此药过于稀少,所以药品的价格比其他抗癌药品贵出很多。与此同时,郝硕的保险金也开始告急。保险公司也即将停止对郝硕的医疗保险。


因此,卡尔顿大学中国学生会将发起一个名为“让我们在一起,为了一名中国留学的生命,请伸出您的援手”的活动。我们倡议在渥太华留学和居住的所有中国学生和华人,及华人社团们,请伸出您对郝硕的援助之手,帮助他度过难关。并且,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渥太华大学中国学生会及亚岗昆学院中国学生会的支持与协助。

援助方式:钱,贺卡等(注:考虑到同学们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所以除了捐钱同学们还可以通过贺卡等任何其他方式向郝硕同学表达自己的心意)

捐赠时间:即日起至4月20日(虽然同学们都在忙于考试,但是事情比较紧急,医院方面马上就要断药了,请大家理解)

具体捐赠方式:
1.直接汇款到:
银行账户:SHUO HAO - SOS
Royal Bank of Canada (Branch #7817; Bank No. 003; Winnipeg)
2.联系我们学生会,学生会协助捐款
联系方式:cu_csa@hotmail.com

(注:捐款属于自愿行为,如果有人怀疑事情的真实性可以参考下面的连接)

http://www.cttv.ca/index_media.php?loc=3YA070404000000A0802#main


我们还将考虑选一天在学校举行当场捐赠活动,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卡尔顿大学中国学生会谢谢大家的支持。
让我们在一起,成为郝硕的精神力量 !!!!

另外,大家可以通过收看华人网络电视了解更进一步的信息
www.cttv.ca
 
不建议学生们捐钱,是没法帮助他的,难道你们谁能去医好他?
 
郝硕同学的事情,我听多伦多的同学说过。
没想到这么快就传到渥太华了。
既然是同胞,又同是留学生,我一定要支持同学会的活动。
 
不捐钱有p用啊?癌症不是靠几个卡片就能治好的~~

脑袋真简单~~
 
贺卡,签名,日常用品有P用啊,我还是捐钱好了.
癌症好恐怖啊,20岁怎么也会得癌症啊....出国体检都没检查出来啊?
 
大家帮忙。。。顶!!!
 
捐钱把。。。。 一点点钱。。咱们健康的人还是可以负担得。。。
 
真是无妄之灾。
原来保险金在关键时候可以停的啊,真圈圈叉叉叉叉叉!
 
最初由 Aperture 发布
不建议学生们捐钱,是没法帮助他的,难道你们谁能去医好他?

我想学生会的意思是不希望造成很多人的误解,而且留学生捐钱不妥,因为都是父母的钱。
我们希望如果能动员学生,联系商家捐款最好。

当然现在我们能做的是把这件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

当然欢迎你捐钱。。^^
 
3月28日,一条求助的MSN发到加拿大华人电视台,希望能够帮助一名患了癌症的中国留学生。并链接了温尼伯华人杂志《枫华之声》记者郎月写的《伸出你的双手》的文章。这条MSN和郎月文章带给了我们下面的故事。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中国留学生郝硕,在2006年11月被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立医院确诊为患有肺癌并全身骨骼转移,生命可能只有半年。在加拿大,因为病人有病情的知晓权,等检查结果一出来,医生很就自然地将这个残酷的事实直接告诉了郝硕。不幸这个年仅20岁,原本身高1米80,活蹦乱跳现在却必须靠轮椅行动,孤独的年轻生命,从那时起,就开始被癌细胞疯狂地吞噬着,每日每时地在迅速地衰竭着。

作为国际学生,郝硕已经购买了医疗保险,保额最高限额为60万加元。在一般人看来,有了这样一笔钱,足够应付日常的各种治疗费用了。但郝硕怎么也想不到,这60万加元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2006年春天,郝硕开始感到从未有过的不适。到了秋天即发展到浑身疼痛,止痛药已经不起作用。在曼尼托巴省立综合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正式通知郝硕,他患的是癌症,病灶在肺部,并扩散到全身骨骼,以目前扩散的程度看,可能生存半年。若治疗有效,一年两年也有可能。

2006年11月24日,日夜兼程的爸爸妈妈来到郝硕的病房里,看到的是儿子有气无力的笑容,心都碎了。郝妈妈在国内曾打听到,目前中国治疗肺癌最有效的一种药物是依瑞沙(音译),要求加方医生给郝硕服用此药,但是经过调查,北美已经停止使用这个药品了。医生建议郝硕服用新一代药物卡塞瓦(音译),效果更好一些。果然,郝硕的病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一天天有所好转,渐渐地试着站立起来,甚至能够扶着墙走几步路,并开始接受全套康复训练。骨扫描的结果是癌细胞被有效地控制住,没有像以前一样快速扩散。


就在看到这一丝曙光的时候,郝硕却因保险费快要用完,被迫离开了医院。保险公司向郝硕父母提出回国治疗的建议。但如果回国,就没有办法买到目前正在服用的抗癌新药,也无法继续进行康复治疗,病情马上有可能恶化。但留下来,马上连买药的钱也没有了。

因为药物的作用,郝硕的脸上结满黯褐色痂痕。妈妈不敢让他照镜子,把所有能照影的东西都藏起来。没想到前几天收拾东西的时候,有一张折叠桌里面的不锈钢面可以照到人,郝硕对着它看了半天,然后居然笑了----我都变成这样了!"

郝硕的不幸最先在他的中国同学和温尼伯热心人中获得帮助。郝硕的几位中国同学不仅轮番探视,而且带来很多好吃的,听说他在病房里无聊,第二天就捧来一大摞各处收集来的中文书给他解闷。郝硕出院需要一部轮椅,医院的社工们先后联系了几家加拿大的慈善机构,但因为他不是加拿大公民,也非移民身份,申请均被驳回。最终,说服医院无偿捐助了轮椅。

为了照顾儿子方便,郝硕父母需要在医院附近找一处住房,社工们到处询价比较,为不懂英文的夫妻俩找到了合适的住所。在热心人的沟通下,曼大校方同意退还郝硕的学费,药厂同意将郝硕作为临床成功案例,无偿提供两个月的药物。医院的康复中心,每次治疗费用为300加元,以郝硕的病情,每周至少需要治疗两至三次,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也不在保险范围内。

好心的理疗师亲自联系了一家私人康复中心,他鉴定后认为与在医院治疗效果不相上下,而且每次只收取45加元。温尼伯华人杂志《枫华之声》记者郎月最先将郝硕的不幸发表,引起了更多媒体的关注。加拿大华人电视台得知郝硕的消息后,专程派记者张骅从总部多伦多飞赴温尼伯采访,

并向加拿大和大陆媒体发出呼吁信,希望能够把郝硕的不幸最大范围的传播,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到挽救这个年轻生命的队伍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