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敬人:让书和读者去恋爱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xyh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xyh

Moderator
注册
2002-03-07
消息
1,118
荣誉分数
13
声望点数
168
吕敬人:让书和读者去恋爱

姜妍

吕敬人

书籍设计师、插图画家,视觉艺术家,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敬人设计工作室艺术总监。他能将司空见惯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始终追求由表及里的书籍整体之美的设计理念。编著有《当代日本插图艺术》、《敬人书籍设计》、《从装帧到书籍设计》等作品。

家庭图书馆,儿时的阅读天堂

吕敬人家里弟兄五个,他排行老幺,5兄弟年龄阶梯都只差一岁。小时候家里条件好,身为收藏家的父亲给置办了一个家庭图书馆。5兄弟在小图书馆里还忙着组织了好些演出会,做木偶戏、表演小魔术、还有小折子戏。弟兄5个从小就开始了快乐阅读,后来果然都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

为了让图书馆名副其实,吕家的图书馆可是对外开放的,几个兄弟自己做了借书卡和登记表,里弄里的小孩子们争着来借免费书看,而吕家5兄弟也在这个过程中过了一把签收的瘾。

作为出生在解放前的吕敬人,在那个书籍贫乏的年代,能有书看,还有家庭图书馆,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古典书是少不了的,还有一套《福尔摩斯全集》,是5个男孩的挚爱。给小吕敬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书是《万象全集》,那是上海老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包罗万象的书,有散文有随笔有艺术有评论。

新华书店,书籍匮乏年代的寄托

“文革”时吕家被打成黑五类,所有的书都被烧光拿光了。之后,吕敬人来到了东北农场的兵团,师部有个新华书店,书店只允许师级以上的干部看书,里面的很多书还是内部出版的,几乎有全部的世界名著。于是吕敬人想方设法,通过书店内部的人偷偷地把书一本本借出来看。包括《悲惨世界》、《莫泊桑全集》在内的名著都是他那时候读的。那时本是文化的控制期,但是吕敬人却在边疆看了很多好书,现在回想起来,他还连连表示这样的遭遇实在奇特。

关于这个师级新华书店的故事还有更为奇特的,某天书店突然着起了火。吕敬人抢着进去救火,火当然是要救,不过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拿着麻袋进去拎书了。火灾中,很多书都被烧毁了一部分,留着也无用,全被吕敬人捡回去了,尽管书上还带着煳味儿,但是吕敬人觉得,只要里面的文字还在,就是好书。“那次捡到好多好书啊,英国的、美国的、拉美的,一下子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富翁。真的,那次火灾我有点儿幸灾乐祸,有点儿用心不良。”那次的抢书经历在吕敬人的读书生涯中颇为珍贵,很多残破的书被他留到了今日。

杉浦康平,书籍设计的引路人

以前吕敬人也曾经是个文艺青年,喜欢看文学作品,也有过喜欢王安忆、张抗抗、王朔、张爱玲的时候,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后就觉得热血澎湃。那时的年轻人喜欢谈政治谈抱负,有一本书对那会儿的吕敬人影响很大。这就是1969年出版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吗?》,“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但是也是当时的禁书。那时我们甚至会偷听苏联电台,但是今天我对政治慢慢地淡漠了。”

文革后,时代发生了变化,搞美术创作的吕敬人觉得自己失去了最宝贵的青春,所以必须抓紧时间学习。不过学习的方向却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对文学艺术的泛泛了解,变成主攻设计学。专业上对他影响颇大的一本书是杉浦康平的《造型的诞生》。“这本书启示我们到传统历史中去挖掘我们所生存的重要的一些图形的来源。自从1999年引进以来,学过设计的人可能都看过这本书,它启示我们来挖掘历史传统和如何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并运用到我们实际的设计中去,是对视觉图形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现在他看的都是关于编辑学、设计学、符号学等跟专业有关的书,文学书看得很少了,吕敬人自己说可能是年纪的关系,觉得时间太少了,要抓紧时间补充自己。

《怀珠雅集》,尽显书籍设计内涵

与多数书籍设计者不同,吕敬人不光设计书封,他更希望参与到书籍内页的设计中来。在自己设计的图书中,吕敬人尤其钟爱《朱熹千字文》,他说这其中的1000个字是基本文字,表达了一种文化理念,同时自己设计的这本也是朱熹写的最大拓本,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这么大、这么多的文字拓本,所以自己第一次看到就特别兴奋。

翻开《朱熹千字文》,遒劲、粗犷的字迹仿佛从纸上立起来,镶嵌入一个古老的石碑,似乎让人感觉到当年篆刻人手上的力度。这是吕敬人在设计此书时,刻意寻找的感觉:“《朱熹千字文》原来是刻在石板上的,有一种刀劈斧斫的感觉,我希望人们能从设计中体会到这种力度,触摸到它的纹路。”在内文设计中,他用文武线为框架将传统格式加以强化,注入大小粗细不同的文字符号,以及粗细截然不同的线条,上下的粗线稳定了狂散的墨迹,左右的细线与奔放的书法字形成对比,在扩张与内敛、动与静中取得平衡和谐。吕敬人把此书还挂在了房间走廊的墙壁上,足见其喜欢的程度。听说不少外国人都慕名前来购买。

还有一套小书也颇有几分意思,叫做《怀珠雅集》,一共5本,介绍的都是过去收藏家和文人的藏书票。“但是单做这样一本书我觉得它没有阅读价值,于是就将一些关于藏书、买书、看书的只言片语编在每一页上。本来出版社仅仅想出本画册,但是我觉得第一年轻人对藏书票并不了解,第二藏书的功能体现在阅读之中,所以必须把读书的趣味,读书的享受让大家了解到,那才是真的书的内涵,所以这本书设计完了,它的内涵扩张了,远远比做一本画册的阅读价值高。”

《老父百岁》,让书籍多了感情色彩

设计出无数美丽书籍的吕敬人,既有像《梅兰芳全传》这样的曾获“中国最美的书”奖项的知名作品,也有不为人知仅仅内部赠送的如《老父百岁》这样的作品。

2000年,为中国青年出版社设计《梅兰芳全传》的吕敬人,除了自己编选图片,使一本纯文稿的书变成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外,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切口”:将书端在手中,向下轻轻捻开时是梅兰芳的生活照,向上捻开时是他的舞台照,“这才是梅兰芳一生的写照。”轻轻一翻间,就仿佛翻过了梅兰芳的一生,“切口”生出的形式美感,也同样浓缩了内容的精华。

父亲100岁时,寿宴上,吕家5兄弟送给大家的礼物是一本名为《老父百岁》的自制书籍。每个兄弟都写了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父亲和家庭的感情。文革时,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兄弟们怨恨过父亲,这些都在书里有所提及。很多人看了此书都很感动,吕敬人觉得是因为里面的东西是真实的。很多人想要公开出版这本书,家人都没同意。

在吕敬人看来,书籍是一个带有情感的事物,它不仅仅是文字的传达,在阅读过程中能得到许多享受。他认为做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装潢去美化,而是让读者喜欢,去阅读,饶有兴趣地去阅读。“我其实就是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架一座桥,是媒人,让书和读者去恋爱。”现在电影电视对书籍的冲击力很大,很多人愿意选择直观地去接受一些东西,但是从书籍设计的角度去看,这是一件好事,书的形态,对书的传播,它的方式方法上我们需要思考的更多,要做出独特的、有创造力的书才能给读者享受。

新京报 2007年6月29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