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要与大家分享!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感谢所有关注和帮助支持我的人!
上周末给学校留了言表示仍想与她们谈谈。昨日收到了校长的电话表示因为膝盖受伤没有及时回复。今日与她们两位沟通很长时间。
首先大家都非常客气友好,然后校长主动讲了她任校长及高中英语老师的一些经历和体会,令我们顿时觉得百分之七八十是孩子敏感而产生的误解。而老太太(请容忍这个称谓,为保持上下文一致,绝没有不恭之意)则很少插话只是一口咬定没有那样说过。校长表示非常理解孩子的想法,行为。她们解释绝不会特意批评某个孩子,即使说什么也是以一般性要点对全班孩子说,她们估计是我女儿过于敏感而误解。至于为什么我女儿没拿到感谢信,解释是估计匆忙中正好遗失了。(解释通常演出过后就发感想信,剩下没发出的则过后发)校长也认为任何Volunteer都应得到感谢,她听到有个家长反映说我织毛线,认为如果当时那位家长觉得不妥应立即指出,至少需要帮手直接了当告诉我。而我看到因Volunteer引起女儿受到伤害当然有权力生气,不满。校长表现得这么通情达理,我们当然不想再去追究谁是谁非。校长还一再表示我女儿非常聪明有天赋非常喜欢她怎么可能想伤害她呢。老太太在校长的启发询问下也频频点头称是,并表示要与女儿亲自交谈。后来专门接女儿过来单独与两位老师交流了一下。女儿开始不愿意很紧张,后来我们鼓励她。她出来后似乎还好。
其实我印象中的这位校长精力充沛,快人快语,头脑清晰,思路敏捷,谈吐锋利,明事理,识大体,没想到收到那样一封信的确心灰意冷,一下子就觉她们怎么这么虚伪呀。
现在想来,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沟通交流的。误会难免!只要还有诚意去解决问题,那我们就要去努力。
另外一个体会:我也征求过加拿大朋友的意见,她们几乎一致的一个答案是"你有权力生气和发怒"。而第一封信其实已经征求过一位加拿大老师的看法了。那么,当事情发生时,西方人普遍更倾向于立刻沟通,而觉不公时他们大多都会交涉到底。而我们许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息事宁人,得过切过。对于我们在这里受教育,将来在这里立足的下一代,我宁愿给他们树立个榜样,鼓励他们勇敢的去面对,去解决问题,决不能逃避,或者委屈求全。
还有我们的传统文化令大多数中国人谦卑而缺乏勇敢.其实咨询了一些加拿大朋友,他们认为我并没有过分之处.当然我以后用词一定谨慎,学会了一词,Chinese-Canadian既使要用也不能用Canadian-Chinese.至于知毛线,校长都说我下次做完全可以带,只要不影响正事.她的潜台词是我有权力带 当然我们还是尽可能地按照这里的习俗比较好.
看来加拿大人更加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力,也比较尊重别人的权力.
看来我们要想真正溶入这个社会,不仅要学英语,学习俗,还要充分意识到应有的权力.在充分享受了个人权力的同时才会反过来更加尊重别人的权力.
看来只要有勇气有毅力去解决,无论我们英语是否很好,还是有希望得到相对公平的!
我非常感谢鼓励我的朋友们。如果能从我们的经历中学到教训有所收获的确也是一件好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感谢所有关注和帮助支持我的人!
上周末给学校留了言表示仍想与她们谈谈。昨日收到了校长的电话表示因为膝盖受伤没有及时回复。今日与她们两位沟通很长时间。
首先大家都非常客气友好,然后校长主动讲了她任校长及高中英语老师的一些经历和体会,令我们顿时觉得百分之七八十是孩子敏感而产生的误解。而老太太(请容忍这个称谓,为保持上下文一致,绝没有不恭之意)则很少插话只是一口咬定没有那样说过。校长表示非常理解孩子的想法,行为。她们解释绝不会特意批评某个孩子,即使说什么也是以一般性要点对全班孩子说,她们估计是我女儿过于敏感而误解。至于为什么我女儿没拿到感谢信,解释是估计匆忙中正好遗失了。(解释通常演出过后就发感想信,剩下没发出的则过后发)校长也认为任何Volunteer都应得到感谢,她听到有个家长反映说我织毛线,认为如果当时那位家长觉得不妥应立即指出,至少需要帮手直接了当告诉我。而我看到因Volunteer引起女儿受到伤害当然有权力生气,不满。校长表现得这么通情达理,我们当然不想再去追究谁是谁非。校长还一再表示我女儿非常聪明有天赋非常喜欢她怎么可能想伤害她呢。老太太在校长的启发询问下也频频点头称是,并表示要与女儿亲自交谈。后来专门接女儿过来单独与两位老师交流了一下。女儿开始不愿意很紧张,后来我们鼓励她。她出来后似乎还好。
其实我印象中的这位校长精力充沛,快人快语,头脑清晰,思路敏捷,谈吐锋利,明事理,识大体,没想到收到那样一封信的确心灰意冷,一下子就觉她们怎么这么虚伪呀。
现在想来,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沟通交流的。误会难免!只要还有诚意去解决问题,那我们就要去努力。
另外一个体会:我也征求过加拿大朋友的意见,她们几乎一致的一个答案是"你有权力生气和发怒"。而第一封信其实已经征求过一位加拿大老师的看法了。那么,当事情发生时,西方人普遍更倾向于立刻沟通,而觉不公时他们大多都会交涉到底。而我们许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息事宁人,得过切过。对于我们在这里受教育,将来在这里立足的下一代,我宁愿给他们树立个榜样,鼓励他们勇敢的去面对,去解决问题,决不能逃避,或者委屈求全。
还有我们的传统文化令大多数中国人谦卑而缺乏勇敢.其实咨询了一些加拿大朋友,他们认为我并没有过分之处.当然我以后用词一定谨慎,学会了一词,Chinese-Canadian既使要用也不能用Canadian-Chinese.至于知毛线,校长都说我下次做完全可以带,只要不影响正事.她的潜台词是我有权力带 当然我们还是尽可能地按照这里的习俗比较好.
看来加拿大人更加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力,也比较尊重别人的权力.
看来我们要想真正溶入这个社会,不仅要学英语,学习俗,还要充分意识到应有的权力.在充分享受了个人权力的同时才会反过来更加尊重别人的权力.
看来只要有勇气有毅力去解决,无论我们英语是否很好,还是有希望得到相对公平的!
我非常感谢鼓励我的朋友们。如果能从我们的经历中学到教训有所收获的确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