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已成绝响
上海学者 王晓渔
在一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西南联大依然成为一所让后人无限缅怀的学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自由的教学和自治的管理。
今年是西南联大70周年,各地又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1937年8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次年西迁,4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总共存在8年零11个月,在校学生约8000人,毕业生有3800人。从规模而论,今日一所大学1年的招生和毕业人数,就可以超过西南联大将近9年的成果。如果从办学条件、财政力量、外部环境等各方面来谈,西南联大更是无地自容。就是这么一所学生要一边听课、一边准备“跑警报”的学校,创造了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也培养出中国学术史的“全明星阵容”。
西南联大不仅为校友所认同,还被几乎所有的中国学人认同。可以这样有些煽情地说,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和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是所有中国学人的心灵故乡。我不想无限神话这两所学校,深入它们的内部,同样会发现无尽的纷争。可是,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大学,是拥有灵魂的大学。这种评价似乎低估了它们,但放在历史的脉络里,实在是一种“高度评价”,因为绝大多数所谓大学,实际只是四年制的职业学校。北京大学的魅力,来自“兼容并包”。西南联大的魅力,按照西南联大纪念碑的说法,就是继承了“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的特点。
与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相比,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具有两个劣势。第一,从外患而言,五四时期的中国虽然成为各国的势力范围,但毕竟不像抗战时期,国土大面积沦丧;第二,从内忧而言,北洋政府虽然有专制的一面,尚没有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体系,与国民政府推行意识形态控制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在这么一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西南联大依然成为一所让后人无限缅怀的学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自由的教学和自治的管理。
我们经常说思想自由和学术,但它们经常被限于研究层面的自由。大学不等于研究所,除了研究还要承担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层面的自由尤为重要。缺乏这一中介关节,教师和学生就只能使用“哑语”,依靠“猜口型”互相交流,谈不上教学相长。2006年,西南联大校友、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一纸风行。他用了很多篇幅谈到西南联大的生活,其中的关键词只有两个字———“自由”。“无论干什么都凭自己的兴趣,看什么、听什么、怎么想,都没有人干涉,更没有思想教育”,这位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中文、外文四系的“见异思迁”的学生这样回忆。
教授治校这种自治的管理方式,是民国年间很多大学的惯例。但西南联大在教育部面前也坚持自治的原则,这大概是其他大学无法享受的特权,然而这种特权并非恩赐,而是争取而来。据西南联大教授冯友兰的女公子宗璞先生回忆:1942年6月,教育部长陈立夫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务必遵守教育部核定的应设课程,统一全国院校教材,统一考试等新规定;西南联大教务会议表示,这样将把大学等同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还指出“教育部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为最高教育学术机关”,“教育部为有权者,大学为有能者”,应当“权、能分职”,最终西南联大没有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统一教材。
《新京报》 2007年9月20日
上海学者 王晓渔
在一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西南联大依然成为一所让后人无限缅怀的学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自由的教学和自治的管理。
今年是西南联大70周年,各地又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1937年8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次年西迁,4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总共存在8年零11个月,在校学生约8000人,毕业生有3800人。从规模而论,今日一所大学1年的招生和毕业人数,就可以超过西南联大将近9年的成果。如果从办学条件、财政力量、外部环境等各方面来谈,西南联大更是无地自容。就是这么一所学生要一边听课、一边准备“跑警报”的学校,创造了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也培养出中国学术史的“全明星阵容”。
西南联大不仅为校友所认同,还被几乎所有的中国学人认同。可以这样有些煽情地说,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和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是所有中国学人的心灵故乡。我不想无限神话这两所学校,深入它们的内部,同样会发现无尽的纷争。可是,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大学,是拥有灵魂的大学。这种评价似乎低估了它们,但放在历史的脉络里,实在是一种“高度评价”,因为绝大多数所谓大学,实际只是四年制的职业学校。北京大学的魅力,来自“兼容并包”。西南联大的魅力,按照西南联大纪念碑的说法,就是继承了“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的特点。
与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相比,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具有两个劣势。第一,从外患而言,五四时期的中国虽然成为各国的势力范围,但毕竟不像抗战时期,国土大面积沦丧;第二,从内忧而言,北洋政府虽然有专制的一面,尚没有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体系,与国民政府推行意识形态控制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在这么一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西南联大依然成为一所让后人无限缅怀的学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自由的教学和自治的管理。
我们经常说思想自由和学术,但它们经常被限于研究层面的自由。大学不等于研究所,除了研究还要承担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层面的自由尤为重要。缺乏这一中介关节,教师和学生就只能使用“哑语”,依靠“猜口型”互相交流,谈不上教学相长。2006年,西南联大校友、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一纸风行。他用了很多篇幅谈到西南联大的生活,其中的关键词只有两个字———“自由”。“无论干什么都凭自己的兴趣,看什么、听什么、怎么想,都没有人干涉,更没有思想教育”,这位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中文、外文四系的“见异思迁”的学生这样回忆。
教授治校这种自治的管理方式,是民国年间很多大学的惯例。但西南联大在教育部面前也坚持自治的原则,这大概是其他大学无法享受的特权,然而这种特权并非恩赐,而是争取而来。据西南联大教授冯友兰的女公子宗璞先生回忆:1942年6月,教育部长陈立夫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务必遵守教育部核定的应设课程,统一全国院校教材,统一考试等新规定;西南联大教务会议表示,这样将把大学等同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还指出“教育部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为最高教育学术机关”,“教育部为有权者,大学为有能者”,应当“权、能分职”,最终西南联大没有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统一教材。
《新京报》 2007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