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关于镜头感

justin_1

爱儿子的爸爸
VIP
注册
2003-12-21
消息
1,235
荣誉分数
424
声望点数
193
所在地
儿童乐园
一镜走天下,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拍摄的对象是什么。在一机一镜的定义中,不存在变焦镜头的内容。如果讲变焦镜头的话,也就没有一机一镜的定义。卡蒂埃- 布勒松是一机一镜的典范,寇德卡也是,他曾经长期使用一枚25毫米镜头。一般来说,人文领域及特定的拍摄内容,一机一镜足够用。商业摄影中,一机一镜的情 况非常罕见,但也不是没有。新闻摄影中这种情况就基本没有了。

人文领域的拍摄,一般来说,主要以三枚镜头为主:28、35、50。

尼康曾想高价收购拍摄世界名人的邓伟手中的那枚标头。一般来说,选择标头,是以环境人像为主。35毫米镜头人像与环境兼顾,28毫米镜头主要以环境介绍为主。象寇德卡拍摄吉普赛人,介绍吉普赛人的生活环境,是衬托主题主要手法,所以他选择25毫米镜头的广角。

有人说变焦镜头很方便为什么还要买定焦?定焦能做的变焦也能做的啊。表面看是这么个道理,实际使用中完全两种感觉。我们知道,西洋画中,素描是基本功,那么,摄影有没有基本功?我的理解,摄影的基本功就在这个一机一镜中。我们有时候讲镜头感,什 么是镜头感?布勒松说:“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将 透视改变。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 所谓的镜头感,就是“条件反射”四个字。长期使用某一焦段的镜头,譬如标头,你就学会用标头的眼光看世界。开始的时候你还需要用手搭个方框笔划一下才能确定取景的范畴,熟能生巧后,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拍摄的内容是哪些。

比较毁人的是开始就使用变焦镜头。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拍摄不仅仅是焦距的问题,拍摄最重要的,是要去思考拍摄的这个过程。比如你想 拍摄矿工的生活,场景是几个矿工兄弟在炕上喝酒,屋内环境比较简陋。在拍摄这个场景时,首先你要先找光,光是摄影的生命,你要看,我的光在哪里,最强的光 线打在哪里,在这种环境拍摄,光比很大,所以你必须要有取舍。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你要找位置,比如你用28毫米镜头,F8,4米外全清晰,但屋里容不下 这个距离,所以你要走两步,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景深。景深是什么?景深就是空间感。景深可以非常非常非常切实地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观看。用普通话说,光圈先 决决定一切。(谈到光圈,这是一个基本功。比如标头,一般的练习,是在五米之内,用各种光圈拍摄物体,一米下各种光圈组合的景深是多少,两米是多少... 虽然镜头上有景深指示,但你还是要去练,这个过程很关键,你要把这种烙印烙在脑子里。我们有时候讲艺术的创作,你连景深的范围心中都没有数,怎么去创 作?)第三步,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在恰当的时间里按下快门。高潮会在某个瞬间降临。

一幅好片子有没有,按下快门的瞬间就知道了。有人说胶片要等到冲洗出来才知道结果,那是你基本功不扎实的缘故。现在的时尚是用数码相机,如果说拍完了还得低头去看LCD,那是你滥竽充数的结果。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在数量中找到质量

一机一镜,开始的时候和训练自己的镜头感有关。无论你用什么机器,胶片还是数码,训练的过程都是艰苦的,如果你用的是35毫米镜头,那么你就时刻要用35 毫米的取景范围看任何东西。看的时候要注意,先看画面的四个角,然后再看中心的内容。这个过程很关键,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先看四角。要用摄影师的眼光看世 界。如果你是用35毫米镜头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35毫米焦距的世界——直到你成为大师,这个世界才能再次向你敞开。

看完我上述码的字,你就会知道,用变焦镜头培养镜头感,是件多么庞大的工程。不是说不可以,不过按照一般的规律,天才总是你旁边那个的人。变焦派的焦虑是,有些东西拍不下来怎么办?(其实变焦用久了,你也会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偏好某一个焦段的拍摄。)这个事情一点也不矛盾。对于使用定焦镜头的人,没有拍不下的内容,关键是你想怎么拍。还 是拿拍摄屋内矿工的场景打比方,用50的标头照顾不了环境的介绍了,怎么办?没有什么好怎么办的,改变原来的拍摄思路,改拍特写或者其他。取舍只在一忽悠 间。谁也没有规定,一幅好的照片,一定一定要是什么什么的模式。模式是你自己制订的。变焦在学习的阶段,特别限制人的思路,这也是我不主张在初学摄影的那 几年,用变焦头的缘故,因为你总是会试图用一种模式拍摄所有的内容,所以拍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除了家里的高跟鞋,你已经找不到新的视觉;你开始把兴趣转 到摄影器材上,然后你就会发现,玩玩器材做个逍遥派在有米的日子里也是很快乐的事情。所有这一切,有可能仅仅是因为,从始至终,你都没有掌握自己的镜头 感,你一直都在摄影的大门外徘徊,尽管你握着1670万象素的马克兔,但是那个,只和你的腰包有关。数码的危险性还在于,你可能更多地关注PS的技巧,而忘记了素材的来源。所有的素材都要求经过你那独一无二久经训练的摄影师的眼光来裁剪。

一机一镜,怎么用都够了。
 
Another one:

1、“一镜”可行吗?
2、“一镜”会不会比“两三镜”有明显的劣势?会不会失去很多出好片的机会?
3、“一镜”应该选择定焦头还是变焦头?
4、“一镜”选择什么焦段为好?

一镜当然可行了,比如活着的大师寇德卡和他的25毫米镜头,他早期的成名作基本都是拜这枚二手的镜头所赐。一镜和多镜比,不是说有什么优势或劣势,纯粹是 一种拍摄习惯,一种视觉,甚至可以说是刻意地追求一种拍摄的风格。我们所说的一镜都是指定焦镜头,至于说焦段,通常选择“一镜”的,拍摄的对象大多属于社 会学、人文学领域的内容,一般的选择就是我提到的那三个焦段:28、35、50。风光摄影及其他,不在讨论范围内。

选择的顺序,我的理解是:50、28、35。越是广角越难拍。有时候我们听腕说,这个角度太广了,我控制不住。这句话实际上可能牵扯两个方面的问 题,一是自身情感的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那个套路,在自己熟悉的空间构成范围内,用自己熟悉的形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布勒松,我们研究他的 片子,会发现老兄对F8有特殊的喜好,脱离这个套路(或者说风格),就需要有升华的契机和理由,为什么要这么拍,你要说服你自己才行。另外一个问题是,一 张片子,是用光、拍摄的主体、空间的构成这三个摄影要素来表述,这就必然牵扯到三者间有效的排序和控制的问题。谈到控制,一机一镜主义者对空间的形态和形 式有近乎偏执的控制,还是拿布勒松打比方,这个老兄从来不对照片进行剪裁,他认为在按动快门的那一瞬间,一切物体的排列,都已呈现完美的秩序。

对于用惯了28毫米镜头的人来说,24毫米可能是真的太广了,而且一般来讲,在人文学题材的拍摄中,28毫米镜头的视觉可能更为大众所接受,是一 种“公众的空间”。关键是,“广”的要求很高,对个人的艺术造诣、对社会学的理解、对美学的理解,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技术的因素,在这里,则是很小的 一个因素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比如在布勒松50毫米镜头下拍摄的内容,其中诸多的要素排列接近完美的话,放在更广的视觉里,比如在28毫米镜头的视觉 里,可能就会因为多出的那些因素,使画面变得杂乱无章。

28毫米不是极限,但突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50毫米镜头,是培养摄影师基本素质的最佳摇篮。在这个焦段中我们会初步感受到空间感对我们意识的深远影响。通过这个焦段,我们开始学习看世界。 时空的间隔,历史的痕迹,行人与物体,城市与角落,等等的一切,你都要将之关联,要用这样一种基本可以突出主体的焦段描写来概括化的视觉,将这一切关联。 你开始琢磨,创造力是怎样一种力。这个阶段里,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对结构空间的理解。开始的时候可以从摄影学的平面构图,比如黄金分割法什么的学起,随后你就可以把这种分割想象成立体的魔方,立体魔方式的构图方式可能会起到更多的帮助作用。摄影从来就不是平面的艺术,在摄影的构图中,你必须要用“立体”的思维方式去想象。简单地说,比如拍摄一个人,你可以把他想象成在立体魔方中的一个点,然后你运动思维,沿着魔方的各个角度看一遍,你的工作,就是要寻找到那个“最佳的拍摄点”。要养成这样的一个好习惯,见到你的拍摄的对象时,迅速地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把周围的环境变成一个立体的大魔方,然后你就开始想象,把这个拍摄的对象,置于什么点上;对你来说,就是从什么角度什么机位去按动快门。这样使用上一年或者两年以后,你对自己的风格,就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所谓的风格,就是视觉习惯而已,你就会明白,自己可能更擅长使用什么焦段的镜头。如果有人对你说他根本不用这样的一个过程来折磨自己,这种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有的人天生就有超乎常人的空间感,不过根据一般的常识规律,那个人,总是别人。

再说一下35毫米镜头。在人文摄影中,35毫米镜头,有着近乎完美的平衡感。 (许多人对徕卡的理解就是M机+35毫米镜头。)在摄影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是很私人的,比如我们一直在追寻的灵感。我有时候甚至想,35毫米镜头是否就是 灵感的代名词。摄影这种表现手段,实际上是用很内向的方式和观众沟通,必须借助现实的物体影象,(而不是象画家那样可以自我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倾向。因此 一个摄影师对镜头的视觉感受是非常重视的,一个好的摄影师,要有异于常人的空间感,在这个空间(一个焦段有一个焦段的空间感)里的任何异动,譬如稍微蹲一下身体,或者向左移动两厘米,你都要清晰地感受到变化的细节。

这是一个非常难用的焦段。相比较50毫米视觉下的特写,35毫米镜头更要平衡28毫米空间的构成。35毫米镜头是“大师的眼睛”,这个焦段用久了,慢慢地就容易理解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关于这个焦段的理解,我还需要时间。先写到这里。

学习摄影,入门很重要。摄影不是拿起相机就按快门,按动之前,你要明白很多道理。有些道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两年,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然后才能知其所以然。要多看一些书籍,多看大师们传下的图片,同时要学习美学理论。如果你的志向是人文摄影,那么你还要注意到,人文学是一门很深奥的科学,和人生的经历、对世界的观点和对人生的看法,都是紧密相联的。

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更多地探讨一些空对空的话题。对于使用一机一镜的朋友,我的建议是从5米内学起。5米是个很有意思的空间,而不仅仅是距离。
 
我现在是summicon50mm和summicon35mm(我一直觉得leica的每款镜头名字都是那么有诗意,比日本镜头的枯燥数字代号可以多好几 个可以意淫的理由,嘿嘿),之前某几位大侠老是说35mm和50mm差不多,只上一个就够了。我觉得说这些话的人至少都没有好好使用和摸透这两个焦段的镜 头。简直开玩笑嘛,35mm和50mm差那么远的使用感觉,尤其在leica的机身上和使用上,可以说,我每次从35mm转换到50mm或者从50mm转 换到35mm都要犯上好一阵子“中年痴呆症”,那种“手感”完全要重新适应过来好一阵子才能顺滑的使用。

另外一个需要练习的就是盲测估摸镜头的象场范围,比如35mm的镜头,50mm的镜头,在什么位置上,大约能包含拍摄到多大范围的景物。这样做有什么用 呢?做到这点后,你可以”第一时间站在你最应该出现的拍摄位置上“,因为leica的m系列那个变焦镜头用的人不多,即使是那个头,也不是无级变焦的,所 以你不可能靠镜头的变焦来缩小或者扩大拍摄范围,只能靠自己的脚步移动。如果之前你已经知道在什么位置上可以拍摄到多大的范围,那么第一时间就可以选择在 那个位置上出现,不会到了要举起相机的时候,一看,妈的,原来这么近,退退退退,或者觉得太小,前前前前,那多耽误事情啊,所不定等到你退到合适位置的时 候,鸡飞狗跳,连毛都没有了。

一旦形成了”焦点位置手感“和”镜头范围判断“,你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leica是你手臂的延伸,是你眼睛的眼神,是你脚步的延伸,无需在临时考虑对焦,临时判断相场范围,举手就拍,那种一切尽在把握的感觉真是美好。这个时候,leica已经成为你最信任的朋友,最可靠的伙伴,就象一头从小养大的土狗一样(你还可以挑黑色或者白色,多好,做上帝的感觉啊),不离不弃,你要它去哪就去哪儿,要它咬谁就要谁,多爽。(要是被人偷了那就不管我的事了。)

我的拍摄习惯就是利用焦点位置手感在举起相机的时候已经把焦点调到位置,然后根据使用镜头的象场大小走到一个需要的合适的位置上,这个时候只要举起相机那 就是剩下按快门一件事情了,如果被摄体运动很快,我还是不看对焦斑对焦,还是靠镜头手感确定焦点变化,这个时候看取景器只是控制这个运动物体在我整个取景 框中的位置了。
 
以下文字摘自《吴家林的“枪”》,《中国摄影》2005年第10期

问:您的哪只镜头使用率最高?
答:我两台相机都装同一种胶卷,都不用换镜头,需要使用哪台就拿出哪台相机。从1996-1998年,这三年间,35mm镜头使用最多,使用几率大约占80%,标头大约占20%。最近五年这个比例颠倒过来了,标头的使用几率占到了80%。

问:您现在为什么如此青睐标头?
答:首先,标头和人的视角相仿,拍出的图片不会产生强烈的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看起来很舒服;其次,我的风格不是很强调视觉冲击力、追求怪异的构图形式,我更喜欢那种平和的视觉构成,我更多的是采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所以选择平易的视角,一种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方式。标头拍摄的图片能使读者更多的注重图片的内容而不是它的表现形式,它使读者感觉真实、亲切,不夸张,不追求所谓的震撼力,它更有助于表现作品的内涵,更符合我理解的平和之中见奇崛的感受,使照片有一种内在的张力。

另外,标头非常适合我从观察。行走到选择、拍摄的创作方式。我很少拍摄宏大的场景,我更多的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这恰好是标头表现力最擅长的领域,它同时也 与人保持了一定的心理距离,我感觉它所表现人的那种自然、自在,那种原始的生活状态,是最真实的。广角镜头拍摄时,对人有一种心理侵犯性,被摄者有一种天 然抵抗心理。而标头则将这种侵犯性降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

再者,一台相机一个镜头,对于摄影师来说是轻装上阵,可以不必负累很重。一机一头使你没有选择,你就会努力研究手中的器材的表现力,虽然器材少了反而使摄影师更关注内容的表现,更容易成功。这也是我越来越信赖标头的原因。

问:您从最初28mm、35mm镜头,直至现在的50mm标准镜头,您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
答:准确的说,在最早《云南山里人》那本书的创作中,我曾经借得一支18mm 超广角,只用过一次,就再也没有用过。作为我的一个拍摄试验,给我的感觉就是18mm镜头比较好拍,比较容易驾驭影像。但它最大的问题是不真实,太夸张。 其后我又使用了一年多20mm镜头,之后,每每看到这支镜头拍摄的图片,我都感觉害羞,它严重扭曲了被摄者的形象,感觉是对被摄者的不尊重。而从标头取景 器中看到的流动的芸芸众生,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舒服多了,非常接近我要表达的感受,自然、真挚以及对人的尊重。应该来说未来我将使用标头作为我的主打 镜头,除非很个别的情况,当然我也不排斥其它规格的镜头。

由于自身性格、拍摄题材和表现形式等原因,标头能使我很容易达到人机合一的感觉。我现在可以不通过取景器,也知道被摄者在取景器中关系和位置。这已经成为 了我的习惯,这完全得益于一种下意识的视觉训练。我越来越迷恋这种拍摄方式,这种方式从生疏到熟练大约经历了5年,从熟练到成熟是最近5年的事情了。

当然,相机和镜头是一种工具,不同的相机和镜头使用和观察方式是不同的,摄影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
 
坛子里有多少人在用summicon?或者退一步,Elmarit?
 
坛子里有多少人在用summicon?或者退一步,Elmarit?

你应该问,论坛里有多少人听说过summicon?或者退一步,Elmarit?

整个渥村3万华人,既玩摄影又逛CFC的人数恐怕都未过百。
 
rideaucenter里见过一个老头子用M9P....桥上见过一个R8
 
请给大家扫扫盲

你应该问,论坛里有多少人听说过summicon?或者退一步,Elmarit?

整个渥村3万华人,既玩摄影又逛CFC的人数恐怕都未过百。
 
Ottawa本地的其实有很多有名的摄影师
Yousuf Karsh很大牌了,这一个也有点名气 http://jbhildebrand.com/
不过最近这一系列挖坟事件我只想说,你看文字的看再多,不多拍不多看别人作品的话,还是那样。
 
请给大家扫扫盲

惭愧真没听说过summicon or Elmarit:blowzy: 我的意思是,如其转载这么多理论知识,还不如上几张小作让大家在百忙之中欣赏欣赏,如果愿意,写些个人心得分享分享。

毕竟这里的交流方式不比无忌,估计这帖子要是放在那边,保准能被讨论的热火朝天,那里不缺理论家。
 
Ottawa本地的其实有很多有名的摄影师
Yousuf Karsh很大牌了,这一个也有点名气 http://jbhildebrand.com/
不过最近这一系列挖坟事件我只想说,你看文字的看再多,不多拍不多看别人作品的话,还是那样。

那个地址的照片比他发在flikr上的重口很多啊...知道他用的啥器材但是没见过他人
我觉得好多东西都是美术上的基础内容...只不过把画笔变成相机了.导致一大堆人纠结该买啥样的笔...就是老萨纯金的AK47也没啥意思啊
 
Ottawa本地的其实有很多有名的摄影师
Yousuf Karsh很大牌了,这一个也有点名气 http://jbhildebrand.com/
不过最近这一系列挖坟事件我只想说,你看文字的看再多,不多拍不多看别人作品的话,还是那样。

对于新手来说,看看理论或者会对摄影有一定的帮助吧?本人是渥村新人,发现这摄影园地也只是几个星期前的事。所以无聊翻旧帖看,其实我是出于一片好意挖出来给别人看,因为我看完才挖出来。很多人一生未上过学,也活得一样精彩。:p
 
Ottawa本地的其实有很多有名的摄影师
Yousuf Karsh很大牌了,这一个也有点名气 http://jbhildebrand.com/
不过最近这一系列挖坟事件我只想说,你看文字的看再多,不多拍不多看别人作品的话,还是那样。[/QUOTE]
其实你的出发点是一片好意,是对的。只是前面那句另人看了不舒服。谢谢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