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山情怀铸国策—追忆河南新县人口计生委主任郭世忠--河南新县计生委主任饮酒过度死亡 被记三等功

Shamanlord

CFC守夜版主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03-10-26
消息
30,532
荣誉分数
1,088
声望点数
393
所在地
Ottawa
2008年03月11日09:43   东方今报

9182776.jpg

2月28日,新县县政府发出追记郭世忠个人三等功的决定文件。

9182778.jpg


新县计生委主任郭世忠接受急救场所:金鑫娱乐城。


3月10日,郭世忠去世后第13天,一切都很平静。46岁的他生前是信阳市新县人口计生委的一把手:总支书记、主任。


郭世忠的去世在新县乃至信阳市人口计生部门影响很大:2月27日凌晨去世,2月28日,新县县委就发文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同日,新县县政府发出追记郭世忠个人三等功的决定文件;2月29日,信阳市人口计生委向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发出向郭世忠学习的文件


郭世忠的追悼会规格也相当高:新县县委书记、县长等在县城的全体县处级领导,全体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等近400人参加了追悼会。“追悼会上,念悼词的县委副书记泣不成声,讲话几度中断。”新县人口计生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回忆。然而,就在一切感动尚在继续时,群众的爆料犹如一声霹雳:郭世忠是在2月26日晚上应酬饮酒过度死亡的!


●一位计生委主任之死与三份表彰文件


关于郭世忠的去世原因,新县人民政府文件(新政【2008】5号)“关于追记郭世忠同志个人三等功的决定”是这样写的:“郭世忠同志因连续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于2008年2月27日凌晨1时45分不幸去世,年仅46岁。”


记者还拿到一份郭世忠追悼会上的主持词,对于郭世忠去世后的反响,上面这样描述:“新县县委、县政府得知郭世忠同志病逝后感到十分悲痛,县委立即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郭世忠同志治丧工作,决定追授其为优秀共产党员、追记‘三等功’,并专门发文号召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向他学习。”


2月28日,信阳市人口计生委作出决定:“在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开展向郭世忠学习活动,号召全市人口计生系统部门和服务机构,开展向郭世忠同志学习的活动,争做郭世忠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举行报告会等多种载体,大力宣传郭世忠同志先进事迹。”“学习郭世忠同志,就要学习他忠于职守,忘我工作,不甘落后,勇争一流的爱岗敬业精神。”


与此同时,一篇题为《如山情怀铸国策》的追记通讯逐级上报,至今,2800多字的文章还能在“中国人口网”上找到。通讯中写道:“(郭世忠)年仅46岁,殉职在工作岗位上。”


郭世忠同志去世三天后,新县为他举行了一个规格相当高的追悼会,新县的县委书记、县长等在县城的全体县处级领导,全体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等近400人参加了郭世忠的追悼会,仅花圈都拉了好几大汽车。


●一次正常采访与若干人的有意回避


3份文件、一篇感人的追记、一场催人泪下的追悼会。


在赶往新县人口计生委的路上,记者以为愿意接受采访的人应该好找,但没有想到的是,记者让大家说说他们前领导的事迹,极少有人愿意谈。提起他的去世,记者看到的表情不是悲伤或遗憾,而是警觉。这让记者以宣传典型为由的采访变得十分微妙。


昨天上午10时40分,记者按约定在办公室等候新县人口计生委办公室主任徐功盛,却被办公室其他工作人员告知:“下乡了。”记者提出要采访其他领导,办公室的人称,领导都下乡了。


当日下午一上班,记者再次赶到该单位,对于记者的采访,只有办公室两位女同志介绍一些简单的情况。记者找到郭世忠生前工作过的办公室,门是虚掩着的,里面很凌乱。


昨天下午6时,记者拨打该单位总支副书记兰志刚的手机,三次拨通后被人为挂断,之后发来一条短信:“请问你是谁?有事发信息。”记者回信息说是采访关于郭世忠的,兰志刚回信息:“对不起,我们在乡下。”便再也不接电话。


被信阳市人口计生委列为学习榜样的好干部去世了,在其工作过的单位,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谈起他?


9182777.jpg

46岁的郭世忠生前是信阳市新县人口计生委的一把手:总支书记、主任。


9183179.jpg


抢救郭世忠的120出诊记录。


娱乐城服务员称郭世忠当晚喝多了没唱歌

●一份120出诊记录与主治医生的亲历


昨天上午,新县人民医院。临近下班,120急救车拉来一位老人抢救,记者在一旁帮忙。


待值班的主治医生张医生忙完,记者凑上前,问起县人口计生委主任郭世忠当晚的抢救情况,张珂医生倒是没什么警觉,随手翻出了120出诊记录,很快翻出一页。


上面清晰地记载着120出诊的情况,姓名:郭世忠;来电时间:2月27日零点04分;疾病:醉酒;接诊地址:金鑫酒店。当晚的值班医生正是张医生,他向记者介绍了当晚的出诊情况。“我们坐电梯上了六楼,(病人)在最里面的一个屋,担架进不了电梯,抬到三楼的时候人就不行了,满身酒气,鼻子、口腔流血,呼吸没有了。我紧急采取心肺复苏,才有一些心跳”。在120出诊记录上这样写着郭世忠送往医院前抢救的情况:神志不清,意识模糊,人事不省,瞳孔散大。


据介绍,当晚参加抢救郭世忠的有新县人民医院的谭院长、内科主任、龚医生等,“尽管采取了吸氧,静脉给药,心肺复苏等办法,但还是没有抢救成功,于1点25分宣布死亡”。


●一场酒摊与几个女服务员的回忆


2月26日晚上至27日零点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郭世忠跟谁一起喝酒?喝了多少?那个手机尾号为8948拨打120急救电话的人是谁?120急救人员为什么是从新县金鑫酒店六楼的娱乐中心接到郭世忠的?新县人口计生委的人为什么对郭世忠的死亡闭口不谈?


新县金鑫酒店就跟新县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一墙之隔,记者很容易找到了它。


昨天下午2时,记者乘电梯直接上了六楼,正门上写着“娱乐中心”,侧面的墙上写着“金鑫娱乐城”。走进去,其实里面是KTV包房,一名女服务员告诉记者:“包房每小时58元,茶水另计,要一个服务员100(元),可以陪唱歌、跳舞、喝酒。”


在靠近KTV吧台的一间屋子里,沙发上半卧着两个女子,提起十多天前发生的那一幕,一位穿白毛衣的女子还记忆犹新:“别提了,吓死我们了,现在晚上睡觉都怕。”


据她回忆,当晚10点多,郭世忠跟几个人从酒店二楼喝完酒上来唱歌,跟他一起来的人要了几个女服务员进去陪跳舞唱歌,“上来的时候就闻到有酒味,跟他一起来的人说他喝高了,因为他经常来,我们都认识,当天晚上他没唱歌,去了就躺在包房的沙发上睡了,跟平时不一样,他唱歌还不错,嗓音高,最喜欢唱《难忘今宵》那首歌,但当天晚上没有唱。”穿白色薄毛衣的女子说,“不知道他喝了那么多酒,加上音响的声音很大,到12点了看到人不行了,跟他一起的人才打了120。”


记者随后又在金鑫酒店二楼找到了当晚郭世忠吃饭的地方,在该酒店二楼的“西江月”厅。记者从该酒店吧台一位女服务员那里获悉:“当天晚上是田铺乡请郭主任吃的饭,酒是田铺乡自己带的,喝了多少不知道。”


昨天晚上7时,一位知情人给记者打来电话:当晚,新县田铺乡的书记、乡长均在场,晚上不到8点就喝完了酒,喝酒之后,才去六楼娱乐中心的。
 
看看这片悼文,陈琳再世也要被气得吐血再次死去
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如山情怀铸国策——追记河南新县计生委主任郭世忠

  苍茫大别山依然厚实静默,滔滔江淮水依然奔流不息,靓丽新县城依然缤纷多姿。
  
   大山的儿子郭世忠,以山一般的伟岸厚实、坚忍不拔,水一样的清澈见底、润物长流,多年如一日,鞠躬尽瘁抓计生,殚精竭力护国策,年仅46岁的生命,殉职在工作岗位上。
  
   群山无言怀赤子,山高水长念英才。
  
   在他的灵堂前,有这样一副挽联:“志壮情豪立身诚可敬,鞠躬尽瘁致公垂青史。
  
   郭世忠同志始终保持自我加压、负重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2003年,新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信阳市八县两区排第9位,基础建设薄弱,群众生育观念守旧,处于十分被动落后的状态。
  
   新县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方考察、审慎考虑,2004年,时任沙窝镇党委书记的郭世忠同志调任县人口计生委主任。
  
   临危受命,面对严峻形势,郭世忠感到沉甸甸的压力与责任。但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永不服输的性格使他暗下决心,变压力为动力,大打一场计生工作攻坚战。
  
   他把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向上级部门争取了150万元国债资金,建成了1300m2的计生技术服务大楼,成功创建甲级县站;建议县委、县政府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和实行乡镇自筹,投入420万元建成了6个中心乡所,12个一般乡所;发动县直单位捐资70多万元,建起了200多个标准化村室。
  
   他把计生行政执法作为突破口,七次举办大型计生执法培训班,聘请专业人员开展执法讲座。协调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违犯计生政策的人和事。为狠刹说情风,他建议实行县、乡领导包计生案件制度,全县计生执法环境极大改善。
  
   在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期间,他亲自带队入村,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电视公告乡镇计生工作进度,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工作做到每一个计生对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新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由全市后进跃入了全省一类县。
  
   郭世忠同志始终保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忘我工作、一心为公的奉献精神。
  
   在新县,人们都说,郭世忠是县委、县政府的得力干将,是计生工作的擎天支柱。 这支柱,靠的是苦干实干,靠得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奉献精神。
  
   2007年11月,郭世忠在洛阳参加完全省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返程中,修武县计生委同志盛情邀请郭世忠到云台山一游。冬日的云台山冰雕玉彻,别具韵味。当门票已买好,突然一个紧急公务电话,他决定立即返程,随行同志婉惜地说:“好不容易来一趟,过门而不入,多可惜呀!”郭世忠说:“那就在门口照张像,留作纪念吧。”
  
   调人口计生委工作后,单位每年春节值班都是郭世忠带班。今年1月6日,又是一个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和往常一样,郭世忠又照例到办公室值班。窗外灯火阑珊,流光溢彩,鞭炮齐鸣,郭世忠安静在办公室整理文件。妻子放心不下,来单位看他,说:“老郭,大小有个年,为什么年年都是你值班”。郭世忠说:“我是单位一把手,我不值班谁值班”。
  
   今年正月十一,郭世忠在参加完全市创建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县会议后,火急火燎地赶回新县。返程路过苏河镇政府,他电话请来分管计生工作的镇领导,认真安排创优工作;在千斤乡,他又与乡党委书记、乡长一起协商研究。从信阳到新县沿线的吴陈河镇、浒湾乡、新集镇,每个乡镇都留下了他最后的足迹。他谢绝了所有乡镇的挽留,回到县城已是华灯初上,在家里简单地吃了一碗面条,心里却感到无比踏实。
  
   常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加上生活没有规律,使郭世忠染上了多种疾病。早在2006年底,医生就告诫他要告假休息,他焦急地说:“手头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处理完,你开点药,我带在身边吧”。即便如此,由于计生工作的特殊性,他往往是记起来就吃点药,一忙就忘了。就为这,妻子不知抹了多少次眼泪。
  
   郭世忠去世后,身边的工作人员动情地说:“郭主任的敬业精神让人敬佩,他每年作的工作笔记就有30多本。如果有了工作任务,哪怕半夜三更也要给你打电话。”
  
   新县创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县战役打响后,他向县领导表态:“只要我不倒下,就一定要完成创建任务”。没想到这一语竞成谶语,让人痛惜。
  
   郭世忠同志始终保持不计名利、任劳任怨、宽厚待人、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
  
   2007年,新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辉煌成绩,全县8个乡镇被评为一类乡镇,比例过半,多项计生业务工作获得国家、省、市表彰,综合考评进入全市前三名,创计生目标考核以来最好成绩。
  
   鉴于计生工作成绩突出,县委、县政府拟为郭世忠记个人三等功。他找到县主要领导说:“成绩是大家的,要记功,也只能给计生委集体记功,荣誉不能只归我一个。”不仅如此,凡是上级表先表优,只要推荐他,他都会坚持把荣誉让给其他人,在计生委工作期间,他谦让荣誉和奖励多达20多次。
  
   因为工作原因,郭世忠和县领导接触较多,除正常汇报工作外,他从未为个人提出任何要求。由于计生工作的特殊性,难免得罪人,遭受误解,但是与郭世忠共过事的人都说:“他 敢说直话,但都是出于公心,对事不对人,让人服气。”
  
   郭世忠始终保持宽厚待人的本色,单位职工家里有困难,他亲自安排救助慰问;县委、县政府动员县直单位对口扶贫,他主动要求帮扶条件较差的陈店乡,挤出2万元资金帮陈店乡胡子石村新建了村室,并号召单位班子成员、股室长结对帮扶贫困户,他带头帮扶4户贫困户,每次捐款,他都捐得最多。得知他去世的噩耗,他帮扶多年的贫困学生汪娟泪如泉涌,为失去一位好伯伯悲痛万分。
  
   2008年,新县遭遇50年罕见的大雪。贫困计生家庭生活怎么样,始终牵挂着他的心。由于结冰封路,无法出行,大雪稍停,他终于按捺不住,召集单位班子成员说:“不能再等了,就是走,也要把慰问品和慰问金送到困难户手中,我们要过年,他们也要过年啊!”在他的带领下,一行10多人迈着齐腰深的积雪,步行了30多里路来到吴陈河镇吴尖山村口,村民十分感动,那段温暖的记忆让他们终生难忘。
  
   郭世忠对群众很慷慨,对家人却很吝啬。他在外工作几十年,70多岁的老父亲却一直住在农村。去年十月,父亲来县城看他,因为工作忙,一天没见着面。下班后,郭世忠回家与父亲简单说了几句话又要出门,父亲坚持要回乡下,提出用他单位的车送送,他说:“公车是用来办公事的,你还是坐班车回去吧!”女儿在北京上大学,他也从未用公车送过一次。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突然病逝,郭世忠留下了太多的遗念,计生委的许多干部都惦记他的最后交待。
  
   他对发展规划股长说,“最近把手头工作安排好,我们一起到新郑、罗山参观取经,创省优要志在必得”。
  
   他对药具站长说:“要进一步完善药具管理工作经验,在省先进站的基础上,力争创建国家级先进站”。
  
   他对技术服务站长说:“做好春季计生技术服务活动准备工作,要让群众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
  
   他还告诉班子其它成员:“开春了,正是栽树的好季节,一定要帮助更多的计生家庭种树,实施绿色养老工程,让计生家庭播种绿色,收获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计生户脱贫问题”。
  
   郭世忠同志生命的大树倒下了,但他却擎起了新县“计生人”精神的火炬,新县“计生人”将在这火炬的照耀下,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喝酒之后不要招鸡,会死人的,这是有医学根据的。
 
没办法~总不能说是喝酒喝死的把~影响不好~而且家属也没有额外的抚恤了~要是搞个因公殉职~每年还能拿不少钱.这些个当官的都是胡吃海喝,不知道那天就一个下场~现在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未来方便么~
 
这个比较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