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Parenti - 西藏:友好的封建主义?(Tibet: Friendly Fuedalism?)

卫报文章属新闻评论,另外还受到作者角色限制,既非学者,也非政治家,很多观点无法展开。

若本着没有正确答案,向着可行不可行方案的方向分析的态度,Pankaj Mishra的观点相当清晰,在清一色无论以自由人权的名义还是主权名义的调调里显得弥足珍贵。记者的论点是西藏问题体现了现代化发展问题里的一个悖论,即谁的发展,谁的利益,谁的权利和自由,也即楼主12楼回复里第3点提出的问题。而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国家,都需要负责地对现代性,现代化和发展进行反思。西藏脱离了神权统治农奴制度后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新兴的一部分,印度,非洲建立后殖民的民族国家,欧美自由主义下的所谓民主公民福利社会,所有国家都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即对外如何在全球化体系下平衡相对独立性自主性(主权问题)和相互依赖之间的关系,对内管理人民的策略。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Parenti还是那位记者的观点,都是相当理性的思考,值得阅读。

同意两者的文章都有可读性。正如您所提到的,Mishra确实意识到了所谓的“现代化发展问题里的一个悖论”。中国的决策者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不是最近才意识到,从Parenti的文中就可以看出:
“[FONT=新細明體]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改革,报道称这是为了把[/FONT][FONT=新細明體]西藏[/FONT][FONT=新細明體]变 为自治地区。西藏人自此可以种植自留地,处理丰收的余粮,自发决定种植种类,拥有自己的牦牛和羊群。与外界的联系被合法化,边境管理放松,允许藏民自由探 访流亡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亲属。[注39]20世纪80年代期间,大喇嘛们开始往返中国和其他海外流亡社区,“以修复西藏的寺院,并帮助他们复兴佛教。 ”[/FONT]”

执政者所作的这些努力,也许现在谈论其成功或失败还太早,但是至少说明了其解决问题的本意。不应该因为是共产党就对于这些避而不谈,这是我认为Mishra的论据不够充分的原因之一。
我还是要提出,撇开历史去看待中国是不实际的,虽然表面上共产党和过去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共产党起码还是意识到了中国历史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正如同国内一些学者提出的,甚至汉民族在最初蒙古族南下形成的过程中,民族融合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汉民族几千年不倒甚至发展壮大,和各朝代统治阶层对于民族融合的鼓励和促进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共产党没有运用美国式的以屠杀和种族歧视政策来处理少数民族问题,说到底,我认为还是考虑到了历史的因素。
回到Mishra的文章,甚至是任何一个研究中国的学者,如果不联系到中国的历史,没有历史背景而就去表达对于西藏问题的看法,起码对于读者是一种不负责任。

但我也声明,即使是历史上来讲,历代皇室所倡导的民族融合虽然对汉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对于其他少数民族也许并不是好事,这就要看大家站在谁的立场上来看待了。

当然,想要做到中立很难,也许这也是这位记者没有过多提到历史背景的一个原因?当然角色限制也有可能。或许这也是做时事评论的一个特点。
这也是我比较推崇Parenti文章的原因,毕竟是自己的东西,可以尽情阐述。:D:D
 
恩,我是从这个帖子里补了历史课
不考虑历史是主动性忘却,失去记忆成了没有过去的人,自我认同也陷于历史的空无,也就没有将来

你说得对,关键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看,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也要想想自己的
站立场是件扰人的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