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不哭

chichi

新手上路
注册
2007-11-03
消息
244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28
[FONT=宋体]记者徐伏钢《四川不哭》新书说明会 慈济带动祈祷送祝福[/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林思宇[/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新加坡[/FONT][FONT=宋体]报导[/FONT]​
ecblank.gif
ecblank.gif

0.84
ecblank.gif
ecblank.gif
[FONT=宋体]四川地震发生至今正好一个月。新加坡第一个到达重灾区的自由记者徐伏钢先生,在新加坡老板联谊会的邀请下,举办《四川不哭》新书说明会。主办当局也邀请慈济新加坡分会向会衆分享慈济在四川赈灾的状况,并通过唱颂《祈祷》,让爱与祈福传达给灾区民衆。

图:慈济志工带领与会者齐声虔诚唱颂《祈祷》,大家心口一念,虔诚祈祷,场面肃穆感人。摄影/蔡长盛
[/FONT]
[FONT=宋体]
四川地震发生至今正好一个月。新加坡第一个到达重灾区的自由记者徐伏钢先生,刚在日前结束的「世界书展」上,举办《四川不哭》摄影展及新书说明会。6月12日,在新加坡老板联谊会的邀请下,再度举办《四川不哭》新书说明会。

在慈济志工莫泽燕师姊的牵引下,主办当局给予慈济新加坡分会20分钟的时间,向会衆汇报慈济在四川赈灾的状况,并通过唱颂《祈祷》,让爱与祈福传达给灾区民众。

徐伏钢是四川人,他是在四川地震后,第一位进入四川灾区的新加坡自由记者。在会上,徐伏钢通过镜头与叙述,分享他在四川地震灾区采访时亲身参与的第一手资料、见闻与感动。当晚约有八十多位听衆,包括新加坡中小企业的老板以及民众。

在演讲开始前,由连丽娟师姊介绍慈济赈灾的原则──「走在最前,做到最后」,而赈灾计划可分短期、中期和长期,依当地的状况,与政府配合,给予受灾民衆最需要与切实的援助计划。师姊也分享新加坡志工爲川缅赈灾,走上街头募款的感人小故事。

演讲结束后,丽娟师姊带领与会者齐声虔诚唱颂《祈祷》。当《祈祷》的字幕配合赈灾照片播放时,大家心口一念,虔诚祈祷,场面肃穆感人。

会后,徐伏钢的太太积极询问如何能参与慈济的活动,加入志工行列。她表示看到慈济人在灾区的画面,很感动,原本就想要做这些事情,但都没有好的机缘,如今因缘俱足下,希望能加入慈济大爱行列。

徐伏纲的女儿目前在南洋美专主修钢琴,她曾经见到慈济人对聋哑人士的付出,也表示想加入慈济的行列。

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活动,募款不是重点,是通过爱洒募心。感动过后,有不少人都将爱心化为行动,将他们的祝福投入爱心箱里。更发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类崇高的精神。[/FONT]
0.84
0.4E26

[FONT=宋体]图左:连丽娟师姊向大家介绍慈济赈灾的原则,也分享新加坡志工爲川缅赈灾,走上街头募款的感人小故事。摄影/蔡长盛
图右:新加坡第一个到达重灾区的自由记者徐伏钢先生,举办《四川不哭》新书说明会。摄影/蔡长盛
[/FONT]
0.90BA
[FONT=宋体][/FONT]
2.4156

[FONT=宋体]图左:徐伏钢通过镜头与叙述,与八十多位听衆分享他在四川地震灾区采访时见闻与感动。摄影/蔡长盛
图右:演讲结束后,大德们对慈济赈灾计划有了深一层的了解,纷纷将善款投入爱心箱,让爱遍洒灾区。摄影/蔡长盛
[/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