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跟美国来硬的 未来三个月至关重要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bj130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bj130

现实只忠于现实本
注册
2002-10-04
消息
2,129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朝鲜政府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声明指出,退出该条约是针对美国的扼杀朝鲜政策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不正确的决议而理应采取的自卫措施。声明同时强调,朝鲜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意图,现阶段朝鲜的核活动仅限于电力生产这样的目的。声明表示,如果美国放弃敌视、扼杀朝鲜的政策并解除对朝鲜的核威胁,朝鲜可以和美国另行查证朝鲜并没有制造核武器的事实。

  同一天,朝鲜原子能总局局长李济善致信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表示,根据朝鲜政府当天发表的声明,朝鲜从2003年1月11日起完全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月11日全天,朝鲜电台和电视台都在新闻节目中滚动播放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政府声明。当天出版的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在头版用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政府声明的全文。

  1月11日下午,朝鲜首都平壤市的百余万名各界群众分别在金日成广场、平壤体育馆广场、凯旋门广场、主体思想塔广场等地举行集会,对朝鲜政府1月10日发表的声明表示坚决支持。大会没有邀请在平壤的外国外交官和记者出席。从中午开始,举行群众集会的地点及其周边路段实行交通管制,除大会的与会者外,一切车辆和行人禁止通行。与会的平壤市各界群众扛着近百个巨型标语牌,标语牌上写着:“用血肉身躯捍卫以伟大的金正日同志为首的革命的首脑机关!”、“坚决支持关于核问题的共和国政府声明!”、“以民族团结的力量粉碎美帝的核战争阴谋!”等。

  1月12日的《劳动新闻》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社论指出,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责任完全在美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社论强调,如果美国及其追随势力针对朝鲜退出条约再施加新的压力和制裁,朝鲜也将以更强有力的自卫措施给予回应。社论引述金正日的话说:“以善意回应善意、以超强硬对付强硬是我们不变的立场。”社论最后警告说:“我们决不说空话,选择权也决不仅仅在美国一边。美帝不得轻举妄动!”

  金大中的客人们惊呆了

  1月10日,韩国首都汉城天气很温暖。中午12时正是午餐时间,人们熙熙攘攘地走进各家饭馆,刚一坐下,就发现电视里正在播出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许多人很吃惊,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顾不上点菜,纷纷向电视机前移动。没错!画面上还有朝鲜播音员的身影,再听听朝鲜播音员那铿锵激昂的声音,人们明白了:这是事实。

  当天12时,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宴会厅一片融融的气氛。金大中总统正在与韩国各界女知名人士举行午餐恳谈会。一位总统秘书这时走到金大中的桌前,向他汇报了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事情。金大中的脸色立刻变得沉重而严肃起来。他走上讲台,用低沉的语调说,朝鲜刚刚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我认为朝鲜半岛的形势已进一步恶化,但是朝鲜半岛决不能再发生战争,局势再紧张也决不能朝着影响我们韩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台下的人闻言纷纷一脸惊相。

  当天下午5时,韩国政府紧急召开国家安全保障常务委员会议。会后,韩国外交通商部发表声明说,“在韩国政府为外交解决朝鲜核问题而全力开展斡旋之际,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此,我们深感忧虑和失望”。声明强调说,“韩国作为朝鲜核问题的当事者,将继续与有关各主要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紧密合作,为和平解决这一问题而积极努力”。

  布什总统给江主席打电话

  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决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主要当事国美国反响更为强烈。1月10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各大报纸均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该消息。它也在一段时间内成了美国各大通讯社的头条新闻。

  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当天晚上,美国总统布什就打电话给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布什在电话中说,美国绝不接受朝鲜的行动,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会损害地区和平与安全。但他重申,美方愿与平壤对话,美国对朝鲜没有任何敌意,美国希望通过和平与多方合作的途径来解决危机。

  不过,白宫认为朝鲜的行为早在预料之中。白宫发言人弗莱舍说:“朝鲜实际上已经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只不过今天才宣布退出而已。”人们注意到,白宫的言词并不是很激烈。事实上,朝鲜与美国目前正在进行外交接触。据美国媒体报道,截至美国当地时间1月10日,朝鲜特使、朝鲜驻联合国副代表韩成烈与美前驻联合国大使、现美国新墨西哥州州长理查森在新墨西哥州举行了会谈,时间共达9个小时。理查森形容会谈非常坦率,而且有积极意义,他已经向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作了汇报。理查森是民主党人,20世纪90年代曾两度访问朝鲜,是朝鲜方面“乐意交谈的人”。弗莱舍说,是朝鲜主动要求与理查森会晤的,“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尽管理查森表示,他不是白宫的官方代表,并反复强调他只是担当听众和“传声筒”的角色,但美国媒体分析认为,这次会谈是显示朝鲜核危机可能以和平方式解决的第一个迹象。

  未来三个月至关重要

  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否就意味着局势不可收拾了呢?据韩国媒体报道,根据该条约第十条的规定,当事国在断定自己国家利益受损的情况下,有退出条约的权利。缔约的当事国向联合国安理会作出通报3个月后,退约行动才能生效。

  1993年3月12日,朝鲜宣布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按规定,其退约生效日期为6月12日。在退约即将生效的前一天,即1993年6月11日,朝美举行了第一阶段会谈,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朝鲜宣布暂不退约。1994年3月,朝鲜半岛局势再度恶化,4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中止对朝鲜民用核技术的援助,朝鲜宣布退出国际原子能机构。1994年6月15日,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奥尔布赖特向安理会提出对朝制裁方案。朝鲜丝毫不退让,宣称“制裁就意味着宣战”,并威胁要把汉城变成“一片火海”。为化解危机,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平壤并同金日成主席举行了会谈。访问结束后,卡特宣布“危机已经结束”。朝美于1994年7月初在日内瓦重开高级会谈。在这次会谈中,双方代表均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会谈取得了重大进展。1994年10月21日,双方在日内瓦签订了核框架协议。根据这一协议,朝鲜将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韩国政府人士认为,朝鲜退约问题还有3个月的缓冲时间,即4月10日才能生效。在这3个月的期限内,局势如何发展至关重要。

  朝鲜并没有“越线”

  韩国亚洲大学教授郑钟旭曾在1993年朝鲜核危机时任韩国总统府的外交安保首席秘书。他认为,此次朝鲜宣布退约与1993年时的核危机有很大不同,“当年朝鲜退约时,朝鲜的核透明度是关键,但这次朝鲜在宣布退约时已表明不想制造核武器”,“我认为朝鲜这次所采取的措施是其协商战略的一环”。

  据韩国媒体报道,1月11日,朝鲜方面宣布,如果事态得不到改善,朝鲜将考虑恢复导弹试射。对于朝鲜宣布退约,并声称要恢复导弹计划,韩国各界议论纷纷。不过,韩国主流研究机构和多数政府官员认为,朝鲜宣布退约并没有超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底线。他们比较倾向于以下几点:一、朝鲜在向美国加码施压,以争取对话的主动权。朝鲜对美国主张“朝鲜先放弃核计划,然后才能对话”的立场并不满意,于是宣布退约并把球踢向美国方面”。二、朝鲜力图摆脱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约束,避免其核问题被国际化,把对话的范围定格于朝美之间。韩国《中央日报》在一篇题为《朝鲜在考验美国的耐心》的文章中说,朝鲜宣布退约首先是想摆脱国际社会对核问题的管束,并使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定成为“无用之物”,使其核问题不被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三、朝鲜在退约声明中传达出了希望与美国对话的信息,有宣布放弃核开发计划的意图。韩国政府官员和朝鲜问题专家对朝鲜退约声明进行了逐行逐句的分析,尤其是对“不制造核武器”及解决电力问题的强调,他们认为,朝鲜似乎有放弃核开发计划的意图。
  -------------------------
  记者:徐宝康 赵嘉鸣 汪楚仁 来源:《环球时报》 日期:2003-01-16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