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时报:海外华人如何赢得别人尊敬?

匪兵甲

知名会员
注册
2004-03-18
消息
372
荣誉分数
5
声望点数
128
(北美时报)当波音客机掠过太平洋,你我的身心就悬浮在了某种不上不下、甚至尴尬的人生虚空里了。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海外华人自我选择了移居异国,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你是多么炽烈地留恋着身后的那个国家吧?紧接着,一个敏感的话题 " 华裔移民如何赢得西方人的尊敬 " ,必然会迫使你严肃对待和思考,谁让我们华人是最爱面子的一族呢,何况这还是一个关乎里子的问题。我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仅仅凭借自己多年的海内外经验、直觉和还算不赖的鉴别力和大家讨论或争辩。只谈事实,不论是非。你当然也可以质问,我们为什么要在乎白人的看法呢?没错,你尽管我行我素好了。我无意影响你的人生观,只不过是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并且不涉及华夷之防和道德判断,姑妄听之吧。

先说栾菊杰,这位 ' 扬眉剑出鞘 ' 的击剑老将,退出比赛多年以后,却能克服许多困难,自强不息,宝刀不老,在五十高龄,居然还能杀出北美剑坛,成为加拿大击剑队的当然之选,在北京奥运会上代表加拿大,重振雄风,如此巾帼英雄,跻身埃德蒙顿名人堂,赢得了海外华人和加拿大人的普遍敬佩。尊一声华人楷模,不算为过吧。栾菊杰赢得尊敬,不是因为她过去是奥运冠军,不是因为来自于强盛的中国,不是因为她代表了加拿大国家队,也不是因为她取得了多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更不是因为她有多么尊崇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栾菊杰之所以赢得盛赞,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超越自我,在自己酷爱的事业上走出了一条别人想都不敢想的路子。你看,一个海外华人,若要受人敬重,就这么简单而又具体地取决于你自己。

可是,我们的一些同胞是怎么做的呢?有些华人仅仅因为自己常年累月地摆脱不了 labour 工的命运或者自以为受尽了白人的歧视,于是寄希望于身后的祖国,似乎中国强大了,海外华人在所在国的社会地位就会大大提升。游子有此想,无可厚非,但是,从你这句话,是否也可以说,你之所以在海外倍受轻贱,只是因为中国还很落后,连累了你?我可记得这类人,曾经不是在海外大肆鼓噪,中国大陆已如何如何的盛世,美国和加拿大是如何如何的落伍和农村,以至于你们的代表以优雅的法语或英语盛邀法国人或美国人来大陆来西藏参观游览,也不管你的主公是否会发签证。你说,这些表演像不像个戏子?请问你让人如何尊重你?你自己尊重自己吗?

我难以理解,作为个体的华人或者说未必是既得利益者,也在海外奔走呼号,所为何来?若以你们的逻辑,中国的实力远远超过了加拿大,为什么那么多大陆人有在加国被人轻视的感觉?你也许会说,那是因为中国很多方面的人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那么,非裔黑人和印度人与华人相比,特别是中国大陆人,在加拿大的处境、被白人的接纳程度以及他们对枫叶国的认同,熟强熟弱?既然我们定居加拿大,人们自然要问,你是否有对所在国的归属感和忠诚?你在坚持和享尽了多元文化国策的好处后,是否也以此为荣?对枫叶之命脉,感同身受?心向往之、实践着并感恩于那移民之国海纳百川的根基 -- 人权民主的西方政体和加拿大人的慈善博爱自由的普世价值观呢?如果你同意这样的理念后,遇见了某类与你的过去观念有所不同的事件,比如, CNN 对西藏的错误报道,你就工于心计,以此判定西方言论自由的虚伪,且对其它自由表达的媒体视而不见,甚至你从来就不愿意或根本就无能力看出你身后的国度那么多的谎话和欺骗,而且你从来就不会反躬自省,于是你就蠢到了这样的地步,一个粗鲁的主持人就让你暴跳如雷,或者群情汹涌,上演一场万人广场秀,集体歇斯底里,万千拳民围剿一个酒鬼的儿子 -- 卡夫蒂。冷眼旁观,唯有苦笑。之所以苦笑,是因为彼此都是华人,真不愿意同胞们令人捧腹的喧哗,在人前失了面子。

再说华人瞧不上眼的民主菲律宾的人,在加拿大的就业率和收入普遍高于华人,为什么呢?甚至台湾人、香港人在海外为什么也比大陆来的中国人更受欢迎?他们的钱不见得比如今的许多大陆移民多吧?怎么盛世中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子民在国门以外,不,在国门内外,总受到那么多的不公正待遇呢?由此推论,与祖国共荣辱的观点,还真值得推敲和商榷呢。这样的中国人难道不是在推卸责任吗?你在海外受歧视只与你自身有关,不要推到祖国头上。如果一定要追究中国的原因,那也只是因为你来自的那个国家封建文化的桎梏、陋习、专制体系的洗脑和愚民,使耳濡目染的你也不时散发出一股股的霉味,同时你又冥顽不化,尤其是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使你面目可疑,且动辄一副青筋暴露的尊容,谁来亲近你?尊你爱你呢?人无法选择出生,但是一个不轻易随波逐流、挣脱于族群的裹胁之外、擅长于超脱、勇于悔思的人,可以主宰自我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于这样一个卓而不群、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即使你挣扎在收入菲薄且艰辛的体力工上或惨淡经营,但以你的亲情厚爱,养活了一家老小,并慢慢走上了一条与人为善、恬淡、舒适和体面的生活之路,又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我认识一个阿富汗难民,她的一家先逃到印度,不幸的是,她的先生,一个为逃离塔利班的基督徒医生,死在了印度,之后,她带了四个孩子辗转来到加拿大,成为公约难民。后来她想学护士,但缺三千元,一个人为其募捐。本人捐了点钱,并由此和她熟悉了,一句话,她自我感觉很受当地人的尊重,我也因为她想走上一条护士之路,解决一家老少的生活困难,而对她深深地敬佩。我还知道一个伊郎移民,夫妻俩每周六各自在不同的集市里买伊郎食品。由于他们诚实可信,摊点上的食品很受欢迎。夫妻俩俨然成了市场上的明星,整天乐呵呵的,想让人不亲近都难。他们可能不常想到别人尊重与否的问题,故国对于他们,大概就像一位意大利哲人说的,祖国来了,快逃啊,但是他们无时不在感受加拿大人的关怀和尊敬。请问,是一个有主见的、理性的汉人或华裔移民令人尊敬呢,还是一个大汉党族让人看得起呢?
 
为祖国的好东西自豪,同时为所在国的好东西自豪,两者并不矛盾。为什么加拿大崇尚多元文化?因为其它文化带来了好东西!其实中华文化中的好东西在历史上也是长期融合形成的。

顺便讲个故事,那是94年,去纽约联合国大厦参观,两个女孩在我前面排队,警卫问她们从哪来,回答:日本,警卫说她们的昆包要去存包处排队存了,才可进(其实很小的包)。到我,同样问题,我说是从中国来的,他说“大陆?”,我说是。“这一大包是什么?”,我说“中药”,“好,进去吧!”,并树起大母哥说“好,中药好!”。我很吃惊这么大包包装在鞋盒子里的中药,他连打都没打开就放行了,而前两位的小昆包却要存。更让我吃惊的是,后来在里头又碰见那两个女孩,而她们互相说中文!
 
此文太没水平了.华人在外面比其它族要受尊重得多.至少我的感觉如此.
洋人来欺负咱们祖籍国,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因为咱们团结,人多,利用
西方国家的体制发出咱们的声音.这是一个民主的国家,只有几百年的文化,
不懂得咱们五千年文明的含蓄.要象楼主这样默默无闻地傻干,是不适合
这边风格的.
这位作者很可能这边的生活经验不足.
 
这种人赢不了我的尊敬。当然他也不需要,他只想要赢得他东家的尊敬。虽然到海外自以为把自己洗刷了干干净净,但劣根的奴性却怎么也不舍得仍掉。真佩服这位仁兄,当你的兄弟姐妹被人嘲弄时,你还自我感觉良好地以为被人尊敬着。
 
I am having a feeling that the writter is leading a miserable life here. My friends from both school and work are very open to my opinions. Most of them do hv wrong images about us, but after my explaination, they will say "oh I hv never heard about that", and they would even do some research on it. Our gethering is jsut to bring more ppl's attention, and fight to notice them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media's info. Why in the name of earth do u against it?
 
中国有句古话:子不嫌母丑。如果自己以所谓的价值观或以他人的价值取向而轻看自己的同胞和祖国,怎能期望赢得别人的尊重呢?
希望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其心态可以理解。但以此否定一个民族对社会的贡献,是狭隘的。我们没有种族文化的偏见,但作为一个海外华人,我们的血管里仍然流淌着祖辈的血。血浓于水, 我们为中国的崛起而自豪,也为同胞的疾苦而担忧。加拿大的华人对汶川大地震的响应和慷慨捐赠就很好地带动了主流社会。

自尊,自爱,自强(坚强)。广义言之,爱人如己。
 
The auther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a very wired group of people. I think everyone knows what type of people LZ is after reading the article, There is no new stuffs expect letting us chinese people oversea to hate chinese government.
 
栾菊杰:奇迹源于迟到的邀请 为何打出“祖国好”

  中国新闻周刊:你赢了第一场以后,打出一幅“祖国好”的横幅,为什么要这样做?
  栾菊杰:想表达一种感恩,我今天能站在这里比赛,都是因为20年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对祖国始终抱有一种感恩。到了国外才知道,在中国做运动员是最幸福的。
  中国新闻周刊:但很多人还是被你的拼搏精神感染。1978年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你被对手击穿了胳膊,仍坚持完成了比赛,并最终获得亚军。
  栾菊杰:我们那个年代都是很单纯的,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拼搏。我当时想的是,当运动员就是一种工作,把这个工作做好了就有饭吃了。 ★
 
楼主的意思是要是别人扔一个骨头给你,你如果当狗吃了,别人就尊敬你了。估计楼主就是这么赢得尊重的。

如果你敢反对别人,那自然就得不到尊重了。
 
楼主思维很混乱,整篇文章可以用不知所云来概括。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