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金融大战尘埃落定!中国真的很惨!

XiaoMutou

新手上路
注册
2008-03-24
消息
29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中美金融大战尘埃落定!中国真的很惨!

中华网 2008-09-17 09:11:34.0


  最近全球都在谈论一件金融大丑闻,很不幸,它的主角就是中国。中国大陆除了拥有“两房”垃圾债券3763亿美元以外(前天暴跌88%几乎已经归零),还拥有5000多亿美国国债,看来早晚也是垃圾。两者之和超过9000亿美元。30年改革开放的换来的外汇家底大部分都套在里面。预警早就发过了,为什么不采取疏散措施?很简单官员私人拿回扣造成的。

  香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金融专家刘梦熊撰写《我为人民鼓与呼》一文,在香港三家媒体以整版篇幅发表,引发震撼,各界关注。刘梦熊疾言厉色质问中国财政金融管理当局有关拍板人:“你们这班败家子哪里来这么大的胆子,拿国家人民的钱,来买天文数字的美国“两房”公司债券。现在“两房”基本上已破产,你们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如此离谱决策有没有黑幕,人大会应立即组织特别调查组彻查,追究责任!”。此评论 犹如闹市中引爆炸弹,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金融乃至经济界强烈反响,不过都是在上流高层经济圈内.

  次贷危机下,美国的两家房贷抵押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行将崩盘破产,荣登美国“两房”公司外国债权人之榜首的居然是中国,一共持有涉及该两间公司高达3763亿美元债券,约占中国外汇储备总额21% 。国际经济界称为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丑闻。

  国家资料显示,自2004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惊人增长三倍,高达到9220亿美元。仅2006年到去年2007年间,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增长66%。在美国次按危机即将露出狰狞面目的前夜,中国仍然痴心不改地不断大手笔增持美国债券。究竟是谁拥有在这样疯狂地处置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权利,如痴呆一样疯狂购买美国债券?

  同样是亚洲大国的印度,外汇储备也很客观,但印度对美国“两房”债券持有量才2300万美元而已,人家是意思意思,中国的3763亿竟然是印度的一万六千倍,差不多是三万亿港币。这样投进美国“两房”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国际公认的原则是,外汇储备公认的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分散为宜,但中国财金当局却将外储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投资于美国“两房”,这相当于将大部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当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和东南亚楼市崩溃,还闹出「负资产」,业主和银行一齐遭殃,说明房屋按揭本身风险很大,其衍生债券更是危险品。

  不能只集中在一个菜篮里,这是金融投资常识性的金科玉律。外匯储备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稳健至上,比重分散,结构多元。可是我们那些可爱的受握重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败家子一般的官员,个个还都是硕士、博士学位!

  就冲这点,中国民众还有什么脸面去嘲笑印度!叫人家阿三,自己都快成阿大了。到底是谁祸害中国如此吃亏,不,是重创,而成为世界笑柄!

  我一贯就对什么莺歌燕舞的盛大晚会、开幕式不以为然,花钱给人看的东西,值得那样好面子搞成空前绝后的拔高?看清楚自己的弱点、忧患,早早修复自己可能被对手抓住而致命的死穴比什么都重要!

  我认为:这件金融丑闻的暴露,实质上对中国经济重创之巨,对国民信心和精神打击之大,简直可以抵消大批我们自己宣传的其他成就光环。这决不是一般的问题,甚至不是什么重大失误!不能用失误的概念,而是直接叫做中了“杀招”!它的背后是应该是严重的渎职 战略间谍的性质!

  中国经济学家都在干什么,受那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高论影响而实行的政策,最后使谁最终受益,使谁陷入深深窘境了呢? 那些“主张对内狂引境外战略投资者、让其大赚贱卖的银行原始股;对外大力推出中国优质大型企业或国有垄断企业境外上市,向海外慷慨派送十倍于融资的分红”的经济专家到底在干什么,他们的底细和真实身份到底是谁?

  近些年来,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十分活跃,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手法多端:有的熟谙中国国情,巧妙利用各方人脉,想方设法接近各级领导人,进行商业游说,影响相关决策,为商业活动铺路;有的境外利益集团对有关部委研究机构与学者给予丰厚的课题经费等途径,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所谓研究成果和影响为境外跨国企业集团谋利、鸣锣开道,对中国相关部门决策与立法施加影响。于是中国的经济专家和经济官员们他们当中有不少靠着暴利集团贿赂、靠着境外集团资助做研究报告,通过境内外媒体精心包装、刻意打造,提供各类活动舞台,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成为中国国内行业精英,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为国内外的利益集团鸣锣开道呼号、充当掮客买办,多年来实际也真正影响了行业乃至国家经济决策。

我一直认为近年国家经济领域这样的怪异诡秘的现象和行为,决不仅仅是表面专家贪财、官员渎职那么简单,应该是境外对手和敌对势力精心地策划和不懈的努力后,其战略金融间谍的成功之作。这场惊天的美国债券丑闻,更坚定了我的中国国情判断,因此继续等待全面做空全部跌停的时刻.
 
中国大陆除了拥有“两房”垃圾债券3763亿美元以外(前天暴跌88%几乎已经归零)

that one is still ok with interest payment intact
China/Japan/Russia threaten US government of pulling out of US debt market if US government did not take over the two companies and honored the bonds.

Everyone knows what would happen to US if foreign buyers of US debt pull out.

One day, free capitalism (along with democracy) will be declared dead on this world.

Socialism is happening in US.

The goverment is taking over 两房” and now AIG. That is pure "socializing".

It is ironic these financial companies like Lehman and Meriyll Lynch are advising China to open/reform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and unlink US$-yuan peg. China should think again if it should continue to pay these companies and others high fees to learn how to fail.
 
香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金融专家刘梦熊 What a joke.

I guess I am a better 金融专家 than 刘梦熊.
 
刘梦熊疾言厉色质问中国财政金融管理当局有关拍板人:“你们这班败家子哪里来这么大的胆子,拿国家人民的钱,来买天文数字的美国“两房”公司债券。现在“ 两房”基本上已破产,你们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如此离谱决策有没有黑幕,人大会应立即组织特别调查组彻查,追究责任!”。

What a joke
 
Sb

The debt are guaranteed by the U.S Government.
guaranteed ? SB !
这是又一个大套. 不要破产就要再投, 中国是很难脱离的, 只能向这个无底洞不停地投. 只能指望大灰狼有没有善心了.
 
guaranteed ? SB !
这是又一个大套. 不要破产就要再投, 中国是很难脱离的, 只能向这个无底洞不停地投. 只能指望大灰狼有没有善心了.

不懂别瞎说
 
中国机构曾投资雷曼 专家谈风险

VOA记者: 许波
华盛顿
2008年9月18日



中国一些金融机构相继公布了它们因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而面临的资产风险,金融类股应声大跌。但是观察人士认为,由于中国实行相对保守的海外投资战略,因此中国金融机构在最新一轮华尔街金融风暴中的损失将非常有限。

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之后,中国几家商业银行和证券基金公布了它们同这家濒临破产的华尔街大投行的贷款和投资等财务交易,引起市场的恐慌。

*三银行和一基金涉足*

据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报道,中国工商银行持有雷曼兄弟公司1亿5千1百80万美元的债券以及与雷曼信用相挂钩的债券。其中享有索偿优先权的高级债券为1亿3千9百万美元。报道指出,雷曼债券投资大约占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总资产的万分之一,债券投资规模的万分之三。

中国银行在它的网站上发表声明说,这家银行及其在香港和国外的分设机构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千5百62万美元,占这家全国第三大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百分之零点零1,净资产的百分之零点19。另外,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以同业拆借的形式向雷曼贷款5千万美元,在雷曼30个最大债权人中名列第19。

中国第五大商业银行中国招商银行星期三发表声明说,它拥有雷曼发行的价值总计7千万美元的债券,其中优先债券总值为6千万美元,次级债券为1千万美元。招商银行表示,将评估所持债券的风险,并依据相关规定披露信息。

另外。 中国的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它旗下的“国际配置基金”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它能否继续存在和经营还需要观察。这只基金持有雷曼兄弟公司下属的雷曼金融公司的结构性保本票据的保本责任人。华安公司没有说明投资的具体金额,但是它发表的声明表示,如果雷曼无法保证其保本票据的保本义务,这只基金可能无法继续运营。

*愁云惨绿*

星期三,中国招商银行引领金融类股大幅度下挫,招商银行连续第二天跌破单日波动幅度不得超过百分之10的下限,使这家银行股票今年的跌幅达到百分之63。中国银行下跌了百分之6.3,收盘时股价为2.97元人民币。全球排名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暴跌百分之10,每股仅为3.42元人民币。

*虚惊还是实祸?*

法新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雷曼兄弟公司引发的最新一轮华尔街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冲击可能更多是心理方面的,实际影响并不大。

报道指出,相对保守的海外投资战略使中国躲过了去年爆发的次级房贷危机,相信这一次雷曼危机也不会给中国造成太大的损失。华盛顿的亚洲投资咨询公司副总裁詹姆斯·麦克诺顿赞同这种看法,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

“中国金融机构,包括在香港经营的机构非常保守,总体来看,它们既保守,又谨慎。这并不是说它们不会蒙受损失,而是说它们没有冒太大的风险。所以我猜想,中国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股票经纪所的损失将很轻微。损失是会有的,但不会很大。”

*还债展望*

根据总部在伦敦的债券研究机构Credit Sights的测算,如果雷曼兄弟公司最后有能力偿还债务,每一美元的雷曼高级无担保债券投资可能收回30美分,有担保的高级债券可能收回60-80美分,而风险高的次级债券只能收回3.5美分。

国际投资专家麦克诺顿对美国之音表示,雷曼兄弟公司在破产保护期间依法享有免受债权人讨债的权利,利用这段时间重整债务,将来对债权人按照银行借贷方、债券投资商和股票持有人的先后次序偿还债务。

“在正常情况下,银行的债务将被优先偿还。现在还不清楚雷曼是否将独立偿还债务,但是在正常情况下,银行借贷方享有优先权,其次是债券投资商,最后才轮到股民,他们通常得不到多少赔偿。但是银行和债券投资方将会收回它们的大部分资产。”

*保守自有保守福*

美国国会图书馆国际贸易和金融分析员迈克尔·马丁预计,中国在这次雷曼兄弟公司引发的金融风暴中蒙受的损失可能是微乎其微,甚至在亚洲也不及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马丁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金融机构保守而谨慎的海外投资战略是国家管制的结果,但是却因祸得福,使中国接连躲过去年次级房贷和这次雷曼引发的两次国际金融大劫。

“它们的海外投资受到中国的中央银行和中国其他政府机构直至国务院的管辖,因此中国金融机构的海外投资能力可能受到国内各种因素的局限。中国银行避免了两次大的损失并不一定是中国金融机构投资决策英明的结果。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