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43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姥姥抱着装孩子小衣服的兜子放声大哭
■文/摄 本报记者 王智君
一名出生一个月零四天的男婴,因病半夜到当地人民医院(老百姓俗称大医院)治疗,医生初步诊断为新生儿肺炎,并给开了4组点滴进行住院输液,头两组点滴正常,第3组点滴刚点了一少部分,婴儿便出现异常反应,脸发紫,身体扭曲,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家属看了诊断、病历等住院资料和回顾救治过程,提出诸多疑问,指责院方救治不当; 院方称:处置规范,已尽其所能,没有过错。
A 亲人难以接受
10月20日上午,记者接到肇源县李先生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说:“昨天半夜,我亲戚抱小孩去医院看病,医院救治不当,孩子死了……”
21日清早,记者乘车赴肇源县调查此事。
在肇源县城西一处低矮破旧的门市房里,记者见到了仍然处在悲痛之中的死亡孩子的家人。
孩子的爸爸、妈妈等一帮直系亲属围住了记者。
孩子的舅姥爷说:“尸体昨天早晨从医院抱回来,孩子他妈和他姥姥抱着不松手,我们几个男人把尸体藏到别处冰柜里了,一是不让她们看到,二是申请上级法医尸检。”
孩子的爸爸看着孩子留存在他手机里仅有的照片,一遍一遍哽咽着说:“我怎么也不相信,我刚走一天,我儿子活蹦乱跳的就没了?”
孩子的爸爸9月19日乘火车去鞍山打工,临走时儿子好好的,他还亲了儿子好几口,去鞍山途中他接到妻子的电话,说孩子喘气不畅,想去医院看看,他说“好!”没有太在意。
凌晨4时,妻子电话里突然说“孩子不行了”,他头都要炸了,急忙往回返,可一切都晚了。
B 家人叙述经过
死亡的男婴叫王开臣,他的爸爸叫王铁峰,妈妈叫林向红。
王铁峰今年25岁,家住肇州县,他在辽宁鞍山市打工期间,结识了在一起打工的林向红,林向红来自肇源县,今年24岁。
经过相恋,俩人于2006年冬天结婚,今年9月16日生一男孩,取名开臣。在小开臣出生前一个月,王先生就将妻子送回肇源县的娘家待产。小开臣出生后,成了家人的心肝宝贝。
10月19日吃完晚饭19时许,林向红发现孩子喘气有点粗,就对孩子的姥爷说:“孩子喘气不太正常,好像有点毛病。”
姥爷过来看看,又用手试试,没有感到发烧:“不碍大事,过一会儿再看看,兴许就好了。”
22时许,林向红又说:“孩子喘气还是粗,没有减轻,要不上医院吧?”
23时30分,林向红抱着孩子来到肇源县人民医院急诊部,林向红的姐姐和妈妈陪同来到儿科。
转到儿科,当时一名叫尹桂芬的医生值班,还有一名年轻的女护士。
尹医生拿听诊器给孩子听了听,试试体温,开了4组点滴,她说:“小孩是新生儿肺炎,你到楼上病房吧,没事儿,打两天点滴就好了。”
来到215病房,护士给孩子吸氧,打上点滴。
林向红的姐姐林向凤有些疑惑,找到尹医生问:“我孩子患过新生儿肺炎,可症状和这完全不一样啊,患新生儿肺炎发高烧,这个孩子不发烧,你刚才试体温我都看了,37℃。”
尹医生反问道:“你认为小孩发高烧,得的都是新生儿肺炎?”
两组点滴点完后,孩子没有异常变化,有人逗,他还一个劲笑,当第三组点滴点了不一会儿,小孩便身体扭曲,脸色发紫,呼吸困难。
小孩出现危险症状后,林向红急忙跑到仅隔两个门远的医生办公室喊医生:“孩子喘气困难,半天才喘一口,快来给看看。”
过了五六分钟,婴儿呼吸愈加困难,头上冒汗,家属再次去找医生,焦急地喊:“孩子不行了,你咋还不来?”
尹医生这才急忙赶到215病房,采取了抢救措施,两三分钟左右,孩子停止呼吸,时间是凌晨4时左右。
C 诸多疑问
孩子死后,娘仨悲痛欲绝,质问尹医生:“我们孩子因为什么死的,你不是说没啥事吗?”
林向红说:“尹医生一言不发,拿着听诊器下楼走了。”
凌晨5时,孩子其他家属赶到医院,又质问尹医生:“到底是什么病夺走了我们孩子的生命?”
尹医生说:“你家孩子病多了,哪种病都有可能造成死亡。”
家属追问:“你不是说孩子是新生儿肺炎吗?怎么又有多种疾病了?”
孩子的姥爷说:“我们索要病历、诊断等住院资料,医院推托搪塞,迟迟不给,最后我们找到卫生局,才把这些东西要到手。”
王铁峰说:“病历、诊断前言不搭后语,漏洞百出,令人难以相信。”
家属简单归类,提出诸多质疑:
一、孩子入院,医生给出诊断只是新生儿肺炎,床头病人卡也仅写着新生儿肺炎,为什么现在的诊断出来标明有“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核黄胆、中毒性脑炎和呼吸衰竭”等5种病症?没有经过B超、透视等设备检查,仅靠人摸摸、看看和听听,怎么就能诊断出这5种病呢?即使有这些病,为什么不早点告诉家属,家属好到市或省医院治疗?显然这是推卸责任乱写上的;二、第三组点滴是治疗肝胆的,药品注明有造成呼吸困难、休克等不良反应,也就提示医生用药时应做急救准备,可医院没有准备;三、值班医生极不负责任,孩子出现危险,头一次叫,没有引起她的足够重视,隔了五六分钟第二次喊,她才到场抢救,耽误了抢救的最佳时间。
家属找到医院领导,当面质疑,院方表示:“我们处置规范,已尽其所能,没有失误。”
D 院长如是说
21日14时30分,记者在肇源县人民医院见到了院长宫平。
他说:“对这件事我们高度重视,还专门开了会议分析研究,对救治过程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我们值班医生完全按照救治规范处置的,不存在失误和偏差。”
就前后诊断不一样的问题,宫院长解释说:“诊断主要靠人闻、切、听等手段,机械只是辅助,诊断基本步骤分初步诊断和确定诊断,这是医疗部门有明文规定的,如这个小孩刚入院,医生初步诊断主要是新生儿肺炎,也发现了其它疾病,但以治疗新生儿肺炎为主,所以医生口头告知和床头‘病人卡’只标明‘新生儿肺炎’主要症状;确定诊断是在救治过程中进行的,当然会发现更多病症,所以两个诊断不可能一样。”关于治疗肝胆病的药有不良反应,没有准备好急救设施和药品的问题,宫院长说:“哪种药都有‘存在不良反应的说明’,给小孩用的这种药是一种常用药,许多病人都用过,没出现过不良反应,更何况我们采取了吸氧、人工呼吸和药物等急救措施。”
对于家长质疑“值班医生不负责任,喊两遍才到病房抢救”的问题,宫院长说:“我们已做过调查,根本不存在。”
宫院长还说:“这名患者本来就是急救的重症患者,家属说不重显然没实事求是,不重为什么半夜来?可能吗?来了如果我们没有医生值班不对,没给你急救有过错,我们有值班的,又给吸氧、点滴了,不重能吸氧吗?在救治中死亡,医院有什么办法?哪个医院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把病人治好。”
记者见到了尹医生,她面容愁苦地说:“那天晚上,还有个重症患者,就我一个医生,很忙,虽然没经常在小患者跟前,但听到喊声我没有耽误的时候,说第一遍喊我,我没去,怎么可能呢?我更没说那种不负责任的话。”
记者发稿前得知,死亡的孩子将在近期送到大庆进行尸检,本报将予以关注。大庆晚报(本文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