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 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 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你的意思是中国的衰落与列强无关?能不能讲明白一些?
你前面讲的很翔实,但是后面就含糊其辞了。乾隆晚年有哪些农民起义?如何“层出不穷”?我所知道的古州(治今贵州榕江县)苗民起义是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至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川楚白莲教暴动和天理教暴动都是属于邪教作乱,参加的都是教徒,且都是发生在嘉庆年间,没发生在乾隆晚年。可能我学识有限,但总觉得空口说白话不好,含糊其辞也不好,因此请举出具体例子。
“乾隆为人重奢靡”?也许吧,因为野史是这么说。但那是因为国力强盛才有这基础,你总不能说美国总统出访乘坐空军一号就是“人重奢靡”吧?人家至少当时没有留下过十万亿的赤字,何况人家留下了你前面所说的这么多文化遗产(尽管圆明园被信上帝的军队一把火烧了)。
至于“重用贪官和绅”,和绅的倒掉完全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嘉庆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里并没有贪罪。另外,试问当时重用谁不贪?康乾盛世的前期有没有重用贪官?贪的规模没有和坤那么大,只是国力没有富到那个地步而已。
确实,在满清历史上,乾隆之后没有出现更强盛的时代,但如果没有那些信奉上帝的国家在中华大地上大肆贩卖鸦片,并为了强行倾销鸦片而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又以保护传教士等借口派出八国联军蹂躏中华大地,中国会不会发展得更强盛真的很难说,当然,历史不存在假设,但是我敢肯定,决不会堕落到当年被人称作东亚病夫的田地。
可以说,中国衰败到不堪的境地,绝对跟列强的侵略存在直接的和必然的因果关系。谢天谢地,中国正在努力治疗这一百多年前遭受到的重创,现在正一步一步地康复,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以往。当然,病去如抽丝,完全康复需要时间,不过我们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