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心态很重要

dropinto

猫王
VIP
注册
2004-04-14
消息
2,567
荣誉分数
37
声望点数
0
大部分人的儿女都是第一代移民,背井离乡
想当年,儿女们小的时候是怎样和父母同甘共苦的?
估计没有儿女抱怨的,看看人家的父母,给买了好多的玩具。。。
可为什么父母愿意拿孩子们相比呢?带父母去那玩了。。。我儿子收入多少多少。。。比啥呀,有本事自己去挣
 
hehe, those parents suck
 
设想,把所有的老人聚集在一起,然后根据他们的“简历”,来个“社会各阶层分析”,看看是个什么结果。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文化、教育、家庭、社会背景不同,加之工作经历的差异、各人的生活经历,肯定如同看一个“万花桶”。

有的老人,不需要“再教育”,因为他们很棒了。

有的老人,能够跟上事物的变化,改变自己。

有的老人,此生此世,始终如一了。
 
传统观念里不就是为孩子而活的么?所以老了比孩子也是可以想象的:(

可为什么父母愿意拿孩子们相比呢?带父母去那玩了。。。我儿子收入多少多少。。。比啥呀,有本事自己去挣
 
我刚探父母回来,父母和弟弟给我开了一个家庭会,让我每月或季度寄钱回家。父母都有足够退休金和医疗保险,房子早买下了,每次他们用钱我都及时寄过去。可父母说不每月寄钱就是假孝顺,我这女儿白养了。我心说每星期我都按时打电话,让我回去我就买票回去看他们不管淡季旺季,父母住院我负责保险不管的那部分,这些都不能算孝顺,只有每月寄钱才算孝顺。请问大家都寄月钱回家吗?
 
你自己收入怎么样?如果花的是另一半儿的钱,最好好好和他商量商量,毕竟听起来
你父母自己也并不需要这些钱。如果你自己收入不错,父母要的数额不离谱,就孝
敬他们得了。毕竟我们在国外,没法经常侍奉父母,除了给钱还有什么其它更好的
方式呢?:blowzy:

我刚探父母回来,父母和弟弟给我开了一个家庭会,让我每月或季度寄钱回家。父母都有足够退休金和医疗保险,房子早买下了,每次他们用钱我都及时寄过去。可父母说不每月寄钱就是假孝顺,我这女儿白养了。我心说每星期我都按时打电话,让我回去我就买票回去看他们不管淡季旺季,父母住院我负责保险不管的那部分,这些都不能算孝顺,只有每月寄钱才算孝顺。请问大家都寄月钱回家吗?
 
另外,给了父母也就别管他们再给谁了(我知道有的朋友因为自己给父母寄钱,结果
父母把钱转手又给国内的子女,从而引起家庭矛盾的)。只要他们高兴,你自己又有
这个能力给父母,他们怎么花就不是我们的事儿了对不对?
 
如果他们再住院让我出医疗保险不管的那部分,我怎么回答呀。父母曾经说过,个事个码! 我倒是有份稳定工作但税这么重,每月还房贷,我自己带孩子,孩子马上要上大学。。。每个第一代遗民都差不多,干到70岁才能拿到全额退休金。我父母5060 岁就退了,现在一点事都没有,可能闲聊时需要和亲戚朋友吹吹牛:“我女儿在加拿大,每个月都寄钱来,看我女儿多孝顺。。。”我自己打掉了牙还要往肚子里咽。
 
算了, 跟自己父母还能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啊,不要太苛责了。走这么远,还有人能惦记着你很不错了。寄就寄点吧,量力而为,嫌手续麻烦就去银行开个每月定时转帐的户头。
 
:D说得有道理!不过,有时一个人做事的理念和文化,教育,家庭,社会背景关系也不是太大,我的妈妈这些都具备了,她倒不是爱说家长理短,可她有时真的有些势利,来了我这里半年,有时讲起话来真地是让我无语。

可我家男士的父母非常普通,别的不说。在经济上,生活上从没有主动要求过什么,给钱他们高兴,不给他们也不难过,其实他们并不宽余。这一点挺让人敬佩的。

在这里我主要是想说有些事不能全部按世俗的观念去分析,当然也不是说什么父母好,什么不好,只要我们父母有要求,我们也有能力随父母最好。

我想说的,是普遍现象。并不是说,接受过高等文化教育的老人,就一定好过小学毕业的老人。

我就知道,一位朋友的父母,是大学教授。可是,每次来这里,都搞得家里不得安宁;如果不是每周吃顿饭馆,肯定拉下脸;回国前,列个长长的采购单。他的岳父母是工人出身,每次来都不让他们多破费,连出去旅游都是逼着去的。
 
本人愚见。

如果父母富裕,不缺钱,还逼迫儿女按月给钱,属于不正常。儿女如何给他们钱,应该由儿女自由决定,儿女给多少,何时给,都笑纳。
 
另外,给了父母也就别管他们再给谁了(我知道有的朋友因为自己给父母寄钱,结果
父母把钱转手又给国内的子女,从而引起家庭矛盾的)。只要他们高兴,你自己又有
这个能力给父母,他们怎么花就不是我们的事儿了对不对?

说的很有道理. 我老公每年过年都给他爸一笔不少的钱.他妈已去世,他爸再婚和后老伴及她女儿一家生活.这个老伴和女儿一家经济上很普通.当然给他爸的钱会贴过去.不过我老公不在乎,他说,让他爸手头富裕富裕,否则人家(现在的老伴)跟着他图啥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