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居然不知道他自己没文化

punkren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4-02-18
消息
7,264
荣誉分数
661
声望点数
273
4UTQ8QE900B50003.jpg


近日,著名导演吴宇森在做客《凤凰网·非常道》时“炮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太蠢,并表示,《赤壁》融入了自己对“三国”的理解,并有自己的探索,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而下一部电影《1949》正是他所追寻的“意义”。
m
   吴宇森坦言,罗贯中在一些细节方面写的非常精彩,但是我觉得,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并不是一个那么好的小说,它有一个强迫性,“比如说曹操,他把曹操编 的很蠢,曹操居然可以相信爱将拿回来的是一个真信,就相信那封信把他的爱将给杀了,这是第一蠢的;第二蠢的就是,黄盖的苦肉计,有一个人投降,曹操会相信 他,就让他的船进来。这个不是显得曹操更蠢嘛,所以我在戏里面也会用苦肉计,因为我不要把曹操看的太蠢。”另外,除了批曹操和黄盖,吴宇森还说,借东风的 问题用现代人的眼光,尤其从西方人的眼光看,会觉得太夸张了,太不可思议了。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都认为他很有文化...
 
自己没看懂还说作者蠢。。
曹操杀的是降将,本来就不是自己人,觉得可疑就杀是曹操的性格。。

曹操不让那船进来也不可能了,那时他已经中了连环计。。。
 
戏子当道的年代,才会出这种货色
 
本来就是个乡巴老,有文化才奇怪呢, SB拍啥电影都要让鸟乱飞,以前排了个WINDTALKER,妈呀,穿美军,日军制服的黑帮互砍啊, 就是手枪都换长枪了.
 
赶紧让丫滚蛋,然他拍赤壁真是糟蹋好东西
 
我一直以为赤壁是一个含蓄的喜剧。。。
 
三国演义主要是站在刘备这边的角度。曹操可是天下第一强,如果真跟小说里那么sb,他如何强大?如果曹操不聪明,不忠义,那怎么可能天下能人几乎都为曹操卖命?
强大就一定要有强大的资本,说刘备聪明,孙权聪明都扯淡,2人的地加起来都不够曹操多,这个就是实力。强是有理由的。

整天都是看刘备如何为百信啊,诸葛亮运筹帷幄啊,大败曹操啊,其实,刘这辈子没打过胜仗。。 最
出名的胜仗应该是曹操的官渡之战,小说可是一带而过。严重的平衡失调。倒是刘吃败仗吃的跟胜利u一样
 
我当时就觉得有个地方特蠢,曹操坎那2大水将之前就没想过杀了他们军中就没了懂水战的大将,还得别人提醒?
 
我当时就觉得有个地方特蠢,曹操坎那2大水将之前就没想过杀了他们军中就没了懂水战的大将,还得别人提醒?

你是说三国小说里这个是漏洞?不然不然,蔡瑁,张允原来在荆州刘表处得势时就比较能折腾,追得刘备马越檀溪,就是蔡的手笔。后来又是蔡瑁出卖自己的姐姐与外甥,才导致了曹操没费一兵一卒就获取了荆州。以曹操的为人,对蔡瑁及其同党那是相当的鄙视,要不是实在没人了,不会将水军交给他们。当时攻赤壁的情况,曹操下了大赌注,全部人马的90%+荆州降军,就是要速战速决,他的后方还有西凉马腾等等的威胁,旷日持久难免会生变,但是蔡瑁与张允这两个白痴竟然认认真真的在长江上给曹丞相极其耐心的TRAINING步兵当水兵,作为高级CEO的曹必然怀疑他们两个降将的智商与用心,这种不信任导致了最后周瑜反间计的成功。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蒋干,这个人其实是一个非常牛逼的名士,只不过小说里把他描写的很弱智。名士在三国时期的代名词就是诚信,学识与才干,所以曹操会相信他的话,更坚信了自己的怀疑,痛下杀手。所谓时势造英雄,时势成就伟业,刘表去世的时机对于曹操非常的不好,刘表若能晚嘎儿屁几年,等曹平定了后方,或者去世时正赶上江南的梅雨季节,那么赤壁的历史就将改写。LS有同学说曹操牛逼,的确,他抓住了所有属于他的时机。不属于他的,就是败也败的轰轰烈烈。他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堪称偶像的代表人物之一
 
那时候的人都厚道,实诚,容易相信人
哪像今天,亲戚都得防三分。
 
三国演义主要是站在刘备这边的角度。曹操可是天下第一强,如果真跟小说里那么sb,他如何强大?如果曹操不聪明,不忠义,那怎么可能天下能人几乎都为曹操卖命?
强大就一定要有强大的资本,说刘备聪明,孙权聪明都扯淡,2人的地加起来都不够曹操多,这个就是实力。强是有理由的。

整天都是看刘备如何为百信啊,诸葛亮运筹帷幄啊,大败曹操啊,其实,刘这辈子没打过胜仗。。 最
出名的胜仗应该是曹操的官渡之战,小说可是一带而过。严重的平衡失调。倒是刘吃败仗吃的跟胜利u一样

三国演义表面上确实是“褒刘抑曹”,这符合封建帝制统治阶级的利益,帝制与帝制之间最终还是得相互追捧,以求传承。写书的罗贯中也得吃饭穿衣,养家糊口,行走于街市,所以作为汉室宗亲的刘备成为主旋律,最大的窃国贼司马一族,到了最后,顺理成章三国归晋。只能怪曹操的后人不争气,成王败寇。所以小说就是小说,没有史书客观。史学家对于曹操的评语是“盛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足够了,从古至今得到这两句评语之一者都是牛人,何况两者兼备的曹操。对于官渡之战,小说里着墨不可谓之不多,几个章节的渲染,诸多细节的描述,在三国的战役里可能仅次于赤壁。仔细读三国演义,罗贯中对于曹操还是非常敬重的,只不过旁敲侧击,没那么显而易见罢了。诸葛亮,演义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长江赤壁借过箭,两军阵前骂死人,空城抚琴退司马,五丈原里点天灯。这样一个神人里的战斗机也就是在曹操挂掉之后才开始明目张胆的北伐中原,几出几进。之前他敢吗?之前他也就是护着刘备打打游击,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罢了,连敌退我进都不怎么敢。在隆中,给刘备答对的时候,天神诸葛就明确指出:主公需占据益州荆州,休养生息,待天下有变,一军自荆州出,一军自益州出,大事可定。天下有变这个大条件根本就是曹操不在了,这在侧面也就说明了曹操的强大与雄才伟略。
 
我也一直是曹操的粉丝,三国演义只是给一些无知的人消遣用的小说,失实和夸张的地方太多了。到现在还真有有人把他来当史书来看。。。。。唉哉哀哉,不过不得不承认老罗的文笔的确很好
 
这导演不识字可以打打三国志吗,至少能理解一下隆中对的伟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