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撞车不可避免时,是正面撞击好还是侧面撞击好?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tianf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tianf

新手上路
注册
2007-07-07
消息
238
荣誉分数
9
声望点数
28
上上个周日,因为要加班,早早起床,8:30出门,天下着小雪。
过路口时,是绿灯。这时左面出现一个TRUCK,开始以为它要右拐,等发现它是直行时,我是又按喇叭又踩刹车,可还是晚了,我的车头撞到了它的右后轮上。它什么事都没有,可怜我的BUMPER断成了两截。可恶的雪!虽说我的车速40~50。
当时叫了警察。我说我是绿灯,他说他不知道是什么灯,只看了两面没车。警察判是他的责任,还给了他一张TICKET。警察只在名片上写下档案号给我,并没有给我什么报告,说凭号保险公司就可以查到报告。
今天保险公司打来电话,说收到了警察的报告,确认是对方的责任,让我下下周一到指定车行修车,还可以租3天车,因为我的车还可以开。
鉴于那个西人小伙人还不错,撞车后立刻过来看我有事没有,警察来了也没有胡搅蛮缠,还钻到我的车底下把那半截BUMPER拉出来,又帮我把那些BUMPER放进后备箱里,我就说我不租车了,我坐BUS,省点儿钱吧。车行也很感动,说我把车送去后,他们把我送到ST-LAUREN CENTER去坐BUS。
事后我想,如果我当时猛打方向,也许可以避免撞车,也许我就侧面撞上去了,到底哪样更好呢?可我记得,汽车的碰撞试验都是正面碰撞,没见过哪个车做侧面碰撞试验的。
 
我的经验是用正面去撞。因为正面有个车头可以起到缓冲和的作用,而侧面就隔一层铁皮。另外,正面去撞有安全带、气囊、椅背的保护,侧面去撞你的头肯定撞到侧面的车身上,安全带只使你前后不移动不能让你左右不移动。

还是希望大家小心驾驶,平平安安就是福。

自己可以做到小心谨慎,但保证不了别人开车也小心,遇上愣头青千万躲远点。
 
The frontal tests are performed at 64 km/h (40 mph) into an offset deformable barrier. The side impact tests are performed at 50 km/h (31 mph), but the side impact pole test is performed at 29 km/h (18 mph). The pedestrian safety tests are performed at 40 km/h (25 mph).
这样的速度撞上去以尽严重变形 开车以让和慢为本 安全第一
 
So right: 开车以让和慢为本 安全第一
 
总感觉题目如果改成“如果撞车不可避免时,是正面撞击严重还是侧面撞击严重?”比较好。
 
个人感觉是正面比较安全一点,车头变形,缩进去都是缓冲嘛
 
You could never have the time to think about this. It would happen in a matter of a second or two.

如果还有时间想“是正面撞击好还是侧面撞击好”的话,那肯定撞不上了。
 
You would never have the time to think about this. It would happen in a matter of a second or two.

单从题目看,LZ也许在设计一个刺杀行动。:confused: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和“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 (IIHS))的碰撞试验里,都包括侧撞试验。试验模式,一般都是拿SUV从正侧面撞击被试验的轿车。

在市区,由于有半数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发生在路口。而路口的事故大都是侧撞。所以,近年来,侧撞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侧撞没有缓冲。所以,安全性就集中体现在侧面受撞击的部位的刚性、完整性上。
为了减轻车重(省油)、和降低成本,现在大部分中、低档汽车都不具有整体框架(尤其以日本车最为典型)。
聪明的日本人很快将“吸能”设计(Impact-absorbing)应用到侧面设计上。但侧面的“吸能”与正前面的“吸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正前面吸能是指,对碰撞的缓冲能力; 而侧面的吸能是指,对碰撞能量的分解、与传递。
侧撞吸能的理想模式是:当来自正侧面的撞击撞到门框时,撞击力会传递到座位、和前后门中间的立柱;然后,撞击力进一步传递和分解到车的其它部件。现在,这一概念已经广泛应用到各国的中、低档汽车设计上。上述的碰撞试验,也把这一项作为重要标准。

然而,实际的车祸千变万化。如果侧撞没有正好撞到门框,没有以90度方向撞击车体中间,尤其是没有正好撞击到最坚固的前、后门中间的立柱,那么这个“吸能”就无法实现了。这个时候,就考验车门的整体刚度、和车体的完整性了。否则,“吸能”就只好靠人体来完成了 :(

大家可能知道方励之的次子方哲车祸丧身的事。驾驶一辆日本汽车的方哲在直行通过一个路口时,被一辆违规左转弯的车撞上。当时,两辆车的速度都不快,可是对方侧撞到方哲的车了 ... ...
 
You could never have the time to think about this. It would happen in a matter of a second or two.

YES! I agree. It is not a joke.

In Canada, 60km/Hr or much faster is normal when an accident happened. You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think about it. It need a very quick reactions and luck!

I met an accident. Another car drove much faster, maybe over 80km/hr at limited 40km/hr road. I found it was very strange and as quick as put my foot on the brake but the car toughed my car front and almost destroyed my hole bumper. If you have one experience like this, you'll never forget it!
 
如果你还有机会选择是正面撞击好还是侧面撞击的话,那么撞车就可以避免!
 
尽量 躲

有一次,我停十字路口,也是路上有冰的天, 从后视镜看到后面的车停不住. 我前面人行道没人,我违规滑到人行道中间上, 后面的车也停住了,开车窗直向我至谢.

我女儿的音乐老师也曾有类似的经历.她看到后面的车刹不住,她紧踩闸,怕撞到前面的车, 结果后面的大车把她的车撞到马路对面别的车上去了,车前后都压瘪了,只两年的车就报废了.她颈关节受伤,都一年多,一直做理疗. 马上搬家,现在走路上下班.

我认为,车事故发生时,逃命要紧, 换道闯红灯(只过白线一车距离)是安全的. 不要想对方不对.我觉的,一般情况,司机刹车刹不住,也就是多滑五英尺. 松闸向空地滑,也给自己留下生存的空间.
 
都不好。。。

你说呢?有的人正面撞,什么事没有,有的人侧面撞,再也没机会知道碰撞的结果。反之亦然。。。。
不撞最好。。。。。。:)
直来直去,恕我冒昧了。。。。
 
你要是猛打方向盘,在加上地上有雪,在加上在轻轻的(理想状态下)或狠狠的(很可能)侧撞一下,你的车很可能失控.庆幸吧,人没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