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怎么出了这么大的事?

ert0000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5-12-07
消息
21,776
荣誉分数
5,880
声望点数
373
Canadian Fund Manager Ran $60 Million Ponzi Scheme, OSC Says - Bloomberg.com

Canadian Fund Manager Ran $60 Million Ponzi Scheme, OSC Says


Share | Email | Print | A A A



By Joe Schneider
March 26 (Bloomberg) -- A Toronto fund manager oversaw a Ponzi scheme that defrauded investors in Canada, the U.S. and China of about $60 million, the Ontario Securities Commission alleged.
Weizhen Tang, who ran Weizhen Tang Corp. and Oversea Chinese Fund Ltd. Partnership, told investors recently the company had no assets to pay requested redemptions, the OSC, Canada’s main stock-market regulator, said in papers filed in Ontario Superior Court on March 23. A judge yesterday extended a freeze on Oversea’s assets until April 30.
“Tang had been using new funds raised from investors to pay redemptions requested by previous investors,” the OSC said in the filing. That is the classic definition of a Ponzi scheme, named after Charles Ponzi, who was charged with fraud in 1920.
It’s the first allegation of a Ponzi scheme in Canada since a slump in North American stock markets began in June. In the same period, the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has filed more than a dozen lawsuits to freeze money raised in alleged Ponzi schemes, including a $65 billion scam run by New York financier Bernard Madoff.
On his Web site, Tang said he began Weizhen Tang Corp. in 2007 in Toronto and was register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Ontario Securities Act.” Most of his clients are “senior and affluent overseas Chinese” in Canada, the U.S., China, Hong Kong, Taiwan and Malaysia, he said.
The fund invests in stocks, foreign exchanges, futures, options and mutual funds on Wall Street and stock markets in China and Hong Kong, Tang said. The minimum investment is $150,000, U.S. or Canadian.
$15 Million Loss
The OSC said it has evidence that in 2007, Oversea lost about $15 million. Tang told investors the fund made “significant profits,” the OSC said.
Hugh Lissaman, who is listed as Tang’s lawyer in the court documents, didn’t immediately respond to a request for comment.
A phone number listed on Tang’s Web site was answered by a man who identified himself only as Dr. Gou and said he was Tang’s friend and consultant. Gou said Tang wasn’t available to comment and it was too early to discuss the OSC allegations.
The case is Between Ontario Securities Commission and Oversea Chinese Fund Ltd. Partnership. Ontario Superior Court of Justice (Toronto). CV-09-8090.
To contact the reporter on this story: Joe Schneider in Toronto at jschneider5@bloomberg.net.



BNN (Business News Network) : Stories

OSC investigates alleged $60M Ponzi scheme


BNN staff
March 26, 2009

BNN has learned of an Ontario Securities Commission investigation into a potential fraud case that could be among the largest ever in Canada.

Weizhen Tang and his Oversea Chinese Fund Limited Partnership have been given a cease-trade order while the regulator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60-million fund misled investors.
The OSC document alleges that the fund "had been using new funds raised from investors to pay redemptions requested by previous investors."
Amanda Lang has more.
 
What brought me attention is that according to OSC, Tang lost $15M. His total investment scale was $60M. That means he lost $15M from $60M investment.

Due to current and past economic condition, it is very common for normal investor losing money from 2007 to now. Both Dow and SP500 are cut in half.

Why Tang's 15M lose over 60M total investment triggers such a big Ponzi allegation? I think it could be lack of transparency.
 
[ZT]
随着华人巴菲特唐炜臻2009年2月27号在全体投资人会议上的告罪坦白及随后几周时间内“告全体投资人书”系列1和2的发表,一个迄今为止,加拿大华人 界最大的涉案金额高达六千万美元,涉及受骗人遍布加拿大,美国,中国,人数达260人左右的庞氏骗局及金融诈骗案逐渐浮出水面。
这一系列骗局的主导者,就是从2006年开始,在中国及加拿大华人社区内通过出版“我的巴菲特财富之路”,举办“加拿大华人春节联欢晚会”,提出“每周 1%稳定回报”理论等,从而名声大噪的自称“华人巴菲特”的唐炜臻。目前,唐炜臻及其相关的“唐炜臻公司”,“唐炜臻信息与咨询公司”,“海外华人合伙人 基金”等已经收到安省证监会的监控,唐炜臻及其相关公司的所有交易,股权变动,等已经被勒令停止,唐炜臻本人也将于2009年4月1日出庭安省证监会主持 的专案聆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事实确凿,脉络清晰,主谋人自己已经明确坦白的骗局,最近却渐渐从另一个角度慢慢产生了另一种声音,前几天“告全体投资人书之三” 的发表,仿佛要从根本上颠覆已经供认不讳的诈骗事实。目的就是希望左右舆论,转变大众的观点,影响证监会的判断,从而使唐炜臻可以有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作为一些有着良知和社会道义感的投资人,我们觉得有必要此时出面澄清事实,使人们看清真相,不要为其花言巧语所欺骗,使骗子得到应有的惩罚,还给在这次骗 局中损失惨重的广大投资人一个应得的正义。
1. 海外华人合伙人基金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唐炜臻就是这个骗局的主导者。据唐炜臻自己供认,自从2006年开始,他的所有投资根本就没有赢利, 2007年也是完全亏损, 在接下来的08年,他基本没有进行任何交易. 从2006年开始, 在他没有根本赢利的前提下,唐炜臻隐瞒事实真相,每天坚持向投资客户提供虚假的投资回报,从2006年到今天为止不断吸引新的投资人进入他制作的骗局 中。(唐自称其为这是他的一种正常融资手段)唐炜臻自己供认,很多新投资客户的资金一进入帐户就被当作本金和利润分给了其他的投资客户。比照庞氏骗局,请 问唐先生自己如何定义这种行为?
唐的本质问题就是从2006年开始就利用投资的名义对投资客户进行有计划的经济欺诈行为.
2. 无照经营。唐炜臻并没有从事管理他人投资,提供理财建议的合法执照。全部投资人的资金放在海外华人合伙人基金里面,作为一个最多容纳25个合伙人的合伙人 公司,现在却有超过260个合伙人客户在里面。而唐炜臻对外宣称受到证监会监管的“唐炜臻公司”却和“海华华人合伙人基金”及其普通合伙人“唐炜臻信息与 咨询公司”没有任何的联系。唐就是通过这种含糊的联系,使潜在投资人以为他们投资的对象是合法并受到监管的,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3. 管理混乱,账目糊涂。面对超过260人的投资合伙人和高达6000万美元的投资金额。唐炜臻竟然拿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投资帐户管理记录。所有的数字都是信 口开河。面对得到投资人确认的电脑原始入资和取款记录展示的高达1600万的不明资金去想,唐炜臻无法也不愿做出解释。每次被问到都是顾左右而言它。如“ 高全体投资人书之三”所说,唐炜臻可以把10年前一笔4万6千元的投资金额都牢记在心,如何“忘记”这1600万的去想?真是做了假帐对不上还是另有图 谋?
4. 营私舞弊,贪污公款。作为人所共知的不赚钱不收费的投资管理人,在面对上千万亏损的情况下,唐炜臻每年的收入是多少?家里的奔驰,凌志车是谁在为他们供 款?的房子是谁在交房贷?身上动辄上千美元的西服是谁在买单?小孩时尚新潮的手机是谁在花销?作为新成立的公司,“唐炜臻公司”截止目前一年多时间为止没 有任何业务的情况下,却在多伦多市中心金融区租下了3000尺,月租达2万加币的办公室,室内装潢一新,设备齐全。这钱是从哪里来的?2007-2008 年间,大笔资金花在了出版“我的巴菲特财富之路”,“加拿大春节联欢晚会”,“财富中国行”,华人社区活动,等为自己牟取名声和利益的活动上,资金从何而 来?
5. 态度恶劣,厚颜无耻, 毫无同情心。当有合伙人指责唐炜臻的欺骗行为为他们本人和家庭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和悲剧的时候。唐炜臻竟然说“离婚算什么,还有跳楼的人呐”。就在骗局败露 前,唐炜臻还在鼓动部分合伙人,卖掉生意,卖掉资产,将资金投入到本来已经巨亏的投资帐户中。明知道无可挽回,明知道这样有可能会造成投资人家破人亡,却 依然不管不顾。阴险卑鄙无人能及。就在今天当老唐及其夫人知道有投资人想通过刑事诉讼方式对他们的欺诈行为进行反击时,他们竟然厚颜无耻地放出话来: 谁告我们刑事, 我们就一分本金都不还他!
6. 混淆是非,制造混乱。挑起客户之间的摩擦和猜忌。一回说还本金,一回说本利全还。自己把投资亏掉了,却说是因为取到钱的客户把投资的钱取走了造成了大家没 有钱取的局面。目的就是在部分取到钱和没有取到钱的客户之间制造矛盾,在还本和取利之间制造矛盾。转移矛盾,嫁祸于人,其心可诛。
7. 更为可悲的是,部分损失惨重的投资合伙人,在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的时候,不知所措,竟然又被唐炜臻迷惑,认为唐炜臻依然有着赚钱的本领,依然愿意为大家挽 回损失,再次力挺唐炜臻,宁可采用对安省证监会请愿施压的办法,想要保住唐炜臻,希望他留在外面继续操盘赚钱。其实,投资合伙人应该明白,唐炜臻现在的唯 一目的就是想避免刑事诉讼,害怕进监狱。为了这个,他什么都可以做,都可以说。对一个欺骗成性成瘾的人,不可有丝毫期望, 否则,你会被他再次多次地编辑的故事中蒸发你的钱。这样一个骗子的话,可以相信么?如果有赚钱的本领,为什么到今天才会使出来?2008年以前,就有客户 提出资金监管透明公开,当时唐炜臻把这些合理请求当成耳旁风。到今天败露了,就愿意接受投资合伙人的监管了。这就是明显的能骗就骗,能拖就拖,败露就讨 饶,无所不用其极。这些投资合伙人,被骗钱财值得同情,为虎作伥让人叹息。不晓得在唐炜臻公开承认欺骗的事实上知情不报,主从合谋,让自己在遭受投资损失 的情况下,又有面临法律的进一步追究的境地。
在告全体投资人书之一,2月27日投资人会议上,唐炜臻承认自己的欺骗行为(有现场录像和亲笔坦白书作证),但是在告全体投资人书之三中,唐炜臻却有一改 脸面,说自己是为事业奋不顾身,一个顶天立地,不欺骗任何人的人,变脸之快,脸皮之厚,令人无话可讲。说在2008年金融危急中没有亏损,本来就无钱可 投,何来亏损?(唐亲口说06,07年操盘亏损, 08年没有操盘,09年2月27号投资帐户上只有1400元)。
说到投资表现,2008年底,某帐户5千美元三天增长到11万。2009年一月,某帐户100万一个月涨到500万。据此表现,两个月可以涨到上千万,几 天的损失可以几个月夺回来。对于这些神话,稍有常识都不会相信。自从去年合伙人11月份提出提款申请到今天,已有4个月,这期间,唐炜臻躲躲闪闪,拖拖拉 拉,拒不付款,有这样的本事,为什么不在这4个月中把钱挣回来,交给客户?要等到投资合伙人报案,证监会介入才显露才华?实际上,有很多的客户把私人帐户 交给唐操作,几乎百分之百都是亏到基本是零,很多这样的客户可以出来作证。一个月之内, 从100万到500万的帐户谁可以证明?记录在哪里?
说到投资资金短缺,常年只徘徊在100万左右。实际上部分客户一次入资就可达到300-500万的水平,如何说只有100万?剩下的钱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在“某”账户上可以100万翻到500万,而在自己的帐户上就不行?没有道理。
说“过去几年”外汇投资记录“非常好”,“无人能及”。这样的记录在哪里?哪年开始?为什么不认真利用?坚持做?结果导致今天的局面?投资不做外汇做了什么?能在外汇上赚到的钱为什输在股市上?能赚钱不去赚钱在干什么?这样的话如何让人相信?说到底就是没有赚钱的本事。
在客户会的当场,有1999年的老客户指出:当年也有这样的一次会议,也是唐炜臻将大家的钱亏没有了,请求大家再给他一个机会,有客户相信了他,没有取走 投资,继续支持他。不想2009年又有了这样的事情。这次金额更加大,影响更加广,客户更惨。早知如此,为何还让唐炜臻有这个害人的机会?难道还要给他再 次害人骗钱的机会?
那些一心希望唐炜臻翻盘并或明或暗还在帮助唐的合伙人客户,你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做法太不明智。在唐炜臻自己供认金融欺骗的情况下,与唐共谋合流,知情不报只能使自己在法律上丧失受害者的权利,沦落到同谋的境地。
现在,投资合伙人可以做的就是和政府和司法机关合作,彻底清查唐炜臻的欺骗活动,清理帐户,追讨隐瞒资金,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骗子绳之以法。在此基础上尽力挽回损失。
投资人已经错在了轻信了骗子的伎俩,酿成了巨大的损失,切不可再次让骗子纵容法外,骗了投资人的钱,还暗笑投资人愚蠢。让这千万美元换来的教训付之东流,正义无法声张。
唐炜臻一定要付出代价,必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投之地狱,共同努力。
 
嗯, 前几天就看见了. 唐已经被停牌了, 但他还在不断发出声明, 说他不是骗局, 只是投资失败, 让投资者再给他一次机会, 说凭他本事一定能搬回来...... 这个那个的.
 
西人说华人嗜赌。很多华人群起愤愤不满。有些亏损的投资者是不是再赌下一把就可以收手呢?

N年之前也曾相信明天就会把今天输掉的5块饭钱赢回来。而结果呢?

很多故事说明:靠别人发财只是梦想而已。只有靠自己辛苦劳动才行。
 
就是那个一年前租大巴一拍六万的唐某?
原来是个骗子!

不管出于什么动机,
关键的时候他帮了党。
现在他有难了,
党是不是也应意思意思。。。
 
有位多伦多的唐先生 自掏腰包租了33辆大巴运送华人


4月13日,渥太华国会山聚集了大约10000名以上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为声援北京奥运和抗议“藏独”示威。北京学生闫磊作为志愿者中之一,全程参与了他留加6年来“规模最大、印象最深刻”的这次活动。
据闫磊介绍,万人集会在渥太华已是声势非常浩大,即使过节也没有如此规模。国会山现场完全是红旗的海洋,“仅有的十几名‘藏独’分子被警察赶到两条街以外,因为他们没有像我们那样申请过集会。”
令闫磊尤其感动的,是发生在一位多伦多华人身上的故事。由于渥太华和平集会人数激增,原先说好租车的巴士公司突然爽约,大批华人无法赶往渥太华。这 时,一位名叫唐炜臻的先生非常生气,他自己另行联系了33辆巴士。由于时间急巴士公司马上要交钱,唐先生二话没说,掏出信用卡支付了总共6万多加元。
“这位唐先生是从事金融业的,一直以来就十分热心华人社区活动。”闫磊表示。
“整个集会热烈、团结、有序,集中表达了加拿大海外华人对北京奥运的声援和对‘藏独’分子的强烈谴责。”此外,令闫磊感到欣慰的是,“后来留意加拿 大主流媒体如CBC电视台等,对这次集会的报道就客观中立了许多,我想,全球华人近期的大规模集会,对他们也是种施压吧。” 本报记者 伊志刚
 
有位多伦多的唐先生 自掏腰包租了33辆大巴运送华人

考虑到唐的主要生意在华人中间,他花点钱宣传一下自己也是一种广告效应。这和赔点钱演一出“神韵”是一个道理。
 
- 过分承诺投资回报, 每周+1%, 一年即使不算复利, 就至少52%, 算复利 +67%, 天上掉陷饼了? 投资者居然信这个?
- 给先期投资者过分支出投资"赢利", 后来的就没有,或甚至本金给先者付"利润"
- 过分受先期投资者影响, 这里面肯定有获利走人的,最后唐来兜着, 从这一点说唐也是受害者.
- 不规范, 它完全可以用对冲基金HEDGE FUND的管理模式, 开业前前先请好律师,会计师把收钱和支付的规矩做好, 如果没赢利,就实话实说.现在HEDGE FUND亏损最后清盘的多了去了, 只要帐目清楚, 亏损很正常, 也没见多少人吃官司.
- Vancouver有个A开头的基金公司, 老板是华人,规模很大, 有辉煌的年代,也有亏损的年份, 很规范, 赢利亏损清清楚楚,现在还不一样好好地做生意.
-这行业竞争太激烈, 要玩好就要上规模, 不拿点诱饵,鱼儿不上钩. 他玩过头了.
-不幸中万幸是现在出事, 中投的几百,几十亿美元还没有让他管, 如果过两年出事,那就是欺君之罪了.
 
[FONT=宋体]http://www.csuftxyb.com/xyfc/ShowArticle.asp?ArticleID=440[/FONT]


[FONT=宋体]唐炜臻凭啥这么牛[/FONT]


[FONT=宋体]读过《我的巴菲特财富之路》一书后,唐炜臻的敢说、敢想、敢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FONT]

[FONT=宋体]在多伦多的华人圈中,牛人比比皆是,唐炜臻也算是牛人中的一个。说唐炜臻是牛人,不单是因为他写了一本《我的巴菲特财富之路》的书,而是因为他说话的口气,因为他思考的方式,因为他做事的方法。 [/FONT]

[FONT=宋体]唐炜臻在阐述中国人怎样才能富有时说,中国人普遍读书太多,特别是没有用的书太多;做简单的事太多,特别是没有价值的事太多。空想太多,实质的太少。有疑问不知道研究,验证,考察。很多人做事不直接了当,而是转弯抹角。只知道自己了不起,不知道别人了不起对自己更重要。唐炜臻的这些话听起来像是泛泛而谈,其实这都是他多年思考与实践的结果。[/FONT]

[FONT=宋体]唐炜臻也知道如此说话是要得罪人的,但他还是说了,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他是唐炜臻。[/FONT]

[FONT=宋体]中国人自古就有读书的传统,老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读书对中国人来说就是登堂入室的必要途径,有钱人以读书为荣,穷人也把读书看作是摆脱困境的出路。多少年来,鲜有人提出说“中国人普遍读书太多”。 [/FONT]

[FONT=宋体]然而细细想来,唐炜臻的话似乎不无道理。试着回想一下,在我们读过的所有书中,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已然寥寥无几,而若论能给我们以帮助的更屈指可数。所以唐炜臻说中国人读没有用的书太多是很精辟的见解,只可惜我们一直弄不明白哪些才是对我们真正有用的。唐炜臻认为,读书是需要时间的,而读无用的书就是在浪费时间,也就是在浪费生命和金钱。由读书推及中国人的做事方式,唐炜臻说中国人喜欢空想,而一旦具体到细节,涉及到需要行动的时候,往往就退缩不前了,所以他认为中国人想的多,做的少。做简单的事多,做有价值的事少。 [/FONT]

[FONT=宋体]起初我也认为唐炜臻的批评太露骨了,不好接受。但是我在网上看过他的一个学生的留言,感触很深。那个学生已经拿到8万年薪,按说可以衣食无忧了,可他读了唐炜臻的书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工资是有数的,而且不能保障工资的稳定,一旦失业就麻烦大了。为此他追随唐炜臻要学会致富的方法。 [/FONT]

[FONT=宋体]我们中国人内心里喜欢钱,却不太愿意标榜自己爱钱,好像多少年来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总以为爱钱的人没有品位。唐炜臻打碎了我们罩在脸上的面具,大张旗鼓地号召我们去赚钱,他认为赚钱是一个人能力的显现,也是推动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基。 [/FONT]

[FONT=宋体]在唐炜臻看来,中国人移民北美以后,很多人都非常勤奋,然而勤奋并没能带给我们财富。相反,那些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并不见得比我们勤奋多少,但他们却拥有富可敌国的金钱,为什么?我们常说穷人愈穷,富人愈富,这是有它深刻的道理的。三句不离本行,唐炜臻希望中国人学会像富人一样去思考问题,最终弄明白让钱生钱、让行家替自己去赚钱的道理。唐炜臻举买房的例子,比较普通人和富人的思考方式。他说老百姓因怕冒风险,让钱都趴在银行里“睡觉”。结果是老百姓的钱很“懒惰”,没有什么“产出”。 富翁每年要求钱要有至少10%的回报,所以富翁喜欢投资。老百姓买房喜欢一次付清,不愿意欠银行的钱。富翁更懂得利用他人的钱替自己赚钱。比如富翁手中有70万元,他不会全额付清只买一套房,他会买两套房,从银行再借70万元,于是银行的钱也在替他赚钱。老百姓买房时很计较物业管理费,觉得越少越好,富翁却不这么思考问题。结果往往是物业管理费少的住宅小区,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打理,常常住了5年就已是破破烂烂——为了省一点物业管理费,房子未来的升值空间全被破坏掉。这就是老百姓“小钱精明,大钱糊涂”的经典案例。 [/FONT]

[FONT=宋体]唐炜臻讲财富讲得头头是道,其实他也是穷人出身,所不同的是他善于思考,敢于选择,他对财富的敏感就像鲨鱼之对血腥。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如今他不能说不是一个成功人士了。 [/FONT]

[FONT=宋体]唐炜臻出生于湖南衡阳一个农民家庭,1978年考入中南林学院,1987年被公派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做访问学者。1990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生物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期间给北美著名的环保咨询公司Beak Consulting Company做专业咨询。1993年,唐炜臻进入加拿大知名的医学研究机构多伦多总医院和儿童医院从事人类遗传病蛋白质生物化学研究。唐炜臻自己也承认,他在滑铁卢大学读书期间为了应付每年几千元的生活费,他主动找到导师沟通,并成功说服导师为他去寻找资金,以便于他能安心学习。他在学习的同时为环保咨询公司做专业咨询工作每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这使他成为留学生中最早的“富翁”。从一些细节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唐炜臻的过人之处。[/FONT]

[FONT=宋体]唐炜臻在多伦多总医院和儿童医院工作时年收入6万余元,这无疑是让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工作,但唐炜臻很快就决定放弃了,因为他发现了更高的目标。1995年唐炜臻开始为同事和朋友代理互惠基金投资,一开始就实行“不赚钱不收费”,在北美华人中属于首创。到1997年唐炜臻管理的基金从最初的4千元很快发展到400万元。随后他即着手创立唐炜臻投资与信息咨询公司,主要业务是私募基金及对冲基金的管理,服务对象是资深或富裕的个人投资者和企业投资人。“华人巴菲特”这个称号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叫了起来。 [/FONT]

[FONT=宋体]唐炜臻在书中看起来像是说了许多“大话”,有时会让你有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当你了解了他的思考方式后,你会理解他的话说得并不大。 [/FONT]

[FONT=宋体]今年76岁的沃伦•巴菲特是世界公认的“股神”,他创造了28.6%的投资回报奇迹。唐炜臻在掌握了巴菲特的成功秘诀后,创造了30%的投资回报奇迹,近年甚至高达50%,也难怪人们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唐炜臻正在向“华人巴菲特”努力,而他的成绩表现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唐炜臻缺少的不是智慧和能力,而是投资者的认可和信任,一旦唐炜臻掌握了大量的资金,相信他的能量会让华尔街吃惊的。 [/FONT]

[FONT=宋体]唐炜臻毫不隐晦自己的梦想——想要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估计有这个梦想的人也不只是唐炜臻一个人。姑妄说之,姑妄听之,没有人会太在意。然而唐炜臻接下来的一句话是他想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家,带领海外移民走资本主义的智慧致富道路。这就招致许多人骂唐炜臻,你凭什么?就算你创造了50%的投资回报奇迹,你比巴菲特还牛,可是你有巴菲特几百亿美元的财富吗?唐炜臻对此充满信心,他说巴菲特的财富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比巴菲特年轻20几岁,等我到了他的年纪,恐怕早就超过他的财富了。 [/FONT]

[FONT=宋体]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唐炜臻说他首先要教育大家什么才是资本主义智慧致富道路,然后是身体力行地带领大家走这一智慧致富之路。基于这样的考虑,“唐炜臻财富俱乐部”诞生了,其宗旨是不单为富有的人们创造更多的财富,也要为大多数人创造财富。在这个俱乐部不管你是有钱还是有才,只要有专长我们就用你所长,只要有价值我们就可以为你实现和增加你的价值,目的就是人尽其才、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富翁。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唐炜臻目前正在思考和计划做一件这样的大事:即搭建一个公开、公平、有价值、有效率的合理经济平台为大多数人服务,投资有梦想和有能力的人才,给大家出主意和指明方向,引导办事的思维方式、市场观念和价值观念,传授生意的经验和智慧,利用你的梦想、理想、专长和时间去创造财富。 [/FONT]

[FONT=宋体]唐炜臻用他的实践经验告诉人们他并非是在痴人说梦,从他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用了大量时间来研究华尔街英雄们的行为准则,研究顶级财富拥有者的致富秘密。或许有人会说,唐炜臻也有摔跟头的时候,也有输的很惨的时候,这话不假。但唐炜臻说,他摔跟头并没有白摔,他从中得到了如何避免下次再摔跟头的法宝,这大概就是唐炜臻的过人之处。 [/FONT]

[FONT=宋体]傻子都知道,投资是有风险的,唐炜臻在鼓励别人冒风险的同时,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该如何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就像是空中走钢丝,对我们来说那是危险的死亡游戏,但对新疆的阿迪力来说,那不过是有点刺激的游戏而已。如果有人硬要唐炜臻保证他的投资绝对没有风险,那我们恐怕就不是期望唐炜臻成为黄皮肤的巴菲特,而是期望他成为黄皮肤的耶稣了。(文/王多)[/FONT]


[FONT=宋体]唐炜臻:78级林学专业校友,现在加拿大创办了[FONT=宋体]唐炜臻投资理财集团。[/FONT][/FONT]
 
考虑到唐的主要生意在华人中间,他花点钱宣传一下自己也是一种广告效应。这和赔点钱演一出“神韵”是一个道理。

有意思的是,不仅仅是唐某,海外华人骗子,特喜欢往爱国秀里扎。
 
有意思的是,不仅仅是唐某,海外华人骗子,特喜欢往爱国秀里扎。


这还不明白?爱国的人是绝大多数。如果他往反华人群中扎,那他吃西北风?那些人还要饭呢。
 
有位多伦多的唐先生 自掏腰包租了33辆大巴运送华人
准确地说,
是掏投资者腰包替自己作秀以招揽生意,
名利双收,
人精呀!
 
是不是诈骗很好查,看看姓唐的公司交易记录,如果的确是投资失误而造成损失, 就不是诈骗。否则,如果象曼道夫那样从来就没有投资一分钱,那就是诈骗。

据唐某自己讲,
他基本没有像许诺的那样操盘赚钱,
而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