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
庞氏骗局 (百度百科
)
查尔斯·庞齐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传销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
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人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齐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
2008年案例:美国纳斯达克前主席涉嫌诈骗被捕 涉案500亿美元 京华时报12月13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11日晨因涉嫌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检察人员指控他通过操纵一只对冲基金,使投资者损失大约至少500亿美元。《纽约时报》说,这可能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欺诈案。 现年70岁的麦道夫是“伯纳德·L·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创始人,现任纳斯达克OMX集团提名委员会成员。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西奥多·卡乔皮和另外一名同事11日晨进入麦道夫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公寓将他带走。根据供状,麦道夫“不做无罪辩护”,他告诉特工,所有错误都归咎于他本人,他“并非用赚来的钱支付给投资者”。 检察官针对麦道夫的控诉书显示,麦道夫10日告诉公司高层职员,“基本上,这是个大骗局,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使投资者损失大约500亿美元”。
“庞氏骗局”即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资,用后来投资者的投资偿付前期投资者的欺骗行为。控诉书显示,至少从2005年开始,麦道夫已经开始“庞氏骗局”操作。
检察官以证券欺诈罪对麦道夫提起指控。如果被控罪名成立,麦道夫将面临最多20年监禁和500万美元罚金。麦道夫在交纳1000万美元保释金后已经获释。
《纽约时报》12日报道,麦道夫在华尔街可谓传奇人物。麦道夫法律专业毕业后不久,于1960年创立“伯纳德·L·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这家公司是紧密参与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发展过程的5家证券交易公司之一。麦道夫曾任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董事会主席。几十年来,他创立的公司对构造华尔街的金融框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论是传统股票交易,还是股票及金融衍生品等新式电子交易系统的发展,麦道夫的公司功不可没。
媒体揭秘世界十大诈取钱财骗局 庞氏骗局是骗术之根 查尔斯·庞兹制造的“庞氏骗局”是20世纪最典型的骗局之一,后来的许多骗术都是从“庞氏骗局”衍生出来的。自从钱被发明之后,骗子们就开始挖空心思从别人手中骗钱。去年,英国约有2800万人成为被诈骗的对象,大约10亿英镑在金融诈骗中流失。
近日,有媒体罗列出史上最胆大包天的十大骗局,提醒世人警惕金融诈骗。
世界史上最胆大包天的十大骗局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金字塔传销的模板之一,是一种非法集资。“庞氏骗局”得名于查尔斯·庞兹,他1920年开始从事投资欺诈,不断吸纳新投资者的钱,并将其付给前期投资者。前期投资者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就宣称他是投资天才,于是,更多新投资者携带现金纷至沓来。而此时,庞兹却卷走了这些新投资者的钱财,逃得无影无踪。大约4万人被卷入骗局,被骗金额达1500万美元。庞兹最后锒铛入狱。
彩票骗局
加拿大的有组织犯罪团伙给一些英国家庭(通常是老年人)打电话,告诉他们中了加拿大的彩票大奖,而要兑奖,必须先缴纳一定数额的手续费。尽管手段很拙劣,但仍有很多英国人上当,有人甚至被骗走4万英镑。
传销诈骗
2001年,一个名为“女人授权给女人”的金字塔传销诈骗案成为世界报纸重点报道的对象,这一诈骗案席卷整个英国,令许多英国妇女遭受巨大损失。这一骗局采取缴纳入会费的方式,鼓励女性投资,许诺投资3000英镑就可以得到2.4万英镑的回报,还竭力从会员那里套取其家人和朋友的联系方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3000英镑的入会费。
419诈骗案
你是否收到过一封英文电子邮件,写信人自称是尼日利亚政府某高官的家人,因政变或贪污行为暴露,其银行账户被冻结,需要有人帮助才能将数千万美元转移出来,然后要求你提供资金以及银行账号的细节,帮助他们转移这笔资金,并许诺给你丰厚的回报,但实际上他们会取空你的账户。这就是尼日利亚“419 诈骗案”(419是尼日利亚刑典中的相关部分)。
据调查,尼日利亚骗子每年在网上行骗钱财达4000万美元。
征婚骗局
人们常说,爱情会蒙蔽人的眼睛。这或许是越来越多爱情骗子通过互联网交友中心诈骗的原因。今年初,一位名叫拉姆的新加坡已婚妇女因利用征婚骗钱而被判入狱6个月,她以结婚为诱饵,骗取了一名美国男子4.5万美元。
连环信
戴夫·罗斯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连环信的始作俑者。20年前,第一封格式化的连环信从邮局发出,连环信的标题是“快速赚钱”,信中要求收信人将一定数额的钱寄到信中列出的几个名字名下,然后将这封信复制寄到其他地址。连环信中许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用小投资赚大钱,在60天内就能赚到4万英镑。戴夫·罗斯是否真有其人,谁也无从知晓。
金字塔传销骗局
上世纪90年代,阿尔巴尼亚2/3的人口在最具破坏性的金字塔传销骗局中失去了自己的毕生积蓄,引发街头骚乱,导致数千人死亡,差点掀起一场内战,最后导致政府垮台,因为一开始,这一骗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金字塔传销骗局的架构是:由所谓某项“投资”或“买卖交易”之办法推广组织,利用几何级数的增长方式,赚取加入这些办法的新成员所缴纳的费用,牟取暴利。
克洛斯骗局
巴洛·克洛斯骗局是英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骗局之一。上世纪80年代,巴洛·克洛斯公司吸收了1.8万位私人投资者的资金,这些受骗者都认为自己投资的是没有风险的政府债券。实际上,大笔资金进入了公司的创始人彼得·克洛斯的私人账户,他把这笔钱用来购买私人飞机、豪华汽车、豪宅和豪华游艇,过着奢侈的生活,直到被揭发出来,锒铛入狱。
白血病骗局
一些骗子颇懂得触动人们的心弦。几年前,美国印第安纳州有一对夫妇声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白血病,希望能够在孩子死前尽量满足她的梦想。整个小镇都被调动起来为他们捐款,最后筹集了1.3万美元。结果,事实证明,他们的孩子很健康,而他们一家人带着骗取的1.3万美元,飞到佛州的迪士尼乐园大玩了一场。
虚拟银行骗局
今年初,在线游戏《第二人生》中出现了一个虚拟银行,它声称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但该虚拟银行很快倒闭,导致许多人无法拿回自己的投资。之后,《第二人生》上又出现一个银行,在吸收了众多虚拟货币之后关门大吉,银行的两位开办者把虚拟货币兑换成了现实中的货币——5000美元,再也不在《第二人生》上露面。
2009年案例:“庞氏骗局”重现 日本会否出现下一个“麦道夫”
虽然与麦道夫20年行骗生涯500亿美元骗额相比,波和二只是麦道夫的瘦身版,但14亿美元的诈骗金额着实不小。当地媒体称,这是日本迄今爆出的最大一起金融诈骗案。
美国麦道夫案尚有千丝万缕有待彻查,近日日本又突然冒出一个“麦道夫”。
2009年2月5日,日本床上用品企业L&G公司老板波和二因涉嫌诈骗投资者被警察逮捕。据警方称,这家企业涉嫌于2000年至2007年间以承诺36%的年回报率为诱饵,骗取大约3.7万名投资者1260亿日元(约合14亿美元)。
“庞氏骗局”日本重现
据日本媒体报道,波和二诈骗手段十分高明。公司自制发行一种虚拟货币“圆天”,并推出多种高回报率产品吸引投资者,投资者只需向该公司一次性存入一笔钱,就可以每年获得以“圆天”为支付形式的高额利息,持“圆天”可以在指定地点购买各种商品。这让人们感到即使不停花钱,钱也永远花不完。然而波和二的花招只是“拆东墙补西墙”,把新会员的存款用于发放老会员的高额利息。
“与麦道夫骗术相似,波和二经营的只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庞氏骗局’。”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向本报记者分析,该骗局的关键在于资金流动性:先不惜一切满足投资人的支付要求,在其心中树立确实兑现高回报的信誉,然后通过口碑相传大量扩充新会员,以借新还旧的形式实现资金滚动。
L&G公司在2005年成立了经政府注册的“研究机构”,邀请著名歌手和学者演出、演讲,以聚集人气。波和二本人也故弄玄虚,营造神秘色彩,投资者不明就里,对波和二盲目崇拜,不少人甚至称其为“上帝”,新会员因之源源不断涌入。
“不管如何包装经营,庞氏骗局始终无法逃脱流动性危机。”奚君羊指出,吸引新会员总是有上限的,当后继资金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取款消费需求时,“庞氏骗局”最后的结果是彻底崩盘。
都是低利率惹的祸?
L&G公司最终资不抵债宣告破产,但代价却是3.7万名投资者赔得血本无归,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日本老年人。
“与我国不同,日本老年人是最有经济实力的群体,他们工作的黄金时代正是日本经济极度繁荣的时期。”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研究员陈虹向本报记者解释,日本社会居民投资趋于保守,普通居民资产以储蓄和地产形式为主,金融投资远不如美国普及,更多集中在富裕阶层。
“但在日本发生泡沫经济后,由于中央银行长期维持低利率,银行储蓄收益十分有限,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一些群体开始选择回报更高的投资途径,但风险防范意识又不足,最终给了金融诈骗可乘之机。”陈虹说。
“挡箭牌”背后昭示投资者“阿喀琉斯之踵”
波和二被捕时,被问到是否应该向被骗投资者道歉,他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命赌上了,我向谁道歉?你们要明白,高回报伴随着高风险。”
作为金融投资的基本常识,“高回报伴随着高风险”成了波和二的“挡箭牌”,诈骗行径在这句话的遮掩下似乎也变得冠冕堂皇。
正如“阿喀琉斯之踵”,任何一个强者都会有致命的弱点。“贪婪,是投资者的致命弱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对本报记者说,“投资者往往过于重视高回报,而忽视其背后的高风险,尤其是异常高的回报,当市场根本无法提供这种回报时,所谓高回报背后对应的或许就是诈骗。波和二的‘挡箭牌’对投资者是一种警示。”
“‘庞氏骗局’的高回报没有实际来源,是虚幻的,这告诫投资者不要偏听偏信所谓的承诺,要对投资对象进行可行性分析,尽量详尽地了解其回报来源,对风险和收益要有匹配意识,幻想一夜暴富在短时间内集聚财富是危险的。”奚君羊说。
亡羊补牢 从监管做起
“缺乏严格的民间资金运作法规,没有覆盖面广的监管网络体系,舆论上也没有形成对非法融资的强有力警示,这些监管方面的缺陷,是造成这起金融诈骗案发生的重要原因。”奚君羊总结说。
从几年前的安然事件,到震惊全球的麦道夫案,再到该案。金融诈骗屡见不鲜,暴露出各国金融监管的短板。
“诈骗只是一种现象,本质症结在于信息不透明。”殷剑峰说,过去10年,金融自由化成为全球趋势,小的私募性质机构发展迅速,金融市场开放的同时,监管却相对滞后,小型私募机构甚至可以不被监管。放松监管虽然促进了金融创新,也带来了金融诈骗。就算私募机构可以放松监管,但必须要保证信息透明,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情况必须披露,一旦出现异常,可以随时采取措施。现在的问题是,强调金融自由化,却没有重视自由化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
“政府一方面要强化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和对投资者的保护;另一方面要加强融资行为的信息披露,规范金融产品销售。只有加强监管,才能有效减少类似金融诈骗案的发生。”陈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