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练过葵花宝典?请参照《城管执法操作实务》露三点练习

我等屁民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8-12-22
消息
1,831
荣誉分数
34
声望点数
0
所在地
屁民国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城管执法操作实务》:打人做到脸上不见血

  近日,一本名为《城管执法操作实务》的书本截图在网上流传,上传网友称其是城管的培训教程,不仅有暴力内容,还有如何使暴力不外现的“独门秘笈”:“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

2009042115101012a26.jpg

网上流传的《城管执法操作实务》
2009042115102552316.jpg

“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


四川在线4月21日报道
“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还应以超短快捷的连环式动作一次性做完,不留尾巴.一旦进入实施,一定要干净利落不可迟疑,要将 所有力量全部用上……”今(21)日,有网友在论坛贴出《城管执法操作实务》,称其是城管的培训教程,不仅有暴力内容,还有如何使暴力不外现的“独门秘笈 ”。

  网友公布的这本《城管执法操作实务》上注明是北京城管局的培训教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课题研发组著作。其中,第四章的题目是“城管执法过程中 的分寸把握”,其中写明城管执法在受到暴力侵害之际怎样阻止暴力:不要轻易放过相对人,几名城管一起行动,一次性控制住相对人身体,招招见效,不给相对人 喘息的机会,等等。

  在“反暴力抗法的局部动作”一节中,教导城管“以暴制暴”时怎样不落下把柄: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还应以超段快的连环式动作一次性做完,不留尾巴.一旦进入实施,一定要干净利落不可迟疑.要将所有力量全部用上。

  教材不仅有动作指导,还有心理指导:“整个活动过程要做到心态平稳,毫无杂念,不可慌乱,不要考虑会不会把相对人弄伤了,要达到忘我的状态。”

  看到此贴的网友惊呼:“已经把老百姓当敌人了!”有网友针对“此时应达到忘我的状态”发出疑问:敢情是在练葵花宝典呀……

  也有网友认为教材内容是在指导城管保护自己,是正当防卫,网友“非鱼非子”说:“你们怎么不看书上的那个前提:城管队员在执法受到暴力侵害之际。如果警察在执法受到暴力侵害,直接开枪送你小命。”

  不过,网友“非鱼非子”的说法在论坛上几乎没有支持者,多数网友认为他的说法不成立。网友“张伯伦100”反驳说:“警察面对的是罪犯,城管面对的是穷苦百姓!”

  记者随后通过搜索引擎,在拓普网、中国图书网等多家网站的畅销书栏目内都显示,《城管执法操作实务》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城管治法的 基本原则、城管执法的四大难点、城管执法的管理相对人等内容,定价29元。但是在该出版社自己的网站上却没找到这本书。记者以普通读者身份打电话到该出版 社询问,对方确定有这本书,对外发行。




城管执法操作实务










作者: 本社
ISBN: 9787801404923
定价: 29.0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装帧: 简裝本
出版年: 2006-06-01






连岳评论:露了三点
连岳 @ 2009-4-21 18:12 评论(13) 引用通告 分类: 至少我认为
1、人民连城管都能打败了


《城管执法操作实务》承认: 不计其数的事实证明,现场只要存在着围观者的群体性反对、起哄、帮腔、调侃,就会大大加剧相对人的对抗行为,从而使本次城管执法活动以失败而告终。


2、承认城管对付的是最无依靠的弱势


“由于社会福利保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些人是依靠这种违法经营来维持生存的”


3、“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我想,许多城管做不到这点,它违背了基本的人性。可是却按此标准培训,要求其成员普遍达到这个水准。
看来,有人性,已对维护这个体制构成障碍
 
凤凰资讯 > 图片 > 社会图片 > 正文
网友恶搞


《清明上河图》:城管来了!


[组图]
2009年04月09日 09:50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 【打印已有评论1339条
0409_571680.jpg
《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城管来之前​
0409_571682.jpg
《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城管来了



由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描绘了12世纪北宋首都汴京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生动记录下中国12世纪的 城市生活面貌。昨(8)日,猫扑大杂烩上出现一则帖子《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上传的一张PS过的《清明上河图》片断中,原图里街上的人物和商贩全部不 见,只留下建筑物和满地凌乱,这一景况被网友称为城管来了。
发帖人署名“好一个俊俏男子”,他先上传了一张《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这是为大家所熟悉的画面,帖文描述了这让人感叹的“好一座繁花似锦的城池 ”:一座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接着,“忽闻人惊呼:‘城市管理者来了’,顿时马惊人慌,只见骤然飞急水,忽地起洪波……城垣尽倒,商铺皆休……数年后,城市管理者系统成立十周年 成就展在博物馆开幕。展区正中悬挂一巨幅清明上河图,城垣依旧,只人烟不再,有上书曰:汴京城市管理者模范城!”随后,发帖人上传了“博物馆展区挂的那幅 清明上河图”——经过PS后,桥还是那座桥,河还是那条河,房子也还是那些幢房子,只是画面街上的人物全部都被PS掉,街上尽是散落着的零碎物,还有被打 翻的箩篼和篮子。这张PS过的图片被网友称为《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
网友惊呼:写实形象
记者搜索后发现,这一则图文帖在4月6日前后就已出现,被网友转至各大论坛和博客网站。帖子最先由谁发出,图片是谁做的修改无法寻找。在网易网事论 坛上,有网友说,经过对比,这个“城管来了”的《清明上河图》局部是截取仿本,并非由北宋张择端所画,而是由清朝乾隆年间清宫画院的5位画家集体所作,主 要记录清朝的风土人情。
不过网友并不在意这个,在众多网友看来,这幅PS图实在出乎想象,不少人给予“太牛了”的惊呼,“城市管理者早诞生几百年,就没有清明上河图了”。网易论坛署名为“乱序”的网友认为很“写实”,还有网友称其“形象形象。”
城管人员:触动很大
近年来,网络上经常出现类似恶搞城管的帖子。在百度知道里,网友对“城管”的解释多为负面,并举例句:你也太城管了。
昨日,记者采访了成都市某区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看到网络上热传的这一幅图后,“作为业内人士,触动很大。”她告诉记者,在她看来,这一幅《清明上 河图之城管来了》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可以促进他们反思一下,在工作过程中有哪些欠缺的地方。也可以对以后的工作有所改进,比如服务理念、队伍形象 方面。“怎么样可以既规范管理,处理方式又要老百姓可以接受?要找到这样一个契合点。”
 
以前在国内经常看到城管砸,打,抢一些商贩的东西。。。。声音还特大,骂的都是粗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