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yue68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9-05-07
- 消息
- 11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FONT=宋体]《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五[/FONT]
[FONT=宋体]作者:樊振林 邮箱:bml689@gmail.com[/FONT]
[FONT=宋体]第三节 大乘佛学阶段[/FONT]
[FONT=宋体]一、大乘思想的兴起[/FONT]
[FONT=宋体]二、大乘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FONT]
[FONT=宋体](一)、初期大乘[/FONT]
[FONT=宋体](二)、中期大乘[/FONT]
[FONT=宋体](三)、后期大乘[/FONT]
[FONT=宋体]下面就具体介绍。[/FONT]
[FONT=宋体]大乘佛学阶段:[/FONT][FONT=宋体]也就是“大乘佛教时期”,大约从公元一世纪中叶至七世纪。大乘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初期大乘(约一世纪中叶至五世纪)、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后期大乘(约六世纪至七世纪)。[/FONT]
[FONT=宋体]一、大乘思想的兴起[/FONT]
[FONT=宋体]佛陀去世后五百年顷,大约在公元第一世纪间,大乘思想兴起,大乘经典逐渐出现。[/FONT]
[FONT=宋体]所谓大小乘的“乘”,是运载的意思。[/FONT][FONT=宋体]小乘是小的交通工具,如鹿车羊车,只能用以自载;大乘如牛车象车,自载兼载别人。[/FONT]
[FONT=宋体]佛教小乘,是大乘佛教兴起后,所加给以前佛教贬义性的名称,而不是部派佛教自居为小乘。[/FONT]
[FONT=宋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乘思想的兴起,是从部派佛教发展出来的。当然并不是由部派佛教演变为大乘佛教,而是大乘佛教受到部派佛教的影响,这其间,受到大众部的影响最大。大乘思想的特征,在于其利他精神——即所谓菩萨乘的精神。照大乘学者看,小乘之所以为“小”,在于其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对经典的解释固定化,对戒律的条文一成不变。具有大乘思想的无名学者认为:“与其追求经典文字表面的意义,不如追求经典文字背后的精神”。在这种观念思想影响下,大乘经典逐渐出现,而最早出现的是般若一系的经典。[/FONT]
[FONT=宋体]如此说来,大乘经典就不是佛陀所说的了?的确如此,“大乘非佛说”不是新课题,它在国际佛学研究界已讨论了数百年之久。不过,当初编纂经典,冠以“佛说”的那些无名天才学者,他们认为并没有伪造经典的意识,他们充满信心的认为:唯有这样说,才是佛陀的本意。在出现于四、五世纪间的《大乘庄严经论》卷二中称:“有人疑此大乘经典非佛所说,云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决彼疑网,成立大乘真是佛说……”。论中列举出了八点理由,其中有一条大意说:如此深广的妙法,不是佛说,谁能说得出呢?[/FONT]
[FONT=宋体]佛家的人认为:[/FONT][FONT=宋体]佛法不一定须由佛亲口所说,因为宇宙间本然的理则,是佛所证悟,而非佛所制定。佛陀曾说:“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法住,法界安住”。佛说的法,是宇宙真理,佛弟子与佛所证的真理,程度上虽有不同,而真理的本质无异。佛弟子以其所证悟的真理对众宣说,也可称之为佛法。因此,佛经中载有佛法是由五种人所说,即佛说、佛弟子说、天人说、神鬼说、化人说。[/FONT]
[FONT=宋体]不过,编纂大乘经典的学问僧们,以婆罗门种姓出身的学者居多,他们自幼都受过婆罗门教育,以后才皈依佛教出家,所以,后世的佛经有明显的“梵化”倾向。并且对佛陀的圣化也逾趋明显,这就模糊了作为凡人佛陀的本来面目。[/FONT]
[FONT=宋体]二、大乘佛教发展的几个阶段[/FONT]
[FONT=宋体]大乘佛教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FONT]
[FONT=宋体](一)、初期大乘[/FONT]
[FONT=宋体]初期大乘,约一世纪中叶至五世纪。[/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初期大乘时期出现的典籍[/FONT]
[FONT=宋体]首先是大乘经典次第出现,继般若一系的经典之后,《宝积经》、《华严经》、《法华经》、《维摩经》、及净土经典也先后出现了。[/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龙树及其中观学派(空宗)[/FONT]
[FONT=宋体]在公元三、四世纪间,[/FONT][FONT=宋体]以龙树菩萨创立的“中观学派”成为大乘佛教的主流。[/FONT]
[FONT=宋体]龙树、提婆这一系的理论,在印度被称为“中观学派或中观宗”,也称“空宗”。后世称为“性宗”、“般若宗”。[/FONT]
[FONT=宋体]印度一代大哲龙树,住世年代约在公元150至250年之间,他是南印度婆罗门种姓,自幼受婆罗门传统教育,后来皈依佛教。当时南印度已有大乘经典流行,他读过之后不满足,传说他游行北印度时,自雪山地区一个老比丘处得到一部分大乘经典,又在大龙族聚居之地得到许多大乘经典,这样就更充实了他的大乘理论。他回到南印度,把早期的般若思想组织起来,完成了“缘起性空”的宗教哲学体系。[/FONT]
[FONT=宋体]龙树住世的时代,印度思想界的潮流,一方面是外道的诸法或常或断思想,一方面是小乘有部的“我空法有”,且“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思想。他造诸论典,“破邪显正”,这种思想表现在《中观论》一书中。如“八不偈”所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FONT]
[FONT=宋体]八不:[/FONT][FONT=宋体]其实就是全盘否定——在诸法空性上,否定小乘、外道的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诸戏论。诸法空性,也表现在“三是偈”上。即所谓:诸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FONT]
[FONT=宋体]龙树的著作很多,有千部论著之称,除《中观论》外,主要的还有《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继承龙树学说的,是他的弟子提婆。提婆所著的《百论》,与龙树的《中论》及《十二门论》,合称三论。是后来我国三论宗所依论典。[/FONT]
[FONT=宋体]龙树、提婆的空观,是以“诸法无自性”立论,并非徒持空见,只宣扬一切皆空。[/FONT][FONT=宋体]然而传至后世,则流为“顽空”——后学者执一切皆空,在世俗谛方面,不施设“有”;在胜义谛方面,真理也是“无”。这种情况称为“恶取空”,也称“沉空”。[/FONT]
[FONT=宋体](二)、中期大乘[/FONT]
[FONT=宋体]中期大乘,[/FONT][FONT=宋体]约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二百之间。[/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中期大乘时期出现的典籍[/FONT]
[FONT=宋体]在这一时期《涅槃经》、《胜鬟》、《菩萨藏经》、《解深密经》等经先后出现。[/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无著、世亲及其“瑜伽行学派”(有宗)[/FONT]
[FONT=宋体]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二百之间,无著、世亲的“瑜伽行学派”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FONT]
[FONT=宋体]无著、世亲这一系的理论,在印度被称为“瑜伽行学派”,也称“有宗”。后世称为“相宗”、“唯识宗”。[/FONT]
[FONT=宋体]佛去世后九百年左右,无著、世亲两大论师出世。[/FONT]
[FONT=宋体]无著生活的年代,约为公元395至470年之间。[/FONT]
[FONT=宋体]世亲生活的年代,约为公元420至500年,他是无著的异母弟弟。[/FONT]
[FONT=宋体]据说天宫兜率内院的弥勒菩萨,应无著之请,在中印度阿瑜遮那国,为无著说《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论》五部大论,无著承弥勒之说,与其弟世亲把五部大论做了一番综合整理工做,依此建立“瑜伽行学派”。但弥勒不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也许世间另有一个名叫弥勒的人。或者,五部大论就是无著的著作,只不过是假托弥勒之名行世的。更可能的是,早在无著之前,就有许多无名的饱学的瑜伽师,而无著是继承他们的学说而加以发扬的。[/FONT]
[FONT=宋体]无著、世亲为矫治当时“沉空”的弊端,而标示“有”义。此有,不是小乘外道的诸法实有,而是破我法二执后所显示的“真空妙有”。[/FONT]
[FONT=宋体]印度的大乘佛教,以中观、瑜伽二派为代表。[/FONT]
[FONT=宋体]印度佛教,以世亲在世时为发展的最高点,此后就逐渐衰颓了。世亲以后,虽也出现许多论师,但并无独创性的学说,只是一些注释、训诘类的著作。[/FONT]
[FONT=宋体](三)、后期大乘[/FONT]
[FONT=宋体]后期大乘,约在六世纪至七世纪。这一阶段的大乘佛教逐渐衰弱,已经不是佛教的主流了。[/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月称及其著作。[/FONT]
[FONT=宋体]生活于公元600年至650年的月称论师,是印度中观学派的继承者,他著有《净名句论》、《入中论》等著作,重振中观学风。[/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法称及其著作。[/FONT]
[FONT=宋体]与月称同时人的还有法称,著有“量评释”等论多种,称为“法称七论”。他是将经量与瑜伽综合,以经量部的理论应用于瑜伽,完成了“有相唯识心”理论。[/FONT]
[FONT=宋体]公元5世纪末,笈多王朝衰微,最终崩溃,印度又处于各小国对立的状态。到了7世纪初,印度戒日王统一全印度,然而其统治前后仅有40年(公元606~647年),之后,印度再度分裂。[/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玄奘。[/FONT]
[FONT=宋体]在这一段时间中(公元606~647年),中国的玄奘大师到了印度。玄奘是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由长安出发,经西域到达印度,主要是在那烂陀寺戒贤论师座下,以唯识思想为学习重心。公元645年返国,带回“瑜伽行学派”的经典,依此建立了扬唯识理论的中国的法相唯识宗。并纂成《唯识论》。[/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义净。[/FONT]
[FONT=宋体]印度的大乘佛教,以中观、瑜伽二派为代表。[/FONT]
[FONT=宋体]义净[/FONT][FONT=宋体]是唐高宗咸淳二年(公元671年),是由广州走海路到印度求法的,他也在那烂陀寺学习,公元695年返回长安,离国前后二十五年。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称:“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FONT]
[FONT=宋体]引用网址:[/FONT][FONT=宋体]珍惜时间 - Windows Live[/FONT]
[FONT=宋体]如果想了解更多情况,请到上面的网址查看。[/FONT]
[FONT=宋体]第四节 密乘佛学阶段[/FONT]
[FONT=宋体]一、密乘佛学产生的背景[/FONT]
[FONT=宋体]二、密教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两个阶段[/FONT]
[FONT=宋体](一)、初期杂密阶段[/FONT]
[FONT=宋体](二)、后期密教阶段[/FONT]
[FONT=宋体]三、佛教在印度的结局[/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