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论》 作者 曹聚仁 人民出版社 出版 (节选)
序言
曹雷曹景行
父亲的《蒋经国论》先有上海版(1948年),那可能是中国第一部论述经国先生的著作。五十年代后父亲移居香港,不几年又把《蒋经国论》几乎重写了一遍,才有台北政要争着去"太子道"而避开"皇后道"的譬喻。父亲写沪版和港版时,处境有很大的不同,心情和用意或也有异,但已是四五十年前的事情了,论者和被论者都早已作古。
这不是一部传记,只是作者将他不同时期对蒋经国的评述集成的一个集子。1997年我们将两版合为一册,首次在台湾出版,这样,反而可更清楚地让读者知道曹聚仁心中的蒋经国是什么样子的。这次,又是首次以简体字版与内地读者见面。
六十年前抗日战争烽火初起,父亲从书斋走上战场,当起中央社的战地特派员,主要游走在长江以南的第三战区,才有机会到赣南与蒋经国先生相识、相知。后来更在赣州安下了家,为经国先生主办《正气日报》。在经国先生那里,父亲是客卿身份。经国先生可能视他为友为师,却从来未把他当作自己的下属。母亲邓珂云七十多岁去世前,还记得那年春节,经国先生让勤务兵挑着一担年货,随他大年初一清早踏雪上门拜年,一进门他就抱起才牙牙学语的曹雷。
但父亲毕竟只是书生,虽然是一个对政治有兴趣的书生。经国先生周围一旦有人玩起政治派系的游戏,也就到了书生出局的时候。即使如此,父亲在辞去《正气日报》的工作后,仍然有不少机会同经国先生挑灯夜谈,直到1949年后,一个去了台北,一个去了香港。父亲两个不同版本的《蒋经国论》,正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在他的回忆录《我与我的世界》及《采访外记》中,对他们两人那段时间的交往也有不少的记录。
五十年代以后父亲与经国先生的关系,或许是许多人最感兴趣的,但也是最难弄清楚的。从已经公开的史料中可以知道,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父亲确实成为台北与北京的沟通管道,台北那头应该就是经国先生。父亲晚年常自喻为波兰小说家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笔下的"灯台守",他无非就是守在香港这块地方,等待国共两党"床头打,床尾和"。等到贫病交加的暮年,父亲终于留下"经国不愿当李后主"这样的话。
父亲是在失望中去世的,比经国先生早走了15年半。不久前,一位熟知经国先生脾性的人士告诉我们,经国先生做事从来不留下片纸只字。那么,父亲与经国先生最后二十年的交往中究竟还有哪些事情,很可能会成为永久的秘密。
大陆上一两位以"曹聚仁研究"出了名的人,只不过凭着少许已经公开的史实,加上许多自己的想象或以讹传讹的奇闻,不断编写长篇文章,当不得真的。海外也有人声称自己曾参与国共之间的事情,但以他们当年的资历和工作,最多只能知道一些皮毛,也当不得真。
历史中的因缘往往是奇特的。没有与经国先生的那层关系,父亲下半生的日子可能会不相同,甚至我们做子女的也会有另一种处境。父亲又是最早使刘宜良(笔名江南)先生产生写《蒋经国传》的念头的人。我们后来整理父亲遗物时,就找出几十封两人当年的通信。刘宜良的这本书(指《蒋经国传》)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而他的死又完全打乱了经国先生的接班安排,李登辉才有由副"总统"扶正的机会。有时不禁会问,如果父亲与经国先生无缘在赣南相识,蒋家今天会不会又是另一种遭遇,台湾会不会也是另一种局面。父亲曾说:"历史真是说不得一个'假使'的。"这正是所谓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吊诡。但如果真那样,当然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蒋经国论》了。
父亲与经国先生的因缘似乎还在延续。景行这些年经常到台湾采访报道,一次在蒋孝严先生(当时还叫章孝严)的办公室里,他对当地媒体记者介绍景行时说"我们是两代世交",那些小记者听了有些发呆。后来,他带着景行去新竹看他童年生活的地方,又去祭拜抚养他成长的外祖母。没过多久,蒋孝严就到奉化溪口"认祖归宗"了。
(2008年8月)
序言
曹雷曹景行
父亲的《蒋经国论》先有上海版(1948年),那可能是中国第一部论述经国先生的著作。五十年代后父亲移居香港,不几年又把《蒋经国论》几乎重写了一遍,才有台北政要争着去"太子道"而避开"皇后道"的譬喻。父亲写沪版和港版时,处境有很大的不同,心情和用意或也有异,但已是四五十年前的事情了,论者和被论者都早已作古。
这不是一部传记,只是作者将他不同时期对蒋经国的评述集成的一个集子。1997年我们将两版合为一册,首次在台湾出版,这样,反而可更清楚地让读者知道曹聚仁心中的蒋经国是什么样子的。这次,又是首次以简体字版与内地读者见面。
六十年前抗日战争烽火初起,父亲从书斋走上战场,当起中央社的战地特派员,主要游走在长江以南的第三战区,才有机会到赣南与蒋经国先生相识、相知。后来更在赣州安下了家,为经国先生主办《正气日报》。在经国先生那里,父亲是客卿身份。经国先生可能视他为友为师,却从来未把他当作自己的下属。母亲邓珂云七十多岁去世前,还记得那年春节,经国先生让勤务兵挑着一担年货,随他大年初一清早踏雪上门拜年,一进门他就抱起才牙牙学语的曹雷。
但父亲毕竟只是书生,虽然是一个对政治有兴趣的书生。经国先生周围一旦有人玩起政治派系的游戏,也就到了书生出局的时候。即使如此,父亲在辞去《正气日报》的工作后,仍然有不少机会同经国先生挑灯夜谈,直到1949年后,一个去了台北,一个去了香港。父亲两个不同版本的《蒋经国论》,正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在他的回忆录《我与我的世界》及《采访外记》中,对他们两人那段时间的交往也有不少的记录。
五十年代以后父亲与经国先生的关系,或许是许多人最感兴趣的,但也是最难弄清楚的。从已经公开的史料中可以知道,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父亲确实成为台北与北京的沟通管道,台北那头应该就是经国先生。父亲晚年常自喻为波兰小说家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笔下的"灯台守",他无非就是守在香港这块地方,等待国共两党"床头打,床尾和"。等到贫病交加的暮年,父亲终于留下"经国不愿当李后主"这样的话。
父亲是在失望中去世的,比经国先生早走了15年半。不久前,一位熟知经国先生脾性的人士告诉我们,经国先生做事从来不留下片纸只字。那么,父亲与经国先生最后二十年的交往中究竟还有哪些事情,很可能会成为永久的秘密。
大陆上一两位以"曹聚仁研究"出了名的人,只不过凭着少许已经公开的史实,加上许多自己的想象或以讹传讹的奇闻,不断编写长篇文章,当不得真的。海外也有人声称自己曾参与国共之间的事情,但以他们当年的资历和工作,最多只能知道一些皮毛,也当不得真。
历史中的因缘往往是奇特的。没有与经国先生的那层关系,父亲下半生的日子可能会不相同,甚至我们做子女的也会有另一种处境。父亲又是最早使刘宜良(笔名江南)先生产生写《蒋经国传》的念头的人。我们后来整理父亲遗物时,就找出几十封两人当年的通信。刘宜良的这本书(指《蒋经国传》)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而他的死又完全打乱了经国先生的接班安排,李登辉才有由副"总统"扶正的机会。有时不禁会问,如果父亲与经国先生无缘在赣南相识,蒋家今天会不会又是另一种遭遇,台湾会不会也是另一种局面。父亲曾说:"历史真是说不得一个'假使'的。"这正是所谓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吊诡。但如果真那样,当然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蒋经国论》了。
父亲与经国先生的因缘似乎还在延续。景行这些年经常到台湾采访报道,一次在蒋孝严先生(当时还叫章孝严)的办公室里,他对当地媒体记者介绍景行时说"我们是两代世交",那些小记者听了有些发呆。后来,他带着景行去新竹看他童年生活的地方,又去祭拜抚养他成长的外祖母。没过多久,蒋孝严就到奉化溪口"认祖归宗"了。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