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豪赌2009 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像中国这样对外依存度畸高的经济体,是不可能孤立发展的。但是,习惯于大手笔运作的决策者,对中国率先复苏的美妙结局深信不疑。在许多 人看来,2009年将是最困难的一年,挺过这一年,就一切万事大吉。因此,当小阳春成形时,没有人怀疑信心比黄金重要的预言会存在什么瑕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黄金比信心重要。
黄金好比财富、社会保障和就业机会,是实实在在的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有了这些,你自然有足够强大的信心。信心源于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而没有财富积累、没有 社会保障、没有就业机会的状态下,你即使能够无中生出信心来,也很难维持下去。尤其是在生存压力巨大的当今中国,人们需要信心,更需要支撑、滋生信心的经 济基础——在找对象都先看你有房没房的今天,无中生信心忽略了基本的国情,并非现实的逻辑。
信心不是号召出来的,是自然生出来的。
因此,我注意到,在危机过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减税:对个人减税,让其拥有更多的财富去抵御危机;对企业减税,让其有渡过困难,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宝贵机会,继续提供最最重要的就业机会。
这是帮助民众和企业,滋生信心的最重要的前提。
我注意到,没有哪一个国家舍本求末,或者南辕北辙,保持个税免征额不变,或者不惜倾一国之力,维持高房价,也没有哪个经济体,政府亲自操刀,为股市炒作拼 命制造题材。更没有哪个国家,促使效率低下的垄断国企继续扩张而压缩效率更高、更具有活力的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某种意义上来说,民营企业的未来,是一个 经济体能否顺利挺过经济危机的最终决断者。
因为,让民众和企业存活,是应对危机的根本,是重中之重。这是真正能够促使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源。有了民众与企业的财富积累,房价、股市,一切的一切,才会水到渠成。
房价的下跌是一个泡沫挤压的过程。当房价下跌到与民众的购买力相对接的程度,成交量自然会激活,而如果人为维持高房价,成交量低迷,其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作 用反而会被抑制。或者,成交量在高房价下被以欺骗等手段激活,而使民众在住房问题上花费高昂成本,无钱在其他领域消费,同样会抑制内需,制约经济的发展。
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常识。
有什么的因,就一定会有什么样的果。
正因为相信“2009年将是最困难的一年”,挺了这一年,就一切海阔天空,就好比深信,把所有的炮弹都倾斜到一个高地上,拿下这个高地就能彻底取得整个战 争的胜利一样。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自2008年9月份以来,中国刺激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到底是围绕什么展开,又为何是以那些形式表现出来的根源 了。
既然挺过2009年,就万事大吉。那么,救市政策就容易变成一场豪赌,赌过2009年,迎来新生。于是,经济政策变得简单了,注入资金成为首选:
1月份,新增贷款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2月,新增贷款1.0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7%;3月,新增贷款1.89万亿元,同比增长 667.97%(此三个月完成4.58万亿元——2008年倾其一年完成的信贷增量,在2009年只用了一个季度就完成了);4月新增贷款5918亿元, 与2008年同期的4639亿元相比,增长了27.57%。
救市政策演变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豪赌,赌资是一国经济。
我看到新闻有诸如这样的报道:“[FONT=楷体_GB2312]4月22日,央行召集主要银行分管信贷的高管开会。央行主管货币政策的副行长易纲在会上表态,从2008年11月以来,信贷快速增长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他强调央行不会搞信贷规模限制。[/FONT]”——2009年5月6日《财经网》。
资金真的可以如此不加任何限制的倾注吗?
2008年在上半年,在许多企业因资金短缺被迫求助于高利贷,最终导致6.7万家企业命丧黄泉的情况下,央行抱着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不松手,惜贷如金,在 许多企业尤其民营企业倒闭后,这些资金又漂泊大雨般降落,银行为了完成贷款任务,到处找企业放贷款,尽管明知在投资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这些资金会流到股 市、楼市,仍然轰轰烈烈的投放。
满城尽下人民币。
经济政策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吗?
在去年年底干旱的时候,我在几次演讲中断言:“中国只要干旱,美国一定会大批量囤积石油。”尽管有此判断,但等数据出来后,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根据美国商 务部的统计数据:2008年12月,美国的原油进口量由11月的2.616亿桶骤然增至3.1983亿桶,截至今年2月上旬,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达到惊人的 3.5亿桶,石油战略储备超过7亿桶,除此之外,美国各大石油公司的大小油船装载的原油还有8000多万桶。微妙的是,今年2月,油价跌破了每桶34美 元。
随后,中国旱区下雨,美国囤油增长趋势噶然而止。两者的时间点切合得天衣无缝。
我不是阴谋论者,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战争一直都在进行中。
这中间到底是怎样的联系?
(二)玩火者易烧身
对于美元的走势,我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一书中,已经做了前瞻性的分析。美元的贬值趋势是必然的。相关联系,已经做了一些分析。这同时 也是我“资源为王”观点的重要判断依据。许多人看了这本书后,马上去买资源类股票,获利丰厚,也算是一个附带的结果。
经济现象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
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一书中,我同时讲了2008年6月25日,当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采访我时,对于处于140美元一桶的油价,我 断言油价将暴跌的部分分析过程。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去年还在大国意识的复苏下跟美国碰撞的俄罗斯,是不是已经偃旗息鼓?
经济搏杀胜于一切现代化的武器。
而中国正在把自己套在绞刑架下,要么升天,要么步入地狱,经济走到今天,中国还有选择吗?
到了一定时候,没有选择而坐等别人的判决,这才是最要命的。
我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一书中预言:世界将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在这轮将超出几乎所有经济体承受能力的通货膨胀中,最脆弱的中国能够继续演绎“风景这边独好”的神话吗?
在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中国的根本问题是消费不足,而庞大的投资计划及出口退税,仍在继续强化投资和出口,使中国的经济结构更加畸形。正在中国访问的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委婉地指出:[FONT=楷体_GB2312]一 个处于发展中的相对贫困的国家,对世界输出这么多资源是“不多见的”;“中国仍是相对贫穷的国家,中国工人平均工资是美国工人的4%,跟1975年的韩国 类似。目前,即使墨西哥生产工人的工资也是中国工人工资的3倍。”;“没有哪一个单一产业或者单一政策可以让产业升级,这需要过程。没有哪一两个国家能充 当火车头作用,引领世界走出经济困境。走出经济困境需要每一个国家去努力。”
[/FONT] 但是,中国却偏偏敢不计后果这么做。
4万亿救世计划,使得中国非常缺钱——投资基建项目需要超过政府承受能力的庞大资金,通过股市赚钱是捷径。所以,才有股市的这波上涨。我在2月初的文章中指出“[FONT=楷体_GB2312]未来的股市走势,将超过很多人的预期。疯狂的单边市(连续暴涨或连续暴跌)可能持续上演。ZF带头炒概念,使得股市在‘故事会’中走出令世界瞠目结舌的行情。”[/FONT]
许多人盯着IPO,认为行情上涨的原动力在于重启IPO,其实,IPO才能“集资”几个钱?而股市疯狂获取的利润是不需要还的。但是,这有一个原则,从利 益分析法的角度来看,就是以不让此前套住的人(至少是大部分人)解套为上限。因此,我此前判断7成股票(不含资源类股票和权重股)有阶段性见顶迹象,我今 天查看了数据,除了权重股,超过7成的股票在调整,恰与我此前的判断相一致。而权重股的上涨,使得在题材股上获取的两倍左右的利润回收,得到了最好的掩 护。而市场的狂热已经到了既得利益集团大口吃肉也高枕无忧的地步,所有的风险都在被忽略。在只赚指数而不赚钱或难赚钱的情形再现的时候,想想2007年 8、9月份及以后的股市走势吧。
现在,回归正题,我先来解答,中国干旱为什么美国囤油。
利益分析法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分析方法,关键是找到连接点。那么,这个连接点在哪里?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四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于1984、1987、1994年和2007年。四次通货膨胀都是粮食价格上涨在先,干旱将成为点燃通货膨胀的导火索。
火焰一旦点燃,中国能够应对吗?2008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出:“[FONT=楷体_GB2312]有人向我反映,国家粮库存在虚报现象,至少有两个地方粮库是空的。下面到底存了多少粮食,建议国家好好查一查!” [/FONT]随 后,就不断有媒体披露,一些粮库是空的。比如,2008年4月7日,有媒体报道称,马鞍山市一个存储中央、省、市三级储备粮,总容量约8万吨的粮库“去年 秋天就已清仓了,没有一粒粮食”。记者探访的其他几个粮库,同样 “根本没粮可卖”,有的粮库“已经有至少三年没有粮食卖了”。1998年,朱镕基总理在记者会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中国就是三年颗 粒不收,粮食也照样够吃。”可是当年南方洪水时,南方某粮库竟无粮可调。
前段时间,中国开始调查粮库存粮问题,显出上层开始对这一问题高度警觉。
像茅于轼等经济学家,鼓吹放弃18亿亩红线,迎合开发商等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将会导致何等严重的后果,也就不言自明了。
显然,只要干旱,中国就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美国的投机商就会哄抬油价,也更容易哄抬,中国的干旱帮助他们完成四两拨千斤的过程。然后,再以此入手,拉动资 源价格上涨,向中国输入通货膨胀,中国这一脆弱的经济体(因民穷、中产阶级缺位、财富和资源集中于权贵、对外依存度高、社会保障缺位而显得极其脆弱)就可 能在失控的通货膨胀下走向崩溃!
我再次强调,如同美国拉低油价挫伤俄罗斯一样,这不是阴谋,一切都是在阳光下进行的。主政者视而不见怨不得别人。或许,美国那些囤油的商人,只是看到干旱导致的通货膨胀的临近和通货膨胀几率的增大,有更多利益可图,但客观上却大大增加了导致一个经济体崩溃的几率。
中国的决策,因被开发商与地方政府等绑架,亡命徒般地倾斜了天量的资金,这是继干旱之后露出的又一巨大软肋。
早在今年3月份,我在跟几个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谈话时说,如果3月、4月贷款继续增长,国际油价可能突破60美元,到达60美元至70美元的区间。如果这个 期间俄罗斯对美国没有什么过激行为(以俄罗斯领导人的智慧,他们会韬光养晦,绝对不会打肿脸充胖子),而中国经济脆弱的一面越来越明显,美国可能快速将油 价拉到70美元上方,甚至再次突破100美元。而现在,猪流感的到来,再次埋下了一个可怕的伏笔,加快了油价上涨之路。
这中间又有什么联系?
一切一切的危险性,都被权力持有者在狭隘和自私的心态下给忽略。
中国的养猪农户,在面临着巨额亏损,政府却不及时大力援救。肉价的上涨与粮价的上涨,是具有同向性作用的!
当农民因亏损挥泪宰杀母猪,2007年肉价猛涨的一幕又会呈现,所不同的是,这次中国已经把天量资金注入市场,美国的原油已经囤积好!奥巴马不愧是美国民选的总统,这位智慧的领导人,一上任继续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尤其是生物能源,打好了更坚硬的绳套。
我此前已经写过,美国发展生物能源是一箭双雕。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大豆产量占全世界的42.7%,玉米产量占34.4%,小麦 产量占11.6%,出口量占据全球粮食出口的半壁江山,粮价上涨它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而大力发展生物燃料正是推动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动力。粮价上涨,可以让 美国获取丰厚利润。虽然出口的粮食可能减少了,但是,价格提高了,等于全世界为美国的生物燃油计划买单!
另一方面,美国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可以更得心应手的打石油战争。
因此,著名国际地缘政治与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一针见血地指出[FONT=楷体_GB2312]:“(粮食危机)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希望粮食价格继续上涨。”
[/FONT] 干旱虽然过去了,猪流感来了,中国此前贱卖了大量诸如金矿这样的资源,同时,中国在大力鼓励发展汽车业,又释放了海量的资金力托房价,而且,一些既得利益 集团已经抽身而退,中国正在把自己套牢在通货膨胀的绞刑架上!我再次断言,未来的这次通货膨胀将是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一把熊熊燃烧的大火, 当决策者忘乎所以的玩火的时候,可能还在小阳春的暖风下做“搞经济原来如此简单”的感叹!
缺少民主监督和透明度,缺少民意制衡的决策机制,就是如此可怕!